阿姆斯特丹,2025年6月4日晚上(CEST 20:23)——2025年6月1日下午2點至4點,約115名來自中國及海外的民主人士、少數民族代表和異議人士齊聚荷蘭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舉行紀念1989年民主運動及悼念六四屠殺36周年的活動。活動由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主辦聯手到歐洲之聲主辦。中國之春、荷蘭反共之聲的協助,並由歐洲之聲和荷蘭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提供讚助支持。民運人士、西藏人、維吾爾人及南粵群體以演講、口號和燭光悼念的方式,揭露中共暴政,呼籲自由、民主和自決,展現了普世價值的強大力量。

歷史回顧:六四屠殺及其深遠後果
1989年春夏之際,中國爆發了一場波及29省、400城的民主運動,學生、工人和市民走上街頭,從北京天安門廣場到廣州海珠廣場,呼籲民主改革、自由表達和反腐敗。然而,6月3日晚至6月4日淩晨,中共動用軍隊和坦克進行殘酷鎮壓,導致數千至上萬名抗議者喪生,史稱天安門大屠殺。主持人Erin Duan在開場悼念詞中提到:「1989年3月,胡錦濤在拉薩指揮武警向和平示威者開槍,造成數百藏人死亡。同年6月,鄧小平下令在北京天安門和成都天府廣場實施屠殺,全國死亡人數超10,000。」盡管運動被暴力壓制,但它點燃了全球民主的希望,激發了台灣野百合學運和東歐的民主浪潮。
六四屠殺的暴力模式並未止步於漢人,而是進一步延伸至少數民族和地方群體。西藏、維吾爾、南粵等地的人民隨後數十年間同樣遭受文化滅絕、強制同化和高壓統治,促使各群體在海外聯合抗爭,傳承89運動的普世價值精神。

活動細節與亮點
活動從下午1:30開始,志願者精心布置了展示區域,地面鋪設了記錄1989年29省400城抗議活動的歷史圖片,呼籲國際社會重新制裁中國政府並抵制SHEIN和TEMU。現場懸掛了4.5米高的「國殤之柱」巨幅、「坦克人」海報以及「延續香港維園燭光精神」的宣傳標語。參與者分發了悼念六四的T恤和500份英文傳單,吸引了遊客的目光。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黨員韋智堅親手制作了100多個紙蠟燭托,並協助搬運活動物資,為集會提供了重要支持。 下午2:00,活動正式啟動,主持人Erin Duan宣讀悼念詞,全體默哀一分鐘。活動召集人、六四民運山東重要組織姜福禎宣讀《堅守記憶,不向遺忘投降》的召集文告。此後,共有21位發言者發表演講,中國民主黨荷蘭委員會負責人李秋、支持維吾爾基金會主席阿不都熱依木·艾尼(Abdurehim Gheni)、國際聲援西藏運動傳播官尼瑪仁欽多傑(Nyima Rinchen Dorjee)、新公民運動參與者岳三、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黨員陳智、韋志堅、陳元章以及反共之聲負責人劉飛龍。活動以集體口號和燭光悼念結束,500份傳單全部派發,遊客們駐足拍照並詢問歷史真相。

民運人士:守護歷史,追尋民主
民運人士以六四事件為切入點,揭露中共暴政,呼籲民主與自由。主辦方代表、六四親歷者姜福禎表示:「自1989年6月4日天安門慘案發生以來已36年,中共一直試圖通過封鎖、歪曲、篡改和汙蔑手段抹去那晚的槍聲與血跡。但我們堅信,歷史不容掩蓋,記憶不應沈默。」他譴責中共在海外散布「平暴」「維穩」的虛假敘事:「這是對真相的再一次圍剿,跨越時空的鎮壓。」姜福禎呼籲:「只要還有人銘記,我們就將繼續發聲,直到正義得以彰顯。」
中國民主黨荷蘭委員會主席李秋說道:「36年前,無數青年和市民以和平方式呼籲民主、反腐和政治改革,但鄧小平動用數十萬軍隊進行屠殺,導致數千乃至上萬人喪生。六四事件標志著中國政治改革的徹底失敗。」他列舉中共罪行:「從1949年毛澤東執政導致超7000萬非正常死亡,到江澤民迫害法輪功摘取器官,再到習近平2018年修憲成為終身獨裁者,鎮壓香港反送中運動,建立新疆集中營。」李秋呼籲:「全球反共力量應聯合起來,推翻中共,結束獨裁統治,實現言論自由、信仰自由,釋放所有政治犯!」 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黨員韋智堅表示:「1989年,從天安門到海珠廣場,全國29省400多座城市,學生、工人、市民齊聲吶喊自由、民主、憲政和法治。那是一場真正的覺醒。」他指出:「中共用坦克碾碎希望,但犧牲者的鮮血點燃了抗爭的火種。我們緬懷歷史,是為了讓真相不被埋沒,讓沈默不再成為常態。」黨員陳元章說:「我們記念逝去的青青,悼念倒下的生命,六四國殤,是信仰,是未競的自由之夢」黨員隋小波補充:「六四不應成為禁詞,而應成為警醒的明鏡。只有面對歷史,我們才能走向未來。我們承諾:不遺忘、不妥協、不沈默。」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黨員陳智回憶:「1989年我12歲,中共通過新聞聯播洗腦,稱六四是‘反革命暴動’。長大後我才知道,六四影響深遠,勝過五四運動。」他呼籲:「我們要年年紀念六四,讓這道光芒照亮未來。打倒共產黨!實現民主!堅持自由!」黨員陳元章強調:「堅守記憶,」新公民運動參與者岳三朗誦詩作《血染長街祭英魂》:「長街冷雨灑青天,坦克碾過是人間……今日我以詩為劍,他年必雪恥!」這些發言展現了民運人士對真相的守護和對民主的渴望。

西藏人:抗爭共鳴,追求自由
西藏代表尼瑪仁欽多傑(Nyima Rinchen Dorjee)將六四抗爭與藏人命運相連:「天安門的聲音不僅是漢人的吶喊,更是所有受壓迫者的呼聲。他們的勇敢激勵著藏人、維吾爾人、香港人。」她表示:「我們深知被沈默的痛苦,深知身份與希望被剝奪的滋味。」尼瑪呼籲:「願自由歸於藏人、維吾爾人及中國人民。」她的發言體現了藏人自1989年拉薩大屠殺以來遭受的壓迫,與六四運動的普世價值產生共鳴,推動多民族聯合抗爭。

維吾爾人:揭露暴政,呼籲自決
維吾爾代表阿不都熱依木·艾尼(Abdurehim Gheni)播放東突厥斯坦國歌後,譴責中共暴行:「天安門屠殺不僅是對抗議者的攻擊,更是對自由與正義的踐踏。」他揭露中共抹殺歷史真相的行徑:「北京政權恐懼六四記憶,將其視為重罪,年輕一代無從知曉真相。」他堅信:「烈士的犧牲點燃了自由的火種,未來天安門英雄紀念館將紀念他們的勇氣。」 阿不都熱依木分享個人遭遇:「我與家族19位成員失去聯系,他們是東突厥斯坦種族滅絕的受害者。2024年7月,我哥哥受警方威脅,懇求我不要在海牙世界公民法庭作證,我的重病父親被強迫錄視頻施壓。我拒絕後,父親在集中營去世。」他強調:「這是對一個民族的系統性滅絕,是對人類的犯罪。我呼籲全球承認並制止這一暴行。」他呼籲團結:「我們是維吾爾人、藏人、香港人、民主人士的聯合陣線,跨越國界合作可推翻暴政。」他展望:「願所有受中共壓迫的民族實現自決,自由生活,包括中國人民。」阿不都熱依木的發言揭示了六四暴力模式如何延伸至新疆,呼籲國際社會關註。

南粵群體:歷史覺醒,追求獨立
南粵代表劉飛龍(反共之聲負責人、粵國獨立黨成員)回憶廣東在1989年的行動:「屠殺次日,廣州海珠橋被占領四天,市民用小推車播放屠殺畫面,傳單點燃了憤怒。從珠三角到粵東粵西,佛山、江門、韶關等地,數千人齊喊‘要自由不要獨裁’。」他批判現狀:「36年後,廣東被更深層殖民,貪腐猖獗,廣東話瀕臨滅絕,這是文化與身份的抹殺。」劉飛龍呼籲:「1989年,全國幻想中共給予民主,卻換來血腥鎮壓。中央集權天然敵視自由,改革幻想無意義。唯有獨立自治才能實現民主!」他倡議:「我們要打破‘家國情懷’的枷鎖,建立南粵共和國,重振嶺南文明!」劉飛龍的發言體現了南粵群體對89運動精神的繼承及對地方自決的追求。

集體吶喊:團結的力量
活動中,口號聲此起彼伏,展現了團結的力量。林生亮領喊:「勿忘六四,銘記八九!」「審判中共,追究屠城!」致敬方藝融、彭立發和梅世林的口號包括:「我們要自由!要民主!要選票!」「沒有體制改革,何談民族覆興!」多民族團結口號「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自由歸西藏人!自由歸維吾爾人!自由歸中國人!」以及英文口號「We want freedom! Justice! Truth!」引發遊客共鳴,彰顯了跨族裔的抗爭精神。

活動支持:多方貢獻
活動成功舉辦得益於多方支持。歐洲之聲不僅提供資金支持,還為活動組織提供了寶貴指導,確保了活動的順利進行。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黨員韋智堅親手制作了100多個紙蠟燭托,並協助搬運物資,為活動增添了儀式感並提供了後勤保障。此外,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的匿名黨員慷慨讚助並支持活動,確保了宣傳與物資的充足。這些努力體現了海外華人社區對抗暴政的共同決心。

全球影響與團結趨勢
500份英文傳單全部派發,遊客駐足拍照並詢問六四事件,志願者耐心解答,部分遊客承諾關註人權議題。活動結束後,參與者計劃通過X平台、YouTube等渠道傳播信息,並承諾2026年繼續紀念。主持人Erin Duan總結:「我們點燃了民主的希望,表達了對人權與正義的堅定信念。抗爭之路未盡,讓我們繼續發聲,反抗壓迫,捍衛自由。」 此次活動體現了多族裔在全球團結抗爭的趨勢和重要性。漢人、西藏人、維吾爾人、南粵人等群體跨越文化與民族界限,共同對抗中共暴政,展現了普世價值的強大凝聚力。這種全球團結抗爭的趨勢為國際人權運動註入了新動力,表明自由與民主的追求超越族裔,是全人類的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