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星期三(7月9日)起將進行「漢光41號」實兵演習,演練重點包括「灰色地帶襲擾應對」「聯合反登陸作戰」及「島上持久防禦」等與應對中國襲擾和可能的侵略有關的科目。同時,多款美製裝備將首次參與演練。
根據台灣國防部,這次軍事演習預計持續10天9夜,比以前的5天4夜多出了一倍時間。演習動員超過2.2萬名預備役軍人參加。從時間和規模來說,這次演習均史無前例。另外,演習也將與全島民防演習同時進行。
首次演練如何應對中國“灰色地帶襲擾”
根據台灣國防部規劃,「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第一階段為9日到11日的常態危機處理,第二階段為12日的緊急作戰,第三階段為13到18日的全面作戰。其中,全面作戰階段又細分為聯合反登陸作戰、濱海暨灘岸戰鬥、縱深防禦及持久作戰等科目。
根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灣參謀長梅家樹7月3日向全軍官兵說明今年「漢光」演習時間拉長原因時表示,這麼做是為了要應對中共的灰色地帶襲擾,以建構防禦部署、削弱共軍戰力。如何應對可能演變為攻擊的來自中國的「高強度灰色地帶襲擾」是今年漢光演習新增的部分。
梅家樹認為中國的「灰色地帶襲擾」呈現六大樣態。第一項為法律戰,中國透過國內法與國際法,以先發制人的法律立場,對國際社會介入台海形成挑戰;第二項為認知作戰與心理戰,利用錯假訊息、欺騙手段攻擊台灣;第三項為消耗戰術,中共想透過聯合戰備警巡意圖消耗國軍人力與裝備,讓台灣的軍事訓練無法進行。
梅家樹進一步指出,第四項為脅迫,中國透過針對性演習,打擊台灣國軍官兵戰鬥意志,而台灣防衛作戰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國軍官兵的戰鬥意志能夠維持;第五項為牽制行動,當其他行動無法達到目的時,將進行牽制行動提高對台威脅;第六項則為牽制行動,因此台海將進行和平演習穩定。
中國一直將民主自治的台灣視為其領土的一部分。過去五年來不斷增加軍事威脅,舉行多輪軍事演習,並每天派遣軍隊進入台灣島附近的天空和海域。同時,中國方面正在加強認知作戰的力度,透過傳播網路假訊息等手段破壞台灣民眾對台灣民主以及台灣和美國等盟友和夥伴密切關係的信心。
根據台灣國防部的消息,在7月7日早上6點到7月8日早上6點期間,台灣更偵獲4艘中國的軍艦,持續在台灣海峽週邊活動。
北京時間星期二(7月8日)下午,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就“漢光”演習發表評論說:“’漢光’演習虛張聲勢,自欺欺人。”
台灣國防部週二在發布本次軍演消息的同時,敦請台灣民眾「體諒」和「支持」台灣官兵,同時提醒民眾警惕「疑軍論」及「錯義訊息」。
美製新式武器出場
7月4日,台灣陸軍砲兵第58指揮部「海馬」多管火箭飛彈連成軍。這是台灣軍隊中首個裝備海馬迴體系的單位。據報道,這支剛組成的隊伍也將參加星期三開始的實兵演練。
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主持成軍典禮時表示,海馬迴系統象徵陸軍在遠程精準打擊能力上的重要突破,搭配「陸軍戰術區域飛彈」(ATACMS),讓台軍具備精準打擊敵方重要目標的能力,以達到嚇阻戰爭、守護台灣目的。
台灣軍方向美國採購29套M142型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海馬),首批11套在去年10月運抵台灣。今年5月,台灣曾進行實彈射擊驗證。
美國不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但和平解決台灣海峽這場持續數十年的爭端對美國而言具有政治和經濟利益,並且根據美國法律,美國有義務幫助台北武裝自己以應對可能的襲擊。
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
「漢光」演習期間,台灣城鎮韌性(防空)演習也將同步展開,包括發布飛彈警報及疏散演習等,屆時台北等台灣主要城市將暫時關閉商業場所並暫停交通。
在演習前,台灣總統賴清德和國防部長顧立雄都表示台灣需要團結全社會的力量,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
賴清德在6月底的一次演講中說,今年7月是台灣的“國家團結月”,將透過漢光演習和城鎮韌性演習的驗證,向國際社會展現“台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
美國:北京正在加劇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
在台灣舉行重大防禦演習前幾天,中國民航局7月6日宣布,在貫穿台灣海峽的M503航線上新增一條自西向東的支線。有關航線貼近台海中線,引起台灣方面抗議,稱北京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激化緊張局勢。
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星期二在X平台稱,北京正在加劇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特設委員會繼續寫道:“在台灣舉行重大軍事演習前,中國突然在台灣附近開闢了一條新航線,增加了發生事故和軍事衝突的風險。”
轉載自V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