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歷史已經有1500餘年,它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最初是北魏孝文帝為安頓印度來的游方僧人跋陀而建。後來,禪宗第二十八祖、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前來少林寺講經說法,參禪打坐,授徒習武,少林寺就成為了禪宗祖庭。因此可知,少林寺最初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所國際學校。
千百年以來,禪宗是中國最大的一個佛教宗派,很多時候禪宗幾乎代表了整個東土佛教。由此,少林寺被尊為禪林古刹之泰斗,歷代少林方丈自然成為了佛教界舉足輕重的顯赫人物。如今,第三十任少林方丈釋永信法師陷入醜聞風波,不僅涉及到少林寺的興衰榮辱,也波及整個佛教的聲譽和形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少林寺的問題,也是佛教問題的一個縮影。
不管是此前的學誠案,還是當下的永信案,都是因為弟子舉報師父的“欺師滅祖”之舉而禍起蕭牆。近幾十年來,社會上告密舉報的風氣越來越惡劣,進而浸染到了佛門淨土,道場聖地。當今社會,道德滑坡,倫理紊亂,公義缺失,人與人之間的良善與寬恕越來越少,而睚眥必報、恩將仇報之惡舉卻越來越多。實在可悲,可歎!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少林功夫名震普天下,少林資本縱橫海內外。管理少林寺應該是一位精通傳統武術,陽剛氣十足,且有商業天賦的僧人才能勝任。如果釋永信確實存在問題而不能繼續勝任,最優方案也應該在現有少林寺管理團隊中,選拔久經鍛煉的合適人才出任此職。
少林風波在前,方丈易主隨後。然而,新上任的釋印樂法師,空降而來,身材單薄,文弱有餘,剛勁不足,一臉窮酸相,明顯缺乏少林方丈必備的氣魄,也難尋少林集團CEO該有的氣派。由此推斷,少林寺的未來堪憂。
當廣大民眾在街頭巷尾,飯後茶餘閒聊傳聞時,當佛教信徒在寮房參禪打坐,閉目思過時,最應該思考的是以下兩個問題:方丈因果從何而來?佛教困境如何能解?
一、方丈因果從何而來?
佛教特別強調因果定律,有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說法。前佛教協會會長學誠和副會長永信都出了問題,負面影響巨大深遠。這讓世人大跌眼鏡,疑惑不解,甚至感到迷茫痛苦。他們都是一輩子專業修行,擁有高學歷的大和尚,卻犯了小沙彌都不該有的低級錯誤。近四十年餘來,至於普通沙彌、廣大僧眾破戒犯規的案例,估計存在不少。如今,掌管著名寺院的方丈屢屢觸犯清規戒律,而道觀道長卻鮮有醜聞爆料。世人該如何解析這種因果邏輯和詭異現象呢?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共落實宗教政策以來,隨著經濟的突飛猛進,佛教寺院的翻修建設和擴建工程也隨之風生水起。名山大川及著名景區的佛寺、道觀,改造的越來越金碧輝煌,規模也越來越宏大,露天的佛像越來越雄偉。在宗教界,奢靡浪費的風氣越來越嚴重,地方攀比的心態越來越囂張。
曾經孔子曰: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說,真是崇高啊,唯有天是最偉大的,只有堯帝明白了真諦。天的恩德浩蕩啊,百姓不知如何稱讚。可是,如今樹立起來的露天佛像越建越高大上,比如南山大佛,金鼎大佛,靈山大佛,中原大佛等。這裡有一個信眾應當思考,卻多數人不敢想、也不敢問的問題,在宇宙三界,到底是天大?還是佛大?
眾所周知,佛是覺悟的人,佛陀就是一位覺者或覺悟者。阿彌陀佛也只是宇宙中所有佛的本師。因此,佛不可能大過天。也就是說,佛再大,也不可大過老天爺。一旦後世癡迷眾生,顛倒了這個基本認知,就必然會產生災禍。在中國歷史上,已經發生過幾次滅佛事件,與人們曾經顛倒了“天大還是佛大”的認知,必然存有無法回避的因果關係。
如今法師們遭受的因果,是否與佛教越來越奢靡的風氣,某些僧眾越來越背離清修的傳統,以及佛像越來越高大而遮蔽了上天的榮耀有關呢?此非佛之過,而是人之錯。話題敏感,問題尖銳,對錯與否,非常值得佛教徒的反思和懺悔。
二、佛教困境如何能解?
1、解除三座大山
如今,中國宗教的頭上壓有三座大山:統戰部、宗教局、宗教協會。比如,佛教協會、道教協會,基督教協會等,都是一個什麼都像,又什麼都不像的機構。只有移除這三座大山,佛教乃至各宗教的困境才能消解。不論古今中外,自古私人領地、宗教場所,風能進,雨能進,皇帝老兒不能隨便進。
近七十年來,無神論的共產黨通過上述三個機構,恣意妄為地干預宗教,致使各宗教的生存和發展越來越無所適從。比如,現在大陸的宗教局強行管制寺廟道觀的財務狀況,要求寺廟道觀提交財務明細給宗教局審核,寺院支出超過一定數額就必須經宗教局審批。接受捐款超過一定數額,也必須經宗教局核查簽字。這些都是非常跋扈而荒謬的規定。出現這種情況,不僅是佛教,其他各宗教都面臨同樣的境遇。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釋永信的悲劇也是佛教的悲劇》一文已經質疑,中國佛教協會到底是官方機構還是民間機構?在警方未經調查取證,法院亦未審判裁決,少林寺管理處就擅自對釋永信的問題做了結論並公佈於世,這顯然是違法行為!此外,少林寺管理處是否有權力將白馬寺釋印樂法師空降到少林寺當主持方丈?那可是兩個完全獨立自主運營的寺院,不存在任何隸屬關係,也不存在任何人事和利益上的交集。
百度資料顯示,少林寺管理處發通報:依據《漢傳佛教寺院住持任職辦法》,經少林寺兩序大眾民主評議贊成,並履行有關程式,禮請印樂法師任少林寺住持。如此倉促的時間,就民主評議選出白馬寺住持來少林寺任方丈,這種說辭明顯存疑。那是統戰部和宗教局越俎代庖,早就事先安排好的人事佈局。是否真的走了民主評議的過場,暫時不得而知。如果中共能這樣胡來,此後是否可以任意調度或任免全國所有寺院的主持方丈?這就破壞了延續幾千年的寺院道觀自主管理的叢林規則。
河南登封市政府,委派人員進駐寺院,設立少林寺管理處。在宗教場所設立官方機構,這是權力膨脹、肆意妄為的越界行為。以後,全國富有的寺院和道觀,政府是否都可以任意增設管理處,從而把原有的寺院管理委員會架空?這就暴露出了中國最大的問題—-權力不受約束,民主過程虛假。有權者,肆意妄為;無權者,任由宰割。
共產黨這只不守規矩的大老虎,誰來監督?佛祖能管嗎?上天管得了嗎?
2、恢復寺院功能
自有寺廟以來,佛寺、道觀、宮廟等都是宣講信仰文化,實行宗教教育的場所。查詢辭海,“寺” 是禮拜講經的場所,也就是現代人們所說的學校。既然寺院的本質就是學習的地方,那麼寺院的建設應該符合學習的宗旨,那就是實用、簡樸。實用是為了滿足教學的基本功能;簡樸是為了提倡樸素廉潔的社會風氣。
據瞭解,某些地方佛協亂發紅頭文件,隨意出臺限制政策,而且沒有審核的部門,也沒有徵求的意見,更沒有試行的過程。比如,佛教傳承上千年的“打佛七”修行等其它佛事活動,如今有些寺院需要打報告到佛協申請,經過批准後才可以舉辦。如今某些地方寺院“講經說法”的學習傳統,也已經被限制活動了。一是地方佛協法師要求有教師資格證;二是地方佛協不允許法師跨地區講學;佛教傳統的“放生活動”, 如今也需要向佛協批准,才可以實施。當然,有些放生活動不如法,也是客觀事實。
總之,當下不可理喻,甚至荒唐的規矩越來越多。只有恢復寺院宮觀的基本教育功能,才能改變宗教萎靡頹廢的現狀。
3、糾正奢靡風氣
佛教經典強調不著相。什麼是相?簡單來說,相是事物呈現出來的樣子,也是人們對事物認識的表像。《金剛經》曰: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心經》亦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可是,如今相悖的現象是,寺院裡的佛像造價越來越昂貴,外表越來越華麗。極度奢華的佛像和富麗堂皇的廟堂,與佛教的清修教義完全相違背。寺院的收入,信眾的捐獻,絕大部分花在了修建奢華的佛殿上了。不可置疑,時下佛教的奢靡風氣,不利於弘揚真正的佛法,也不利於接引渡化有情眾生。
西方人的教堂,普遍比較簡樸,裡面除了普通的桌椅板凳,沒有任何其他豪華裝飾。當然,個別歷史悠久的著名教堂除外。
4、改進公益慈善
中國幅員遼闊,現存的寺院很多。有的寺院很富有,比如少林寺、靈隱寺、法門寺、南嶽大廟、靈山大佛等,但絕大多數的寺廟收入有限,甚至有很多小廟卻難以維持。佛教強調財佈施、法佈施,但是佛教內部這種大廟支援小廟,相互幫扶周濟的現象,似乎卻很少見。至於,社會上的公益活動,也是局限在偶爾捐款救災,其他長年常設,真正社會急需的慈善項目少之又少。
此前講過,寺院的基本功能是教育。佛教歷代祖師大德們,無一不是畢生致力於教學和辦學,積極踐行法佈施。比如玄奘法師,鑒真和尚,達摩祖師,禪宗五祖、六祖,都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精神象徵和道德楷模。當代佛門大德如夢參法師,星雲法師,淨空法師,宣化上人等,他們都是講經說法,授業解惑,身體力行忙於一線教學的大師。然而,如今大陸佛教寺院致力於教學、說法的項目活動卻越來越少見。
與優良傳統相反,如今多數寺院的方丈本末倒置,丟棄了最基本的職責和使命。一些景區的寺廟道觀被景區管委會高價承包出去之後,承包商為了撈回成本而亂收費,欺詐遊客和信眾的現象,橫行多時,屢屢不絕。這種亂象,嚴重攪亂宗教信仰,也嚴重損害國民形象。有關部門早就應該從根本上杜絕這種傷風敗俗的亂象。
本文談及的宗教問題,既現實又敏感,或許會觸及到某些團體的既得利益,衝擊某些群體的守舊觀念。但筆者出於良知與公義,斟酌再三撰寫此文,願承擔由此而起的一切因果。
如果此文能引起人們對中國宗教改革的思考與探索,則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