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報道,34歲的州議員佐蘭·馬姆達尼於周二當選紐約市第111任市長。此前他成功轉型,代表那些對飛漲的生活成本感到失望、對醜聞纏身的老牌政界人士不滿的紐約市民,發出了振奮人心的聲音。
他的勝利遍及從布魯克林紳士化街區到皇後區工薪移民聚居地的廣闊地區。這一勝選不僅成就紐約歷史上最驚人的政治逆轉之一,還意味著一位民主社會主義者將入主紐約市政廳。
馬姆達尼擊敗了前州長安德魯·科莫,這是6月民主黨初選的覆賽。五個月內,紐約市民第二次明確拒絕了這位曾執掌紐約州最高權力的人物。共和黨候選人柯蒂斯·斯利瓦則遠遠落後,排名第三,並於當晚早些時候承認敗選。此次選舉投票人數突破200萬,創下1969年以來紐約市市級選舉的最高參與度馬姆達尼此前是皇後區的州眾議員,一年前宣布參選時,他不過是個履歷單薄、在全市範圍內幾乎毫無知名度的抗議型候選人。
但他始終聚焦可負擔議題,精通社交媒體運營,且對紐約未來抱有極具感染力的樂觀態度。這些特質成功動員了創紀錄數量的年輕選民和移民群體,讓他成功超越了多名資歷更深的對手。
如今,他即將創造歷史。他將成為19世紀以來紐約市最年輕的市長,同時也是該市首位穆斯林市長和首位南亞裔市長。出生於烏幹達,父母為印度裔的他,還將成為自20世紀70年代的亞伯拉罕·比姆之後首位擔任紐約市長的歸化移民。
競選期間,馬姆達尼以一種反叛者姿態對抗紐約長期以來的政治與商業權勢集團。他提出多項主張:向富人加稅、推動免費公交與托兒服務、凍結租金管制公寓租金,以及徹底改革他曾嚴厲批評的警察局。
但明年1月1日就職後,他將面臨嚴峻挑戰。其政策所需資金的審批權掌握在州長凱西·霍格爾及奧爾巴尼的議員手中。此外,紐約許多猶太民眾和商界領袖對他極度不信任。
特朗普的陰影也籠罩一切。早在馬姆達尼勝選前,總統就稱他是“我的小共產主義市長”,將他列入攻擊目標。選舉前夕,特朗普還公開支持科莫。
特朗普威脅稱,若馬姆達尼推行他不認可的政策,紐約將成為他與美國各城市的鬥爭中的下一個目標,屆時可能會切斷聯邦資金,並部署國民警衛隊。
此次選舉結果為紐約市一段特殊時期畫上了句號——去年秋天,通常情況下本應是連任熱門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因聯邦腐敗指控被起訴。
亞當斯未參與民主黨初選,隨後在9月放棄了以第三方身份競選連任的計劃。他在選戰後期給科莫的背書似乎並未給這位前州長帶來顯著幫助。
此外,競選最後幾周的氣氛異常緊張,反猶太主義和恐伊斯蘭相關指控引發了動蕩。
馬姆達尼指責科莫將紐約市、該市的公共交通系統及住房資源出賣給金主捐贈者。而科莫此前因性騷擾指控被迫卸任州長,選民最終似乎不願再給他第二次機會。
反過來,科莫則試圖將馬姆達尼描繪成極左翼激進分子,稱其政策會威脅紐約市民的財務與人身安全。選戰最後幾周,科莫及其盟友的言論明顯帶有威脅意味——為爭取保守派選民,他們刻意利用對馬姆達尼穆斯林身份及外國出身的擔憂大做文章。
以下是其他需了解的信息:
· 選票其他內容:選民還對其他多項選舉進行了投票,包括兩個市級職位——審計長和公眾利益倡導人。在曼哈頓,阿爾文·布拉格成功連任地區檢察官。
· 住房提案:選票背面列出了六項待選民考慮的提案,其中三項與紐約市住房開發相關。這三項提案存在較大爭議,旨在消除部分政治和官僚障礙,讓部分開發項目可繞開市議會直接推進。
轉載自《紐約時報》,翻译:晋其角
Original source: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5/11/04/nyregion/nyc-mayor-election#heres-the-lat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