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淇園漫步】被掠奪的文化遺產應當物歸原主嗎?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比爾曼自傳】第九章 愈禁愈來勁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普丁被打臉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共當局閉門庭審許志永「顛覆」案,被斥為荒唐「騙局」

    《蘋果日報》關閉一年後仍有七人遭拘押 / Hong Kong: One year after Apple Daily shutdown, seven still detained

    【老陳時評】:徐州鐵鏈女唐山打女人成為中共處理公共事件的流程

    八九六四,一座流動的紀念碑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2022 年第 15 屆推動中國進步獎公告(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談傳國璽印文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談傳國璽印文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Roland Kühne:為六四和所有暴力受害者點燃蠟燭

    Adhere to the June 4th Spirit and Promote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Global Commemoration of the 33rd Anniversary of “June Fourth”

    彼提科夫一家言 烏克蘭與台灣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淇園漫步】被掠奪的文化遺產應當物歸原主嗎?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比爾曼自傳】第九章 愈禁愈來勁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普丁被打臉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共當局閉門庭審許志永「顛覆」案,被斥為荒唐「騙局」

    《蘋果日報》關閉一年後仍有七人遭拘押 / Hong Kong: One year after Apple Daily shutdown, seven still detained

    【老陳時評】:徐州鐵鏈女唐山打女人成為中共處理公共事件的流程

    八九六四,一座流動的紀念碑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2022 年第 15 屆推動中國進步獎公告(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談傳國璽印文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談傳國璽印文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Roland Kühne:為六四和所有暴力受害者點燃蠟燭

    Adhere to the June 4th Spirit and Promote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Global Commemoration of the 33rd Anniversary of “June Fourth”

    彼提科夫一家言 烏克蘭與台灣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人文天下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廖天琪文 /廖天琪
2021 年 5 月 13 日
在 人文天下,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 關注熱點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漢斯·蕭爾(左)與蘇菲·蕭爾(右)兄妹兩人一同於1943年2月22日被人民法庭的劊子手法官費斯勒(Roland Freisler)以「蓄意叛國」的罪名,判處死刑,送上了斷頭台。圖/擷自網路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如果她沒有死,今年5月9日剛好是她的一百歲生辰。蘇菲·蕭爾(Sophie Scholl, 1921.5.9〜1943.2.22)卻在花樣年華的21歲上死去。做為一個反抗納粹組織「白玫瑰」的成員,她在散發反納粹的傳單時被捕,幾天之後跟她的哥哥漢斯和同道青年,一同被判死刑,立即送上斷頭台,身首異處。

推薦新聞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2022 年 7 月 6 日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2022 年 7 月 6 日

德國的「聖女貞德」蘇菲·蕭爾

蘇菲·蕭爾是德國的「聖女貞德」,在許多德國人,特別是年輕世代眼中,她比巴哈、貝多芬、歌德甚至愛因斯坦都更令人尊敬和愛戴。今年在她百歲誕辰的日子,德國各地有許多紀念活動。事實上,她和漢斯的名字在這裡是家喻戶曉,許多學校、道路、廣場甚至文化館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還有以她兄妹為名而設立的獎項。他們母校慕尼黑大學以蕭爾兄妹來命名政治學院,慕尼黑公墓的墓地經常有人獻上白玫瑰鮮花。影視界也有很多作品以二人的故事為主題。青史留名,代代相傳,他們兄妹是現代人的楷模。

蘇菲是一個出生在優渥環境中的女孩,成長過程中一直受到呵護,由於父母和兄長思想的開明以及基督教信仰的薰陶,使她對人和神的聯繫、人的權利和尊嚴有著敏感而直覺的敬畏。其實蘇菲是個樂觀而健康的女孩,她喜歡藝術、繪畫,但是對哲學和神學也有興趣。少女時代她跟隨長她3歲的哥哥漢斯(Hans Scholl,1918〜1943)參加一些青年運動。要知道,納粹於1933年上台之後,在三十年代組建了許多的青年活動團體,每個青少年都有義務參加,直接接受納粹的宣傳教育。漢斯和蘇菲都曾經分別是希特勒青年團和德國女青年聯盟的成員,但是他們有一些思想敏銳而前衛的朋友,通過這些具有政治異見的師友,他們逐漸認識到希特勒的獨裁統治是如何跟基督教和自由主義精神背道而馳的。

反希特勒的秘密組織——白玫瑰

蘇菲和哥哥漢斯都是慕尼黑大學的學生,她主修哲學和生物,漢斯學醫。1942年漢斯和友人史莫瑞爾(Alexander Schmorell )、格拉夫(Willi Graf)、普羅布斯特(Christoph Probst)都被徵調到戰線上短期服役,親眼見到德軍在波蘭、俄國的暴行和華沙「猶太人隔離區」(Ghetto)的絕滅人性的做法。這些年輕人都是反希特勒的秘密組織——白玫瑰(Die Weisse Rose)的成員,這個以基督教和人文思想啟蒙為主的反抗組織中,有許多慕尼黑大學的學生和教授,漢斯算是組織創辦人,他讓妹妹蘇菲也加入,她很快成為其中的骨幹。「白玫瑰」的主張是非暴力的,這些青年學子以文字為「武器」,暗地撰寫、油印反政府傳單,並且以隱密方式,郵寄或丟入郵筒,塞進門縫,散發給知識界的師生和普通民眾。

關於「白玫瑰」這個名字的來源,漢斯被捕,在被審問時,只說是隨意取的,沒有特別意義,也許他是為了保護於此有涉的同志,才這麼說。另外一種說法是,他讀過德國作家塔爾文(B. Traven,真名Otto Feige, 1882〜1969, 1924年就移居墨西哥) 於1929年寫的一本小說,關於印地安人被美國石油公司強佔資源土地的故事《白玫瑰》(Die weiße Rose) ,很受感動和啟發,所以為自己創辦的反抗組織取了這個聽上去沒有政治意味的名字,也算是一種掩護吧。

蘇菲·蕭爾和白玫瑰的同道友人。圖/擷自網路公共領域

理性的思維,感性的呼喚,危險的行動

「白玫瑰」傳單內容的思想性很強,畢竟都是一些讀書人和有宗教信仰的青年們,他們往往引用很多聖經裡的警句,或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以及文豪歌德和席勒的言論。但是他們的表述卻很直白,並且直接訴諸感性的呼喚,比如:「難道有文化的德國人受這樣不負責任的黑幫統治不感到羞恥嗎?」「國家從來就不是目的,當它能讓人類實現高尚目標時,才有意義。任何國家如果阻止個人發揮進步的思想,它就是有害的。」「每個人都希望對於此類的(法西斯)行為被宣告無罪,人人都希望以平靜的步伐和良心走完人生之路,但他不會被宣告無罪,他將有罪、有罪、有罪! 」

白玫瑰的成員從1942年夏天到次年2月一共印製了6次反政府宣傳的傳單,每份都只有兩三頁長,是用打字機打出來,然後油印機複製,每次印的數量從6000 至9000份不等。在慕尼黑製作的傳單被偷偷運出,並散發德國全境從北到南,由東到西,不論書寫、打字、油印乃至發散,都是冒著極大生命危險的行動。

第一份傳單的口號——「不論你身在何處,用消極抵抗的方式起來反抗吧!」
第二份傳單的口號——「到了最後關頭,消滅這堆褐色穢物!(褐色代表納粹)」
第三份傳單的口號——「我們今日之『國』是邪惡的獨裁!」
第四份傳單的口號——「我們不沈默,白玫瑰不容你們片刻安寧,拷問你們的惡之華!」
第五份傳單的口號——「希特勒不會戰勝,他只在拖延時間!」,這份傳單出自漢斯的手筆,由音樂家兼哲學教授胡伯(Kurt Huber, 1893〜1943)修改。
第六份傳單的口號——「審判的日子到了,德國青年們齊來審判對人民犯下深重罪孽的殘暴政權!」

慕尼黑大學門前的白玫瑰紀念碑。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以身飼虎,散發「反動傳單」

這第六份,也是最後一份傳單是胡伯教授於1943年2月執筆,傳單製作完畢,「白玫瑰」將它於2月中四處散發,傳單被偷運到德國許多不同城市,出現在很多地方。2月18日那天,蘇菲和漢斯兄妹提著一箱子的「反動傳單」,將一疊疊的危險物置放在慕尼黑大學各個教室門口及走廊上,要讓下課的學生看到後取閱。他們分別放置了絕大部分後,已經要走出學校的大樓,發覺箱子裡還剩餘一些,很不甘心,於是重返樓裡,蘇菲甚至直接跑上二樓,將傳單從上面撒下,頓時紙張飄飛,佈滿了大樓的中庭。這樣的大動作,兩人立即被管理人發覺,當場抓住,立即呼叫蓋世太保來,將他們拷走。一般散發反政府宣傳品的工作,是需要謹慎而保密的,他們已經做過多次,為何這次兩兄妹要這樣明目張膽地暴露自己,等於把自己送入虎口。筆者查了很多資料,發現至今史家也沒有給出一個能夠令人滿意的說法。

斷頭台結束了他們年輕的生命,「白玫瑰」凋零

他們被隔離並被長時間地審訊,蘇菲在法官面前,並無懼色,她嘗試把一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她說:「總得有人走在前頭,我們所寫、所說的,被很多人接受並認同,只是他們不敢表達出來。」四天之後的2月22日,蘇菲、漢斯和普羅布斯特三人,被人民法庭的劊子手法官費斯勒(Roland Freisler)以「蓄意叛國」的罪名,判處死刑。數小時之後就被送上了斷頭台。19世紀法國大革命時,往往在公開場合,以嗜血狂歡、萬人空巷的方式,在斷頭台上砍人頭示眾。二十世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的是各種殺人致命的武器,卻仍然用這種侮辱人、恐嚇人的方式來對付年輕的異議反抗者,足見納粹黨的血腥、狂妄和非人性。

蘇菲、漢斯兄妹死前,父母獲准去探望他們,母親對蘇菲說:「你心裡要想著耶穌。」蘇菲說:「母親,你也一樣!」她無懼地走向斷頭台,據說她最後的話是:「在這陽光燦爛的日子,我要走了。如果千萬人記得我們的犧牲而覺醒,並有所行動,我的生命何以足惜。」

他們死後,納粹大肆抓捕「白玫瑰」同黨,主要的幾個人物全部落網。第二輪審判在同年4月19日,胡伯教授、史莫瑞爾和格拉夫三名師生一同受審,也都判了死刑,教授和史莫瑞爾於當年的7月,格拉夫於10月,皆以斬首方式處死。白玫瑰反抗運動至此告終。

「白玫瑰」運動今日的意義

如同清末義士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秋瑾,二十一歲的蘇菲死於花飛花落,陽光珣爛的2月,她慷慨赴義,以啟後人。可惜蘇菲純潔勇敢,卻也過於「天真浪漫」,以為用自己的鮮血,可以激發同學們的熱情和義憤,能夠揭竿而起反抗納粹暴行。然而,現實如此殘酷無情,當她兄妹三人在斷頭台上血濺五步的同時,慕尼黑大學的大禮堂內聚集了3千名學生,他們正聆聽黨棍校長烏斯特(Walther Wüst)——一個忠於納粹並身兼黨衛軍官員身份的御用學者,在做訓話。他說:「我們的學生今日共聚一堂,在此不尋常而令人動容的時刻,你們對那3個叛國者的行為表示蔑視,同時你們也要表現自己對領袖和人民的堅定信心和效忠。」他的發言得到了如雷的掌聲!

1943年2月22日真是歷史最諷刺的一日,也是人類最卑賤懦弱無恥的時刻。

回顧這一段德國的歷史,筆者有許多感觸,古今中外人性都無分軒輊,有高貴也有低賤,有勇敢也有懦弱。專制獨裁的手段也都雷同——暴力、恐懼、欺騙,而歷史往往換湯不換藥地在重複。好在年輕的秋瑾和蘇菲死時似乎悲壯寂寞,但都沒有白死,名留史冊,千萬人景仰。我們紀念她們,自然也從中汲取了教訓:

—歷史是由少數人寫下的,有暴君獨裁,就有英雄勇士。
—在暴政之下保持沈默,只求明哲保身的芸芸眾生,一樣有罪!
—「愛國者」往往是「愛國賊」,「叛國者」往往是仁者、勇者。
—國家不一定要愛,黨、領袖更不能愛,愛的對象只能是真理、正義、善良、自由。
—納粹「叛國罪」這個詞,就等同中共的「顛覆國家政權罪」。
—極權之下無法治。納粹法官是希特勒的幫兇,中共的法治人員也是權力的走狗。歷史將記下你們的惡名。

台灣《民報》首發

標籤: 廖天琪漢斯蕭爾白玫瑰蘇菲蕭爾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骨氣與底氣」加快文革蔓延

下一篇文章

【胡平論政】:既然你曾目睹它飛掠高峰,你就該知道它不是雞,它是鷹 ——紀念八九民運29周年

廖天琪

廖天琪

廖天琪生於南京,長於台灣,定居德國五十載。曾任教波鴻魯爾大學,長年從事翻譯、編輯、寫作。歷任數屆獨立中文筆會會長。現居科隆。

相關文章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田牧筆談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2022 年 7 月 6 日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English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2022 年 7 月 6 日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人文天下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2022 年 7 月 5 日
【淇園漫步】被掠奪的文化遺產應當物歸原主嗎?
淇園漫步

【淇園漫步】被掠奪的文化遺產應當物歸原主嗎?

2022 年 7 月 5 日
談傳國璽印文
人文天下

談傳國璽印文

2022 年 7 月 5 日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專文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2022 年 7 月 4 日
下一篇文章
【胡平論政】:既然你曾目睹它飛掠高峰,你就該知道它不是雞,它是鷹 ——紀念八九民運29周年

【胡平論政】:既然你曾目睹它飛掠高峰,你就該知道它不是雞,它是鷹 ——紀念八九民運29周年

【北京觀察】:奧運年,鮑彤破了「鄧小平總設計師」的神話

【北京觀察】:奧運年,鮑彤破了「鄧小平總設計師」的神話

【胡平論政】:希望就是力量——紀念「六四」十六周年

【胡平論政】:希望就是力量——紀念「六四」十六周年

熱門文章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2021 年 5 月 13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2022 年 7 月 4 日
1989-2022 從自由的勝利到專制的反撲

1989-2022 從自由的勝利到專制的反撲

2022 年 6 月 27 日
談傳國璽印文

談傳國璽印文

2022 年 7 月 5 日
北明:讓自由之火從血泊中升起來!

北明:讓自由之火從血泊中升起來!

2022 年 6 月 6 日
牧野聖修: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發表談話

牧野聖修: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發表談話

2022 年 6 月 14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2022 年 6 月 16 日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