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作者 李麗
(歐洲之聲編者按:在海外接觸到有關俄烏戰爭的媒體資訊,多半是民主國家的不受政府審查的自由流通的訊息。中俄兩個獨裁國家在這場戰爭中雖然中方有點扭扭捏捏,但是大方向還是一致,甩鍋給美國和北約,硬說侵略者俄羅斯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自衛」式的「特殊軍事行動」,相互抱團取暖。這篇文章是俄羅斯的外交部發言人昨日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發表的談話。這位女戰狼口如利劍,兇悍無比,她說中國跟俄羅斯打得火熱,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 西方正相反,他們在「朝自己的腦袋開槍!」此話好狠毒,但是卻不無道理,拋開道德正義這些論點,從實際情況出發,歐美確實陷入了泥潭,當前面臨了本身的能源危機和世界的糧食危機。)
(觀察者網 訊)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及其歐洲盟友誓言要制裁俄羅斯,減少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而這卻導致了糧食、食用油、化肥和能源價格飆升。6月15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指出,西方國家試圖限制從俄羅斯進口能源,這種行為等同於“朝自己的腦袋開槍”,與增加能源輸送的中國形成鮮明對比。
據路透社6月15日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紮哈羅娃(Maria Zakharova)6月15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SPIEF)上發表講話時表示,俄羅斯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系經受住了西方挑撥離間的企圖,而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已經破壞了與莫斯科的關系。
“(對中國的)能源供應正在穩步增長。中國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也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紮哈羅娃說。
相較於中國,紮哈羅娃告訴記者,“西方國家,他們卻在朝自己的腦袋開槍。”
她強調:“西方將自己與我們隔離開來。”她認為歐盟正在謀劃一條“自殺式”路線,試圖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公開報道顯示,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僅次於沙特阿拉伯和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歐洲40%的天然氣供應來源於俄羅斯。在俄烏沖突前,歐盟國家一半以上的能源產品依賴進口,其中俄羅斯提供了41%的天然氣、46%的煤炭和27%的石油。
但自俄烏沖突後,西方通過支援烏克蘭,孤立(制裁)俄羅斯作為“懲罰”,而歐洲則誓言要減少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俄烏戰爭及西方制裁導致了糧食、食用油、化肥和能源價格飆升。
紮哈羅娃表示,這段時間,俄羅斯的外交資源已經從歐洲、美國和加拿大轉向亞洲、非洲和前蘇聯國家。
此外,紮哈羅娃還透露,美國在干涉俄烏談判。
5月17日,俄新社曾援引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話報道稱,烏克蘭實際上已經退出俄烏談判進程。時隔一個月,據俄通社6月15日報道,紮哈羅娃表示,烏克蘭是在美國的命令下停止了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而俄羅斯這邊是:準備繼續談判。
紮哈羅娃說:“這些談判被暫停了,中斷了”。“讓他們(烏克蘭)自己說說他們(美國)對這些會談做了什麽。我們非常清楚,因為我們掌握的信息是他們的美國聯絡人對烏克蘭下達的命令。”
6月15日,紮哈羅娃還指出,尋求談判的是烏克蘭。俄羅斯同意了這一提議後,基輔當局就開始為談判提出各種條件。“我們面對的是:場地不對,代表團的組成不對,東道國需要有所不同。有很多怪癖,”她說。
烏克蘭對談判進程也呈現消極狀態。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6日報道稱,正在對華盛頓進行訪問的(俄烏談判)基輔代表團的大衛∙阿拉哈米亞表示,盡管兩國間的和談實際上已凍結,但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代表“每周一兩次”通電話。
阿拉哈米亞說:“我們在談判桌前的地位實際上相當弱勢,因此我方不想以這種地位坐下來談判。我們需要以某種方式扭轉局面。”
轉載自《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