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真的急了,除了下令徵兵30萬人,緊急舉辦佔領區公投,以合理化侵烏戰爭為「衛國戰爭」,卻逼得大批俄羅斯年輕人出逃,更再次揚言動用核武,進行「核訛詐」。還不知在撒馬爾罕跟習大大講了什麼?是要逼中國出兵出裝備?還是在台海開闢第二戰場?逼得習大大連夜飛回北京,七、八天不露面,還對中國斷氣一週,顯然這段露水姻緣小倆口弄得有點不開心。外界無法確知真實狀況,卻能從種種跡象,看見普丁政權正在走向「失控」,前景非常不樂觀。
普丁政權走向失控
普丁的現況,愈來愈像1949前幾年的蔣介石,或1945年之前的希特勒。部隊老打敗仗,成了敵軍的「輸送隊長」。愈敗他就愈不信任將領,於是就愈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插手到戰術指揮,反而困死了前線軍官的頭腦與主動性。兵力損失來不及填補,就滿地拉伕,連礦工都在工作地點被拉上卡車參軍,用缺乏戰力的人力數字來求個心安。缺乏合理的戰術戰略,又沒有有效頂住敵軍砲火的對應手段,只能動不動要求前線官兵不准撤退,死守孤城,「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結果可能反讓自己損失更多精兵,王牌軍成建制被殲滅,連重建部隊的骨幹都不剩。這是一種重傷北極熊死亡前的最後反撲,只會加速自身的毀滅,卻對大局走勢沒法產生逆轉的影響力。
更多兵力無法逆轉戰局的關鍵,還是在於戰略的失誤,而戰略失誤又導因於對於失敗原因的錯誤解讀,或應對方案的脫離現實。普爺大概是認定,烏東大片土地的失去,導因於兵力不足,調烏東精兵去頂赫爾松的戰線,才讓烏軍一萬多人鑽了空子。如果有30萬人守在烏東,烏軍根本無法快速突襲,伊久姆就不會瞬間失去。其次,如果伊久姆守軍不怕被切斷包圍,據城死守,起碼也能頂住烏軍十天半個月,怎會讓俄軍潰退千里,烏軍追趕不及?所以他才要下死命令,不准赫爾松守軍撤退,並以重刑、督戰隊禁止任何俄軍擅自撤退。這些段子聽起來多麼耳熟?跟當年希特勒與蔣介石的語言何其相像?而其結局,應該也會相去不遠。
不是「徵召」是「拉伕」
相去不遠的主因,在於這些補救方案,完全脫離戰場現實。徵召訓練好的後備部隊入伍叫作「徵召」,有儲備的裝備可用,立即可以上線作戰。但強徵缺乏軍事訓練的人員開赴前線,那叫「拉伕」,純粹是以人海去餵食火海,除了當砲灰別無他用。烏軍徵召大量後備軍人保家衛國,新建後備旅多送往波蘭、德國、甚至英國受訓,或由北約教官在西部訓練,最少訓練裝備了120天至180天,才漸次開赴戰場。但俄軍據說頂多受一個月訓練,就要開著比自己年齡還大的戰車,或端著步槍前去作戰,這種「拉伕」部隊的素質與戰力可想而知,這種一戰時代的打法,在現代火力與擊殺鍊面前,聲勢浩大,卻接觸即潰,已可預期,更何況戰史上早已血跡斑斑。
其次,俄軍真正的弱點在後勤,海馬斯等武器打擊的焦點也是後勤,但俄軍六個月來仍沒調整過來的弱點還是後勤。如果普丁一發現狀況不對,立馬重開彈藥生產線生產足夠砲彈,徵召大量卡車與司機不斷向前線運補,空天軍與防空飛彈大量配置於掩護彈藥堆棧與油庫,或針對烏軍遠程砲兵反制殲滅,俄軍也許還有救。但徵召更多人力上前線,只會增加更多張嘴巴吃飯,以一個前線士兵需要兩個人來維持後勤補給計算,動員30萬士兵便需要60萬人支持軍事勤務,100萬人耗損於戰事應該跑不掉。況且,把大量礦工、工程師等社會生產力全都動員去作戰,勢必嚴重減損國內生產力,不但軍事支援能力下降,連經濟生產都要出問題。
再次,即使國家領導人真是軍事天才,過度越級指揮也會變成一連串的災難。二戰希特勒動不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的災難故事已耳熟能詳,在「魏德邁報告書」中,也講過老蔣不放心前線將領,每天要在南京開作戰會議指揮東北作戰,卻使東北精銳國軍全都離不開鐵路線與電報線,廣大鄉村全都讓給了共軍。國家領導人常因身邊佞臣阿諛奉承,總覺得自己英明神武,天才蓋世,其他人全都不行。於是老愛「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卻總是陷在海量資訊與待決事項中,每天忙到天昏地暗不可自拔,總是掛一漏萬。結果,領導者永遠只能以簡單的死命令去應對變化萬端的前線進退,結果,士兵失去對上級的信心,將領也失去戰鬥的鬥志與敏銳度,當然是兵敗如山倒。
最後,講到動用核武,理論上是普丁一個人按鈕就行,實際上恐怕沒有那麼簡單。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普通人都知道一旦動用核武,便等於戰爭升級到不可控地步,相互保證毀滅,自己家人將無死所。而火箭軍或核武部隊的人員素質,普遍高於步兵一大截,他們比所有人更深知核彈的毀滅力與反作用力。所以儘管普丁會發瘋,他身邊的人可沒瘋,身邊親信以外的核彈部隊成員更沒瘋。掐指一算,幹掉普丁的成本可能遠低於丟核彈,這道命令到底會終結誰?真的很難講。這也是美國人公開喊話用核彈必然報復的主要用意,他不是在嚇普丁,而是在警告那些真正要幫普丁按鈕的那些人。
普丁一旦離場便無死所
但回過頭來站在普丁的立場想想,如果任由烏軍繼續如此橫衝直撞,今年以來所有得到的土地一夕丟光,甚至連克里米亞、頓內茨克、盧甘斯克都保不住,普爺立馬就玩完了。而且他跟習大大一樣,這些年結怨太多,一旦離場便無死所,除了硬拼硬幹到底,也無他路可走。他能期望最好的結果,也僅是把現有局面穩住拖下去,拖到美、歐受不了再來談判,承認現實,如此也算有個交待。問題是,美、歐國家不在戰場上,俄羅斯也沒有足夠力量打垮全世界,當年阿富汗戰爭也才傷亡5萬多人,整個蘇聯就垮了,現在傷亡比打阿富汗還多,普丁能撐多久?時間與形勢都不站在普丁這一邊,拖下去會比較好嗎?但晚死總比現在死好,普丁也只能這麼困獸猶鬥,繼續將戰爭拖下去。
那習大大會跳下去挺普丁嗎?這可是個兩難的麻煩問題。不挺,普丁和俄羅斯垮了,美歐便會一起來對付中國,中國勢必更加孤立。但如果支援普丁打贏了俄烏戰爭,俄軍軍力又膨漲到前蘇聯水準,你怎知他不會掉過頭來打中國?至少會以老大之姿重新騎到習大頭上,十里不換肩,卻換來鬼剃頭,這門生意能這樣做嗎?
所以,現在的形勢是,全世界都不得不撩下去跟普丁耗,耗到普丁倒台、死亡、或放棄為止。全世界都要跟著受苦受害,但最悲催的應該還是習大大。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能說啊!誰讓習大大自己弄個「合作無上限」的結盟關係,把自己拖進這個「耗損無底線」的十八層地獄裡去?不但外交被孤立,內部也勢必被檢討,這日子可難過了,雪上加霜哪!
再講一次,威權體制所有運作的核心就是「控制」與「秩序」,當這個政權左爆雷,右出包,就代表整個體系開始失序,甚至開始Lose Control。這時候,就代表著領導者的墳墓已在修建,如果不能回歸維穩,重建控制,英年早逝,也就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了。
轉載自《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