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辭舊迎新之際,過去的一年,在我們身邊發生了什麽?
近日裡,與萬潤南通了個電話,他在我心目中一直是時代符號人物,他談及了人們對政治的追求,過於理想主義化,而我們身處的時代,為政之道,卻令人無奈……
老萬說,什麽是政治?什麽是為政之道?
「為政」,自古指執掌國政,治理國家,用坊間的說法,即做官與處理政事。孔子對「政」者,引申為「正」也,闡明了正直、公正、中正的為政理念和為官之道,強調的是「民之表也」。
老萬認為,為政之道,不應僅限於「表也」,應該是國家的安全,人民的福祉,社會的和諧。
筆者就從自己身邊的所見所聞所遇,審視天下從政者的德政仁政,並核查社會的「安全」、「福祉」與「和諧」,與讀者分享……
戰爭籠罩下的世界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持續了十個多月,為烏克蘭制造了一片片焦土與廢墟,百姓哀於顛沛流離千里,生存之難也,倒在戰場血泊中的生命不計其數,即便侵略者一方的俄國,據說更是損失慘重,已經有逾十萬名軍人喪生。整個歐洲國家為戰爭拖累,嚴重的能源與經濟危機席捲歐洲大地,即便是歐洲的領頭羊德國,通貨膨脹率也達到10%以上,居高不下,並連續兩季度出現GDP負增長,徘徊於「經濟衰退」邊緣。
停止戰爭,恢復秩序,穩定社會,這是經濟復蘇的前提條件。現在看來,這場戰爭遠沒有停止的跡象。新近,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坦誠道,德國和法國在2014年推動明斯克協議談判,就是為了「爭取時間」,讓烏克蘭得以「增強軍事力量」,「所有人都清楚,衝突已暫時凍結,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但這為烏克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也就是說,這場殊死之戰是不可避免的,早晚必是一戰。普京直言反應,應該更早展開「特別軍事行動」。
儘管世界人民反對侵略戰爭,但這場戰爭何時才能終止,前景並不樂觀,儘管梅克爾同時也說:「這場衝突總有一天會在談判桌上結束。」筆者感覺這只是無力而虛弱的說法,當一方覺得「協議談判」只能成為對手的緩兵之計時,這場戰爭遠沒有終結的可能。
近數月來,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的危機復燃,雖說矛盾焦點是相關的「身份臨時文件」與更換「地區屬性車牌」等,可引發的矛盾沖突,終究還是1999年科索沃戰爭的遺留問題,及「巴爾幹化」的歷史幽靈。巴爾幹半島,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的矛盾,又成為歐洲人的關注與擔憂。
是的,烏克蘭並非唯一的戰場。半島電視台報道:土耳其誓言繼續「清洗」行動,土耳其軍隊對庫爾德武裝在阿勒頗省、哈塞克省和拉卡省農村的陣地發動空襲和炮擊,並揚言將擴大打擊範圍,包括地面行動。
在台海,中共軍隊與俄軍並無差異,同樣是橫行於世,長期對台灣實施威脅與恫嚇。12月25日,中共又派遣軍機71架次、軍艦7艘巡弋台海周邊,其中47架次軍機飛越海峽中線,進入台灣西南空域,騷擾與欺辱台灣人民。
可悲的是,人民反戰,而那些政治巨頭們,卻與人民的願望背道而馳……
兩種制度下的人民福祉
疫情暴發近三年來,世界各國政府都在努力防疫抗疫治疫,人民需要政府正直、公正、中正的為政理念和為官之道。
沒有健康,何來福祉?中國的「清零政策」持續了近三年,一場「白紙運動」加上嚴重的經濟衰退,迫使中共政府解除封閉,終止「清零政策」。但是從「嚴密封鎖」到「全面解封」,卻是180度急轉彎,網上有段子戲言:「西方的躺平是慢慢躺平,中國的躺平是一個掃蕩腿,哐啷噹一下,把所有人全部撂倒,讓人摔得渾身酸痛爬不起來……」中國政府無視百姓對防疫抗疫認知的適應過程,不顧全國醫療衛生體系的承壓能力,全國各地疫情泛濫,眾多的感染者不知如何應對,既進不了醫院,又面臨藥物不足,無比焦慮與恐懼,不禁惶惶然、戚戚然。
筆者查閱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疫情通報:「12月2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128例。……本土病例4103例(廣東1737例,北京580例,福建338例,雲南309例,重慶283例,湖北258例,湖南109例,四川94例,上海80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本土病例(在湖北)。」這樣的統計數據,令人憤怒,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筆者在國內的親朋好友中,幾乎無不中招,一人感染,全家淪陷,沒有被感染的已屬小眾,就連我那足不出戶的九十餘歲老母親也未能倖免。萬里之外的我,日日牽腸掛肚,電話問安。倘若政府幹脆不再統計,尚且說得過去,這些年歐洲國家陸續躺平,不作統計的也不在少數,但是決不會弄虛作假、欺騙天下。
筆者前些天感染了流感,去小鎮藥房買感冒止咳藥,由於一家人先後感染,我欲購買兩盒備用,卻被告知:「眼下藥物緊缺,每人只能買一盒。」德國的醫療體系非常完善,自俾斯麥時期開始,就頒布了醫療保險法,建立了完善的醫療體系,自然包括全方位的供應與保障。但疫情初始階段,德國政府也曾出現一陣慌亂,缺口罩、缺測試劑等,通過危機管理,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掌控了局面。眼下的德國,又遇到了藥物上短缺問題。一方面媒體如實報道,德國每日新聞12月16日報道:受到供應鏈影響,德國的藥品短缺越來越嚴重,其中有退燒藥、止痛藥、抗生素、抗癌藥、降壓藥和糖尿病藥等。聯邦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究所 (BfArm)目前將313種藥品列為供應瓶頸。另一方面,政府正在考慮計劃今後如何在本地常用藥原料上生產。
我們至少可以從中國與德國上面兩段醫療體系數據報道中,看出兩國政府為政之道的優劣。
社會「和諧」 反對戰爭
「二十大」以來,中共的體制成為戰時班子,清一色的習家軍組合。新近宋濤被任命為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此人又是習近平的嫡系。宋濤早年在福建習近平領導下,仕途不凡,對於他出任主政台灣事務,坊間有兩種傳聞,一是宋濤將成為習解決台灣問題的現代版「姚啟聖」,後者是當年康熙收復台灣的決定性人物之一;二是解決台灣問題,重點不是攻略,而在於後期的安撫與治理良策。所以,「二十大」的核心是解決台灣問題,戰時班子唯此為大。
整個世界都在憂慮與擔心,台灣是否會陷入中共的鐵蹄之下?
12月20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與習近平電話商榷,希望習利用他對普京的影響力,促成結束烏克蘭戰爭。
且不說決定俄烏戰爭是否結束,應該是拜登總統說了算,懇求正在圖謀侵犯台灣的習近平,去勸說普京停戰,豈不是緣木求魚。
我們要做的是譴責侵略,反對「武統」,反對侵略戰爭。台灣人民不是敵人,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戰爭帶給人類的是斷瓦殘桓,田園荒蕪;親情骨肉分離漂泊流浪,失散荒途……,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反對中共軍隊武裝威脅、侵擾台灣人民的和平與安全。愛好和平,反對戰爭,是兩岸人民的共識,這是人性本善、道德倫理之基礎。
年關之際,給天下朋友道個安、問個好,「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台海緊張與危機是暫時的,兩岸人民的友好是永恒的,儘管眼下寒風蕭瑟,但冬天終將過去,春風離我們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