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說,美國乃至世界安全的未來取決於台灣。包括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的副國家安全顧問馬特·波廷格在內的一系列《外交事務》作者在《外交事務》上寫道:「自治的台灣是日本國防的支柱,並剝奪了中國作為威脅美國西太平洋盟友的跳板的機會。負責印度-太平洋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伊利·拉特納(Ely Ratner) 2021 年在國會發表講話時稱,台灣“對於該地區的安全至關重要,對於捍衛美國的重大利益也至關重要” 。拉特納還作證說,台灣的防禦是他的部門的“節奏方案”,或者是美國軍事規劃和行動的主要指南。在談到台灣問題時,當代分析人士經常引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對該島的描述,稱其為“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和“潛艇補給船”。其他人則引用二戰時期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歐內斯特·金上將的說法,他稱台灣是“瓶子裡的軟木塞”,暗示台灣在地理上遏制了中國的野心。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戰略與作戰研究教授喬納森·D·卡弗利 Jonathan D. Caverley發表在最新一期《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的<台灣悖論:美國的實力並不取決於一個島嶼>( The Taiwan Fallacy :American Power Does Not Hinge on a Single Island)指出,幫助保衛台灣的理由有很多:其重要的經濟、其微電子實力、其成熟的民主制度、其奪取台灣可能對美國信譽的影響。但控制中國軍隊並不是其中之一。台灣是一個 90 英里寬的小島,緊鄰中國廣闊的海岸。如果它成為中國的一個全副武裝的省份,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軍事實力差距幾乎不會改變。
中國不需要台灣這個島嶼來威脅美國
中國已經擁有強大的太空、陸地、空中、海上和網路系統,旨在探測和摧毀遠離大陸的美國及其盟國的海軍和空中平台。它不需要這個島嶼來威脅美國。台灣將為中國提供一個新的系統基地,但與大陸相比,將武器部署在台灣所帶來的優勢微乎其微。
然而,北京可以從入侵台灣中獲得一項重大軍事利益。美國錯誤的軍事反應將為北京提供在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利的地形上摧毀許多美國船隻、飛機和軍隊的機會。即使最終獲勝,美國軍隊也可能被大大削弱。換句話說,對台灣的錯誤防禦將是比疾病更糟糕的治療方法。
美國把台灣裝配成中國難以消化的「豪豬」?
如果像許多鷹派人士所說的那樣,中國的最終目標是成為世界主導國家,那麼華盛頓應該準備發動並贏得一場更廣泛、更持久的衝突,而不是癡迷於組建美軍在台海直接對抗中國。以中國入侵為起點的衝突幾乎肯定會變得曠日持久並擴大。因此,美國軍隊需要集中精力保護地區盟友——日本、菲律賓和韓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免受中國的脅迫。
這並不是說美國應該放棄該島。適當調整的台灣防禦將迫使北京繼續將更多資源集中在極具挑戰性的目標上,而不是更直接威脅美國全球利益的任務。如果中國全神貫注於台灣,這對華盛頓是有幫助的:換句話說,讓台灣繼續成為北京的節奏。華盛頓應該繼續在該國部署無人機、地雷和其他相對廉價的防禦武器,將其變成軍事規劃者所說的中國難以消化的「豪豬」。美國官員還可以使用一些美國噴射機、艦艇和潛艇在發生襲擊時直接幫助該國。但以威懾的名義在該島附近部署大量脆弱的美軍可能會面臨軍事實力過大而軍事收益卻微乎其微的風險。台灣並不是印太地區的全部,因此美國武裝部隊不能將台灣作為主要焦點。
解放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
不久前,中國的軍事實力還遠遠不如美國。 2012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任之初,解放軍以地面部隊為主,重點關注地方和內部衝突。北京缺乏強大的海軍、強大的空軍或強大的飛彈陣列。它沒有廣泛的衛星系統來幫助其識別和打擊目標。結果,北京幾乎無法將力量投射到自己的海岸線之外,更不用說追蹤和攻擊太平洋深處的基地和船隻了。
這不再是真的。今天的解放軍顯得更加強大和專注。 2014年,中國官方戰略文件發生變化,敦促軍隊專注於境外「資訊化」戰爭,重點強調「海上軍事鬥爭準備」。如今,解放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以大多數標準衡量),並正在生產第五代戰鬥機和升級版轟炸機。
過去五年中國的飛彈庫存增加了四倍
但它最重要的能力是麥克阿瑟和金無法取得的武器:遠程飛彈。據美國國防部稱,過去五年中國的飛彈庫存增加了四倍,目前擁有數百個移動發射裝置。它們配備了1,000多枚中程彈道飛彈和500多枚中程彈道飛彈,射程分別可達1,800英里和3,400英里。這些武器可以威脅日本、菲律賓和菲律賓海各地的基地和船隻。根據公開的國防部地圖,它們可以到達印度洋的大部分地方、阿拉伯海和紅海的任何部分,甚至地中海東部。
對台灣的錯誤防禦將是比疾病更糟糕的治療方法
解放軍一直在努力確保如果決定發射這些飛彈,它們就能擊中目標。中國現在擁有龐大的衛星網絡,旨在高精度地探測和追蹤美國平台。這些衛星可以瞄準航空母艦,因為航空母艦在視覺上與其他船隻不同,具有高熱信號,發射大量雷達和通訊能量,並留下獨特的尾流。這些衛星可以全天候掃描整個太平洋和印度洋。例如,最近發射的遙感41號的高解析度光學系統和魯迪坦斯4號的合成孔徑雷達(在夜間和多雲條件下工作)都可以從地球同步軌道連續測量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與美國太空部隊一樣,中國的軍用衛星也有商業衛星的補充(儘管中國的商業衛星通常由政府擁有)。光是中國長光衛星技術公司就擁有超過100 顆在軌衛星,並計畫在2025 年將這個數字增加兩倍。高解析度照片。
美國有辦法對抗中國的太空能力。例如,它的船隻可能會減少通訊和雷達的使用,使衛星更難檢測到它們正在做什麼。華盛頓還有多種削弱中國衛星能力的方法,但並非所有方法都需要直接武力。但這些選擇也有缺點。例如,限制船舶通訊會使戰鬥變得更加困難。摧毀軌道上的衛星會產生太空垃圾,這具有全球影響。
中國已經是個危險的對手,不需要更多領土來挑戰美軍
此外,如果美國禁用或摧毀中國衛星,中國可能會對美國衛星進行報復。即使美國消滅了中國的衛星,北京也有其他方法追蹤美國的資產。該國正在升級其轟炸機,這可以幫助引導從遙遠地區發射的巡航飛彈。中國擁有大量遠程無人偵察機。它還可以利用其不斷擴大的海軍、海岸警衛隊和海上民兵,以及擁有 187,000 艘船隻的強大漁船隊來發現美國航空母艦。儘管這些系統都不是無懈可擊的,但美國將很難在不消耗大量彈藥的情況下消除全部甚至大部分系統。事實上,當美國試圖保護全球航運免受紅海胡塞武裝攻擊時,其重要彈藥已經不足。
換句話說,中國已經是個危險的對手。它不需要更多領土來挑戰美軍。
乍一看,吞併台灣似乎會進一步增強中國令人印象深刻的武裝力量。控制島嶼後,中國儲備的短程飛彈——比中程和遠程武庫更便宜、更充足——將能夠到達日本和菲律賓的更多地區以及兩國的水域。而且,正如麥克阿瑟所建議的,台灣可以容納中國的船隻、噴射機和潛水艇。那麼,擁有台灣可能會增強北京的能力。但經過檢查,這些說法都站不住腳。事實證明,台灣並不是一個限制中國向太平洋及其他地區投射力量的能力的軟木塞。獲得它的軍事好處是有限的。
擁有台灣將為北京的大型海軍前哨基地
例如,考慮一下該島實際上可以為中國短程飛彈做什麼。這些火箭已經可以從大陸襲擊沖繩和呂宋島。台灣提供給他們的額外 190 英里不足以到達任何更大的軍事基地。相反,它主要是將這些飛彈的射程擴大到覆蓋廣闊的西太平洋的一小部分,這是海軍艦艇在執行任務時相對容易避開的區域。
波廷格等一些專家表示,擁有台灣將為北京在所謂的第一島鏈(中國大陸東海岸周圍的國家環)上提供一個大型海軍前哨基地,從而增強中國其他軍事系統的能力。畢竟,這個鏈中的每個州目前要么保持中立,要么與美國結盟。但即使在這裡,島嶼也沒有什麼好處。該鏈的絕大多數島嶼屬於日本或菲律賓。這些國家都包辦了台灣,而且它們本身的飛彈能力也不斷增強。他們還擁有可以容納美軍的基地。美國和菲律賓2023年加強防務合作協議中包含的四個新基地中,有兩個基本面向台灣。北京可以佔領該島,其軍隊、飛機和船隻也不會比現在更安全。
台灣不是遏制中國勢力的軟木塞
即使是中國潛水艇在台灣也不會比在大陸更有用。是的,將它們安置在島嶼的東海岸將縮短它們前往菲律賓海狩獵場的距離。這將減少運輸時間並允許更長時間和更隱蔽的操作。例如,蘭德公司的一個模型表明,中國每週在菲律賓海發射的巡航飛彈將比目前多約 15 枚。但駐紮在大陸的 12 枚 DF-26 飛彈齊射,可以在幾分鐘內將相同的有效載荷發射到相同的地點。為了每週再發射 15 枚飛彈,中國的潛艇就必須毫髮無傷——但他們很可能不會。與中國現有的潛艦圍欄相比,台灣港口更容易被美國和盟國潛艦監視和布雷。
控制台灣對於提高中國潛艦的效率幾乎沒有幫助
控制台灣對於提高中國潛艦的效率幾乎沒有幫助。但也許這將有助於北京威脅華盛頓自己的海底艦隊。畢竟,台灣東海岸面向太平洋又深又寬的水域,美國潛水艇經常藏身於此。該島可以安裝一套聲音監視系統(類似於冷戰期間美國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使用的系統),以便追捕它們。
然而,此類系統在理論上對北京的作用再一次大於在實踐中的作用。水聽器可以探測很遠距離的船隻,但精度很低。澳洲、日本和美國艦隊在掩蓋其存在方面非常成功。對中國來說,無論其部隊駐紮在哪裡,探測它們的能力都還很遙遠。正如政治學家布倫丹·裡滕豪斯·格林 (Brendan Rittenhouse Green) 和凱特琳·塔爾梅奇 (Caitlin Talmadge) 2022 年 6 月在《外交事務》中所寫,這樣的系統可以為中國提供航母的大致位置。但考慮到中國擁有廣泛的衛星探測網絡,台灣附近的水聽器將是多餘的。
全面防禦台灣可能會付出非常高昂的代價
美國保衛台灣有許多像徵性的、心理的、經濟的、科技的和與聯盟有關的原因。但保持有利的軍事平衡並不是其中之一。因此,美國及其盟國應該少關注台灣本身,而更關注如何應對與北京的更廣泛、更長期的衝突——這需要美國幫助保護全球公域以及日本和菲律賓的領土完整。
為了實現這一轉變,華盛頓必須先承認,全面防禦台灣可能會付出非常高昂的代價。如果北京和華盛頓就該島的自治權展開全面戰爭,中國可能會對美國太平洋部隊造成嚴重損失。當然,中國軍隊也可能遭受重創。美國海軍和空軍仍然比中國同行更有能力、更有經驗。但北京更有能力快速重組其地區力量,這意味著它可以更輕鬆地施加壓力。正如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2023年2月指出的那樣,中國有13個海軍造船廠,其中至少有一個造船廠的產能比整個美國造船基地還多。擔心美國信譽的分析家應該問,日本和菲律賓是否更喜歡一個尚未被征服的台灣,還是一個仍然漂浮的第七艦隊。
在台灣部署致命的防禦武器將台灣海峽變成「地獄」
一旦承認全部成本和收益,美國及其盟國官員就必須就台灣防務的投入做出艱難決定。明確的第一步是加倍努力在島上部署致命的防禦武器,這些武器有可能將台灣海峽變成美國印太司令塞繆爾·帕帕羅海軍上將所說的「地獄」。 除了支持台灣自行製造此類武器的能力外,美國尤其應該向台灣派遣更多地雷、無人機和反艦飛彈。這些系統可能不足以阻止頑固的北京進軍台灣海岸。但他們會確保這樣做的過程,佔領島嶼的其餘部分,然後堅守它,將是一場噩夢。因此,這樣的策略將會顛覆劇本。台灣不會成為美國資源的負擔,反而會成為中國資源的巨大消耗。專注於入侵台灣的解放軍將無能為力。
如果中國真想超越美國,就需要能夠脅迫日本和菲律賓
這種做法可能是威懾北京的最佳方式。如果華盛頓承諾全力保衛台灣,那麼向中國傳達的訊息就是,征服台灣可能會帶來削弱美國戰鬥力的額外好處。但在台灣島裝載令人不快的武器,同時將寶貴的軍事資產排除在鄰近地區之外,這告訴北京,攻擊台灣只會讓台灣變得更加虛弱。這種弱點來得不合時宜。無論如何開始,大國戰爭很少能迅速結束,因此即使中國成功吞併台灣,它也可能會在其他地方繼續與華盛頓作戰。這意味著要在對北京不利的地方作戰。美國可能在台灣及其周邊地區處於不利地位,但它在更廣闊的太平洋地區和世界各地擁有更多的能力和經驗。
美國海軍可以透過不再在台灣週邊戰區部署水面艦隊和飛機來幫助傳達這一訊息,並強調華盛頓的優勢。相反,海軍可以更專注於其在世界各地日常行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目前在紅海打擊胡塞武裝的任務。在衝突中,它可能會更多地轉向威脅中國在台灣以外的印太地區以及波斯灣的利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氣都是透過海運進口。如果北京認為入侵台灣本身代價高昂,會更廣泛地削弱它,並迫使它立即在遠離家鄉的更加敵對的地區與美國作戰,那麼它可能會在試圖佔領其鄰國時三思而後行。
或者也可能不會。中國領導人幾十年來一直承諾實現台灣與大陸的統一。近年來,政府似乎特別專注於接管它認為是叛逆的省份。習近平甚至表示,只有台灣受北京指揮,才能完成中華民族的「大復興」。
但如果中國真想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具統治力的國家,就需要能夠脅迫日本和菲律賓,並在全球投射力量。它需要控製或至少爭奪全球公域。中國可能認為吞併台灣是必要的第一步。然而,到了緊要關頭,它可能會做出不同的決定。即使北京的評估是正確的,也不代表保衛台灣是美國阻礙中國更大議程的最重要方式。華盛頓應該投資能夠保衛台灣的軍事工具,但前提是它們也能讓美國軍隊繼續在其他地方作戰。
轉載自《銳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