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低迷中的積極態勢
最近,關於中國經濟的新聞,無論是GDP成長率的放緩、年輕人的失業率居高不下,或是土地和國債的泡沫,都讓人對中國經濟衰退的印象更加深刻。
儘管如此,中國政府似乎仍然秉持其強硬立場。
在9月4日為期三天的第九屆中非合作論壇(FOCAC)峰會上,習近平國家主席在超過50個國家的領袖與部長面前,承諾將在未來三年內向非洲提供約510億美元的經濟合作。
FOCAC是中國非洲政策的平台,自2000年起每三年舉行一次。
此次FOCAC 9所提出的金額比2021年所舉辦的FOCAC 8多了約100億美元,如果換算成日圓的話,是超過7兆日圓。
要稍微補充說的是,在約510億美元中,有約100億美元是來自民間的投資,若只看中國政府和政府系統的金融機構所提供的金額而與2021年相比的話,兩者並無太大的差異。
即使如此,如果與日本政府在2022年對非洲所承諾的支援(官民合計提供300億美元)相比,中國此次承諾的金額顯得很龐大。
儘管中國經濟狀況並非十分理想,但為什麼中國仍如此積極地擴展非洲市場呢?這可以歸納出三個主要的原因。
二、與《對資金合作採謹慎態度的歐美國家》做出區隔
首先,是出於鞏固國際支持的原因,這可以說是一個地緣政治的理由。
基本前提是非洲大陸的國家數量占聯合國會員國約四分之一。因此,先進國和中俄之間爭奪非洲的競爭已經升級,雙方都希望想要掌握國際輿論的主導權。
舉例來說,拜登政府去年承諾在三年內提供550億美元的民間投資給非洲。
此外,今年6月,美國還首次將肯亞指定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主要非北約盟國」,要加強安全保障的合作,強化對非洲的吸引力。
然而,儘管拜登政府承諾了550億美元的民間投資,但最終是否真正投資的決定權仍掌握在企業手中,因此550億美元只是一個目標而已。另一方面,來自公共資金的援助反而是減少。
實際上,先進國家所提供的政府開發援助(ODA)中,非洲所占的比例自2020年達到35.2%的高峰之後便持續下降,2022年已下降至25.6%。
這主要原因除了先進國自身的經濟低迷以外,還有以巨額的金錢對烏克蘭提供援助。
例如,歐盟今年2月承諾提供500億歐元的資金來協助烏克蘭,而這個金額包含了復興烏克蘭的援助。另一方面,歐洲各國對非洲的援助卻在減少之中,總計是削減了48億歐元。
也就是說,正當歐美悄悄踩剎車之際,FOCAC 9所提出的510億美元對非洲來說,就具有《超過金額本身》的意義。
三、幫助中國擺脫經濟低迷
中國積極進軍非洲的第二個理由是,它被期待能夠幫助中國擺脫經濟的低迷。
中國此前已在非洲修建了許多基礎設施,諸如道路和高鐵,但大多數都是以貸款的形式來進行的。此外,這些計畫普遍簽訂了至少一半要使用中國製產品的合約。
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合作本來就建構在《有利於自身的框架》之內,而加速這一發展的則是綠色技術的開發以及普及。
習近平在FOCAC 9的演講中強調:「中國準備協助非洲建立《對於環境友善的成長引擎(green growth engine)》。」而以掌握先進技術的主導權為目標。中國目前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及電動車的生產量上位居全球第一。
另一方面,非洲許多國家也已簽署了《巴黎協定》,負有管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此外,非洲頻繁發生與全球暖化相關的乾旱和水災,因此對氣象衛星等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推動綠色技術與產品的普及,將會擴大中國企業的商機。
四、掌握綠色產品的上游與下游
但是,非洲的電動車普及尚未進展。另一方面,因為電網建設的整備落後,農村等地區對於能夠獨立發電的太陽能系統之需求很高。例如,此次訪問北京的奈及利亞總統波拉·提努布(Bola Tinubu)就簽署了有關太陽能技術之提供的備忘錄。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產油國,與中國的貿易額達約240億美元。
如此一來,非洲對中國來說,既是綠色產品的市場,同時也是綠色產品供應鏈的上游。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辛巴威等國家,非洲擁有豐富的鋰和鈷資源,這些都是製造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原料。
其中,剛果民主共和國於上個月宣布將在中國的支援下進行建設的計劃,這包括《連接首都金沙薩與礦業中心盧本巴希的高速公路在內的三條幹線道路》,據說總費用高達70億美元。
也就是說,這個時機加速進軍非洲,對中國而言,不僅可以擴大綠色產品的市場,還能確保原料的供應。
五、推廣人民幣的佈局
第三個原因是:中國向非洲投入約510億美元資金的背後,是為了打破「美元獨大」的體制。這一個線索可以從FOCAC 9中所提出的資金額當中看出端倪。這一個金額在報導上是以美元本位而被描述為“約510億美元”,但習近平在主題演講中所宣布的具體金額是“3600億元人民幣”。
歷屆中非合作論壇高峰會上,資金的數量多是以美元來表示。不過,這次以人民幣承諾資金的提供,對非洲國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隨著美元持續升值,以美元計價的交易和還款對貧窮國家來說會變得比以往都增加更多負擔。因此,開發中國家在交易中不使用美元的情況就增加。
不過,中國政府以人民幣計價的資金合作不僅僅是為了非洲的利益。這是因為,中國本來的初衷就是要在國際交易中擺脫美元主導的體系。
美元是基軸貨幣(key currency),這是美國對世界影響力的來源之一。因此,中國就一直透過「一帶一路」等的倡議要來推動人民幣的普及。
因此,中非合作論壇第九次會議期間的巨額人民幣的資金合作可以說是中國提升全球金融影響力的戰略的一部分。
六、沒有風險嗎?
但是,中國的做法是存在著重大風險。最大的問題是非洲的債務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後,非洲國家的財政狀況明顯惡化,尚比亞、加納等部分國家出現債務違約(default)。對此,美國掌握較大話語權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就呼籲透過加稅來進行財政重建,以換取經濟合作,但是在非洲,與其說是採取經濟緊縮政策,要求《靠資金的投入來刺激景氣回復》的意見是很強烈的。
而中國的做法並不是要求財政緊縮,而是想要優先使經濟的景氣上揚,而這剛好是很容易滿足非洲各國政府的願望。
但是,人們非常擔心的是非洲國家本已惡化的財政狀況,將因中國資金的湧入而更進一步惡化。
換句話說,中國如果在這個時候敢於增加以貸款為主的資金提供,而這如果能帶動非洲國家的經濟復甦,這將會是中國的一個大功勞,但如果稍微走錯一步,就會造成非洲國家被債務綁住,而使中國留下污名。如果是這樣的話,毫無疑問,先進國家將會比以往更強烈地批評這是「債務陷阱」。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非合作論壇第九次會議所提出的方針不僅對於非洲,對於中國也是一把雙面刃之劍。
轉載自《銳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