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競爭升級之際,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也日趨緊張,而北京針對歐洲國家的惡意影響力正受到輿論關注。9月11日,多位國際問題專家在美國國會舉行的一場聽證會上警告說,儘管歐盟視中國爲系統性競爭對手,但歐洲內部的對華政策卻仍存在深刻分歧。專家們呼籲美國與歐洲盟友加強協調,合作應對中國投資、中俄聯盟等給歐洲經濟和安全帶來的挑戰。
美國國會衆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本週三召開小組聽證會,探討中國對歐洲的惡意影響。該委員會歐洲問題小組主席托馬斯·基恩(Rep. Thomas Kean, Jr.)開場直言:“自2019年以來,歐盟一直將中國視爲系統性競爭對手。然而,它也將中國視爲合作伙伴和經濟競爭對手。這裏存在着明顯的緊張關係,中國怎麼能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系統性的競爭對手呢?”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達利博爾·羅哈克(Dalibor Roháč)在作證時指出,近年來,匈牙利和塞爾維亞與中國的關係日益深化,尤其凸顯出歐洲對中國態度上存在的分歧和複雜性,這對跨大西洋聯盟構成了威脅。
羅哈克說:“僅在去年,中國就成爲匈牙利最大的投資國,佔中國在歐洲所有直接投資額的44%。……多年來,中國在塞爾維亞投資了鋼鐵廠、採礦業、汽車行業,以及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總體而言,中國貸款使塞爾維亞的公共債務增加了約37億歐元。……就北約盟國而言,中國現在持有黑山40%的外部公共債務,北馬其頓20%的外部公共債務。這是一個重大的風險,也是中國勒索的潛在來源。”
目前,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已成爲中國在歐洲的重要戰略伙伴。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在5月的歐洲之行中,特意前往這兩個國家訪問。匈牙利不僅參與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還允許中國警察在布達佩斯開展跨國行動;而塞爾維亞也在今年,將與中國的關係深化和提升爲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中塞兩國簽署了28項合作協議,從經濟貿易到新聞媒體開展廣泛合作。不僅如此,塞爾維亞可能還是中國在歐洲大陸的最大軍事裝備買家。
隨着中國在歐洲持續擴大影響力,其他諸如立陶宛和捷克共和國等國家則清楚意識到,伴隨中國的投資增加,相關國家的安全風險也在升級。愛爾蘭等國則加強了相關投資審查機制,以識別和應對來自中國的惡意影響力。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歐洲和歐亞中心主任彼得·拉夫(Peter Rough)在週三的聽證會上警告說,作爲協助俄羅斯規避西方制裁的幫兇,中國與俄羅斯的緊密關係正在威脅歐洲大陸的安全。
拉夫說:“中國攻擊歐洲秩序的主要軍事槓桿是俄羅斯,中國與俄羅斯結成了聯盟……,俄羅斯依賴中國提供對其提升作戰能力至關重要的兩用物品,從機牀到微電子產品。……跨大西洋聯盟似乎不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將俄羅斯從中國分離開來或分裂出去。”他說,“如果沒有這種可能性,美國至少應該與盟友合作,將中俄戰略上的接近轉化爲對我們有利的局勢。美國應該敦促歐洲領導人,將烏克蘭戰爭置於與北京關係的中心。”
拉夫還指出,中國將出口驅動型的製造業模式視爲其重要經濟槓桿,中國利用國家補貼、盜竊知識產權、市場準入限制、強制技術轉讓、政策監管干預和貨幣操縱等手段控制全球製造業瓶頸和供應鏈,並在破壞歐洲的經濟繁榮。他說:“中國的產能過剩對歐洲工業構成了重大威脅,並且還伴隨着對社會凝聚力的不利影響。”
今年七月,歐盟在其執行機構調查之後,以削弱歐洲競爭對手的市場地位爲由,宣佈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高達38%的臨時性關稅。但隨後,中國將歐盟這一舉措訴諸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布拉格智庫國際事務協會(AMO)中國研究項目負責人伊萬娜·卡拉斯科娃(Ivana Karásková)則在聽證會上指出,中國最初將歐洲視爲對抗美國和全球秩序的潛在盟友,並專注於對歐貿易、技術、交流和雙贏合作。然而隨着習近平的上臺,這種做法發生了變化。習近平逐漸啓動了強調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宣傳,這也引起了歐洲的警覺和擔憂。然而,她警告說,目前歐盟內部的對華政策分歧仍是一大挑戰。
卡拉斯科娃說:“儘管去年已宣佈了相關風險和戰略,歐洲仍然與中國保持相互依賴關係,缺乏對華採取更強硬立場的政治意願,導致歐洲在應對北京問題上出現了分歧。雖然立陶宛和捷克共和國等一些歐洲國家採取了更對抗的立場,但德國和法國等其他國家由於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密切且依賴於貿易而更加猶豫不決。”
她還指出,由於歐洲公衆認爲中國是一個遙遠的威脅,因此歐洲整體對問題的專業認知有限,且歐洲對中國採取更嚴厲行動的需求也相當受限。她強調,歐洲需要加強抵禦中國惡意影響的能力,重點就是歐洲內部的戰略協調。
轉載自RFA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