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二)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普丁被打臉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共當局閉門庭審許志永「顛覆」案,被斥為荒唐「騙局」

    《蘋果日報》關閉一年後仍有七人遭拘押 / Hong Kong: One year after Apple Daily shutdown, seven still detained

    【老陳時評】:徐州鐵鏈女唐山打女人成為中共處理公共事件的流程

    八九六四,一座流動的紀念碑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2022 年第 15 屆推動中國進步獎公告(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香江寄語】:龍鼓灘頭說惶恐——香港的文天祥傳說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Roland Kühne:為六四和所有暴力受害者點燃蠟燭

    Adhere to the June 4th Spirit and Promote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Global Commemoration of the 33rd Anniversary of “June Fourth”

    彼提科夫一家言 烏克蘭與台灣

    Statement by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Michelle Bachelet after official visit to China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二)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普丁被打臉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共當局閉門庭審許志永「顛覆」案,被斥為荒唐「騙局」

    《蘋果日報》關閉一年後仍有七人遭拘押 / Hong Kong: One year after Apple Daily shutdown, seven still detained

    【老陳時評】:徐州鐵鏈女唐山打女人成為中共處理公共事件的流程

    八九六四,一座流動的紀念碑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2022 年第 15 屆推動中國進步獎公告(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香江寄語】:龍鼓灘頭說惶恐——香港的文天祥傳說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Roland Kühne:為六四和所有暴力受害者點燃蠟燭

    Adhere to the June 4th Spirit and Promote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Global Commemoration of the 33rd Anniversary of “June Fourth”

    彼提科夫一家言 烏克蘭與台灣

    Statement by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Michelle Bachelet after official visit to China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專文

【胡平論政】:建立全球民主聯盟是對付中共的大殺器

胡平文 /胡平
2020 年 10 月 21 日
在 專文, 政經論壇, 胡平論政
【胡平論政】:建立全球民主聯盟是對付中共的大殺器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020年10月6日在美國駐日本大使館稱贊美日同盟關系(蓬佩奧推特賬號)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10月4-6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赴東京出席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四國外長會談,就推動印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達成共識,因應中國咄咄逼人的擴張。蓬佩奧此行被認為是美國推動建立全球民主同盟的重要步驟。

推薦新聞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2022 年 7 月 1 日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2022 年 7 月 1 日

9月27日,蓬佩奧接受采訪時稱,美國面臨的中長期最大外部威脅來自中共政權。與他本人回調美方自尼克松和基辛格訪華以來50年的對華政策,在戰略上終止對華「綏靖政策」,美方正構建全球聯盟來應對中國影響。

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加州尼克松圖書館發表了題為「中共與自由世界的未來」的重要講話,引起了中共當局的強烈反應。先是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個人推特上發推,繼而有《環球時報》等官媒撰文;8月25日,《人民日報》更是拿出整整三個版面刊登了一篇三萬余字的長文,北京電視臺還推出一段視頻,對蓬佩奧的講話展開全面抨擊。其火力之猛,陣仗之大,實為當年中蘇論戰發表「九評」以來所僅見。

蓬佩奧的講話激起中共如此強烈的反應,可見必定有些東西,令中共又怕又恨;其中之一就是建立新的全球民主同盟這壹主張。

現在,很多人都批評美國政府過去對中共采取綏靖政策。這種批評自然是有道理的,不過回到當年的時空背景,我們可以發現,和其他國家相比,美國要算是最講原則的了。我早先就說過,我們批評美國是「鞭打快牛」。

以最惠國問題為例。1993年,新上任的克林頓總統兌現他在競選期間作出的承諾,正式宣布在最惠國待遇問題上附加人權條件。他頒布了一項行政命令:如果中國沒有在人權方面有全面、重大的進展,中國將失去1994到1995年度的貿易最惠國資格。然而,克林頓很快就意識到,他所希望的那種進展是不可能實現的。

冷戰結束後,各國外交都把促進本國經濟利益置於首要地位。尤其是鄧小平92年南巡之後,中共進一步對外開放,外商外資蜂擁而入。為了爭奪中國這個大市場和海量的廉價勞動力,各國政府紛紛改善和加強同中國的關系。

先說日本。根據最近解密的89年天安門事件前後的日本外交檔案,當時的日本政府認為,日本必須大聲反對中國政府踐踏人權,但是沒有阻止踐踏人權的靈丹妙藥。如果一味地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情況可能更壞,中共保守派很可能會利用「抵制外強」來壓制改革開放,應該優先考慮如何避免這種更壞的局面出現。早在1990年,日本就撤銷了對中國的經濟制裁,解凍了對華貸款,並著手規劃擴大對華投資。在90年代初,日本的對華貿易與投資大幅增長,在93年成為中國頭號貿易夥伴。94年3月細川首相訪華,被問到中國的人權問題時,細川首相說西方的人權不應盲目照搬。

歐洲第一經濟大國德國也不落人後。德國在93年制定了進入亞洲市場的亞洲政策。11月,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搶在克林頓與江澤民的西雅圖會談之前,帶領40名德國商界大佬訪華,簽下了價值40億美元的合同、協議與意向書。面對外界「為何不同心協力施壓中國改善人權狀況」的質問,科爾理直氣壯地解釋說:「國際市場就一個相互競爭的地方,不是我們拿到合同,就是我們的朋友拿到合同。機會擺在眼前,我們當然要捷足先登。」

法國也在94年初和中國恢復了正常關系。韓國、東盟、澳大利亞,紛紛推進和中國的貿易關系。臺灣香港更是近水樓臺,一馬當先。與此同時,美國的大企業也紛紛前往北京。近800家從事對華業務的美國公司致函克林頓,要求繼續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信中警告說:如果實行經濟制裁,就會失去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在日本和歐洲的公司取代我們的位置時,美國在中國和環太平洋地區的欣欣向榮的市場的競爭地位將永久受到的損害。當時的財政部長本特森也說,如果美國因人權問題而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得益的將是歐洲與日本的競爭者。

就這樣,美國政府提出的把最惠國待遇和人權掛鉤的主張,剛實行就放棄了。1994年5月26日,克林頓宣布繼續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並將最惠國待遇問題與人權脫鉤。克林頓在回答記者問時說:把人權和最惠國待遇掛鉤,「這是我們在沒有國際社會合作的情況下單獨采取的一個步驟,其他國家都不同意我們的做法」。因為美國是孤軍作戰,孤掌難鳴。

為了繼續保持在人權問題上的壓力,克林頓轉而采取了新的人權戰略,包括增加對中國的國際廣播、將中國人權問題納入國際多邊議程以及支持中國的非政府組織。

最惠國問題與人權脫了鉤,此後,中國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人權問題也就很難構成障礙。應該說,在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過程中,美國也曾經做過努力,試圖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中加入某些和人權相關的條款以及關於環境的條款。美國提議,把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規定的最低標準——如禁止童工和強制勞動、禁止種族歧視或性別歧視,以及保障工會自由,等等——列入世貿協定。那些在違反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規定的最低標準的條件下生產其出口產品的國家,就可以在世界貿易組織中被起訴,必要時還可以處以懲罰性關稅。

可是,美國的提議遭到普遍的反對。那些低人權、低環保,因而有可能被指控被懲罰的國家自然不喜歡美國的提議,但是它們的反對還算比較容易克服。麻煩的是,美國的提議首先來自歐盟國家的反對,除了法國以外,歐盟各國全都對美國的提議表示反對。德國經濟部長京特雷克•斯羅特和世貿總幹事魯傑羅都說,如果在世界貿易中實施這些規則,「新貿易保護主義就有可能從後門溜進來」。發達國家就可以在這些社會問題和人權問題的借口下設法擺脫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商品的競爭,從而妨礙發展中國家的民眾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美國的提議被拒絕。在這裏,美國再一次由於孤軍作戰而孤掌難鳴。

回顧過去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問題的關鍵還不是美國政府的綏靖,而是盟國不配合不給力。

蓬佩奧在尼克松圖書館的講話被不少人稱之為「新冷戰宣言」。不過蓬佩奧解釋說:「現在發生的不是冷戰2.0。抵抗中國威脅的挑戰從某些方面來說更為困難。這是因為中共已經以蘇聯從未有過的方式與我們的經濟、我們的政治和我們的社會交織在了一起。」蓬佩奧說:「與蘇聯不同的是,中國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全球經濟。但北京對我們的依賴比我們對他們的依賴更大。」 「我們不能獨自面對這個挑戰。聯合國、北約、七國集團、20國集團,如果我們有明確的方向和巨大的勇氣,我們的經濟、外交和軍事力量的結合肯定足以應對這一挑戰。是建立一個志同道合國家的新聯盟的時候了,一個新的民主聯盟。 我們有工具。我知道我們能夠做到」。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東京時間今天(10月6日)淩晨抵達日本,他此行重點是參加美國、日本、印度及澳洲外長的「四方安全對話」會議。(BBC)

在過去的兩個多月,蓬佩奧馬不停蹄,到西歐到中歐到南歐,再到亞洲,一路下來,頗有斬獲,但是離既定目標尚有不小的距離。應該說,推動建立應對中共政權的全球民主同盟,民主黨和共和黨有高度的共識。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一方面批評特朗普對盟友也搞貿易戰,主張向那些遭受特朗普貿易制裁打擊的盟友伸出橄欖枝;另一方面也考慮如何利用關稅,並致力於創建國際統一戰線對抗中國。現在,美國兩黨都意識到,要應對中共政權的挑戰,建立全球民主同盟是關鍵。

議報首發

標籤: 全球民主联盟胡平蓬佩奥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Who’s Afraid of the Revolution?

下一篇文章

漫步海德堡哲學家小徑的聯想

胡平

胡平

長平筆談/長平,本名張平,著名記者、作家與異議人士,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參與創辦及主編多份報紙、雜誌及電子媒體,曾獲「華人百大公共知識分子」、「加拿大國際新聞自由獎」等多項榮譽。

相關文章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專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2022 年 7 月 1 日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專文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2022 年 7 月 1 日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專文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2022 年 6 月 30 日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專文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2022 年 6 月 30 日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人文天下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2022 年 6 月 29 日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人文天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2022 年 6 月 29 日
下一篇文章
漫步海德堡哲學家小徑的聯想

漫步海德堡哲學家小徑的聯想

席海明:封殺蒙古語教學是嚴重侵犯人權

席海明:封殺蒙古語教學是嚴重侵犯人權

這些歐洲知識分子為何反對「政治正確」?

這些歐洲知識分子為何反對「政治正確」?

熱門文章

【胡平論政】:建立全球民主聯盟是對付中共的大殺器

【胡平論政】:建立全球民主聯盟是對付中共的大殺器

2020 年 10 月 21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北明:讓自由之火從血泊中升起來!

北明:讓自由之火從血泊中升起來!

2022 年 6 月 6 日
1989-2022 從自由的勝利到專制的反撲

1989-2022 從自由的勝利到專制的反撲

2022 年 6 月 27 日
牧野聖修: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發表談話

牧野聖修: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發表談話

2022 年 6 月 14 日
【老陳時評】:國民黨自新反共親美

【老陳時評】:國民黨自新反共親美

2022 年 6 月 10 日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2022 年 5 月 25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2022 年 6 月 16 日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