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和拜登都沒有掌握到一個基本事實:好的經濟政策本身,並不能轉化為政治支持度。
~麻省理工學院全球經濟與管理學教授 黃亞生(Yasheng Huang)
民主黨人也必須面對這個現實:許多選民在訊息層面上非常無知,但信念卻是根深蒂固,因而若僅僅靠著說服和訊息傳遞,幾乎不可能改變他們的觀點。例如,在2009年一次市民大會上,一名選民對當時的共和黨眾議員英格利斯(Robert Inglis)說:「叫你的政府別插手我的Medicare。」英格利斯試圖解釋,Medicare(聯邦醫療保險)實際上就是國家醫療保險計劃,而對方卻「拒絕接受」他的解釋。
若要吸引這名選民的注意力,一種做法就是讓政府撒手不管他的聯邦醫療保險。在川普的第一任期內,他和國會共和黨陣營多次試圖廢除《平價醫療法案》(ACA)。共和黨已故參議員麥坎(John McCain)在2017年曾廣為人知地跑票,戲劇性地以大拇指朝下的手勢,阻撓黨內同志的企圖,獲得民主黨陣營如雷的掌聲。但麥坎挫敗「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共和黨人廢除《平價醫療法案》,可能反而無意間幫了倒忙,導致選民無法看清川普對他們的需求已漠視到何種程度。
假使共和黨成功廢除《平價醫療法案》,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將會失去醫療保險,進而引發針對MAGA施政計畫的廣泛民怨,並且破壞該計畫的政治信譽。相反的,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工人階級沒有受到廢除該法案的直接傷害,也沒有認識到共和黨的政策直接違背了他們的利益。
結果導致川普和他的MAGA理論家東山再起,比以往更為強勢而堅決。儘管川普本人對於廢除《平價醫療法案》可能只有一個模糊的「計劃概念」,但共和黨陣營極端分子將提出具體的戰略,攻擊其核心原則和條款。
民主黨人正在準備因應川普的第二任期,而關鍵教訓是,有時候與對手交戰的最佳方式,就是放手讓他們做得過頭、越權逾矩。儘管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種做法是麻木不仁,但這是源於政治現實和基本的人類心理:人們對於「失去」的感覺,比起「獲得」更為強烈。
歐巴馬學到一次慘痛教訓。在2009年推出《平價醫療法案》時,歐巴馬預期將可以爭取工人階層選民的支持,特別是在可以從法案中受益最豐的紅州。但許多美國民眾並沒有立即意識到好處,只把擴大獲得醫療保險的機會當成是基本期望,而非實際受益。同樣的,儘管拜登政府的《通膨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簡稱IRA)在紅州創造就業機會、刺激經濟成長,但卻並沒有給民主黨帶來什麼助益。
歐巴馬和拜登都沒有掌握到一個基本事實:好的經濟政策本身,並不能轉化為政治支持度。在歐巴馬方面,他認為《平價醫療法案》不僅是健全的公共政策(確實如此),也是一項精明的政治投資,將為民主黨贏得美國工人階級可長可久的支持。可是他錯了。在該法案通過後不久,民主黨在2010年期中選舉遭遇慘敗。在歐巴馬剩餘任期內,民主黨從未重拾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使得共和黨得以利用多數黨地位,阻止他推動在氣候變遷、基礎設施和移民等方面的轉型倡議。
拜登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他的疫情紓困計劃和《通膨削減法案》使紅州受益匪淺,並實質地(儘管是逐步地)改善美國工人階層的生活。實際工資有增無減,特別是在較低收入階層,若把COVID-19疫情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通膨飆升納入考量,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但民主黨卻沒有獲得任何政治報酬,反而遭受近代史上最嚴重的選舉挫敗。
相較之下,共和黨的失誤和越權行為卻為民主黨帶來福音。在2022年期中選舉時,民主黨讓分析人士跌破眼鏡,也違反了現任議員失去國會席位的歷史趨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最高法院推翻了憲法賦予婦女墮胎權的裁決。儘管通膨高漲,但預期中的「紅色浪潮」未能成功席捲而來。數十年來,民主黨一直致力於保障婦女權利,但只有在共和黨成功剝奪這些權利之後,這項政治承諾才產生了有意義的報酬。
重返白宮之路
為了因應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民主黨應該採取更具戰略性的做法。他們必須努力不懈地保護法治和新聞自由等民主支柱,同時關注將影響我們未來的關鍵議題,例如氣候變遷和公共衛生等。
簡而言之,民主黨人必須明智地選擇自己的戰場。在認同政治等議題上,他們應該徹底改變立場,然後鼓勵共和黨人越走越極端,甚至仗勢欺人。在《平價醫療法案》、稅賦政策、關稅、製造業投資和移民方面,民主黨人應該考慮容忍開倒車,而非阻礙共和黨的施政計畫。選民應知「選舉會帶來後果」,這是強化該教訓的辦法。
共和黨越早展開其施政計畫,其信譽受損程度就會越快累積。雖然看起來「腹黑」有如馬基雅維利策略(Machiavellian strategy),但現在或許就是這麼做的理想時機。在把持白宮、參議院和眾議院後,MAGA共和黨人準備要越權逾矩,大肆利用其政治主導地位,進而將暴露其政策的內在殘酷性。
對於民主黨人來說,審慎回應共和黨施政計畫的政治成本可能很小。在最理想的情境下,共和黨政策造成的傷害將及時顯露,並對2026年的期中選舉造成影響。正如同最高法院的墮胎裁決決定了2022年期中選舉的結果,民主黨可以利用民眾對於MAGA激進施政計畫的不滿,在2026年重拾國會控制權,並準備好在2028年拿回白宮。
如果民主黨能夠在2026年和2028年取得決定性的勝選,就能推動全面改革,例如抹消參議院的議事阻撓;保障投票權、生育自由和最低工資;推進全民醫療保健、氣候變遷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恢復那些在共和黨控制下可能被逆轉的政策。
誠然,讓MAGA做自己、讓川普做自己,將會給許多美國人帶來痛苦磨難。但這種苦難是共和黨人造成的,他們應該被究責。民主黨的任務在於確保共和黨的激進主義和破壞性不容忽視。
考量到前方的挑戰,民主黨必須為長期抗戰做好準備。其目標不應該只是募集更多政治捐款、改善政黨基層選戰,或制定更有效的訊息傳遞策略。為了擊敗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共和黨陣營,民主黨陣營應該聽取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名言,「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的危機。」
轉載自《上報》作者為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全球經濟與管理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