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侵犯烏克蘭持續將近3年,造成數十萬人死亡。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宣布,他已與俄羅斯和烏克蘭方面通話,並計畫啟動和平進程,這讓北約組織(NATO)及烏克蘭的歐洲盟友大感意外。歐洲領導人緊急會議於周一下午在愛麗舍宮舉行,討論美國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加速”行動,並確定加強歐洲安全的共同應對措施。
會議在周一晚間20點前後結束,儘管大部分與會者在離開法國總統府時沒有立即發表講話,但德國總理朔爾茨現場重申了支持烏克蘭的決心,並表示反對對基輔“強加的所謂“和平”。德國認為,現在討論向烏克蘭派遣軍隊的可能性“為時過早”。在愛麗舍宮前,德國總理朔爾茨認為目前對派出維和部隊的討論“極不合適”,不能接受這種草率的“停火“安排。由於在柏林有事,德國總理提前離開了會議。
德國總理回應的是日前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的表態,英國首相表示:他準備派遣英軍前往烏克蘭,作為維和部隊的一部分,以確保烏克蘭的長期和平與安全。斯塔默強調,他不會輕易做出讓英軍身處險境的決定,但穩定烏克蘭對於遏制俄羅斯的進一步侵略至關重要。斯塔默在英國每日電訊報撰文指出,俄烏戰爭結束後,不能讓烏克蘭的局勢淪為普京發動新一輪攻擊的“暫時停頓”。在17日的巴黎會議上,英國首相呼籲美國對烏克蘭提供一個”安全網“。
瑞典外交部長斯典尼嘉德則在17日的緊急會議前就曾經表示:如果有必要,不排除派遣維和部隊前往烏克蘭。這個說法呼應英國首相之前表示準備好派軍前往烏克蘭一說。但他也提出條件如下:“我們須先透過談判尋求一個公平且長久的和平。這個和平須符合國際法且尊重烏克蘭,最重要的是確保俄羅斯不會只是撤軍整頓兵力,然後在短短數年內再次攻擊烏克蘭或其他國家。“
瑞典外長強調:“我們一旦擁有這樣的和平,就需要努力維護。為此,本國政府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經公開討論過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議題,指的是以某種方式參與地面戰鬥。但現在美國要求歐盟國家的是進行維和任務,對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指出:在幾千公里長的俄烏邊境和白俄羅斯烏克蘭邊境駐軍的話,需要20萬人之多,而且必須要有美國軍隊的參加。
人在沙特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似乎想緩和歐洲各國的輿論情緒,他表示,真正的和談尚未開始,烏克蘭及歐洲國家將會參與任何結束戰爭的“真正談判”。他想顯示:目前階段的美俄會談將是檢視普京和平誠意的一次機會。
這與特朗普任命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不同,凱洛格暗示,烏克蘭及歐洲領袖在談判中可能不會有太多發言權,這引發國際關注。特朗普則說,他相信自己可能“很快”就會與普京見面,商討結束烏克蘭戰爭。
據彭博(Bloomberg News)16日的報導,特朗普政府已告訴歐洲官員,美國希望在今年復活節前達成停火協議,也就是4月20日。不過其中一些消息人士表示,特朗普打算如此迅速達成協議以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侵略戰爭,這樣的構想雄心勃勃,但“可能不切實際“,今年底前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要大許多。
特朗普政府為了推進其結束俄烏戰爭的施政計畫,過去一周動作頻頻,其中一些舉動已引發歐洲和烏克蘭官員警覺。特朗普12日先後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15日波蘭外交部長席科斯基(Radoslaw Sikorski)便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表示:歐洲的威脅無疑來自普京(統治)的俄國,而特朗普與普京通話是個錯誤。
在17日播出的專訪中,澤連斯基質疑:俄羅斯佔領區的礦產是否會被送給俄羅斯總統普京,及其夥伴伊朗、朝鮮和中國?
就烏克蘭稀土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3日表示,他希望烏克蘭提供稀土和其他礦產,換取美國財政援助支撐戰事。澤連斯基7日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迎合特朗普,喊出“咱們做個交易吧“,還特別拿出一張曾標註為機密級的稀土和其他重要礦藏地圖與記者端詳。然而,在特朗普政府之後拿出礦產協議提案內容後,卻遭澤連斯基回絕,部分原因是美方沒有保證會繼續在作戰中支持烏方。
英國前首相梅傑(John Major)日前警告:隨著美國不再扮演全球領導角色,民主正受到威脅。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孤立”政策正製造一種權力真空,可能會讓俄羅斯、中國等國家咨意妄為。他說,同時不斷滋長的“醜陋民族主義”正造成“非常動蕩的時期”。
梅傑也駁斥美國副總統範斯(JD Vance)近期對歐洲言論自由紀錄的批評,認為範斯更應該指責俄羅斯或中國當局。他說“在普京先生治下的俄羅斯,與他意見不同的人不是消失就是身亡,或逃離俄國,或在統計學上異乎尋常地從莫斯科某處高樓窗口墜落。”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