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稀土禁售令:中美科技戰「核爆」臨界點

    堪稱飛彈島的台灣防空飛彈密度已排在世界前三名,為何還需要打造「台灣之盾」?

    外交語言反覆無常 正是川普的標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陰雲之下的紀念:倫敦與曼城聯合紀念「四通橋事件」三周年

    國慶非慶,實為國殤 —— 暴政七十六年,吾輩當為自由民主而呼聲 釋放所以政治犯

    荷蘭十一國殤集會:號召全民反抗運動 荷蘭華人聯合譴責中共暴政

    中國「國殤日」:柏林舉行示威抗議 呼籲推翻中共暴政

    「國殤日」抗議中共專制,反對倫敦建設「超級大使館」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老陳時評】流亡者的悲歌

    「10•13」又一次嵌入中國歷史——蹭網發推之一二六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三:對啟蒙觀念的警覺

    中國人製造的「Made In Italy」如何改變普拉托?

    【田牧筆談】:又見巴黎——與智者相聚散記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獲得

    與審查者同行 中國出版業近十年的變遷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自由即奴役,父權是好的權力:《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序

    發動戰爭者反成美國貴客 普京已經贏了?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CHINA UND WIR · Ein riskantes Spiel

    為信仰與理想奮鬥一生——劉曉波逝世 8 周年紀念會

    台灣,怎麽了?

    看九州:關注中國的婦女權利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嚴家祺新著
    • 嚴家祺新著
    • 老魏論天下
    • 六四專欄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習近平為何願意在TikTok問題上讓步Why China’s Leader Xi Is Willing to Yield on TikTok

    「雞毛秀」被停播背後:得罪川普的高昂代價The F.C.C. Threatened to Punish Kimmel ‘the Hard Way.’ ABC Made It Easy.

    川普起訴《紐約時報》誹謗,時報:打壓獨立報導Trump Sues The New York Times for Articles Questioning His Success

    川普正在模仿中國模式,這糟透了Trump Is Copying China. That’s a Terrible Idea.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稀土禁售令:中美科技戰「核爆」臨界點

    堪稱飛彈島的台灣防空飛彈密度已排在世界前三名,為何還需要打造「台灣之盾」?

    外交語言反覆無常 正是川普的標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陰雲之下的紀念:倫敦與曼城聯合紀念「四通橋事件」三周年

    國慶非慶,實為國殤 —— 暴政七十六年,吾輩當為自由民主而呼聲 釋放所以政治犯

    荷蘭十一國殤集會:號召全民反抗運動 荷蘭華人聯合譴責中共暴政

    中國「國殤日」:柏林舉行示威抗議 呼籲推翻中共暴政

    「國殤日」抗議中共專制,反對倫敦建設「超級大使館」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老陳時評】流亡者的悲歌

    「10•13」又一次嵌入中國歷史——蹭網發推之一二六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三:對啟蒙觀念的警覺

    中國人製造的「Made In Italy」如何改變普拉托?

    【田牧筆談】:又見巴黎——與智者相聚散記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獲得

    與審查者同行 中國出版業近十年的變遷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自由即奴役,父權是好的權力:《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序

    發動戰爭者反成美國貴客 普京已經贏了?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CHINA UND WIR · Ein riskantes Spiel

    為信仰與理想奮鬥一生——劉曉波逝世 8 周年紀念會

    台灣,怎麽了?

    看九州:關注中國的婦女權利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嚴家祺新著
    • 嚴家祺新著
    • 老魏論天下
    • 六四專欄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習近平為何願意在TikTok問題上讓步Why China’s Leader Xi Is Willing to Yield on TikTok

    「雞毛秀」被停播背後:得罪川普的高昂代價The F.C.C. Threatened to Punish Kimmel ‘the Hard Way.’ ABC Made It Easy.

    川普起訴《紐約時報》誹謗,時報:打壓獨立報導Trump Sues The New York Times for Articles Questioning His Success

    川普正在模仿中國模式,這糟透了Trump Is Copying China. That’s a Terrible Idea.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政經論壇

再談:台海無戰事(下)

田牧廖天琪文 /田牧和廖天琪
2020-10-19
在 政經論壇, 關注熱點
再談:台海無戰事(下)

「台海戰事」並不僅局限於美中台三方,德國與歐盟也是重要的國際力量,千萬不可忽略。本圖拍攝於2019.3.26。習近平(左2)、馬克宏(右2)、梅克爾(右1)。圖/擷自DW新聞影片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台海危機」切莫忽略德國與歐盟的態度

推薦新聞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2025-10-19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2025-10-19

「台海戰事」並不僅局限於美中台三方,德國與歐盟也是重要的國際力量,千萬不可忽略。

美中在貿易、外交、科技、香港、台灣和人權牌方面的對決與博弈,不僅僅是美中對決的陣地戰,而是東西方價值觀理念的決鬥。外界應該關注到一個顯赫的事實,德國、法國與歐盟,逐漸地也在參與和站隊,在香港的《國安法》問題、維吾爾的人權問題、華為的5G問題上,等等,它們都進入了堅持民主價值觀的角色,有以下幾點為證:

1、9月14日,歐盟輪值主席德國梅克爾總理、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會後披露:原本是商談「投資總協定」,結果梅克爾總理沒給習近平面子,提出了香港與維吾爾等人權問題,習近平很不高興,拒絕接受這樣的「教師爺」指責,希望各自管好自己的人權問題。原定四小時的會議,結果兩小時後草草收場。梅克爾與習近平鬧得不高興,這還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2、10月1日,柏林中國大使館前,自民黨(FDP)德國聯邦議員、聯邦議院人權與人道主義援助委員會主席吉德•詹森(Gyde Jensen),德國聯邦議會自民黨(FDP)議員彼得·海特(Peter Heidt)參加了「抵抗中國,還我自由——『十一』示威抗議活動」,為示威隊伍聲援與站台,而且德國執政黨基民盟議員米夏埃爾·布蘭德(Michael Brand)也參加了公開抗議活動,讀者千萬別小看了這一舉動。中國已故總理周恩來說,「外交無小事」。德國政界人士的這一動作,可說是驚天動地,不僅開啟了國際外交政治的首例,而且是直接迎面痛擊了中共臉面。中國人講究外交形象,講究面子工程,這下德中外交的甜酸苦辣,可夠中國喝一壺的了。歐盟的領頭羊與中共直接對撞,國際局勢變化可想而知。

3、上個月初,德國公佈了「印太行為準則」,其實就是德國版的「印太戰略」,無論從印太戰略地位來說,還是從印太的德國、歐洲利益來說,對手、朋友與敵人的關係同樣是一目了然的。

台灣駐德國代表處謝志偉大使認為:德國的「印太準則」,一是繼美國「印太戰略」後,戰略「再平衡」上升到了多國參與的國際平台;二是從以往策士們只是對這一區域戰略地位與利益的分析與揣測,進入到將會建立和制定「安全與平衡的國際準則」的實際進程;三是這一區域參與的國際集團與國家越多,安全、制約與平衡的環境,才會逐漸形成,才會互相制衡,才會得到保障。四是德國馬斯外長特別在前言中明確指出,此準則基本上是在和法國有密切聯繫的情況下出爐的,同時,將會推動讓此「印太準則」成為歐盟的「印太準則」。

4、梅克爾一直重申,歐洲與美國的關係,建立在傳統的價值觀基礎之上,德國、美國等民主國家始終是站在一起的。美中關係決裂,主要是側重於人權民主的價值觀。美國是德國、歐盟的同盟國,無論從價值觀來講,還是從現實同盟利益來看,德國與歐盟都會選擇站在美國一邊,這一點毋庸置疑。本次75屆聯合國大會上,德國與中國的一再對沖,就是東西方價值觀的碰撞。這標誌著德國的「綏靖政策」失敗,同樣也粉碎了梅克爾的「人權務虛,經濟務實」政策,德國欲向何處去?德國在美中之間究竟如何選擇?

答案很清晰:台海若有戰事,台灣遭遇危機,南中國海和太平洋地區的衝突,會損害該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也將對德國產生直接影響。歐盟的價值,在歐盟以外同樣有效。你說德國法國與歐盟會不會站出來說話?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德國的「印太準則」,難道不是「勿謂言之不預也」?國際社會千萬不能忽略!

2020.9.14歐、中視訊峰會,習近平親自出馬拉攏歐洲。原本是商談「投資總協定」,結果梅克爾總理沒給習近平面子,提出了香港與維吾爾等人權問題。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美國大選不會改變中國的壓力

美國大選後,無論是川普繼續總統生涯,還是拜登入主白宮,美國對華政策的持續延伸,是毋庸置疑的,比如:1、美國對華的強硬政策,在外交、貿易、科技、軍事方面等,會繼續採取遏制、打壓與限制,這是兩黨的共識,不會改變。2、在人權價值觀上,香港的國安法問題、維吾爾人權問題,更是美國民主黨的長項。特別是維護台灣安全,繼續開放對台軍售等,是民主黨奧巴馬首先開啟了「亞太再平衡戰略」,這與「印太戰略」的目標與目的是一致的,這也決定了台海的安全局勢,由不得中共政府作主與擺布。

若拜登勝選總統,就會有相應的調整。1、美國與同盟國關係會適時修正與恢復,在國際政治領域,重新開啟民主價值觀的治世理念,恢復與回到「二戰」後美國帶領建立的國際秩序上來,想必會重組國際政治力量,共同對付崛起的中共,這是一場價值觀理念的對弈與爭雄。2、國家治理千頭萬緒,但眼下各國都會把解決疫情與經濟放在首要位置,眼下整個世界,疫情再次泛濫,地球人需要搶救、修復、休養生息,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恢復元氣。

美國大選後,無論是川普繼續總統生涯,還是拜登入主白宮,美國對華政策的持續延伸。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民報合成

德國與歐盟也將參與到亞洲與東盟的國際合作中來。聯邦德國出台「印太政策」文件,表明了德國在該地區的態度,從而也將會加強與該地區國家的合作,包括中國、印度、日本等,同時也將在該地區的安全政策方面,展開全面的合作。亞太地區,爭議的南海諸國,包括台海兩岸,必須保持溝通,和平相處,不動用武力,避免造成世界的戰亂,每個國家必須承擔責任,維護世界和平。台灣的問題,只能採取和平理性的唯一方法解決,相信德國與歐盟不會同意該地區發生和平以外的手段與衝突。

所以,任何時候,台海無戰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基礎與要求。

習近平「南巡」展示中國未來走向

人們常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全世界正處於新冠疫情大回潮的災難中。梅克爾總理沈重地告白:「德國的經濟,承受不起第二波疫情的浪潮。」她嚴肅地警示:這是「世紀的挑戰」。梅克爾總理呼籲公民在這個「決定性和關鍵性階段的自覺自律」。其實已無需「鴨先知」了,誰都清晰,誰都知曉,人類眼下最應該幹什麽?怎麽幹?近日來,習近平「南巡」廣東、深圳,提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凸現了什麽?意味著什麽?

1、中國是否在調整政策。近年來中國外交四處頂撞與碰壁,陷入四面楚歌境地,中國的韜晦策略遭遇破局。有跡象表明,中國也在學美國的「戰略模糊」,如今甘脆裝糊塗,不給答案。比如:據媒體報道:9月的中德第16次「人權對話」,中方沒有表達出就具體案例和程序與德方討論的意願。事後,中國外交部也未發布新聞稿,甚至中國媒體對於相關內容隻字未提。還比如:對於蔡英文總統「雙十節」講話的「和平對話呼籲」,中共高層繼續裝著不聞不問。

2、習近平「南巡」,中國政策傾向性端倪初露,中國回到埋頭苦幹、一門心思搞發展,回到一頭扎進經濟恢復進程中。中國著名媒體人指出:「中共在國際上強橫與霸淩,被民主國家孤立,在國內對異議人士、民主人士殘酷打壓,改革開放的內外條件已不復存在。」但是,中國仍孤注一擲地重啟改革開放之路,專心致志抓住兩個基本點:一是科技自主,二是內外雙循環,似乎是在一門心思地減少與縮短與美國的差距。

「台海無戰事」,取決於各方的理智與冷靜。當今本已不太平的世界:疫情泛濫、經濟崩潰、區域烽火硝煙,社會騷動不斷等,切不可再燃台海烽火!一旦台海啟動戰事,戰爭決不可能僅限於台海兩岸,而將會波及整個世界,危及人類和平!

雖說,習近平在10月13日前往廣東潮州,視察海軍陸戰隊時提出:「全部心思放在備戰打仗上」,這是他一擔任總書記時,便要求軍人「隨時準備打仗」。相信中國高層作出了正確決定,工作重點回到了經濟改革開放上來。

2020.10.13習近平南巡,在汕頭對民眾說話。圖/擷自中國人民網

開啟台海戰爭,對中國來說,決不是好事,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半島是前車之鑒,普丁雖然不動槍炮地強制接管了克里米亞,但6年以來,美歐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與封鎖持續不斷,嚴重影響與拖住了俄羅斯本身的經濟發展,可說是得不償失。

「台海無戰事」,海峽兩岸維持現狀,對中國與台灣的未來發展有利,為雙方增添了新的希望與更大的空間。

台灣《民報》首發

標籤: 台海無戰事歐盟對華政策武統美國大選習近平南巡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再談:台海無戰事(上)

下一篇文章

【北京觀察】:習近平深圳畫大餅(之一)

田牧

田牧

田牧新著 /田牧,本名潘永忠,上海人,曾任職上海企業管理工作。九十年代初定居德國,在積極參與海外民運之同時,亦筆耕不綴。

廖天琪

廖天琪

廖天琪生於南京,長於台灣,定居德國五十載。曾任教波鴻魯爾大學,長年從事翻譯、編輯、寫作。歷任數屆獨立中文筆會會長。現居科隆。

相關文章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人文天下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2025-10-19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人文天下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2025-10-19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English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2025-10-17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人文天下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2025-10-17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政經論壇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2025-10-17
【老陳時評】流亡者的悲歌
人文天下

【老陳時評】流亡者的悲歌

2025-10-16
下一篇文章
【北京觀察】:習近平深圳畫大餅(之一)

【北京觀察】:習近平深圳畫大餅(之一)

【北京觀察】:習近平深圳畫大餅(之二)

【北京觀察】:習近平深圳畫大餅(之二)

台灣外交在德又勝一局

台灣外交在德又勝一局

熱門文章

美中貿易形勢陡變 虛張聲勢還是殊死鬥爭

美中貿易形勢陡變 虛張聲勢還是殊死鬥爭

2025-10-15
歐洲開始向美國武器說「不」 德國近3兆軍購僅8%留給美國

歐洲開始向美國武器說「不」 德國近3兆軍購僅8%留給美國

2025-09-25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2025-10-17
瑞典茉莉第十次自選題畫詩10首

瑞典茉莉第十次自選題畫詩10首

2025-09-23
哈馬斯宣布結束戰爭並永久停火

哈馬斯宣布結束戰爭並永久停火

2025-10-10
外交語言反覆無常 正是川普的標誌

外交語言反覆無常 正是川普的標誌

2025-10-15
矽谷靠H-1B簽證撐起半邊天 川普10萬美元申請費炸掉科技人才庫

矽谷靠H-1B簽證撐起半邊天 川普10萬美元申請費炸掉科技人才庫

2025-09-24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六四專欄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嚴家祺新著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老魏論天下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2025-08-26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2025-08-19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