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周三發布了《歐洲防務白皮書-2030準備就緒》(以下簡稱白皮書),希望通過增加對國防工業的投資、鼓勵聯合採購、提高軍工產能等措施,使歐洲在2030年擁有強大的防務能力。
白皮書稱,“歐洲面臨著日益嚴重和緊迫的威脅。我們確保和平的唯一途徑就是隨時準備威懾那些想傷害我們的人。我們有許多堅實的基礎,比如我們有潛力釋放出巨大的資源以及潛在的技術和工業力量。但我們的防務準備狀態也因數十年的投資不足而受到削弱”。
白皮書寫道,“我們的大陸目前正受到戰爭、侵略和其他敵對行為的影響。歐盟擁有巨大的財富和生產力,深信民主價值觀在所有成員國中的重要性。但歐盟正受到外部行為體的脅迫,這些行為體正調動其資源並更有效地利用技術來實現其目標。他們正直接威脅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我們通過民主進程選擇自己未來的能力。他們認為,我們在政治上無法作出有意義和戰略上持久的反應”。
白皮書指出,“國際秩序正經歷1945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在歐洲尤為深刻,因為歐洲在上個世紀的重大地緣政治挑戰中發揮了核心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和冷戰結束後形成的政治平衡遭到了嚴重破壞。無論我們多麼懷念這箇舊時代,我們都必須接受這樣一個現實:它不會再回來了”。
白皮書稱,“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仍然至關重要,這既符合我們的利益,也是我們價值觀的體現。但是,新的國際秩序將在本十年後半期及以後形成。除非我們在本地區內外塑造這種秩序否則,我們將被動地接受這一時期國家間競爭的結果,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所有負面後果,包括全面戰爭的真實前景。歷史不會原諒我們的無所作為”。
白皮書分析指,“我們的安全從北約和歐盟中受益匪淺。近年來,我們更加緊密地合作,以應對我們面臨的威脅。但這在未來幾年是不夠的。歐洲要想恢復可信的威懾力,實現我們的繁榮所依賴的安全,就必須做得更多。這就要求所有成員國團結一致,為我們的集體防禦投資。烏克蘭的未來對整個歐洲的未來至關重要。自2022年以來,我們目睹了一場在歐盟邊界上發生的全面高強度戰爭,造成了數十萬人傷亡、大批人口流離失所、巨大的經濟損失以及對重要能源系統和文化遺產的蓄意破壞。這場戰爭的結果將決定我們未來幾十年的集體未來”。
白皮書補充道,“歐洲在本地區內外還面臨著其他日益增長的威脅和安全挑戰。從北極到波羅的海,再到中東和北非,我們周邊地區的戰略競爭日益激烈。快速的技術變革、移民和氣候變化等跨國挑戰會給我們的政治和經濟體系帶來巨大壓力。像中國這樣的威權國家越來越多地尋求在我們的經濟和社會中樹立權威並進行控制。美國等傳統盟友和夥伴也正將其關注點從歐洲轉向世界其他地區”。
白皮書表示:“這一點我們已經被警告過很多次,但現在發生的速度比許多人預想的要快。歐洲重新武裝的時刻已經到來。為了發展必要的軍事力量和軍事準備,以有效遏制武裝侵略並確保我們自己的未來,歐洲需要大幅增加國防開支。這需要成員國之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效地協調和指導,反映我們的集體力量,並解決因行動不協調而產生的弱點”。
就迅速惡化的戰略環境,白皮書提到了“歐盟的地理和歷史使其容易受到歐洲周邊地區某些類型挑戰的影響。由於毗鄰北非和中東,歐洲成為這些地區遭受的戰爭、移民和氣候變化影響的集散地”,其次“各種不同類型的安全威脅日益相互關聯,而且越來越普遍。這些威脅包括恐怖主義和暴力 極端主義事件、混合攻擊、國際有組織犯罪團夥的行動以及網絡罪犯網。有證據表明,這些團夥與敵對國家行為者之間存在聯繫。在易於跨越國界的新技術的推動下,這些團體與敵對國家行為者之間聯繫的證據越來越多”。
文件補充說,“這個新時代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這些安全挑戰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戰略性質,因此需要作出戰略反應。例如,俄羅斯在戰場上構成了重大戰略威脅。它迫使歐洲和我們的夥伴面對歐洲大陸上大規模機械化高強度戰爭的現實,其規模是1945年以來從未有過的。俄羅斯——已是歐洲武裝程度最高的國家,遙遙領先——現正以工業動員和技術革新為基礎,運行着一種戰爭經濟,其絕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實現其戰爭目標上”。
白皮書續指:“與此同時,中國崛起對安全的影響同樣具有戰略意義。中國帶來的挑戰是制度性的,因為它建立在與歐盟完全不同的——威權和非民主的政府體制之上。其制度性還表現在,它與中國的貿易、投資和技術方式息息相關,中國試圖通過這些方式取得首要地位,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至高無上的地位”。
就中國部分內容,白皮書還寫道,“雖然中國是歐盟的重要貿易夥伴,但它卻在不斷增加國防開支,而且其軍備擴建缺乏透明度。目前,中國的軍費開支位居世界第二,超過了所有其他東亞國家的總和。它正迅速擴大其軍事能力,包括核能力、太空能力和網絡能力。這一轉變正極大地改變印度-太平洋的戰略平衡”。
白皮書補充說,“中國的軍事和國防工業現代化既是數量上的,也是質量上的。中國正在加強其政治、經濟、軍事、網絡和認知措施,以脅迫台灣,同時保持在直接對抗的門檻之下。台灣現狀的變化引發重大混亂的風險,這將對歐洲產生深遠的經濟和戰略影響。此外,中國在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行動正破壞該地區的穩定,而其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不斷增長的軍事投射正引起歐洲夥伴們的擔憂”。
為應對包括俄羅斯、中國軍備擴張在內的各種軍事威脅,白皮書建議進行防務投資、採購防務系統並加強歐洲國防工業的長期準備,稱這些努力對歐洲安全至關重要。同時,歐盟將繼續支持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的侵略。白皮書建議採取的行動包括:通過縮小能力差距改善歐洲防禦、支持歐洲國防工業、接受顛覆性技術以及通過儲備和改善軍事機動性和行動合作為最壞情況做好準備。
白皮書的發布與歐盟本周宣布的《重新武裝歐洲計畫/2030準備就緒》(ReArm Europe Plan/Readiness 2030)不謀而合。該計畫將調動高達8000億歐元的資金,通過給予歐盟成員國更大的財政靈活性來增加國防資金。特朗普政府領導下的美國一直在推動歐洲為自己的防務承擔更多責任,而歐洲國家也承認自己數十年來在防務方面的投入不足,特別是冷戰結束後至今。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