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度就職總統後美國對外政策大轉彎雖然重創二戰後建立起來的美歐跨大西洋合作夥伴同盟,但也令常年因各自利益而分歧不斷的歐洲重新振奮團結起來。在上世紀50年代末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歐洲聯盟正面對來自歐洲大陸近鄰俄羅斯的安全威脅以及來自大西洋彼岸的傳統盟友對其民主體制的挑戰緊急調整戰略,重建聯盟。
自特朗普1月20日再次宣誓就職美國總統以來,歐洲各國的外交互動驟然頻繁。僅就3月20日而言,歐盟27國領導人再次在布魯塞爾舉行峰會,商討如何重建國防,並振興經濟。同一天,近30個國家的軍事高層負責人在倫敦會晤,商討如何繼續支持烏克蘭,法國財經部和國防部這一天也在召集軍工企業領導人及私人投資商開會,為重整軍備籌集資金。專註人權及民主、法治議題的歐洲委員會46個成員國的議會議長同一天則在斯特拉斯堡開會,核心主題是如何捍衛民主。
3月20日在布魯塞爾,歐盟27國領導人已經最近六周以來第三次舉行峰會。這次會議的兩大主題,一是國防,二是經濟。此次峰會前,歐盟委員會剛剛發布了《國防白皮書》,希望通過增加對國防工業的投資、鼓勵聯合採購、提高軍工產能等措施,使歐洲在2030年擁有強大的國防能力。儘管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始終不改近年堅持的親俄立場,並且附和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主張,但其它26個成員國希望在這次峰會上面對俄羅斯,面對特朗普,團結一致,尤其是重申對烏克蘭的經濟以及軍事支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在峰會開幕之際發表視頻講話。
這次歐盟領導人峰會恰逢特朗普與普京就烏克蘭戰爭議題電話會談兩天之後。特朗普政府上任以來對烏克蘭極限施壓的策略令歐洲盟友以及烏克蘭失望且不安,但特朗普試圖以逼迫烏克蘭來爭取俄羅斯讓步的策略顯然目前成效不佳。澤連斯基一周前接受了美國提出的30天停火建議,但普京在與這次特朗普的電話會談中只接受俄烏雙方停止襲擊對方能源基礎設施30天的有限停火,並提出了要西方停止軍事援助烏克蘭的條件。而且,特朗普與普京會談後,俄烏戰場上,交戰雙方並未停火。
20日的歐盟領導人峰會因此既是繼續為歐盟謀求國防自主商討策略,也是回應普京,堅持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財政以及軍事援助,同時也在美國總統閃爍其詞的戰後烏克蘭領土問題上,重申保證烏克蘭領土完整的立場。
在經濟層面,歐洲要重整軍備,就必須重新振興工業,加大投資。這將是歐洲經濟自主和國防自主的關鍵。不過,從目前情況看,成員國對軍購是應當優先歐盟產品還是繼續依賴美國軍工產品、是採用新冠疫情期間的共同融資模式還是各自為政,尚無共識。
美國與俄羅斯單獨就烏克蘭戰爭議題對談的局面也正推動歐洲重新思考共同防務。德國開始與英法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商談核威懾共享的可能性。波蘭則開始考慮是否也應當發展核武器。
對國防安全的危機感也讓歐洲穩定公約對各國財政赤字的限制出現鬆動。就連以嚴格限制財政赤字著稱的德國近日也在聯邦議會通過了對限制政府借貸的剎車機制鬆綁的法案,以便大幅提高國防投資。
歐洲聯盟協調內部立場一致對外的同時,似乎也正成為美國傳統盟友聯合的中心。已經退出歐盟的英國近日與歐盟互動頻繁,首相斯塔默尤其與法國總統馬克龍的主張頗為一致。英國首相幾天前才在線上與多國三軍參謀長會談。20日又在倫敦與三十個有意為烏克蘭停火以及停火後的安全提供幫助的國家的軍事領導人再度會面。這也是三周以來,倫敦第三次就歐洲安全以及烏克蘭議題召集會議。歐洲也將以安全為由的合縱連橫擴展到歐洲大陸以外,北約秘書長、北約成員加拿大和土耳其,以及遠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也應邀參與相關討論。
在國防議題之外,歐洲也開始為維護自身的民主體制努力。特朗普重返白宮對美國的民主體製造成衝擊,歐洲的民主體制也未能倖免。一方面,特朗普政府要員伊隆-馬斯克等人公開支持歐洲極右翼政黨,另一方面,在2月中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前來出席會議的美國副總統萬斯公開批評歐洲的民主機制運作。歐洲委員會46個成員國議會議長20日斯特拉斯堡聚會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捍衛歐洲的民主模式。
長期在經濟上強勢但在政治上難以統一步調的歐洲強化經濟自主與國防自主的心願與決心能否演變成具體的行動,讓歐洲在當前混亂的國際秩序中擔當起自由世界的重要支柱的角色?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