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集體行動的悲劇,當我們拒絕冒險挺身而出時,所有人都將成為輸家。
~國際經濟學會主席 羅德瑞克(Dani Rodrik)
美國的巨大的財富和強大權力建立在兩大支柱:大學和企業。前者產出的思想、研究和培訓,使美國成為世界上頂尖人才的嚮往之地。後者則產生了投資和創新,驅動著美國強大的經濟引擎。但如今,川普總統似乎有意破壞這兩者。
川普的作為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他的經濟政策理念一向怪誕且滑稽,而他對於菁英學術機構的厭惡更是廣為人知(他將其視為覺醒文化的溫床)。然而更讓人震驚的是,企業和學術界領袖們幾乎未曾發聲。
自從川普於去年十一月取得選舉勝利後,商界瀰漫著謹慎的樂觀態度。在他們看來,川普似乎是繼拜登之後一個受到歡迎的改變,拜登曾對私部門強硬,並支持組織勞工和監管法規,相比之下,川普則承諾低稅收以及降低監管。川普的關稅政策確實是問題,但多數人認為那主要是為作秀。股市則以攀升新高肯定川普的當選,科技業的億萬富豪們更資助了他的政權轉換,並在就職典禮上俯首稱臣。
過去數周已經表明如此的樂觀情緒是極度錯誤的。川普接連對經濟丟出一個又一個的曲球,使美國股市承受比自去年十一月以來之漲幅還大的損失。其中更難以判斷是對於美國最親近的盟友(加拿大、墨西哥和歐洲)採取嚴厲關稅,還是在貿易政策上不斷地虛張聲勢、威脅及搖擺不定的舉措更為糟糕,而這些皆使經濟不確定性指標升高至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程度。
更糟的是,馬斯克(Elon Musk)的政府效率部已對聯邦政府引起混亂,其不只違反基本法律原則,更解僱了超過十萬名政府員工。儘管刪除外國援助可能存在些許冷酷的邏輯,但政府也不合邏輯地針對健康和生物科學至教育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大刀闊斧地削減。
對於美國的商業領袖們而言,顯而易見的是,川普對於他們賺取財富的體系構成了明確和迫切的威脅。川普反覆不定的關稅政策雖已造成傷害,但相較於他對繁榮經濟體所需之基本制度構成的威脅時,這些皆顯得微不足道。川普造成威脅的基本制度則包含法治、三權分立、政府於科學和創新領域之投資、公共基礎建設,以及和志同道合的外國維持之穩定和友好關係。
馬斯克自身的諸多成功皆歸功於這些制度,若沒有關鍵時刻的政府貸款,特斯拉早已破產;SpaceX 更是獲得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政府合約。然而,川普卻已拋棄了所有這些制度功能,轉而支持一個不推動任何連貫策略的議程,更遑論解決各種的國家問題了。
川普對於美國學術界帶來的威脅更加明顯,他大幅減少了政府對基礎醫學研究的支持,並以打擊反猶主義為名,任意地剝奪對美國一些頂尖大學的撥款。哥倫比亞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為早期目標,但其他機構(包含我自身的機構,哈佛大學)也都在待削減名單上。
當民主的基本制度受到攻擊,那些領導重要企業和學術機構的人士擁有格外重大的責任發聲,然而如今不管是企業高管和大學校長都未能挺身而出。相對地,他們的作為更像是哈佛大學政治學者伊諾斯(Ryan D. Enosc)和列維斯基(Steven Levitsky)所稱的「靜默綏靖(quiet appeasement)」,其認為通過在幕後運作、不引人注目,方能避免最糟的情況。
但正如伊諾斯和列維斯基指出的,這種策略並不會奏效,威權民粹統治者如委內瑞拉已故總統查維茲(Hugo Chávez)、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á)、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以及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皆鎖定大學為目標並踐踏學術自由。而不論是政府或是自我施加的審查制度,即是所有學術機構最終所需付出之代價。即使威權統治者最初對市場友好,他們終會破壞競爭性市場經濟所有的制度基礎。
和其他威權領導人相比,川普對於美國民主制度的攻擊在速度、肆無忌憚 明目張膽的程度皆使人震驚,現在已經不可能再以「那只是他說話的方式,他永遠不會執行那些威脅」一言評論,更沒有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公眾領袖能再對此情況的嚴重性有所質疑。
在對手維持分裂且懼怕發聲的情況下,威權統治者會更加強大。這正是集體行動的悲劇,當我們拒絕冒險挺身而出時,所有人都將成為輸家。這即是為何美國的頂尖大學和大型企業(那些最具公信力並且可能承受最多損失的實體),如今承擔著不成比例的責任必須採取行動。
想像那些美國頂尖大學和最富有企業的執行長們,連同工會、信仰團體以及其他公民組織,共同發表一份公眾聲明,明確且響亮地闡述了藐視法治、學術自由和科學研究所帶來的危害。此般作為或許無法撼動川普和他的盟友們,但能給予其他民主力量信心,激勵並幫助其凝聚力量。數千萬的美國人正在詢問何時會有人勇敢地站出來發聲,至少,那些願意發聲的人將會站在歷史上正確的一方。
轉載自《上報》,羅德瑞克(Dani Rodrik),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國際經濟學會主席,《貿易的取捨:邁向更好的全球化, 我們如何重塑世界經濟新秩序?》(Straight Talk on Trade: Ideas for a Sane World Economy ),(翻譯:劉子瑀,責任編輯:國際中心),©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en Will US Academia and Business Speak Up Against Tr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