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惟一以反對派自居的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在《港區國安法》實施五周年前夕宣布解散,原因是該黨面對強大的政治壓力,特別是考慮到對會員和同行者的影響。但該黨相信,在港府的改革工程未完成的情況下,社民連不會是最後一個宣布「自願」解散的組織。
這是香港兩年內第三個解散的民主派政黨,亦是最後一個解散的活躍民主派政黨,今年較早前宣布啟動解散程序的民主黨,亦是「自行」解散,但據本台了解,宣布解散前四丶五個月,該黨成員受到滋擾的範圍擴大至非親友,甚至是個別人士的指導生(mantee)悖被威嚇,領導層則收到中間人要求該黨解散的最後通諜,聲言不解散便要準備承擔包括被拘捕在內的後果。近日,該黨中委吳永輝終於撰文承認,該黨是「受壓步向解散」。
社民連解散後,推行代議式民主四十餘年的香港,只餘下一個尚能稱是泛民政黨的,就是全港最早參政的民主民生協進會,但該會近年在政治上已轉趨低調,與社民連在本月上旬仍每周在銅鑼灣擺街站批評時政不同。事實上,社民連在本月12日仍因在銅鑼灣放置付款二維碼及展示一塊黑布橫額而被裁定無牌籌款罪成,每人罰款1000至6600港元不等。
陳寶瑩:解散是惟一選擇
在今(29日)午宣布解散的社民連主席陳寶瑩開始便表明,是因為面對巨大政治壓力而作出解散決定,但她強調,他們無罪可畏丶無罪可懼,但港府以法律為武器,針對異議人士,該黨過去五年便有六人入獄;他們身處囚牢外的,亦已小心翼翼,但仍收到不少傳票,銀行戶口亦被取消,難以擴展黨務。她又說,深明公民權利不應自動放棄,但有「咁多嘢要考慮」,不得不解散,沒有其他方案。
據本台了解,「中間人」約在三個月前起數次向社民連表明,須在7月1日前解散,否則會追究一些成員和關連人士過往的公開說法,又或被強行解散。不過,陳寶瑩不願披露蘊釀解散的過程,只是說,社民連已經一致通過,決定解散;像他們這樣的一個「丐幫」,並無黨產可作分配,現在只餘向警方的社團事務處取消註冊的程序。
周嘉發:政府不斷樹敵 無好處
該黨副主席周嘉發亦在記者會上批評政府,若當局繼續無止境地樹立敵人,並無好處。他慨嘆,只會派傳單的政黨是不合格的,但在現今的香港,他們只是派傳單,在一些市民眼中,亦被視為不可能。
但陳寶蓮憂慮,社民連的解散,會有骨牌效應,以致該黨不會是最後一個宣布「自願」解散的組織,為此,她直言,有愧於心!她謹以Jack London的詩句與無權無勢者互勉:「寧化飛灰,不作浮塵」,籲民眾不為無力感所挫,不為黑暗所懼,繼續為信念發光。
社民連中人私下預計,現時正受港府針對的香港記者協會,可能是下一個「自願」解散的組織。
社民連引入議會抗爭 曾令民主派內爭丶黨內分裂
2006年「5.1」勞動節成立的社民連,自詡左翼政黨,是泛民主派中的激進黨派,宗旨訂明要擔當旗幟鮮明的反對派,推動香港民主運動;並以「沒有抗爭,哪有改變!」為口號。
成立首四丶五年是該黨在政壇最風光的日子,先是在2007年的地方區議會選舉中取得6席,並在翌年的立法會選舉中贏得三席,成為立法會民主派中的第三大黨。在創黨主席黃毓民帶領下,曾發起「搶咪行動」而令民主派內部產生矛盾;黃本人亦在時任特首曾蔭權於08年到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時向對方「擲香蕉」,以示對政策的不滿,被指是首宗議會暴力,亦開啟了議會內抗爭的文化。
社民連的激進行動不單令民主派產生內部矛盾,亦令黨內分裂。事緣該黨與公民黨在2010年以「五區總辭丶變相公投」的方式來爭取直選,但民主黨選擇與政府商討,並走入中國政府駐港代表之一的中聯辦進行談判,黃毓民於是發起在2011年的區議會選舉中追擊民主黨,但遭到黨內議員梁國雄(䁥稱「長毛」)等人的反對,黃毓民及另一議員陳偉業於2011年初帶領二百多名黨員宣布退黨,另起爐竈,成立人民力量,令社民連的立法會議席由3席減為1席,其後未有再超越此數。
不時以「公民抗命」方式抗議或示威的社民連,成立十九年來,有多人因抗爭而入獄,現時仍有前主席梁國雄在囚,原因是涉及最多民主派核心人物入獄的民主派初選案,而同案被告的前副主席岑子傑,則於上月刑滿出獄。
與其他民主派政黨不同,社民連未有在國安法於2020年6月30日實施後便偃旗息鼓,而是繼續發起請願行動,並堅持在街頭擺攤位,針對輸入外勞丶最低工資等議題提出訴求,即使到了今年2月,該黨仍擬在財政預算案發表當天在政府總部外請願,但最終因「強大壓力」而取消。日後,每年7月1日的香港特區成立求典和中國10月1日國慶日由社民連發起的示威和「擡棺材」遊行的抗議行動,將隨着社民連解散而成絕唱。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