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反共之聲編輯
荷蘭海牙,2025年8月28日——在荷蘭海牙的一處寧靜墓園,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於8月24日舉行了前主席陳忠和先生的墓碑落成儀式。這位中國民主運動的資深人士於2024年10月23日因心梗猝死,享年75歲。儀式上,多位黨員和民運人士齊聚一堂,追憶陳忠和的生平和貢獻,表達對中國民主憲政事業的堅定信念。陳忠和的離世標志著中國海外民運失去了一位關鍵人物,他的故事從武漢的工廠車間延伸至荷蘭的流亡生涯,體現了中國異議人士的堅韌與犧牲。
陳忠和,原籍湖北省武漢市,1948年11月12日出生,原為武漢鋼鐵廠職工。早在1989年,他便積極參與武漢地區的「六四」民主運動,投身於爭取民主改革的浪潮中。1993年,他加入秦永敏發起的「和平憲章運動」,進一步深化了對民主憲政的追求。1998年,陳忠和與秦永敏等人合作,在武漢創立中國民主黨湖北黨部,並擔任主席。這標志著他正式成為中國民主黨(CDP)的創始成員之一,該黨是中國大陸最早公開組建的反對黨,旨在推動多黨制和憲政改革。

1999年,隨著中國民主黨主要領導人徐文立、秦永敏、王有才相繼被捕,陳忠和在北京與查建國、高洪明等人商議,組建中國民主黨全國聯合委員會,並出任第二任輪值主席。然而,同年9月1日,他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2000年7月7日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他在武漢監獄服刑至2006年11月8日出獄。出獄後,陳忠和繼續遭受監控,但未放棄民主理想。2011年,他成功流亡荷蘭,獲得政治庇護,並在當地重建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擔任執行主席,後升任主席。在海外,他積極發聲,批判中共一黨專政,支持國際社會對華施壓,並參與多項民運活動,如聲援烏坎村民和點評秦永敏案。2020年武漢疫情期間,其弟弟陳和建疑遭當局迫害致死,進一步堅定了他的反共立場。
陳忠和的葬禮於2024年11月1日在海牙舉行,數十位黨員和各界人士出席。其墓碑落成儀式標志著對這位民運先驅的正式緬懷。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發布訃告,稱其為「中國民主黨組黨先鋒,反共志士」。
紀念活動後的討論會上,三位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黨員分享了感言,他們的發言不僅緬懷陳忠和,還講述了自身經歷,凸顯了中國大陸的專制壓迫與海外民運的希望。
黨員陳智來自湖北,他回憶了在北京創業期間目睹的上訪者被強行帶走事件,以及中共對言論自由的壓制。「公民的基本權利對我的觸動比較大,想到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能怎麽辦?」陳智描述了2013年後習近平執政下的高壓政策,包括教會聚會被監控和疫情強制疫苗。他強調:「我希望成為民運的一份子,在有民主文明的國家持續為民主憲政、多黨執政發聲。」陳智讚揚陳忠和的一生「值得的」,並表示儀式讓他看到眾多民主先驅的奮鬥。

黨員韋智堅來自廣西,以農民之子的視角講述了童年貧困與社會不公。「為什麽同樣是中國人,生存的方式和生活的待遇,為什麽那麽懸殊呢?」他批評中共將人分為三六九等,農民缺乏養老金和醫療保障。通過翻墻軟件,他接觸到海外民主世界,並開始在國內傳播敏感信息,導致多次被國保威脅。2023年,他因舉牌抗議被追捕,逃亡荷蘭加入民主黨海外委員會。韋智堅設想:「我們要利用各種方法,團結所有反抗中國共產黨獨裁政權的力量,喚起民眾的反抗意識。」他感謝陳忠和等前輩的指導,呼籲加強安全措施對抗跨國鎮壓。

黨員張國銳來自廣東,分享了通過VPN發現中共陰暗面的經歷。「我開始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不同的聲音,也逐漸了解到中共許多不為人知的陰暗面。」他描述了言論封鎖和真相掩蓋,促使他出走中國,尋求自由之地。「也許這條路不輕松,但至少,我能忠於自己。」張國銳的發言簡潔卻深刻,體現了從麻木到覺醒的轉變。
陳忠和的離世令中國民主運動少了一位堅定的民運前輩,令人深感惋惜。作為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的奠基人,他從大陸監獄到海外流亡,始終不渝推動民主轉型,其勇氣和堅持激勵了無數後輩。他被譽為「民運先鋒」,其一生體現了異議人士的韌性與犧牲,推動了海外民運的凝聚與發聲。

陳元章在悼文中評價他「是一位勇敢的民主戰士,品德高尚,堅強不屈,一生始終不渝為自已的政治理想而奮鬥,從不懈怠,他以自己的行為鼓舞著年輕的民主黨人,是中國民主運動的楷模之一」。 潘永忠回顧了與陳忠和的長期合作,並強調他對歐洲民運組織的橫向聯合的期盼。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在追思會上表示,陳先生「畢生推動中國民主,其精神將永存同仁心中」,大家誓言繼承其理想與精神,繼續前行。在當下全球關註中國民主化的背景下,陳忠和的遺產將繼續啟發追求自由的後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