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徹斯特,2025年8月31日 —— 在連綿的秋雨中,數十名抗議者走上曼徹斯特街頭,紀念六年前震動香港的「8·31 太子站事件」。這場由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發起的遊行,於下午三時在 St. Peter’s Square 集合,隨後沿市中心主要街道環行,吸引了路人的目光與媒體的關註。
雨勢未阻,標語在水跡中沈重
天空自午後開始傾盆大雨,遊行隊伍中的紙質橫幅和布制標語很快被雨水浸透,墨跡在水跡中模糊,但反而讓口號更顯悲愴。抗議者身披雨衣,或僅憑濕透的衣衫繼續前行,步伐堅定有序。
口號聲此起彼伏——「Remember 8·31」,「Say No to CCP Evil」,「光覆香港,時代革命」。雨聲與呼喊交織,使整個遊行氛圍更顯肅穆。
一名組織者對記者表示:「六年過去,記憶不能被沖淡。即使天氣惡劣,我們仍要走在街上,告訴世界,那一夜的真相不能被遺忘。」

路人駐足,反應各異
遊行途經市中心繁忙的購物區與餐飲街,許多路人停下腳步,拿起手機拍照。有人與抗議者短暫交談,表示支持言論自由與集會權利;也有人承認並不熟悉「8·31」的背景,但對示威者的堅持感到「敬佩」。
一位當地年輕人說:「我只聽過一些關於香港抗議的新聞,但今天看到他們冒雨遊行,能感覺到這件事對他們的意義非常重大。」
橫幅與信息傳遞
示威者手舉自制的橫幅,上面寫著「Stop Police Brutality」,「Justice for Hong Kong」,以及「Say No to CCP Evil」。有的標語以中英文並列,有的以粵語拼音呈現。組織方在集會現場也發放傳單,介紹 2019 年事件經過,並解釋相關的政治與人權訴求。
此外,活動還推廣兩項正在英國國會進行的聯署行動:
1. BNO 平權聯署 —— 呼籲給予 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者更大權利保障;
2. 「外國影響力登記計劃」聯署 —— 倡議將中國與香港列入「進階級別」監管對象。
組織者強調,街頭行動與制度內推動並行,是海外社群長期抗爭的一部分。

背景:六年前的「8·31 太子站事件」
2019年8月31日晚,香港地鐵太子站內爆發警民沖突。警方進入車廂與月台驅散抗議者,並對乘客進行拘捕和武力執法。事件現場畫面混亂,引發「警察在站內毆打甚至打死市民」的爭議。盡管當局否認死亡個案,但事件從此被抗議者稱為「8·31 黑警打死人」,並成為香港民主運動的象征性節點。
自那以後,每年 8 月 31 日,香港以及流散海外的港人社群都會舉行紀念活動,要求「真相、問責與公義」。
雨中的堅持
那天的曼徹斯特,灰色的天幕與淋濕的橫幅構成了遊行現場最強烈的視覺符號。參與者的隊伍不算龐大,但口號整齊、情緒凝重。有人默默舉著花傘陪伴隊伍,有人用力揮動早已濕透的布旗。
在雨聲掩蓋下,仍能聽見一句反覆被喊出的口號:「Never Forget, Never Forgive.」
對於這些遠離家鄉的抗議者而言,這場遊行既是一種紀念,也是延續六年的堅持。正如一位參與者所言:「就算人少,就算在雨中,我們仍然要把聲音傳出去。因為記憶,本身就是抵抗。」
這是一場在大雨中完成的紀念行動。不同於喧鬧的大型集會,它更像是一次沈默的行軍。橫幅上的墨跡被雨水沖散,卻讓人更直觀地感受到——對於這些人而言,六年前的那一夜,仍是無法磨滅的痛點與理由。

總指揮:王魏晉
副總指揮:楊體和
參與黨員名單:周鳳雄、鐘淑琴、楊體和、鄔勇、溫作團、王濤、趙武。
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