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淇園漫步】被掠奪的文化遺產應當物歸原主嗎?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比爾曼自傳】第九章 愈禁愈來勁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普丁被打臉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共當局閉門庭審許志永「顛覆」案,被斥為荒唐「騙局」

    《蘋果日報》關閉一年後仍有七人遭拘押 / Hong Kong: One year after Apple Daily shutdown, seven still detained

    【老陳時評】:徐州鐵鏈女唐山打女人成為中共處理公共事件的流程

    八九六四,一座流動的紀念碑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2022 年第 15 屆推動中國進步獎公告(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談傳國璽印文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談傳國璽印文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Roland Kühne:為六四和所有暴力受害者點燃蠟燭

    Adhere to the June 4th Spirit and Promote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Global Commemoration of the 33rd Anniversary of “June Fourth”

    彼提科夫一家言 烏克蘭與台灣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淇園漫步】被掠奪的文化遺產應當物歸原主嗎?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比爾曼自傳】第九章 愈禁愈來勁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普丁被打臉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共當局閉門庭審許志永「顛覆」案,被斥為荒唐「騙局」

    《蘋果日報》關閉一年後仍有七人遭拘押 / Hong Kong: One year after Apple Daily shutdown, seven still detained

    【老陳時評】:徐州鐵鏈女唐山打女人成為中共處理公共事件的流程

    八九六四,一座流動的紀念碑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2022 年第 15 屆推動中國進步獎公告(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談傳國璽印文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談傳國璽印文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Roland Kühne:為六四和所有暴力受害者點燃蠟燭

    Adhere to the June 4th Spirit and Promote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Global Commemoration of the 33rd Anniversary of “June Fourth”

    彼提科夫一家言 烏克蘭與台灣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人文天下

我在知青圖書會議(西北)上的發言

石魯生文 /石魯生
2021 年 3 月 9 日
在 人文天下, 政經論壇, 關注熱點
我在知青圖書會議(西北)上的發言

中國千萬的知青被送到邊遠鄉村,受盡磨難。其中包括數萬河南青年被送到青海,最後僅剩下區區六七百人,大部分都餓死在馬海和餓死在逃出馬海的路上。圖:BBC資料庫。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2021年3月3日

推薦新聞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2022 年 7 月 6 日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2022 年 7 月 6 日

  各位知青朋友:大家好。感謝會議的組織者。我是1965年10月濟南赴青海建設兵團第十二師的知青,青海建設兵團8000多知青都是文革前的產物,他們來自濟南,青島,煙台淄博等山東八個城市。這批知青中的絕大部分,都是1965年高初中應屆畢業生。其中不乏品學兼優的學生。由於家庭出身的原因,這批人檔案裏蓋有「該生不予入取」的紅章。那個年代,「黑五類」子女在參軍,就業方面遭到的歧視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權衡利弊,參加建設兵團已成為當初最佳選擇。  更何況走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是革命青年的必由之路。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選擇。

  青海兵團是在格爾木勞改農場和廢棄的馬海農場的基礎上建立的,這裏我要說一下馬海農場。

  馬海農場是1959年到1961年期間,為開發青海農業,在河南招募數萬青年開荒造田並最終廢棄的。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數萬河南青年最後僅剩下區區六七百人,大部分都餓死在馬海和餓死在逃出馬海的路上。能逃回家的是極少數。當年青海有這樣一條規定:汽車司機凡帶走一個河南青年,以破壞青海開發論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從馬海北到敦煌,柳園,東到西寧,南至西藏,西至新疆 ,連綿幾百公里上千公里的戈壁無人區。周圍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重重包圍。簡直是插翅難逃。山東知青到達馬海之前,青海調動了大批幹部,勞改農場的職工,犯人,對已經成木乃伊的屍體進行了大規模的處理。1966年4月份知青到達馬海之後,還在河南青年住的地窩子裏見到過干屍。那才是;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本文作者石魯生,他的許多關於青海知青的文章被收入《昆侖山下》。圖: wawku.com

我們的師長王宗章現役軍人,短短幾年,就姦污女知青100多人,在中央的幹涉下才將他繩之以法。文革後,他恢復黨籍軍籍住進了幹休所。結果又把幹休所裏一個老幹部的孫女給強奸了,結果又進去了。還有文革中對知青的種種迫害,捆綁吊打的,迫害致死的,數不勝數。這些苦難和罪惡的制造不僅是人性的醜陋,更多是權利作祟。

還有很多故事,在《昆侖山下》文集中收入的我的拙作《有這樣一個知青》和《另類昆侖》裏都有過簡單的描述。不一一列舉。

   根據青海兵團知青魏兆基先生初步統計,由青海兵團知青出版和非正式出版的圖書,文集,紀念冊多達四十幾種,目錄已經在群裏公布,這些書籍,多層次,全方位輯入了知青在青海兵團的方方面面。

      今天我們書寫歷史,撰寫回憶錄的目的,就是要把這些「遺忘」或者選擇性遺忘的歷史還原,用細節訴說歷史真相,秉筆直書,告訴後人一個個真實的上山下鄉的故事。以史為鑒,發現災難的根源。使後來的當政者對歷史有起碼的畏懼感,讓他們知道,歷史是有記憶的。我們不會忘記!人民也不會忘記!而使他們的任性有所收斂,使國家少走彎路,子孫後代的青春不再蹉跎。而不是巧言令色的把苦難包裝成偉業,把美化和掩蓋罪惡當成政治正確或者什麽正能量的陳詞濫調,都是對歷史的極不負責任。

  一將功成萬骨枯,知青中,那些跨過苦難走向輝煌的成功者畢竟是少數。我想說:我寧願不要今天所謂的成功,也不願去承受和不應該去承受那不該有的苦難。我想說;在今天這些成功者的背後,掩蓋了多少普通知青的血淚苦難。這些人的成功不代表知青的成功,這些人的輝煌不代表知青的輝煌。知青大多數一生都在社會的底層苦苦掙扎。今天那些掌握著知青話語權的成功者,在你們謳歌盛世讚美成功之前,請用幾秒鐘的時間想想他們和他們的子女,想想我們和我們的青春。那些田園牧歌般的故事不是我們的過去。 

  1979年9月15號,忍無可忍的數千青海知青,擡著棺材,打著橫幅,沖擊了青藏鐵路一期工程西寧到格爾木的通車典禮。棺材上寫著「不回家 毋寧死」。他們冒死請命,孤注一擲。由於他們的決絕,才打開了青海知青回家的通道,終結了18年悲催的歷史。那些為眾人抱薪者慷慨悲歌的故事,才是我們不能忘記,應該認真書寫的歷史。

               謝謝大家。

轉載自《倍可親》網站

標籤: 昆侖山下王宗章知青石魯生青海建設兵團馬海農場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從香港緬甸看新舊冷戰

下一篇文章

給我們國度的信物

石魯生

石魯生

相關文章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田牧筆談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2022 年 7 月 6 日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English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2022 年 7 月 6 日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人文天下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2022 年 7 月 5 日
【淇園漫步】被掠奪的文化遺產應當物歸原主嗎?
淇園漫步

【淇園漫步】被掠奪的文化遺產應當物歸原主嗎?

2022 年 7 月 5 日
談傳國璽印文
人文天下

談傳國璽印文

2022 年 7 月 5 日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專文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2022 年 7 月 4 日
下一篇文章
給我們國度的信物

給我們國度的信物

老樂祭齊家貞文

老樂祭齊家貞文

VOA時事大家談:北京主導香港選舉,「一國兩制」曲終人散?

VOA時事大家談:北京主導香港選舉,「一國兩制」曲終人散?

熱門文章

我在知青圖書會議(西北)上的發言

我在知青圖書會議(西北)上的發言

2021 年 3 月 9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2022 年 7 月 4 日
1989-2022 從自由的勝利到專制的反撲

1989-2022 從自由的勝利到專制的反撲

2022 年 6 月 27 日
談傳國璽印文

談傳國璽印文

2022 年 7 月 5 日
北明:讓自由之火從血泊中升起來!

北明:讓自由之火從血泊中升起來!

2022 年 6 月 6 日
牧野聖修: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發表談話

牧野聖修: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發表談話

2022 年 6 月 14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2022 年 6 月 16 日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