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進步」人士不僅是智力優越的標誌,也是道德高尚的特徵。 ~《紐約書評》前編輯、作家 馬毅仁(Ian Buruma)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在2021年針對美國大 ...
民粹主義領導人發現指責外國人比指責機器更容易。 ~哈佛大學榮譽教授 奈伊(Joseph S. Nye, Jr.) 今年1月,野火肆虐洛杉磯,臭名昭著的美國陰謀論者瓊斯(Alex J ...
有鑑於AI欠缺「殺手級應用」,對AI的大量風險投資看起來最終可能是一文不值。 ~國際經濟學家 莫約(Dambisa Moyo) 在我們跨向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25年之際,全球最持久的 ...
2024美國總統大選經過兩黨陣營的激烈較量終於塵埃落定。由於這場選舉事關美國、乃至全球未來四年以及整個民主體制的命運,從而深深地吸引了各國的密切關注。各種揣測、期盼、擔憂、甚至焦慮 ...
彭定康(Chris Patten)英國末代港督,歐盟前外務委員,牛津大學校長 愛爾蘭作家保羅·林奇(Paul Lynch)以小說《先知之歌》(Prophet Song,暫譯)榮獲今 ...
芝加哥大學學者米爾斯海默,二十多年前就預言北約東擴會引爆戰爭悲劇,但他今天卻被一些學生要求逐離校園。知識界指出民粹狂潮破壞學術自由,力挺知識分子在權力面前說真話。 永遠在權力面前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