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牧(整理與編輯) 各有其長,各有其短 萬潤南:我閱讀了一篇分析文章,你們知道其中論述,目前在歐洲這些大國中誰發展得最好?田牧:法國。根據歐盟統計局 7 月 31 日公布的初步數據 ...
田牧(整理與編輯) 金磚峰會十幾年以來,每年只是平添了友誼之船的即時閃爍,猶如曇花一般,向來是徒有其表其名、華而不實,如今怎會忽然走紅,似乎也成為當今的一大熱點,引起了世界矚目。原 ...
田牧(整理與編輯) 「文革」後的十年,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了春風雨露,毛氏的鬥爭哲學被唾棄,社會大環境呈現出一派寬鬆與陽光的景象,也是中美關係最好的一段時期。那時友好與合 ...
田牧(整理與編輯) 閻明復先生七月三日逝世,終年九十二歲,他是被時代封塵了的過去式人物,似乎被社會淡忘了。閻明復是中共高層的溫和民主派人士之一,曾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統戰 ...
每年的7月13日,各地都會舉行劉曉波逝世祭奠儀式,為什麽要紀念劉曉波?是為了傳播劉曉波精神,為了告慰在天之靈的民運先烈,為了激勵和鞭策活著的人們,永不忘卻、永不停息,不忘中國民運使 ...
7月11-12日,北約峰會在立陶宛維爾紐斯舉行,這是俄烏戰爭以來,離戰場最近國家舉行的一次意義深重的會議,大有北約聯盟同仇敵愾之勢,是一次批判與聲討俄羅斯侵略者的誓師大會,彰顯了聯 ...
7月13日是劉曉波先生逝世六周年。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劉曉波的生命結晶——建設中國憲政民主的思想與精神,像一座高山那樣聳立在人們的心中,激勵活著的人們去奮鬥、去完成他的遺願!羅蘭 ...
近日,全球媒體不厭其煩的報導瓦格納「兵變」,也有說「兵諫」,無論是「兵變」,還是「兵諫」,整個事件從頭至尾猶如一場快閃行動,說是普京的威望受到了沈重打擊,全球的媒體似乎都陷入在這樣 ...
6月18-19日布林肯國務卿飛赴北京,重新開啟停止了5年之久的美中互訪。6月19-20日朔爾茨總理與李強總理在柏林舉行會談,朔爾茨主辦因疫情也停止3年之久德中政府磋商。 台灣是當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