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7日,是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逝世20周年。 趙紫陽早已進入了歷史,但是這一頁歷史還沒有翻過去。正如六四。台灣有228,韓國有光州事件,但是在台灣在韓國,228和光州事件都已 ...
今年11月22日,是當代著名思想史家林毓生先生(1934年8月7日—2022年11月22日)逝世兩周年。 林毓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系教授。說起在中國大 ...
《尚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即: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安定。孟德斯鳩也有類似的說法,所謂國家,就是人民的集合體,而不是他們(統治者)個人。個人可以消亡 ...
(「台灣香港維藏蒙漢聯合起來反對專制獨裁政權——2024年中共建政75周年暨中國民主化研討會」論文。) 大家好!今天我們這個單元的討論題目是:中國專制體制和權貴經濟限制了中國民主化 ...
201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黨報《人民日報》在一個不顯眼的位置發表了一則簡短的新聞:「武漢肺炎不能斷定是SARS 病例大部份為華南海鮮城經營戶」。 當時,誰也想不到 ...
8月22日,是鄧小平120歲冥誕。按照逢十紀念的慣例,中共中央舉行了一系列隆重的紀念活動。和10年前那次紀念鄧小平110歲冥誕相比,這次紀念鄧小平120歲冥誕的調門明顯要更高。習近 ...
田牧(整理與編輯) 「7•13」,又是劉曉波先生的一個祭日,他離開我們已然七周年,但劉曉波的精神不死,激勵著中國民主人士前赴後繼、勇往直前,繼承「零八憲章」的遺志,去努力與奮鬥,創 ...
在2015年2月7日,紀檢系統老幹部新春團拜會上,王岐山引述習近平的話,「有人說一黨執政解決不了腐敗問題,我們中國共產黨人還就不信這個邪」。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在即。習近平的反 ...
應該說,當年27歲的遇羅克因言獲罪被槍決的震懾力是強大的,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胡平書寫「論言論自由」,無異於火中取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了爭取那少得可憐的話語權,胡平盡量以被普遍 ...
林培瑞說,五十多年來,他主要的努力包括三方面:1)中文語言教學;2)現代中國文學與通俗文化;3)人權與「異議」政治。 不消說,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是他在人權與「異議」政治方面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