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川普下令恢復核試驗 普丁宣佈成功測試核動力魚雷

    聞泰科技指要讓安世半導體恢復從中國出口,須恢復張學政CEO職位

    時隔六年見川普 習近平:美中不應陷報復循環

    中國發布「十五五」規劃,強調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雄心Ahead of Trump-Xi Meeting, China Doubles Down on Tech Ambitions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川普下令恢復核試驗 普丁宣佈成功測試核動力魚雷

    聞泰科技指要讓安世半導體恢復從中國出口,須恢復張學政CEO職位

    時隔六年見川普 習近平:美中不應陷報復循環

    中國發布「十五五」規劃,強調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雄心Ahead of Trump-Xi Meeting, China Doubles Down on Tech Ambitions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舌戰寒風中的良知與自由——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在海德公園「演講者之角」募捐

    紀念第106個「10月17日」——蹭網發推之一二七

    陰雲之下的紀念:倫敦與曼城聯合紀念「四通橋事件」三周年

    國慶非慶,實為國殤 —— 暴政七十六年,吾輩當為自由民主而呼聲 釋放所以政治犯

    荷蘭十一國殤集會:號召全民反抗運動 荷蘭華人聯合譴責中共暴政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追思萬潤南】老萬:一個時代的英杰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紀念會側記

    【追思萬潤南】萬潤南——2006年的青春物語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三:對啟蒙觀念的警覺

    中國人製造的「Made In Italy」如何改變普拉托?

    【田牧筆談】:又見巴黎——與智者相聚散記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獲得

    與審查者同行 中國出版業近十年的變遷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自由即奴役,父權是好的權力:《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序

    發動戰爭者反成美國貴客 普京已經贏了?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CHINA UND WIR · Ein riskantes Spiel

    為信仰與理想奮鬥一生——劉曉波逝世 8 周年紀念會

    台灣,怎麽了?

    看九州:關注中國的婦女權利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嚴家祺新著
    • 嚴家祺新著
    • 老魏論天下
    • 六四專欄
    • 追思萬潤南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中國發布「十五五」規劃,強調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雄心Ahead of Trump-Xi Meeting, China Doubles Down on Tech Ambitions

    習近平繼續清洗軍方最高層,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落馬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習近平為何願意在TikTok問題上讓步Why China’s Leader Xi Is Willing to Yield on TikTok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川普下令恢復核試驗 普丁宣佈成功測試核動力魚雷

    聞泰科技指要讓安世半導體恢復從中國出口,須恢復張學政CEO職位

    時隔六年見川普 習近平:美中不應陷報復循環

    中國發布「十五五」規劃,強調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雄心Ahead of Trump-Xi Meeting, China Doubles Down on Tech Ambitions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川普下令恢復核試驗 普丁宣佈成功測試核動力魚雷

    聞泰科技指要讓安世半導體恢復從中國出口,須恢復張學政CEO職位

    時隔六年見川普 習近平:美中不應陷報復循環

    中國發布「十五五」規劃,強調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雄心Ahead of Trump-Xi Meeting, China Doubles Down on Tech Ambitions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舌戰寒風中的良知與自由——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在海德公園「演講者之角」募捐

    紀念第106個「10月17日」——蹭網發推之一二七

    陰雲之下的紀念:倫敦與曼城聯合紀念「四通橋事件」三周年

    國慶非慶,實為國殤 —— 暴政七十六年,吾輩當為自由民主而呼聲 釋放所以政治犯

    荷蘭十一國殤集會:號召全民反抗運動 荷蘭華人聯合譴責中共暴政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追思萬潤南】老萬:一個時代的英杰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紀念會側記

    【追思萬潤南】萬潤南——2006年的青春物語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三:對啟蒙觀念的警覺

    中國人製造的「Made In Italy」如何改變普拉托?

    【田牧筆談】:又見巴黎——與智者相聚散記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獲得

    與審查者同行 中國出版業近十年的變遷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自由即奴役,父權是好的權力:《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序

    發動戰爭者反成美國貴客 普京已經贏了?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CHINA UND WIR · Ein riskantes Spiel

    為信仰與理想奮鬥一生——劉曉波逝世 8 周年紀念會

    台灣,怎麽了?

    看九州:關注中國的婦女權利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嚴家祺新著
    • 嚴家祺新著
    • 老魏論天下
    • 六四專欄
    • 追思萬潤南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中國發布「十五五」規劃,強調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雄心Ahead of Trump-Xi Meeting, China Doubles Down on Tech Ambitions

    習近平繼續清洗軍方最高層,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落馬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習近平為何願意在TikTok問題上讓步Why China’s Leader Xi Is Willing to Yield on TikTok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人文天下

【追思萬潤南】老萬:一個時代的英杰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紀念會側記

田牧文 /田牧
2025-10-29
在 人文天下, 田牧筆談, 追思萬潤南, 關注熱點
【追思萬潤南】老萬:一個時代的英杰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紀念會側記

老萬走了,他的美德、信念、教誨,在世人心裏種下種子,會發芽生長,他的精神將永遠傳承下去……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10月22日,在巴黎洲際酒店-格蘭德(Hotel intercontinental Le Grand Hotel)舉行了「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推薦新聞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2025-10-31
川普下令恢復核試驗 普丁宣佈成功測試核動力魚雷

川普下令恢復核試驗 普丁宣佈成功測試核動力魚雷

2025-10-31

在世界各國朋友們的心目中,老萬是智者、導師、同仁與摯友,更是一個時代的英杰;老萬的精神、理念、風範與為人,在眾人心中被再次喚醒;老萬的離世,讓所有的朋友都陷入深深的不捨與思念;那熟悉的笑容、那和善的神情,卻已化作永恒的記憶。歲月可以帶走他的身影,卻帶不走那份真情與溫暖,老萬依然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老萬的朋友遍天下,在他的追思會上,與會者眾口一詞地稱道他的才華與為人,讚譽他的美德,稱頌他的人品。那份敬意與思念,匯成了深深的懷念之潮。這不僅是對老萬的追思,哀悼他的離去,更是喚醒記憶與延續他的自由精神與民主事業。

老萬是經濟改革的先行者

每個時代,英杰都有其不同的角色,他們的使命是歷史召喚與賦予的。變革時代,是思想與體制的碰撞。思想更新的速度,總是快於制度更替的步伐。思想來自個體覺醒,是「心」的運動,變化迅速;體制來自群體結構,是「權力與利益」的體系,變化緩慢。老萬就是這個時代產生的英杰,有遠見、有膽識,敢為天下先,敢於開創新局面。在上世紀中國社會變革的年代,經濟領域率先自下而上發生突破。1984年老萬創辦了「四通公司」,引領時代風騷,成為開創中國IT領域民營企業的領軍人物。中國民營企業的崛起和發展,對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突破了時代的舊體制框架,刺激與帶動了經濟活力的釋放與發展。

追思紀念會主席嚴家祺先生演講。田牧攝影

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首任所長、在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領導下的「政治改革辦公室」工作的嚴家祺,是這樣評價老萬的:「中國的專制政治堵塞了通往21世紀信息革命的大門」,「萬潤南走在歷史前面,是在中國第一個引進21世紀信息革命潮流的人。」

法國漢學家、作家瑪麗·侯芷明說:「萬潤南是中國的比爾·蓋茲。」

海外中國民主運動人士于大海說:「1989年以前,老萬是成功的企業家,如果他當年對八九民運不聞不問,本來是可以飛黃騰達的。和許多有良知的中國人一樣,老萬挺身站了出來,並為此付出了沈重代價。」

八九民運學生領袖張伯笠甚是佩服老萬,他說:「老萬是天才、成功企業家,當年四通公司的GDP已達10億人民幣。八九民運時,我們是『打架』的,老萬受岳父李昌的委托,是『拉架』的,最後被政府通緝,流亡海外。」

中國著名文學家、電視劇《河殤》總撰搞人蘇曉康說:「沒有八九民運這段歷史,老萬將是中國的『第一首富』。」

老萬點燃了時代的火種

視頻連線部分與會者。歐洲之聲制作

嚴家祺道:「中國還沒有民主,『世紀精神』發生重大轉變,覺醒時代,需要思想家與革命者。」民主不僅僅是一種政治制度,更是一種道德追求,需要個體具備良知和責任感才能實現。

對中國人來說,自由民主人權普世價值,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界關係的準則,它不是一種孤立的理念,是與當地的文化、倫理和宗教等現象相容相處,是社會實踐的總結和提升,同時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體現。《周易·系辭下》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論述。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必須在挑戰中完善,在改革中發展。中國的八九民運是一次重大的覺醒與革命。

嚴家祺指出:「萬潤南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通過海外民主運動推進中國民主。」老萬以自身的信念、行動與精神,用生命的熱與光,點燃了時代的火種,照亮了後來者的道路。

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主席魏京生指出:「萬潤南先生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與我們同在。正如他自己在墓碑上所寫的,推進第五個現代化,血要熱頭腦要冷骨頭要硬。」「現在的中國,在中共幾十年毒化教育下,沒有道德沒有人性冷酷無情,而且已經擴散到了全球的華人社會。在這個正在崩塌的環境下,仍然有一批為了理想而奮鬥的人,在維護著中國的良心。老萬就是這群人之一,是中國的希望。」

于大海說:「1993年7月華盛頓會議失敗,海外民運逐漸形成了民陣、民聯和徐朱的民聯陣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在這整個過程中,老萬仍然一直以大局為重,不去攻擊徐朱,也不回應他們的攻擊,表現得非常有風度。幾年以後,徐邦泰因為一個貪汙案落荒逃跑,再也不見蹤影了。再過了幾年,朱嘉明表示要重新認識八九民運,拒絕再譴責『六四屠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流亡後的三十多年裡,老萬一直在推動中國的民主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真金不怕烈火煉。老萬的言行證明,他正是一塊不怕烈火煉的真金。」

香港國情專家、香港政黨人民力量前副主席、政治組織前線召集人甄燊港特別提到:「六四後,萬潤南、嚴家祺、吾爾開希、王丹的名字,在香港如雷貫耳,香港人支持中國的民主事業。六四事件屆滿周年前夕,由歐、亞、美3大洲18個新聞單位共同籌辦的廣播船『民主女神號』,船頭有白色的女神雕塑,目的是向中國大陸廣播自由之聲。我在香港建立了『民主女神號』後援會,嚴家祺先生給我們題辭『民主是良知的事業』。萬潤南先生原本可以繼續經營他的IT領域民營企業,但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良知事業,這就是萬先生的偉大之處。萬先生去世了,我們香港人一定會堅持中國的民主事業。這幾天中共召開四中全會,我們可以仿徨,但不會氣餒,不會放棄,我們深信萬先生堅持自由、光明的民主事業一定會實現。

老萬是「人民共和」的典範

上世紀九十年代,左起:吳方城(民聯主席)、萬潤南、胡平。胡平提供

民主中國需要領袖人物。老萬具備這樣的基本素養:人格品質、思想境界、能力修養、道德操守、文化底蘊,他對理想、信仰、使命認同而執著,在困境與壓力下堅守原則,不隨波逐流,具有責任擔當。老萬具有溝通與凝聚力,善於傾聽、理解並激發他人的潛能,團結各方力量,形成共識。

孔子曰:「君子固窮,不改其志。」君子即便身處貧困艱難境地,也會堅守自己的志向和品節,不會因為處境險惡而改變自己的道德原則和人生追求。張伯笠讚譽道:「老萬就是這樣的君子,這三十余年來,老萬始終堅守信念,不改初衷。」他還說:「倘若老萬從政,他比當今中國政府所有的總理水平還要高。」

嚴家祺說:「中國近代歷史與法國和西歐有許多相似性,法國有第一共和到第五共和,辛亥革命後建立的中華民國是中國的第一共和,1949年的人民共和國,有共和之名,無共和之實。中國也會有第三、第四、第五共和。」

1993年,前排右起:萬潤南、李玉(萬太太),後排:馬漢茂教授(廖天琪先生)、廖天琪。廖天琪提供

八九學運領袖、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恒青說:「萬學長面對席捲北京高校的學生運動,他選擇站在學生一邊,站在獨裁者的對立面。北京很多高校收到四通公司的捐款、通訊設備和印刷設備,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廣播站也收到了四通捐贈的廣播器材等等。四通的員工、高管有很多捲入了運動,包括萬學長自己。」

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秘書長黃慈萍盛讚道:「萬潤南是典型的江南才子,文思卓越、膽識兼具。他無師自通,即便是複雜的科技尖端和政治問題,他都會以我聽著特別親切的南方口音娓娓道來。在大家心目中,老萬是『全才型人物』,在每一個行業都能領先。而最重要的,是在錯綜複雜的社會尤其是民運圈內,他是一股清流,保持獨立,又避免無聊的紛爭。」

10月21日與萬太太李玉合影。

真正的「人民共和」,必須接納民主人士、異議人士,聽取不同聲音,反對的聲音,廣泛地採納和任用社會各界精英和專才,是一種多元文化、多元思想、多元政治的和平相處、共存和制約,通過內在規律的和諧,達到社會政治生態的平衡。

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異議文人,反對派文人是社會進步、社會穩定的安全閥,是人類進步發展的財富和寶貝。共產黨政府將這些人士、英才,趕出國門,置於冷板凳,甚至投入大獄,將當代的商鞅、王安石們一個個趕出了政治體制擂台。

老萬是中國民運的旗幟

嚴家祺說:「老萬是民陣的旗幟」。三十餘年來,老萬不忘初心、堅定不移,引領人心,成為民陣團隊的燈塔。真正的領袖人物,他的魅力來自於堅定信念、人格力量與藝術智慧。老萬的威望,不是權威的「威」,而是人格的「望」。

八九學運領袖、台灣立法院人權委員會秘書長吾爾開希談到:「我與老萬的認識是在一九八九年,學運的熱潮之中,帶著我去跟北京中關村四通公司與傳奇的萬潤南總裁相會的是另一位我將永遠思念的好友與老師劉曉波。記得那次見面,老萬表達了對我們這些學生一肩挑起歷史發展責任的敬意,表達了四通公司全體對我們的支持,但也沒忘記提醒我,社會角色分工不同,我們各自承擔的任務也會不同。老萬對我們這些年紀輕輕的大學生們表達了衷心的期待,也給出不少有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即使在當時八九年五月份的那種激情熱潮以及來自全世界的熱火朝天的氣氛中,他的一番略顯過於冷靜的意見,也在他誠摯的表達中,讓我感受到儼如來自兄長關懷般的溫暖與睿智。」

八九學運領袖、中國人權執行主任周峰鎖回憶道:「八九學運時,鄧小平、楊尚昆、李鵬等非法宣布戒嚴,當時學生們通過聯絡四通公司的萬潤南,推動了不起的「和平運動」,『四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曹思源發起了召開緊急「人大會議」,以罷免李鵬總理,來解決當時的憲政危機,而且當時的人大常委超過半數支持行使這一程序,這是開啟憲政的最佳時機。可鄧小平的回答是:軍隊進城之前,不會召開任何會議。鄧是一心想用武力屠殺與鎮壓。倘若當時成功召開「人大會議」,中國完全可以步入民主和平轉型;再則,當時清華學生推動撤出天安門廣場,這背後主要是清華學生與四通公司員工緊密聯絡的結果。這段歷史非常重要,而其中的主要運作人應該是四通公司的萬潤南。」

蔡崇國和萬潤南的近照。蔡崇國提供

國際筆會緊急基金會理事、歐洲之聲社長廖天琪回憶道:「認識萬潤南已經30多年了。最早是1989/90之交在台灣的一次聚會上見到他,那時他的聲望如日中天,是眾星捧月的人物。由於他比較沈默,不茍言笑,我誤認為他有點傲慢。

1990年9月民陣在舊金山舉行二大,那時有一幫『反萬派』,在會上對他百般刁難,批評誹謗,很多都是沒有真憑實據的詆毀,老萬面帶微笑,不做任何反駁或自辯,想來因為他身為第一屆秘書長,民陣工作上的許多失誤,如果他不擔下來,矛頭就會指向主席嚴家祺,他這種有勇氣、有胸襟、有擔當的氣度折服了我和眾人,他成功地當選為第二屆的主席。在往後的九十年代,我多次經歷了同樣的情景,更加確認他是個智勇兼備,處處與人為善的厚道之人。從此接近他的人都親切地稱他為『老萬』。」

對筆者來說,老萬凝聚人心的領導力令我深信不疑,對此我是深有感觸的。九十年代初,老萬來我家訪問,與我深入淺出的交談後,鼓勵我積極參與民運工作。

93年秋在德國民陣的特別會議上,齊墨通知我,老萬推薦我進入德國分部理事會。93年底墨爾本民聯六大,齊墨遠洋電話通知我:我已被選入民聯總部任歐洲唯一的總部理事,我當即表示不接受。齊墨說:已經登報公布了,是老萬推薦的,是民陣支援民聯的力量。稍後老萬、吳方城一一來電解釋與說明。墨爾本會議結束,吳方城赴歐洲來我家與我溝通和交流,其中還談到了對老萬人格魅力的佩服。96年,民聯在肯塔基舉行第七屆會議,會前老萬和吳方城都發來了傳真,讓我務必參加這次會議,在通電話時,他們倆明確說希望我出任民聯副主席。當時我剛接手一家餐館,實在不敢接任。後來老萬來我餐館與我長談,談話目的是給我兩年時間,待餐館生意穩定後再歸隊……。

老萬留下的政治遺產

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萬潤南先生追思紀念會籌備人員,左起:王國興、黃慈萍、黃華、廖天琪、田牧、袁玲。

政治遺產,不是碑上的文字,也不是功績的數字,而是留在人民心中的信念,是一種精神,一種方向,一種持續照耀後世的光芒。

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縱覽中國》網刊發行人兼主編陳奎德說:「老萬的去世,將給歷史留下一政治事件、也是經濟事件,老萬創建四通公司,開創了中共政體下的民營企業,創立了中國式IT領域的民營企業;老萬是八九民運後民主中國陣線的核心人物,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他還是前任中共中紀委書記李昌的女婿。他的一生,留給世人堅定的民主信念與思想、風格與精神影響。」

民主中國陣線前監事會主席蔡崇國說:「老萬是中共體制最害怕的人物,因為老萬善於制定長遠戰略目標,而非只關注眼前現況,有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心。創建民陣的目的:將抗議運動、道德譴責訴求,上升為樹立政治目標的宗旨,建立組織運作與集體行動,帶動全社會的思想體制的改革,或者是革命。變民間百姓的訴求為社會公民的政治運動,這就是老萬的具有洞察時代趨勢的能力,在複雜局勢中把握方向。」

2014年,萬潤南回到巴黎。右起:王策、萬潤南、筆者。李玉攝影

面對三十餘年的中國民運,可能是觀察問題的視角不同,有朋友認為老萬在這一板塊是失敗的。筆者有不同觀點與看法,說三點:
1、我們生活在西方民主國家半世人生,懂得一個簡單的道理:一個健康的政府需要監督與制約,民主國家這樣的監督與制約來自於議會、反對黨、新聞媒體與民間社團等,但中國共產黨黨委是建在人大、各民主黨派、媒體與社團之上的,即沒有這樣的監督與制約。海外民運社團是唯一監督與制約政治組織,不可或缺。

2、三十餘年來,海外民運的存在,始終發揮著反對與制約中共 集團的作用。「八九民運」之前,中國憲法沒有人權意識與概念一說,海外民運在最初十餘年,在與西方民主力量共同努力和推動下,胡溫執政時期,中國首次提出「人權」原則,並寫入2004年的憲法修正案中。在營救與聲援國內民主人士方面,海外民運數十年來不斷的在做營救工作,發動過無數次的呼籲簽名,示威抗議,拜訪各國政府遞交陳情書。從魏京生、王軍濤、王丹、王策、秦永敏、劉曉波、劉霞、胡佳、高智晟、維色,到王炳章、郭飛雄、伊力哈木等,幾乎所有知名的落難異議者,中國海外民運都曾竭力地為他們在國際上發聲,組織營救。

3、中國海外民運處在國際政治的大環境中。八九民運以來,我們所遇到的國際大環境:西方國家希望與中共在經濟上緊密合作,共同發展。美國克林頓總統時期允許中國加入世貿,德國默克爾執政時期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是:「經貿務實,人權務虛」。傳統的來說,民主國家促進中國民主化:一是「和平演變」模式,即在與中國的經濟合作與發展中,通過中國的中產階級壯大,及人民民主參政意識的提高,通過非暴力方式,從威權體制或其他非民主政體過渡到民主制度的過程。這種模式強調通過談判、制度改革、社會共識和漸進式變革來實現政治轉型,避免大規模暴力沖突或社會動蕩。比如:波蘭、韓國、南非、台灣等模式。現在看來這條途徑被中共堵死了。二是「中央集權舊體制的解體」模式,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多重危機下,通過各民族、各加盟共和國的獨立,瓦解中央政權的方式,最終導致國家分裂與解體。成功案例有前蘇聯崩潰與解體,前南斯拉夫的解體與分裂等模式。這一模式同樣成為「解體中共」的策略與方案,即從政策、政治、經費、國際關係等方面,全方位幫助與支持香港、西藏、新疆等地的獨立運動,這就是國際政治大環境的影響。這與孫中山、毛澤東時期鬧革命,分別得到日本和前蘇聯的支持與幫助大相徑庭。而這幾十年來,中國海外民運顯然被西方民主國家冷遇、或者說疏忽了。

成功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過程。誠如嚴家祺指出:「……中國也會有第三、第四、第五共和。」這就是過程。

老萬的朋友遍天下

萬潤南追思紀念會主持團隊,右起:黃慈萍、嚴家祺、廖天琪、瑪麗•侯芷明、田牧。

蘇曉康說:「老萬走了,我沒想到他的人緣這麽好。」

民陣總部召集人王國興說:「老萬在其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朋友,每個朋友的心中都有一個不同的老萬。」當一些朋友回憶老萬時,情不自禁、不由自主表達了自己與老萬關係最親近。王國興說:「老萬總讓人覺得在老萬眾多朋友中,自已同老萬關係是最近的。這就是老萬的高明之處。」

其實,這源於老萬人格魅力,智慧靈動。老萬是民運圈的智者前輩,他的身上總是閃耀著一種睿智、親善與魅力的光環,他虛懷若谷、與人為善、敢於擔當。老萬與人談話時總是娓娓道來,話語中不乏閃光的真知灼見。特別可貴的是,他總能在交流時給對方留下空間,令這樣的溝通充滿活力。老萬的威信源自德與才,凝聚力源自善與情。

有詩云:「流水高山心自知」,即:如流水與高山那般的知音之情、志趣之契、信念之堅,不需多言,唯心自知。是人與人之間的知己之情,也是人與自我、人與天地之間的共鳴。誰不會被這樣的共情所感動和吸引?

要說筆者與老萬的關係,也是為他的德才善情所傾倒。其實人的關係往往不是受命令制約,而是受情誼與信任牽引。2008年我參加洛杉磯民運大會,老萬得知後,讓我去舊金山看望他。2014年老萬回到了巴黎,要我去見他,當時我與王策一起去拜訪了他。這些年來我們一直保持聯絡、交往與合作。創建歐洲之聲網絡媒體後,老萬、廖天琪和我斷斷續續作了三年「閑話三人行」專欄節目,在台灣的銳傳媒,美國的Yahoo、Yam,及歐洲之聲刊載,贏得了不少好評。

永遠的懷念與傳承

台灣駐歐盟、比利時代表處謝志偉大使傳來書面稿,他寫道:「我們能告慰他在天之靈的最大境界就是以行動告訴他『潤南兄、前輩,您已前仆,吾當後繼!』潤南兄曾創『四通』公司,四通橋為四通公司所捐贈,『萬四通』諒必隱指『萬事通』,潤南兄的人格行誼代表的正是一座四通八達的大橋,落落大方地𠄘擔重任以幫助人們跨過橋下的惡水,正是『萬事若善上若水,千夫所指無疾終。眾志成城中流柱,心有靈犀無師通。』

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主席、英國中國觀察協會理事長王冠儒的發言:「在這個網絡全球連線的追思會上,我們不僅是在緬懷一位逝者,更是在致敬一種精神:敢為人先、追求正義、為了更大的理想而堅守。萬先生的一生,是中國改革開放、民運探索、海外聲音凝聚的一個縮影。……從他身上,我們學到:時代呼喚責任,社會期待行動。」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紀念會(巴黎實體)部分與會者合影

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顧問黃華說道:「萬潤南先生的一生,是一段中國知識分子從理想到流亡、從風華到孤旅的見證。他出身名校,投身科技與企業,是那個時代改革的象征。然而,當國家的命運滑向專制與壓抑,他沒有隨波逐流,而是選擇了說真話——哪怕代價是自由、故土與安寧。……讓我們以沈默致敬,也以行動紀念。願先生安息於自由的土地,願他生前渴望的那片自由天空,終有一日照耀在中國的大地之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從字面來說,桃樹、李樹雖然不會說話,但因為它們的花朵美麗、果實可口,吸引人們紛紛前來采摘,自然就在樹下踩出了一條小路。意即:一個人只要真誠篤實、品德高尚,就自然能獲得人們的敬仰和信賴,不需要刻意張揚。

老萬雖然離去,但他的美德、他的信念、他的教誨,將在世人心裏種下種子,就會發芽生長,他的精神將永遠傳承下去。

台灣《銳傳媒》首發

標籤: 一個時代的英杰巴黎追思萬潤南紀念會潘永忠田牧追思萬潤南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透過意識形態濾鏡看中國的五年規劃,他們都錯了!

下一篇文章

【追思萬潤南】:喚醒了時代責任與行動——紀念萬潤南先生

田牧

田牧

田牧新著 /田牧,本名潘永忠,上海人,曾任職上海企業管理工作。九十年代初定居德國,在積極參與海外民運之同時,亦筆耕不綴。

相關文章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English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2025-10-31
川普下令恢復核試驗 普丁宣佈成功測試核動力魚雷
政經論壇

川普下令恢復核試驗 普丁宣佈成功測試核動力魚雷

2025-10-31
聞泰科技指要讓安世半導體恢復從中國出口,須恢復張學政CEO職位
政經論壇

聞泰科技指要讓安世半導體恢復從中國出口,須恢復張學政CEO職位

2025-10-31
時隔六年見川普 習近平:美中不應陷報復循環
政經論壇

時隔六年見川普 習近平:美中不應陷報復循環

2025-10-30
中國發布「十五五」規劃,強調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雄心Ahead of Trump-Xi Meeting, China Doubles Down on Tech Ambitions
English

中國發布「十五五」規劃,強調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雄心Ahead of Trump-Xi Meeting, China Doubles Down on Tech Ambitions

2025-10-30
【追思萬潤南】:「求仁得仁」成就了他的英名——紀念萬潤南學長
專文

【追思萬潤南】:「求仁得仁」成就了他的英名——紀念萬潤南學長

2025-10-31
下一篇文章
【追思萬潤南】:喚醒了時代責任與行動——紀念萬潤南先生

【追思萬潤南】:喚醒了時代責任與行動——紀念萬潤南先生

【追思萬潤南】:「求仁得仁」成就了他的英名——紀念萬潤南學長

【追思萬潤南】:「求仁得仁」成就了他的英名——紀念萬潤南學長

舌戰寒風中的良知與自由——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在海德公園「演講者之角」募捐

舌戰寒風中的良知與自由——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在海德公園「演講者之角」募捐

熱門文章

烏戰三年半: 看俄烏現狀、與中國關係、 被綁架兒童命運

烏戰三年半: 看俄烏現狀、與中國關係、 被綁架兒童命運

2025-10-02
緬懷萬潤南與海外中國民主運動

緬懷萬潤南與海外中國民主運動

2025-10-24
關於 「四中」還得說兩句

關於 「四中」還得說兩句

2025-10-29
【追思萬潤南】我和萬潤南的交往

【追思萬潤南】我和萬潤南的交往

2025-10-25
中共騙川、買日、嚇台、逼英、離美五手法

中共騙川、買日、嚇台、逼英、離美五手法

2025-10-11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2025-10-17
台灣雙十慶典 賴清德喊話中國「侵略必敗」

台灣雙十慶典 賴清德喊話中國「侵略必敗」

2025-10-10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六四專欄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嚴家祺新著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老魏論天下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追思萬潤南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2025-08-26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2025-08-19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