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遠人不服  則修文德以來之

    【田牧筆談】《自由中國譜系》奏響中國的「自由樂章」(下)

    【田牧筆談】《自由中國譜系》奏響中國的「自由樂章」(上)

    【比爾曼自傳】第十章 坐火車泅過高牆(三)

    【田牧筆談】從「奧特萊斯」感受世界經濟的蕭條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遠人不服  則修文德以來之

    【老陳時評】:佩洛西訪臺民主陣營具有指標性的勝利!

    中共戰機穿越台海中線 G7敦促北京不要單方面改變現狀

    佩洛西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會談

    佩洛西抵台,塵埃未落定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聯合國呼籲香港應廢除國安法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香江寄語】:布萊德湖畔的鐵托行宮——從南斯拉夫解體看極端民族對和平的威脅

    【香江寄語】:想像中的俄羅斯

    【胡平論政】:推薦陳奎德博士《自由中國譜系》

    【淇園漫步】:劉曉波的甘地主義精神——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談傳國璽印文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人人學劉曉波,做他這樣的人——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How jailed Hong Kong protesters are subjected to ‘thought work’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遠人不服  則修文德以來之

    【田牧筆談】《自由中國譜系》奏響中國的「自由樂章」(下)

    【田牧筆談】《自由中國譜系》奏響中國的「自由樂章」(上)

    【比爾曼自傳】第十章 坐火車泅過高牆(三)

    【田牧筆談】從「奧特萊斯」感受世界經濟的蕭條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遠人不服  則修文德以來之

    【老陳時評】:佩洛西訪臺民主陣營具有指標性的勝利!

    中共戰機穿越台海中線 G7敦促北京不要單方面改變現狀

    佩洛西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會談

    佩洛西抵台,塵埃未落定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聯合國呼籲香港應廢除國安法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香江寄語】:布萊德湖畔的鐵托行宮——從南斯拉夫解體看極端民族對和平的威脅

    【香江寄語】:想像中的俄羅斯

    【胡平論政】:推薦陳奎德博士《自由中國譜系》

    【淇園漫步】:劉曉波的甘地主義精神——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談傳國璽印文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人人學劉曉波,做他這樣的人——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How jailed Hong Kong protesters are subjected to ‘thought work’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人權觀察

疫情中的封鎖與禁閉——國際筆會婦女作家網絡會議紀要

田牧文 /田牧
2020 年 8 月 26 日
在 人權觀察
疫情中的封鎖與禁閉——國際筆會婦女作家網絡會議紀要

網上會議場景。圖/作者提供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年初爆發自武漢的新冠病毒席捲全球,在一陣恐慌和抗疫的措施之後,疫情似乎暫時得到稍許壓制,中國則於短短兩個多月之後宣布趕走了「瘟神」,但是進入夏季,疫病發起第二波襲擊,世界各國依然在病毒的陰影下,焦慮不安。病毒沒有性別和種族歧視,但是婦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是否面臨比平日更多的壓力,她們如何面對挑戰?這是國際筆會婦女作家委員會(PIWWC)於8月22至23日舉行的網絡會議的主題——封鎖、禁閉。自從新冠以來,實體的大型會議多半都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網絡會議。

推薦新聞

聯合國呼籲香港應廢除國安法

聯合國呼籲香港應廢除國安法

2022 年 7 月 28 日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2022 年 7 月 28 日

「空椅子」的兩位傑出女性

22日的會議共有41人參會,分別是澳洲、南北美州、非洲、歐洲和亞洲各地筆會的代表。会议由婦委會主席澳洲的Zoe Rodriguez主持。按照慣例,首先介紹這次陳列的「空椅子」,自從劉曉波於2010年在奧斯陸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缺席,頒獎台上只放著一張擱著他照片的空椅子以來,世界各地的文化活動,常常引用這種方式,來提醒人權受侵犯的案例。筆會開會時所設的空椅子,是用來放置被殺害或受迫害作家的大幅照片。今日所放的是墨西哥女記者Marie Elena Ferral照片, 她是一位有正義感的記者,報導過很多社會黑暗的故事,包括黑社會販毒之事,她於今年3月30日在居住地被當街射殺身亡。不僅如此,她的女兒De Luna Ferral同樣是記者,竟然於兩個月之後的5月24日,在有保鑣陪同的情況下,再度遭槍手射擊,所幸保鑣立即反擊,保全了她的性命。墨西哥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恐怖暗殺地,僅去年一年就有10名記者被暴徒殺害。

這次會議的海報,Sybilla Rodriguez繪製。圖/Lucina Kathmann提供
被殺害的墨西哥記者Marie Elena Ferral。圖/作者提供

第二張「空椅子」表彰的是烏干達作家Stella Nyanzi,這位醫學人類學家,是女性主義者,研究性學、家庭計畫和公共衛生。因為她的寫作揭露政府的黑暗,被冠以「侮辱領袖」的罪名,於2017年不幸入獄,在獄中被單獨禁閉,並酷刑侍候。她上傳了一個視頻,講述在出獄後她目前的一些研究計畫,包括提升婦女的教育權利和家暴問題。

烏干達作家Stella Nyanzi。圖/作者提供

VIDA 一個提升婦女在文藝領域地位的組織

VIDA是2009年創立於美國的一個婦女文藝組織,與國際筆會的婦女委員會密切合作。由於南美地區的婦女,在社會中受到的歧視和不公平待遇十分嚴重,因此許多南美國家筆會的代表都參與此組織,並且報告她們的一些鼓勵協助婦女寫作的計畫。在拉丁文化中,大男子主義依然佔上風,幾位參會的代表,如墨西哥的作家、記者Alicia Quiñones,是筆會中主持南美西班牙語部分的負責人,她和阿根廷的Gwendoly Diaz指出:作為女性作家,特別是記者,在職業上受到歧視排擠,甚至性騷擾。她們報導說,在VIDA的贊助下,有一些項目在協助同行女性,保護她們權益方面,很有幫助。Alicia Quiñones上傳許多照片和短視頻,顯示拉美國家女性走上街頭,舉行示威抗議的維權活動,標誌著她們的覺醒。

墨西哥作家Alicia Quinones。圖/Lucina Kathmann提供

國際筆會會長Jennifer Clement,就是居住在墨西哥城的作家,她對於這種女性受到的壓力、騷擾和威脅,應當是最清楚的。不過由於她的聲望和地位比較高,雖然2014年她發表的小說《為被竊者祈禱》(Prayers for the stolen),其中也是描寫了販毒營生和人口拐賣的敏感內容,但因為她原籍是美國,且她的寫作比較偏向於抒情的詩歌和小說,所以還沒有直接受到威脅。

國際筆會會長Jennifer Clement。圖/作者提供

方方的《武漢日記》是關於新冠的最佳紀實文學

由於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疫情下女性的寫作,故筆者在會上介紹了方方《武漢日記》的緣起和它產生的影響。時至今日,全球感染病毒的數字是2300萬餘,相當於台灣的全部人口,死亡者達80餘萬。至今疫苗的研發震天響,卻依然呼之不出,俄國聲稱已經有所突破,中國也在秘魯、巴西等國家測試,卻都未達到世衛認可的標準。人們一定關心新冠原發地——武漢,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全面封城的城市,那裡的情況如何?作家方方提供了親身體驗的紀實文學。作為一向以社會正義為主要理念的武漢作家,方方有豐富的人脈,消息靈通,她如實地反映了有一千一百萬人口的大都市武漢:在封城期間人們每日的衣食住行狀況,開始口罩的短缺造成恐慌,醫院醫務人員和外來救援醫療隊的救死扶傷實況,政府抗疫的下達的各種政策,各個行業恪盡職守,清掃大街、處理垃圾、送外賣的小哥、父母死亡後孤單餓死家中的孩子、鄰居街坊同事間死亡的噩耗等等,她都作了生動直白的報導。最早透露病毒傳播的李文亮醫生之死,引發武漢人的感動和抗議、武漢官員要市民向政府「感恩」、中央大員來視察被武漢人報以「假的,都是假的」的迎賓呼聲,作者方方以白描方式日日將信息、她個人以及武漢人的心聲呈現在社交媒體上。雖然她的帖子登了被刪,刪了再登,却還是擁有千萬的讀者。讚譽之聲有之,受到「五毛」和「憤青」的詆毀和語言暴力攻擊也不乏其人。日記從1月25至3月25日,整整寫了60天,是一部最為紀實的第一手關於疫情和社會的資料。如今已經有英文和德文的譯本了。為了讓國外同行了解更多,我也挑選了一些片段,翻譯為英文,供大家閱讀。許多同行伸出大拇指,盛讚方方是個「英雄」。

女性作家、記者面臨比男性更大的壓力

雖然女權運動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在歐美國家已經普遍被接受,但是在某些文化地區如中東、拉美和非洲,男女平權依然可望不可及。

黎巴嫩的Iman Humaydan對本國的政局嚴厲批評,說多年來,都是軍政府在掌權,他們只聽命於伊朗。最近發生的首都拜魯特的大爆炸,是長期累積的貪腐弊病、政府無能、不負責任的惡性後果。許多知識界的精英,對政府完全失望,紛紛移民他國,局勢堪憂。作為女性作家,格外舉步維艱。

俄國的Nadezda Azhgikhina,指出當權者對於敢於揭露陰暗、批評政府的女記者毫不手軟,但是依然有很多勇敢的女性,為了言論自由,甚至犧牲生命。最有代表性,最為人知的Anna Politkovskaya,就因為報導車臣被鎮壓的內幕而於2006年遭到暗殺。最近的例子是7月初,女記者Swetlana Prokopjewa,為比較自由主義的「莫斯科回聲」電台,發表關於兩年前17歲男孩死於秘密爆炸案的調查報告,而被冠以「宣傳恐怖主義」的罪名而拘捕,雖未坐牢,卻罰款50萬盧布方獲假釋。

土耳其作家Zeynep Oral指出她的國家,伊斯蘭化日益加深,宗教勢力(回教)強大,新冠導致大量感染和死亡,網上的仇恨和暴力言論愈來愈多。女性被殺害的數字很高,這種暴力往往發生在家庭中,父兄容不得女兒、姊妹的自由解放,往往就造成悲劇。

波多黎各的Sandra Santana說,在她的國家,女人往往在家中被男性家人殺死。

緬甸作家Cholay Mar則抱怨,他們那裡的文學獎多半頒發給男作家,雖然女性作家人數眾多,作品也十分優秀。

葡萄牙的Teresa Cadete告訴大家,他們國會裡的女性議員受到右翼政治力量的威脅,令人極度反感不安。

這次網上的婦女作家會議,讓所有願意發言的人都有機會一抒己見,雖然時間有限,但是真正重要的議題都點到了,大家都有共識,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男女平等、平權還是在不同程度上,可望不可及。特別是在有些文化和宗教限制嚴厲的地區,女性地位依然低微,疫情期間,這一點更加顯著。家暴、語言暴力、歧視、性侵並不分地區和文化,它發生在非洲塞內加爾,南美智利也可能發生在北歐瑞典、東亞日本,女性作家和記者發揮她們特有的敏銳觀察力和易感的特性,以文學形式或通過媒體報導,將這些問題呈現於公眾界,引發人們的思考,促進反思和改良。這次的國際會議,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不過大家都期盼從病毒中解放的日子早日到來,畢竟人傳人的不僅是病毒,人傳人的還有感情,友誼,心靈的互動。

分享1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勿忘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民族血案

下一篇文章

來自美國華人的證詞

田牧

田牧

田牧新著 /田牧,本名潘永忠,上海人,曾任職上海企業管理工作。九十年代初定居德國,在積極參與海外民運之同時,亦筆耕不綴。

相關文章

聯合國呼籲香港應廢除國安法
人權觀察

聯合國呼籲香港應廢除國安法

2022 年 7 月 28 日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English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2022 年 7 月 28 日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人權觀察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2022 年 7 月 18 日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人權觀察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2022 年 7 月 19 日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人權觀察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2022 年 7 月 19 日
人人學劉曉波,做他這樣的人——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人權觀察

人人學劉曉波,做他這樣的人——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2022 年 7 月 19 日
下一篇文章
來自美國華人的證詞

來自美國華人的證詞

德國就香港問題將繼續與中國對話——來自總理府的回信

德國就香港問題將繼續與中國對話——來自總理府的回信

蔡英文與習近平的角逐——2020台灣總統大選背後大政治解讀

蔡英文與習近平的角逐——2020台灣總統大選背後大政治解讀

熱門文章

疫情中的封鎖與禁閉——國際筆會婦女作家網絡會議紀要

疫情中的封鎖與禁閉——國際筆會婦女作家網絡會議紀要

2020 年 8 月 26 日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2022 年 7 月 4 日
流亡中的民運——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

流亡中的民運——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

2022 年 7 月 31 日
達賴喇嘛尊者的祝賀詞

達賴喇嘛尊者的祝賀詞

2022 年 7 月 12 日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側記(下)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側記(下)

2022 年 7 月 19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側記(上)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側記(上)

2022 年 7 月 18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2022 年 6 月 16 日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