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年出版新書近十萬種,每年有8000多種圖書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出版。
法蘭克福書展每年都會將最新出版的德語圖書按照不同主題定制專題書目,除了每年固定的三大板塊:少兒圖書、文學新書以及德國最美書之外,還會聚焦藝術、建築、交通、漫畫等特色主題。
德國圖書獎(Deutscher Buchpreis / German Book Prize),是由德國書業貿易協會( Börsenverein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於2005年創辦的文學獎,效仿英國的布克獎和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表彰年度最佳德語小説,獲獎結果在每年10月份的法蘭克福書展公佈,獎金為25000歐元。
今年最佳年度小說《血櫸》,五部短名單作品分別為《鎮尼》《左鄰右里》《那些關於母親的謊話》《愚人》《施皮茨韋格》。
評委會從233部參選作品中初選出20部長篇小說進入長名單,並在此基礎上展開新一輪討論:“長篇小說有其內在秩序,但無疑又與寫作和閱讀的當下相關聯。2022年入圍短名單的六部作品均以其獨一無二的美學價值令我們心悅誠服。它們通過精湛的語言和創新的形式,描繪了社會現實與幻象、丈量了中心與邊緣、在憂傷與詼諧間來回往復。被提名的作家映射出當代德語文學在主題和風格上的多樣性,其共同點在於藝術不羈。借由書籍這一媒介,他們表明立場、展現各自的論爭能力,同時保持開放對話。
大獎於10月17日在法蘭克福的頒獎儀式上現場揭曉,作者Kim de l’Horizon憑借《血櫸》摘得桂冠。
兩位記者 Holger Heimann 和 Wolfgang Schneider 在長名單作品原文試讀中對六位作者進行了如下介紹:
《血櫸》 原書名:Blutbuch 作者名:Kim de l‘Horizon 出版社: DuMont Buchverlag
內容簡介:
《血櫸》中的敘述者不認同二元性別。她在瑞士的一個窮鄉僻壤長大,期間搬到了蘇黎世,已然跳脫出出身的局限,在自己的非二元身體和性別中倍感自在。然而後來祖母出現了失智癥狀,第一人稱敘述者隨後開始探究過去。為什麼對自己童年的記憶零星破碎?為什麼祖母幾乎無法將自己與早年離世的姊妹區分開來?那位年輕時失蹤的大姑姑又是怎麼一回事?敘述者挺身而出反對母輩的沈默文化,研究失傳的女性血統。
這部長篇小說在風格和形式上可謂自成一種獨特的解放行為,解放那些我們不曾過問卻代代相傳的事物:性別、創傷、階層屬性。作者尋找著知識和流傳、講述和自我實現的其他方式,沖蝕家庭敘事的線性形式,並向一種並非固定而傾向開放的流暢奔湧的寫作方式靠近。
關於作者:
只要讀過Kim de l’Horizon那份被人津津樂道的履歷,就會很快意識到,此處有人試圖拒絕被貼上標簽。履歷中這樣寫道:這位寫作者生於2666年,在比爾攻讀“文學哭泣”專業,跟隨斯塔霍克(Starhawk)“研習巫術”,曾參加“溫室奇異植物競賽”,還將“Dramenprozessor”(“戲劇處理器”項目,瑞士劇本創作工作坊)戲稱為“Damenprozessor”(直譯為“女士處理器”)。Kim de l’Horizon有著迷幻的身份。長篇小說《血櫸》以細膩、藝術的散文形式、加以對各類語域的吸納糅合創作而成,探討了其在伯爾尼鄉村欠發達家庭的出身背景、成長印記、口口相傳以及緘口不言之事:“我的母語是交談,我的父語是沈默。”於Kim de l’Horizon而言,寫作意味著背負過往,但也意味著從中解放。
《鎮尼》 原書名:Dschinns 作者名:Fatma Aydemir 出版社:Carl Hanser Verlag
內容簡介:
侯賽因在德國工作了三十年,如今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伊斯坦布爾購置了一處屬於自己的公寓。不料在喬遷當日,猝死於心肌梗塞。他的家人從德國趕來為他安葬。這部長篇社會小說講述了迥然相異卻互為血親的六人故事。每個遠道而來的人都在各自行囊中裝著不同的東西:秘密、願望還有傷疤。有一事將他們凝聚在一起:他們察覺到似乎有什麼人或物在侯賽因公寓內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鎮尼》探討了家庭這一組織架構,深度挖掘了過去幾十年的歷史並對未來發展進行了思考,極富沖擊力又兼具美感。
關於作者:
Fatma Aydemir,1986年生於卡爾斯魯厄。其祖父母以土耳其客籍工人身份來到德國。結束學業離開美茵河畔法蘭克福後前往柏林,並以編輯身份就職於《日報》(taz)。她以言簡意賅、觀點鮮明的寫作風格就日常種族主義、父系家庭結構以及德土關系發表報刊文章。2019年,參與了辯論集《你們的家園,我們的夢魘》(Eure Heimat ist unser Albtraum)的發行,從而解構了“家園”這一具有濃厚保守色彩的概念。於她而言,“家園”一詞是政治鬥爭概念以及惡托邦之地:意味著“父權、民族主義、反現代”。2017年,Aydemir發表長篇小說處女作《肘腕》(Ellbogen),描述了一名樣貌醜陋的年輕柏林女性。其第二部長篇小說《鎮尼》則講述了一個土耳其移民家庭及其試圖融入一個陌生冷漠國家時遭遇的重重困境.
《左鄰右里》 原書名:Nebenan 作者名:Kristine Bilkau 出版社:Luchterhand Literaturverlag
內容簡介:
基爾運河邊,自然、區鎮和工業之中,坐落著一個小鎮。新年剛過去不久。一個家庭從日常中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座廢棄房屋成了鄰居們關注的焦點:近四十歲的尤利婭徒勞地希望有一個孩子,她不久前和男友剛從大城市搬到這里,經營著一家小型陶瓷網店。六十出頭的阿斯特里德,幾十年來在附近的區鎮上經營一家診所,並照看日益年邁的姑媽。還有一個神秘的孩子出現在失蹤家庭的花園里。
他們像陌生人那樣在彼此周圍打轉,但似乎沒有被最鄰近的人注意到;他們想要聯系彼此,卻又退回到私人空間。他們都有秘密、渴望和恐懼。他們的道路相互交叉,他們的故事彼此相連,因為他們都在尋找我們所有人都渴望的東西:安全感、歸屬感和信任感。
關於作者:
Kristine Bilkau,1974年於漢堡出生並居住至今。大學期間主修歷史,隨後擔任《婦女與經濟雜志》(Frauen- und Wirtschaftsmagazine)記者。2015年,其首部長篇小說《幸福的一對》(Die Glücklichen)問世,講述了一個小家庭在關系波動中社會地位下滑的故事。Bilkau對社會現狀及其對人產生的影響觀察細微。在新作《左鄰右里》中,她將文學田野調查聚焦北德偏遠地區的社會環境,描述了一個小城鎮和一個被基爾運河貫穿的村莊以及鄉下人急盼搬離故土和城里人渴望回歸鄉野的矛盾與分裂。
《那些關於母親的謊話》 原書名:Lügen über meine Mutter 作者名:Daniela Dröscher 出版社:Verlag Kiepenheuer & Witsch
內容簡介:
作者講述了家庭成長經歷。在這個家里,一個話題主導一切:母親的體重。這個貌美如花、頑固執拗、反覆無常的女人是不是太肥了?她是否迫切需要減重呢?是的,她必須趕快行動起來。她的丈夫下了這樣的定論。而母親則因為這一點日覆一日地受到指摘。
《那些關於母親的謊話》可從兩方面解讀:一方面敘述了20世紀80年代洪斯呂克地區的童年生活,日益被父親的固有觀念所支配,即妻子的肥胖應為他的一切失敗負責:職場的晉升、社會地位的提高、村民的認可。另一方面,從今天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提出了質疑: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隱瞞了什麼,又撒了怎樣的謊?而在更大的語境下,這一切又告訴了我們什麼:無論我們情願與否,身處的社會都在不間斷地影響著我們。
作者以淡然卻深長的方式讓孩提時期的那個自己重返“名為家庭的室內劇”上演的年代。她成功地創作了一部動人心弦且編排精巧的長篇小說,講述了發生於細微的暴力以及責任和關懷。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本悲喜交加的書,講述了一個堅強的女人從未停止為了自己的生活自決權而鬥爭。
關於作者:
Daniela Dröscher,1977年生於慕尼黑,現居柏林。其發表於2009年的長篇小說處女作《喬治·撒瑪納劄之光》(Die Lichter des George Psalmanazar)被譽為“裝滿奇幻詭譎的海市蜃樓、撕心裂肺的憂思愁緒和精致巧思的巴洛克式珍奇異寶閣”。然而在此之後,其創作重心轉移到舞台上。2018年,她出版了自傳體散文《出示你的階級》(Zeige deine Klasse),以書寫的形式重回成長之地——洪斯呂克山腳下的500戶小鎮。她在其中以無所顧忌的坦率探討了家庭中的小市民階級氛圍——以及來源於“三個以D開頭的德語詞”的恥感:“胖媽、村莊、方言”。其長篇小說新作承接其後,講述了一個被父親和丈夫的責難充斥的鄉間童年。他覺得自己的妻子太胖了,因此要對家庭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負責。
《愚人》 原書名:Trottel 作者名:Jan Faktor 出版社:Verlag Kiepenheuer & Witsch
內容簡介:
布拉格的地獄邊境、一場劫數難逃的昏厥、縱身後的一躍和一種少見的由菊苣帶來的慰藉。這部流浪漢小說謔浪笑傲、熠熠生輝,而又色調昏暗。
小說中心:一位固執的敘述者、寫作者、土生土長的捷克人和天賦異稟的愚人,回憶一場跌宕起伏的人生。回憶的展開一直被一道暗痕貫穿:那個“天使”般的兒子在33歲時選擇了自殺,他的早逝將揭開一切。
愚人的故事始於蘇聯入侵後的布拉格。在一位姑媽的建議下,這個年輕的愚人攻讀計算機專業,但並沒有堅持多久。相反,他在愛情方面有了最初的怪異體驗,在辦公室里百無聊賴地統計謊言,最後運送軍糧。在與他後來的妻子從屬的“條頓騎士團”的一次重要相遇之後,他“移民”到了東柏林,隱匿在普倫茨勞貝格詭譎的地下場所中,建立了家庭,在他那滿滿當當的公寓里安裝了一個違反一切藝術原則的浴缸,驚訝於“意識形態化”的東德及其轉型,最後發現了自己對Rammstein戰車樂隊的一腔熱情。
關於作者:
Jan Faktor,1951年生於布拉格。在上塔特拉山地區以挑夫的身份謀生。1978年,遷居至東柏林,與妻子Annette Simon——克里斯塔·沃爾夫(Christa Wolf)之女一起生活,並以幼兒園教師和鎖匠等身份為生。1989年,這位普倫茨勞爾貝格詩歌界的“貧嘴”出版了一卷文字遊戲。彼時,他基本上仍用兩種語言來創作文本。其完美主義傾向延續至今。在其2006年首部長篇小說《煙囪》(Schornstein)中,他描述了一場寇哈斯式的反官僚主義抗爭,其中自傳成分占據了相當高的比例。幽默是其寫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分,即使是或尤其是在無事可笑之時。在其新書中,他仍忠於自傳體寫作。他寫道:“這部長篇小說究竟是為自己的隊伍出賽,還是真的如同無頭蒼蠅般四處亂撞?”
《施皮茨韋格》 原書名:Spitzweg 作者名:Eckhart Nickel 出版社:Piper Verlag
內容簡介:
一場為了愛的藝術品盜竊。“我未曾鐘情於藝術。”敘事者一開始就坦言自己為藝術門外漢,並講述了卡爾這個令人欽佩的朋友是如何以一腔對施皮茨韋格的熱情從另一面來說服自己的。故事內核:一段三角關系、一個天賦異稟的女孩和一場盜畫陰謀。精心策劃的覆仇計劃迫使同學情誼面臨最嚴峻的考驗。
這部作品猛烈抨擊了為社會所忽視的數字社會的圖像魅化及其萬能的視覺社交媒體語法。
“三個中學生逃脫平庸現實、闖進藝術世界、並面臨著在其中迷失自我的危險:《施皮茨韋格》是一個早戀故事、一個文學謎團、一個成長小說,將浪漫主義的魔幻瘋狂注入我們癡迷掌控的當下。
關於作者:
Eckhart Nickel行遍天下。1966年生於美茵河畔法蘭克福,先後在海德堡和紐約學習日耳曼語言文學,畢業後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和諾曼底。其足跡遍布葡萄牙各個角落,由此,他為這片土地撰寫了一份《使用指南》(Gebrauchsanweisung)。即使是加德滿都也並非遠隔千里:從那里開始,Nickel同克里斯蒂安·克拉希特(Christian Kracht)一道主辦了文學雜志《有朋》(Der Freund)。這位作者很早就從“在路上”的興趣與樂趣中收獲了累累碩果。其博士畢業論文聚焦托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晚期作品中的漫遊者;此外,還同克拉希特共寫了一部旅行指南《永恒假日:世界上最宜人的旅行地》(Ferien für immer: Die angenehmsten Orte der Welt)。Nickel尤以其波普文學五重奏“王之憂郁”(Tristesse Royale)成員的身份而為人所知。其新作《施皮茨韋格》是一部耐人尋味的長篇小說,歌頌藝術這門用眼去看的學問。評論界反響熱烈。
本文內容取自《德國書業周刊》(Börsenblatt),照片取自BIZ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