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民黨把台積電赴美設廠當成戰場,宣稱台積電在美建五奈米晶圓廠,將「去台化」、淘空台灣半導體競爭力,目的自然是為了指控執政當局維護台灣經濟重要支柱不力。
政治鬥爭原不足為奇,但這場政治鬥爭卻有個似是而非,乃至令人啼笑皆非的經濟包裝,像是技術、人才與供應商名單外流、矽盾效應不再等等,經過媒體大幅報導,倒也搞得有幾分人心惶惶的態勢,我們也就不妨來看看,哪些經濟包裝,實則只是政治論述,別無其他。
先說技術外流。最簡單的道理是,微軟、谷歌這些美國企業,都在台灣設分公司乃至研發中心多年,荷蘭的半導體設備廠ASML也宣布將在台灣設廠,但我們有因此學會作業系統軟體體或是搜尋引擎的技術嗎?顯然是沒有。台灣會因此就有了極紫外光光刻機的技術嗎?似乎也不太可能。技術會不會外流,跟在哪裡設廠的關係不大,跟企業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嚴謹與否比較相關。沒有到大陸設廠的台灣半導體公司,照樣被中國業者竊取關鍵技術與營業秘密便是明證。
這當然不是說,台積電赴美設廠,沒有技術外溢效應。地理空間相近,人員交流往來頻繁,離職或挖角學來一招半式也是合理之事,像中國立訊的創辦人王來春,便曾在鴻海工作,現在立訊已成鴻海最大的競爭者之一。
但這是美國人想要的嗎?或,台灣與美國產業鏈分工,會因此有什麼變化?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稍微回顧半導體的產業發展進程。簡單來說,半導體製造領域,並不是台灣從美國手上搶過來的,而是美國人不想要,台灣「撿來的」。半導體產業並沒有那麼特殊,就像製鞋業,美國的耐吉與德國的愛迪達,他們都在數十年前,保留了研發與品牌行銷兩端,把製造這種高污染的苦差事,外包給像台灣的寶成與豐泰這些廠商。除了生產成本高,歐美先進國的年輕人不想從事製造業也是因素之一(這一點也不奇怪,現在台灣的年輕人也未必想進製造業)。
唯一的差別是,台積電不是乖乖地坐等品牌母廠主宰供應鏈,殺價殺到流血成河,而是精益求精,在製程技術上成為全球霸主,反倒主宰了供應鏈,這是美國人始料未及的。
但這無法改變一點—美國人並不想從事半導體製造業,而且成本太高。台灣的優秀青年願意到晶圓廠工作,是因為這工作比其他工作薪水高出太多,但這在美國並非如此。台積電去美國設廠無法扭轉這樣的產業趨勢,他們只是滿足了美國政府的政治需求,因為他們非常清楚,美國在上個世紀先以晶片反傾銷稅,迫使日圓大幅升值,讓日本的半導體產業一蹶不振,近期則是用出口禁令,封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如有必要,他們總也拿得出辦法對付不聽話的台積電。這是台積電不得不支付的政治代價。
經濟上,台積電設廠有一些對台灣與台積電本身的小得小失。得,像是抒解台灣的用電用水壓力、分散風險;失,像是成本提高、人才外移;有一些則是相當荒唐可笑,像是說台積電的供應商名單將被美國掌握(這連台灣的散戶投資人都知之甚詳吧,更何況,台灣的供應商要是因此也能做美國生意,不也是好事一樁嗎?),但美國不會也不能因而拿回半導體製造的主導權,也就談不上什麼去台化或是競爭力喪失。
假面的經濟論述,只是滿足了國民黨的政治需求。
作者為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轉載自《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