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事實核查:川普联大演講中的不實言論

    聯合國2758號決議為何半個世紀之後再引爭議?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澳智庫最新報告: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無處不在,遙遙領先美國

    歐洲開始向美國武器說「不」 德國近3兆軍購僅8%留給美國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事實核查:川普联大演講中的不實言論

    聯合國2758號決議為何半個世紀之後再引爭議?

    澳智庫最新報告: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無處不在,遙遙領先美國

    歐洲開始向美國武器說「不」 德國近3兆軍購僅8%留給美國

    習近平「全國統一大市場」背後的擔憂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在倫敦街頭募捐 —— 為劉曉波人權獎籌資

    聯合國九個人權組和專家函習近平 關注違人權、針對中港維權者的跨境打壓急增

    杜伊斯堡中國文化節變抗議現場:活摘器官幸存者揭露中共罪行

    張展再被判刑四年:以「虛假訊息損害國家形象」

    張展案今開審 母親由公安送往法院 多名維權人士審前被帶走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女權五姐妹」被捕十年 「被噤聲」後抵抗如何繼續?

    瑞典茉莉第十次自選題畫詩10首

    中國首次躋身「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前十

    中國文藝界聯名給習近平寫信所釋出的政治風向標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三:對啟蒙觀念的警覺

    中國人製造的「Made In Italy」如何改變普拉托?

    【田牧筆談】:又見巴黎——與智者相聚散記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自由即奴役,父權是好的權力:《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序

    發動戰爭者反成美國貴客 普京已經贏了?

    【香江寄語】痛悼傅國涌先生

    今世傳奇半零落,雲霞滿紙寫《故交》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CHINA UND WIR · Ein riskantes Spiel

    為信仰與理想奮鬥一生——劉曉波逝世 8 周年紀念會

    台灣,怎麽了?

    看九州:關注中國的婦女權利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嚴家祺新著
    • 嚴家祺新著
    • 老魏論天下
    • 六四專欄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習近平為何願意在TikTok問題上讓步Why China’s Leader Xi Is Willing to Yield on TikTok

    「雞毛秀」被停播背後:得罪川普的高昂代價The F.C.C. Threatened to Punish Kimmel ‘the Hard Way.’ ABC Made It Easy.

    川普起訴《紐約時報》誹謗,時報:打壓獨立報導Trump Sues The New York Times for Articles Questioning His Success

    川普正在模仿中國模式,這糟透了Trump Is Copying China. That’s a Terrible Idea.

    我們正在目睹一個科學超級大國的自我毀滅We Are Watching a Scientific Superpower Destroy Itself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事實核查:川普联大演講中的不實言論

    聯合國2758號決議為何半個世紀之後再引爭議?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澳智庫最新報告: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無處不在,遙遙領先美國

    歐洲開始向美國武器說「不」 德國近3兆軍購僅8%留給美國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事實核查:川普联大演講中的不實言論

    聯合國2758號決議為何半個世紀之後再引爭議?

    澳智庫最新報告: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無處不在,遙遙領先美國

    歐洲開始向美國武器說「不」 德國近3兆軍購僅8%留給美國

    習近平「全國統一大市場」背後的擔憂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在倫敦街頭募捐 —— 為劉曉波人權獎籌資

    聯合國九個人權組和專家函習近平 關注違人權、針對中港維權者的跨境打壓急增

    杜伊斯堡中國文化節變抗議現場:活摘器官幸存者揭露中共罪行

    張展再被判刑四年:以「虛假訊息損害國家形象」

    張展案今開審 母親由公安送往法院 多名維權人士審前被帶走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女權五姐妹」被捕十年 「被噤聲」後抵抗如何繼續?

    瑞典茉莉第十次自選題畫詩10首

    中國首次躋身「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前十

    中國文藝界聯名給習近平寫信所釋出的政治風向標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三:對啟蒙觀念的警覺

    中國人製造的「Made In Italy」如何改變普拉托?

    【田牧筆談】:又見巴黎——與智者相聚散記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自由即奴役,父權是好的權力:《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序

    發動戰爭者反成美國貴客 普京已經贏了?

    【香江寄語】痛悼傅國涌先生

    今世傳奇半零落,雲霞滿紙寫《故交》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CHINA UND WIR · Ein riskantes Spiel

    為信仰與理想奮鬥一生——劉曉波逝世 8 周年紀念會

    台灣,怎麽了?

    看九州:關注中國的婦女權利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嚴家祺新著
    • 嚴家祺新著
    • 老魏論天下
    • 六四專欄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習近平為何願意在TikTok問題上讓步Why China’s Leader Xi Is Willing to Yield on TikTok

    「雞毛秀」被停播背後:得罪川普的高昂代價The F.C.C. Threatened to Punish Kimmel ‘the Hard Way.’ ABC Made It Easy.

    川普起訴《紐約時報》誹謗,時報:打壓獨立報導Trump Sues The New York Times for Articles Questioning His Success

    川普正在模仿中國模式,這糟透了Trump Is Copying China. That’s a Terrible Idea.

    我們正在目睹一個科學超級大國的自我毀滅We Are Watching a Scientific Superpower Destroy Itself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政經論壇

【淇園漫步】西方不再「天真」─簡析德國「對華戰略」

廖天琪Tienchi Martin-Liao文 /廖天琪Tienchi Martin-Liao
2023-07-17
在 政經論壇, 淇園漫步, 關注熱點
【淇園漫步】西方不再「天真」─簡析德國「對華戰略」

外長貝爾伯克對北京的態度很強硬,一再提出中國政府侵犯人權,台灣問題必須和平解決。圖。圖:www.euractiv.de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德國政府日前公佈了「對華戰略」,這份醞釀了一年半多(83週)的政府文件之所以如此「難產」有諸多原因。一是因為國際局勢的巨大變化,俄烏戰爭爆發並持續了500多天;二是中國抗新冠疫情政策,造成世界經濟的脫序,產業鏈的掉鏈;三是德國三黨聯合政府內部的意見難以統一;四是真正的原因:跟自己理念行事作風相悖、卻利益掛鉤的對手合作共處,進退兩難。

推薦新聞

事實核查:川普联大演講中的不實言論

事實核查:川普联大演講中的不實言論

2025-09-26
聯合國2758號決議為何半個世紀之後再引爭議?

聯合國2758號決議為何半個世紀之後再引爭議?

2025-09-26

西方不再「天真」

這份64頁的文件開宗明義就指出它是在歐盟框架內所生成的,所以它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不僅德國,也是歐盟各國當下的意向和未來對華政策的走向, 份量是不可小覷的。其中內涵雖然沒有太大的新意,對有些敏感的議題如人權問題、台灣議題,倒也白紙黑字地表明了堅定的立場,雖然它們佔的比例並不重,但是文本中強調的自由、民主和普世價值,以及指出中國對內緊縮壓制,對外積極擴展勢力,試圖改變國際規則的作法,在在地表達了西方世界「你懂的!」態度,在經濟上和氣候變化上雙方必須合作,但是陽關道或獨木橋都擺在面前,西方世界不再「天真」。

德國三黨聯合執政,左起自民黨 Christian Lindner是財政部長, 綠黨Annalena Baerbock外交部長,社民黨總理 Olaf Scholz。圖: Michael Kappeler/dpa

綠黨外長公布文件,北京不爽

7月12日這份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對華文件由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對媒體宣布,眾所週知這位綠黨的年輕政治家向來是主張人權應當放在外交政策首位的,這和社民黨的總理朔爾茨的綏靖態度很不同,她是北京最不受歡迎的「眼中釘」。貝爾伯克明確地說:「中國變了,我們的對華政策自然也就順應著改變了。」她自信地說,我們需要中國,但是中國也需要歐洲,合作是必要的,但要在公平競爭的平台上。

對於德國和歐盟來說,中國既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者,同時也是系統性對手。 2022年,中國以近3000億歐元的貿易額再次第七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6月,德中舉行第七次政府磋商。儘管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實質性關係,但雙方在理念上和行事規則上的差異明顯地有了更大的距離。中國繼續在國內限制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並且在外交政策上也採取了更加激進的立場。應對這些變化是德國對華戰略的目標,這份文件既要表明德國和歐盟將人權與經濟掛鉤的企圖,又不願刺激北京的神經,它做到了嗎?當然沒有,文件一公布,中方就祭出「干涉中國內政」那句蒼白可笑的套話。

中國外長秦剛在北京和柏林跟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握手。如今秦剛可能因為桃色緋聞而從公眾視野消失。在極權國家當官,烏紗帽隨時會被摘掉,有時腦袋都保不住。圖:sz.de

加強經貿,公平競爭

中國對美貿易佔極大的順差優勢,對德對歐的順差也不小。在很多行業方面,特別是原材料如稀土和一些金屬材料,德國是依賴中國的。機械設備、電子電器設備、光學儀器、化工產品、汽車、紡織產品、製藥等是兩國貿易的主要商品。同時雙方相互的市場投資也是有增無減。

近年來德國加強了能源轉型和綠色工業的發展,並且希望能跟中國合作。然而在市場准入、投資限制、公共採購、知識產權保護、強制性技術轉讓方面都存在不公平競爭。甚至還有政府補貼,產權盜版等問題都沒有妥善的解決。文件指出這是亟須改進的。

有一點非常重要,德國政府鼓勵企業多方面發展,

氣候變化是重要議題

中國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並且持續地擴大煤電產能。中國承諾在2030年達到排放峰值,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這不能滿足國際要求全球氣溫不可超越1.5 °C的限制。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產國,佔全球塑料廢物排放量的很大部分。德方努力與中國就此問題進行研究和商討。其實中國在再生能源的投資很多,技術也很先進,但不應只顧短期利益,而不重視氣候變化這個迫切的問題。

人權問題、言論新聞和宗教自由與公民社會

文件上說,世界人權宣言上明確指出,所有人都享有自由和公民權利。德國同中國的關係中,人權佔有重要地位,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不可接受。像新疆維吾爾人和西藏的人權受到壓制;香港的人權、法治也更加惡化;少數群體的權益和他們的宗教自由必須得到尊重;線上線下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必須得到捍衛;公民社會中人民的權利必須得到保障。

德國媒體及記者在中國的工作受到限制,而中國媒體和記者在德國卻暢通無阻地從事他們的行業,播放他們的新聞。「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在中國不能播放,這種不對等必須得到改進。

正視台灣問題

國際上之重視台灣問題,全拜中國仗勢欺人,文攻武嚇的惡行。日前歐盟也提出了台海的現狀不可改變。這份文件中就更是明文指出:「台灣海峽的現狀只能以和平以及雙方同意的方式才可改變。如果一方採取軍事行動,那麼這直接影響德國和歐洲的利益。」雖然這只是點到為止,但是言下之意,台灣的和平也是德國和歐洲的利益所在。文件裡提到「台海局勢凸顯了供應鏈的脆弱性,尤其是半導體供應鏈」,誰侵犯我們的利益,我們不會袖手旁觀,這也是所謂「去風險,降低風險」的重要一環。

文件還說:「德國與台灣在許多領域有密切和良好的關係,我們會擴大這種關係。在歐盟的『一中政策』範圍內,我們支持民主台灣參加國際的專業組織。」、「台灣作為德國公司的所在地,以及我們的貿易夥伴,是十分重要的。德國將增加高層政治訪問來鼓勵我們的公司在印太地區開發市場。」文件中這樣強調。

外長貝爾伯克與德國各界座談,凝聚解決問題共識/德國外交部網站
外長貝爾伯克與德國各界座談,凝聚解決問題共識/德國外交部網站

德國政治一向是謹小慎微的,特別是最近十多年來,中國成了財大氣粗的貿易夥伴,外交上戰狼作風咄咄逼人,除了美國,西方國家都不願得罪它。台灣問題就如同阿Q頭上那塊瘌痢,碰不得,一碰即跳,紅龍吐火燒死你。這兩年習近平做得過火了,加上獨裁普京的戰爭罪犯行為做了示範,民主國家深受其害,知道一味讓步綏靖,最後還是會引火燒身。德國如今能這樣明文提出「民主台灣」的和平及權益應當受到重視和保護,也算難能可貴了。

間諜活動、假消息、跨國侵犯華裔公民

中國的《反間諜法》於7月1日生效,擴大了國安機構的執法權限,增加了政府搜查個人和外企的權力,加大對出入境的管制。這令中國公民和外國企業感到焦慮不安。其實中國自己在外國進行的間諜活動近年來明顯地增加,特別是在網絡空間,更是肆無忌憚。面對這種情形,「對華戰略」中明言,堅決反對中國政府控制的團體在德國境內進行數字竊取和其他方式的間諜活動。還有所謂的「海外警察局」,對居住在德國的中國公民施加壓力,甚至侵犯他們的自由,德國當局和歐洲國家都已經或將要採取對策。

德方也注意到中國官方在海外散佈虛假信息,製造混亂,蠱惑人心,凡是關於香港、台灣、維、藏的官方消息都偏頗而不公正。另外宣傳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是必要而正義的行為,中國明顯站在侵略者一邊,反對北約,甚至加大跟俄羅斯在各個領域的合作。

科研自由、孔子學院

德國大學有教學、研究的自由,政府用公共資金來支助這些研究。德國大學和孔子學院的合作最近受到教育科研部長的批評,甚至考慮要禁止這種合作,因為孔子學院存在潛在的官方宣傳,所謂的「講好中國故事」,幾乎等於「講好中共的故事」,這是不能接受的。文件要求這類合作要有透明度,不能用於支持中國的宣傳。其實中國人公然進入德國的科技領域,難保沒有竊取商業、科學、技術的企圖,安全風險是很大的。

中國的全球野心

中國的軍備,包括核武庫、海軍等武裝部隊,更加現代化,更為精進。「一帶一路」讓許多國家負債,中國在跨大西洋聯盟、西巴爾幹和東歐、非洲、中亞、海灣、中東和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印太地區的勢力擴張日益明顯。通過經濟手段來實現其政治目標。面對這種趨勢,德國和歐洲必須以經濟的多樣化同其他地區加強經濟關係來應對。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能享受「發展中國家」的特權,在世貿組織中有特殊地位,這是不合時宜的。

結語

這份「對華戰略」包含的範圍很廣,有些議題只是一筆帶過,如婦女問題、城市交流等。但是大方向是很明確的:歐洲已經注意到中國的「大國崛起」,不論在經濟、軍事、科技各個領域已經走到世界前沿;中國以經濟手段來推動自己的政治目標,要取得國際政經規則的主導權;自由世界正面對一個對內壓制少數族裔、對外蠻橫的大國;中國吞併台灣的野心威脅到世界和平和西方利益;德國和歐洲跟中國的關係已是欲罷不能,只能謹慎前行。

德國終於敢「摸老虎尾巴」,觸碰人權侵犯、台灣問題這兩個中共政權的「死穴」,這是個良好的轉向,值得讚賞,但願德國政府不要只限於口頭文字,要進一步表現在實際的行動上,反正媒體和民間的各種人權團體都在進行監督,人們要求政府說到做到,否則下屆的選舉,聯合政府就要拍屁股走人了。

標籤: 台灣問題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廖天琪德國對華戰略氣候變化西方不再「天真」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秦剛消失之謎,習近平會處理他嗎?

下一篇文章

【胡平論政】:秦剛怎麽啦?

廖天琪Tienchi Martin-Liao

廖天琪Tienchi Martin-Liao

相關文章

事實核查:川普联大演講中的不實言論
政經論壇

事實核查:川普联大演講中的不實言論

2025-09-26
聯合國2758號決議為何半個世紀之後再引爭議?
政經論壇

聯合國2758號決議為何半個世紀之後再引爭議?

2025-09-26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人文天下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2025-09-26
澳智庫最新報告: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無處不在,遙遙領先美國
政經論壇

澳智庫最新報告: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無處不在,遙遙領先美國

2025-09-25
歐洲開始向美國武器說「不」 德國近3兆軍購僅8%留給美國
政經論壇

歐洲開始向美國武器說「不」 德國近3兆軍購僅8%留給美國

2025-09-25
習近平「全國統一大市場」背後的擔憂
政經論壇

習近平「全國統一大市場」背後的擔憂

2025-09-25
下一篇文章
【胡平論政】:秦剛怎麽啦?

【胡平論政】:秦剛怎麽啦?

【老陳時評】:拉達克地理的制高點 精神的制高點(上篇)

【老陳時評】:拉達克地理的制高點 精神的制高點(上篇)

【專文】豹之舞─悼念劉曉波逝世六週年

【專文】豹之舞─悼念劉曉波逝世六週年

熱門文章

柯克遇刺引發對美國政治暴力升級的擔憂Charlie Kirk Assassination Raises Fear of Surging Political Violence

柯克遇刺引發對美國政治暴力升級的擔憂Charlie Kirk Assassination Raises Fear of Surging Political Violence

2025-09-12
歐盟:困於中美俄之間,「難以立足大國博弈」?

歐盟:困於中美俄之間,「難以立足大國博弈」?

2025-09-09
學者張峻豪談台灣大罷免投票:民眾肯定當前政黨制衡格局

學者張峻豪談台灣大罷免投票:民眾肯定當前政黨制衡格局

2025-08-27
中國文藝界聯名給習近平寫信所釋出的政治風向標

中國文藝界聯名給習近平寫信所釋出的政治風向標

2025-09-17
社會主義條件下人的形象

社會主義條件下人的形象

2025-08-28
非洲-習近平新國際秩序的試驗場?

非洲-習近平新國際秩序的試驗場?

2025-09-19
俄羅斯無人機進入波蘭:北約稱在打擊這次「危險」入侵「非常有效」

俄羅斯無人機進入波蘭:北約稱在打擊這次「危險」入侵「非常有效」

2025-09-11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六四專欄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嚴家祺新著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老魏論天下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2025-08-26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2025-08-19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