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史上最傑出多產的巴洛克大師巴赫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是德國作曲家及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Cembalo/harpsichord)演奏家,也是巴洛克音樂(Baroque指歐洲文藝復興之後開始興起,且在古典主義音樂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樂類型,時期大約從1600年到1750年之間的150年 )的集大成者。近世以來,他被認為是音樂史上最偉大、最傑出、最重要的作曲家。
巴赫出生於艾森納赫(Eisennach )的一個音樂世家,自幼即接受音樂教育。10歲時父母亡故,他由長兄扶養,生活清苦。15歲時即前往Lüneburg進修學業,包括拉丁、希臘語、邏輯、修辭、神學和音樂等學科。 在Arnstadt 和Mühlhausen生活的那些年,他擔任教堂的管風琴師(1703年-1708年),也能修理樂器,經濟上能夠獨立自主。 1707年他同一位第二代的堂姐結婚,他們的兩個兒子(W.F.巴赫及C.P.E.巴赫)後來都成為著名的音樂家。往後巴赫歷任威瑪Weimar(1708年-1717年)與柯騰Köthen(1717年-1723年)的宮廷樂長。在威瑪期間巴赫作為管風琴演奏者、作曲者和樂器修護者的地位大大提升,他還組織訓練了一批歌手和樂手,是為巴洛克式樂團。他的薪酬也頗高,這段時期他樂曲的創作量很高,作品也漸臻成熟。
在Köthen的這六年,巴赫擔任樂團指揮(Kapellmeister),地位尊崇,待遇豐厚,他發覺他的長子有特殊的音樂稟賦,於是極力栽培,甚至為他寫作《給W.F.巴赫的鋼琴小冊》。1721年他將精心創作的六首管弦樂協奏曲獻給布蘭登堡總督,這就是著名的《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 )。他的妻子兩年前去世,巴赫於1721年再婚,他與這位年輕的歌手妻子感情甚篤,兩人共同的孩子中,J.C.F巴赫和J.C.巴赫也都是日後知名的音樂家。
巴赫生命中最後的20多年(1723年-1750年)是在萊比錫度過的。他擔任萊比錫聖湯瑪斯教堂音樂總監。 他在此創作了數量很大的樂曲,其中有為教會禮儀年所採用的清唱劇,總數有295首。除了為教堂寫作,他也為世俗場合創作樂曲。在這裡他也主持大學音樂社,帶領青年學生定期在咖啡廳或其他場合演出。此時,巴赫寫作的音樂完美而成熟,同時更趨於邏輯化而深邃,並轉向器樂的創作,如《戈德堡變奏曲》(Goldberg-Variationen)就是晚年的作品。他晚年的傳世之作是《賦格的藝術》(Kunst der Fuge).
巴赫終生自學作曲不輟,舉凡前人至晚輩的作品,無不研究。他一生極為多產,其作品質、量俱佳,除了歌劇,幾乎涉獵了當時所有的曲種,包含清唱劇(Cantata)、受難曲(Passion)、神劇(Oratorio)、經文歌(Motette)、彌撒曲(Messe)、聖詠(Choral)、卡農(Kanon)、各種樂器的獨奏曲、組曲(Suit)、室內樂及協奏曲等等。盡管巴赫沒有開創新風格,但他的創作廣納了德、意、法等國的音樂手法,並以嫻熟的複調技巧呈現,展現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與深奧的思想。
巴赫的音樂主題清晰,旋律精緻而複雜,模進(Sequentia同一旋律型在不同音高的重複)和重複音型的使用比較節制,轉調及和聲則更為自由,十分著重情節的鋪陳,銜接之處自然而和諧。巴赫擅長運用自由而精確的對位法,讓樂句在複調上儘量重複發揮,從鍵盤樂器到多聲部的協奏曲與大型合唱,都能發現對位的頻繁運用,從而營造出厚實而多層次的複雜交錯音響效果。巴赫最擅長的作曲形式——賦格,是在一個聲部上出現主題(Subject),然後在其他的聲部上,模仿、變化、堆疊,形成主題聲部和新的聲部相對應的樂句,好似各個聲部相互問答追逐,結構既嚴密,又活潑生動,情趣盎然。巴赫的音樂不僅是靈性和精神的創造,也是排列組合與理性推陳的再造,充分展現了音樂的純粹性。巴赫的天賦靈性和爐火純青,如數據陳列的精妙技巧,在音樂的創作方面,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從巴赫傳世的作品數量來看,他確實是位多產的作曲家,何況世人知道,至少有上百件巴赫作品已經散佚。「巴哈作品目錄」(Bach-Werke-Verzeichnis,縮寫:BWV)是目前最通用的巴赫作品編號方式。這個體系由沃夫岡·史密德(Wolfgang Schmieder1901-1990)於1950年完成,是按照作品的體裁分類。 目錄共分13章:
1. 清唱劇,BWV 1-224
2. 經文歌,BWV 225-231
3. 彌撒及其他宗教合唱作品,BWV 232-243
4. 受難曲及神劇,BWV 244-249
5. 四聲部聖詠,BWV 250-438
6. 歌曲及詠歎調,BWV 439-524
7. 管風琴曲,BWV 525-771
8. 鍵盤樂曲,BWV 772-994
9. 魯特琴曲,BWV 995-1000
10. 室內樂,BWV 1001-1040
11. 管弦樂,BWV 1041-1071
12. 卡農,BWV 1072-1078
13. 晚期複調作品,BWV 1079-1080
但由於他那個時代的音樂風尚轉變,人們追求簡明、輕巧的風格,巴赫的複調音樂在其死後被視為陳腐之物,其成就在數十年內未得到應有的評價,僅僅作為管風琴演奏家與教師而聞名。雖然莫紮特、貝多芬等大作曲家均對巴赫推崇備至,但直到浪漫主義時代,作曲家孟德爾頌於1829年在柏林改編並指揮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才使樂壇正視巴赫音樂的價值;浪漫早期以降的作曲家也多受巴赫影響。此後數代音樂家對他的作品進行了发掘、研究、整理和推廣,巴赫逐漸恢復了崇高的地位。
巴赫家族是圖林根Thüringen地區一個顯赫的音樂世家,從16世紀末至18世紀末兩百年之間,跨越七代,產生了50多位音樂家,從他的高、曾祖到他的兒子,許多都是職業音樂家,擔任宮廷、教堂的風琴師、管風琴師、指揮、音樂總監或作曲家,此家族堪稱人類文化史上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