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自外於全球化?完全不可能》一文中,分析的是中國與全球化的利益攸關。本文分析與之相關的另一個被炒得很熱的話題:全球化要去中國化。這個命題,其實是少數人根據西方輿論從「脫鉤論」到「去風險化」而做出的判斷。但命題的提出者沒有考慮到,從脫鉤到去風險實際上已經是種回縮,實際操作並非如此,最近的例子就有一個:美國一直要封禁與中國關係密切的TikTok,但2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加入了社交平臺TikTok,目標就是為了競選連任,希望在那1.7億用戶中開發出票源。
解鈴還需系鈴人。全球化這一過程從經濟全球化開始,中堅力量是西方各國的跨國公司。因此,全球化去中國化的決定力量並非政界,而是商界。
中國美國商會報告:是去是留意彷徨
2月1日,中國美國商會頒佈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這一最新報告是基於去年10月至11月訪問343家涉及不同領域的在華美企獲取的資料撰寫,顯示有近3分之一的受訪者預期公司去年的稅前利潤同比將有所增加,有3成美企認為隨著疫情過去和美中高官互訪,預料今年美中關係會有改善,對營商前景謹慎樂觀;過半數企業表示,會把中國列為全球首選或前三位投資點,同比增加5個百分點。調查還顯示,有77%的企業沒考慮把生產採購線轉離中國。但超過40%表示,暫沒有計劃增加在華投資,有半數企業表示,如果中國擴大市場准入,將考慮追加投資15%。
受訪企業對於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市場准入、監管執法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等方面存在擔憂。有近六成的會員企業對中國進一步對外資開放市場信心不足,但對此有信心的企業比2022年增加了9個百分點。也有57%企業以不確定或信心不足,形容中國政府開放市場的承諾。
企業擔心的首要問題是「美中關係日益緊張」,其次是中國法律不確定和勞動力成本增加,因素有多種:部分受訪技術和研發企業視中國的《網路安全法》為在華投資的挑戰;第三是企業招聘人才困難,不少人才出於地緣政治緊張的原因,不願意搬到中國;中國經濟放緩讓人才預期降低,也影響美企招聘外籍人才。
總的來說,這一最新調查顯示,與疫情時期及去年相比,在華美企對投資前景的預期和實際利潤抱謹慎樂觀的態度,相對疫情後已有所改善。
歐洲對華投資的風向標:德國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商界與美國同行一樣處於彷徨狀態。1月24日,中國德國商會公佈了去年9月至10月進行的一項調查,調查的對象是商會的566家會員企業。
調查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在華德企認為,中國創新者將在五年內引領他們的行業;近四成的企業認為創新是中國市場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汽車行業,超過一成的德企認為中國的競爭對手已經是創新領袖。但這些企業中有八成以上認為中國經濟呈現下降趨勢,64%的企業認為這是暫時的經濟放緩,未來1-3年將反彈。超過四成的德企對今年行業發展持樂觀態度。
但這些德企的投資判斷分別較大。54%的企業認為中國市場的投資吸引力在下降,但有同樣比例的企業計畫在未來兩年增加在中國的投資,比上一次的調查增加3%,但比2021年的71%還是相差很大。在華德企對中國市場的風險考慮較多。超過八成的企業認為主要風險是地緣政治緊張,有45%的企業正致力於建立獨立於中國的供應鏈,在中國境外設立額外業務的有40%。
德國外國直接投資總額從 2022 年的 1700 億歐元降至去年的 1160 億歐元,但對華投資占總額的比重上升至10.3%,這是自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有90%的德國企業家表示,他們將到中國投資。
德國政界也不想與中國經濟脫鉤。去年11月,歐盟準備針對中國太陽能產品進口實施貿易限制,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為此致信歐盟委員會。信中寫道,「我聽說歐盟委員會可能打算針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元件實施保障措施。我對此感到非常強烈的擔憂。」原因是歐盟國家的太陽能裝機容量創歷史新高,其中絕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板和零部件來自中國。德國總理肖爾茨和企業代表已宣佈,將於4月15日至16日訪華。
與疫情時期及去年相比,在華美企對投資前景的預期和實際利潤抱謹慎樂觀的態度,相對疫情後已有所改善。路透社照片
美國與中國經濟脫鉤?目前還不行
近幾年,美國華府希望重塑國際供應鏈時將中國排除在外,實現「去中國化」。不過,在實施過程中,美方發現困難重重。2月8日,《華爾街日報》發表《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降至十多年來最低,中美經濟脫鉤了?》一文,引據美國商務部資料,指出去年美國商品貿易逆差總額從2022年的1.2萬億美元縮減至1.1萬億美元。占GDP的比重降至3.9%,為十多年來最低水準,上述資料的大部分縮減是通過對華貿易縮減來實現的:去年,對華貿易逆差數字降至2,810億美元,為2010年以來最低水準。但該文指出一個事實:美國並沒有像相關資料顯示的那樣戒斷中國進口商品,中國和西方的製造商已經找到了許多繞過關稅的方法,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以規避美國的關稅。因此,美國對墨西哥的進口額去年超過中國,為15年來首次,美國對墨貿易逆差躍升至1520億美元,是2017年的兩倍多。美國與越南去年的貿易逆差為1050億美元,幾乎是2017年的三倍。在美國從越南和墨西哥增加的進口中,很多商品的生產要素實際上原產於中國。
哈佛商學院的經濟學家蘿拉·阿爾法羅和達特茅斯塔克商學院的經濟學家達文·卓爾在他們的論文中寫道,表面上看來,美國正在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墨西哥和越南等國都在從中國進口更多的產品,而中國對這些國家的直接投資已在激增,表明中國企業正在那裡開設更多的工廠。這些趨勢暗示,企業可能只是在將它們漫長供應鏈的最後部分轉移出中國,而且一些企業正在把越南或墨西哥等國家作為中轉站,從那裡將部分或大部分仍在中國製造的商品運往美國。
論文作者認為,中美經濟脫鉤的根本障礙在於,中國在世界製造業中的主導地位讓人很難找到替代品。將越南、墨西當作中轉站的結果是導致消費品價格上揚:中國在美國商品進口中占比下降五個百分點,也許會導致美國從越南進口的產品價格上漲9.8%,從墨西哥進口的產品價格上漲3.2%。
《紐約時報》從去年開始,發表了不少文章,分析中美脫鉤具有多大的可能性。在《「中美國」的起與落:「世界最成功的合資企業」如何走向解體》一文中,引據哈佛商學院蘿拉·阿爾法羅和達特茅斯塔克商學院達玟·楚爾的一項研究證明,從其他國家進口商品的價格更高,比如,從越南進口的商品價格比從中國進口高10%,從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價格高3%。《「脫鉤」不易:研究發現美國供應鏈仍高度依賴中國》(2023年8月31日)一文中,引據了多個研究報告,證明脫鉤不易。
還有的報告則懷念廉價的中國製造為美國消費者帶來的好處。《儘管失業,但對華貿易帶來的物價下降使美國家庭的生活大幅改善》(Despite job losses, lower prices from trade with China have left US households massively better off. )則證明,從2000年到2007年,從中國進口產品相當於將美國家庭的平均消費能力提高了約2%,也就是美國家庭的年均購買力增加了1500美元。另一項研究發現,從2004年到2015年,中國商品將美國的物價每年壓低0.19%。
上述各種調查、分析都表明一點:中美之間耗時30多年建立起來的經濟互相依賴關係,短時間內脫鉤,只是政客們與一些時評作者的幻想,現實遠比他們設想的複雜。
※作者為中國湖南邵陽人、作家、中國經濟社會學者。現今流亡美國,曾任職於湖南財經學院、暨南大學和《深圳法制報》報社。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著有《中國:潰而不崩》、《中國的陷阱》、《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大揭密》等書。
轉載自《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