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與美國合作的“肩並肩聯合軍演”下月即將登場,華盛頓新政府任命的美國國防部長首次造訪亞太國家,彰顯對這一地區安全形勢的重視。東南亞學者分析認為,一旦烏克蘭停戰,亞洲生戰的風險性可能增高。
綜合東南亞媒體消息報道,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將於下周分別前往夏威夷、日本關島和菲律賓。這是赫格塞斯上任後,首度正式造訪太平洋地區國家。美國國防部強調此行旨在強化同盟及夥伴關係,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願景(Indo-Pacific)。據悉美國防長行間將陸續造訪盟友國家的美軍設施,包括在夏威夷會晤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相關人員。
時值中國軍事力量不斷增強且圍繞台灣島周邊的軍演日益頻繁,美國國防部長訪日期間將與日本防衛相中谷元(Gen Nakatani)舉行會談,包括如何強化威懾力、因應中國軍力增強、北朝鮮核導彈研發,要求日本增加防衛經費等議題。赫格塞斯還將出席硫磺島戰役80周年紀念儀式,參觀旨在增進日美友誼的兩軍官兵進行體能訓練。這位新任美國防長此前曾經呼籲美國政府削減在全球大部分地區的軍費開支,以便集中精力用於對抗中國。
美國國防部長此行還將與菲律賓軍方人士舉行會談,就安全保障目標交換意見。美菲1951年簽署《美國-菲律賓共同防禦條約》(United States-Philippines Mutual Defense Treaty),這是美國對菲律賓受到船艦或飛機攻擊時進行防禦並提供安全保障的承諾。
今年3月20日,菲律賓國防部宣布考慮將具有戰略意義的格蘭德島(Grande)和奇基塔島(Chiquita)劃為軍事保留區,以加強菲律賓在南中國海的軍事存在。這兩座島嶼位於呂宋島中西部的蘇比克灣(Subic Bay)、鄰近南中國海,曾是美國駐菲律賓的海軍基地。
近年來南中國海局勢日益緊張,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之間的領土爭議趨向尖銳化。中國堅稱擁有南海地區大部分主權,周邊的菲律賓、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汶萊則分別索討各自的主權,其中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在維護南海主權議題上與北京針鋒相對,且不斷尋求與美國強化安全合作。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不久前發布聲明,重申美國在南中國海支持菲律賓盟友,譴責稱中國海軍採取的海空行動是不安全且不負責任的行為。
今年4月下旬,一年一度的菲美“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事演習即將登場。目前菲律賓正在積極籌備。菲律賓海軍司令埃斯佩萊塔(Jose Ma. Ambrosio Ezpeleta)日前向記者會透露,為了因應區域安全挑戰,此次菲美聯合軍演的海上打擊項目將於4月21日在巴丹省(Bataan)外海進行,這是一片面向南海的水域。屆時菲律賓海軍3套導彈系統將開展實彈發射演練,分別是:長釘(Spike)非瞄準線飛彈、海星(C-Star)反艦飛彈,以及西北風3型(Mistral 3)地對空飛彈。菲律賓陸軍司令賈里多(Roy Galido)日前在慶祝建軍128周年講話時也表示,面對新的安全挑戰,菲律賓陸軍未來工作重點將由過去 “肅清內部叛軍” 轉向 “對抗外敵和抵禦侵犯” 。這位菲律賓陸軍將領並未點名任何國家。他強調陸軍作戰策略的轉變符合海陸空協同作戰的 “綜合群島防禦概念” (CADC)。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菲美“肩並肩”軍演期間,美軍在菲律賓部署泰風中程導彈系統(Typhon Weapons System)引起中國強烈不滿。北京批評美國中導系統進駐太平洋破壞亞洲地區穩定。但據菲媒報道,該套中程飛彈系統並未撤走,且還進一步完善設備,包括4輛導彈發射車(mid-range capability)、1輛指揮控制車以及配套的導彈裝填車、吊裝車、電源支持車等。各方關注在此次聯合軍演期間,美軍部署在菲律賓呂宋島的泰風中程飛彈系統是否將會對外展示實彈演練。這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為美國陸軍開發的一套陸基飛彈發射系統,射程為480公里。但在菲律賓2025年預算中並未顯示購買該飛彈系統的預算。
泰國軍事專家分析稱,當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不斷增加,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和經濟都面臨不定性挑戰。跟俄羅斯重視亞洲的政策方向不同,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後美國的亞洲政策尚未完全明朗。觀察此次美國防長訪問亞洲,如果華盛頓持續在亞太地區投注軍事部署,說明太平洋地區將會成為美國戰略轉移的重點。反觀中國方面近期頻繁軍演,範圍不僅只是台灣島周邊,中國海軍也在澳洲、越南海域舉行軍演。倘若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減弱,中國的影響力勢必會進一步擴大。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