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紐約的選民今日突然犯賤

    中國公布「吉林一號」台灣衛星照之評析

    COP30登場:美國缺席 中國補位?

    史無前例:中國剛剛在太空烹煮了新鮮雞肉

    中國安全部門的AI願景:利用人工智慧完善對社會的監控China’s Security State Sells an A.I. Dream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紐約的選民今日突然犯賤

    中國公布「吉林一號」台灣衛星照之評析

    紐約首位穆斯林市長?「馬姆達尼時刻」的深遠政治意義

    如何面對產業轉型與升級的綠電需求

    紐約市長選舉:馬姆達尼擊敗前州長科莫勝選Mamdani has been elected mayor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舌戰寒風中的良知與自由——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在海德公園「演講者之角」募捐

    紀念第106個「10月17日」——蹭網發推之一二七

    陰雲之下的紀念:倫敦與曼城聯合紀念「四通橋事件」三周年

    國慶非慶,實為國殤 —— 暴政七十六年,吾輩當為自由民主而呼聲 釋放所以政治犯

    荷蘭十一國殤集會:號召全民反抗運動 荷蘭華人聯合譴責中共暴政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COP30登場:美國缺席 中國補位?

    史無前例:中國剛剛在太空烹煮了新鮮雞肉

    中國安全部門的AI願景:利用人工智慧完善對社會的監控China’s Security State Sells an A.I. Dream

    巴黎開業首日 Shein深陷輿論風暴

    真相的代價──當Google撤守 誰守護事實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巴黎開業首日 Shein深陷輿論風暴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三:對啟蒙觀念的警覺

    中國人製造的「Made In Italy」如何改變普拉托?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獲得

    與審查者同行 中國出版業近十年的變遷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自由即奴役,父權是好的權力:《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序

    發動戰爭者反成美國貴客 普京已經贏了?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CHINA UND WIR · Ein riskantes Spiel

    為信仰與理想奮鬥一生——劉曉波逝世 8 周年紀念會

    台灣,怎麽了?

    看九州:關注中國的婦女權利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嚴家祺新著
    • 嚴家祺新著
    • 老魏論天下
    • 六四專欄
    • 追思萬潤南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中國安全部門的AI願景:利用人工智慧完善對社會的監控China’s Security State Sells an A.I. Dream

    紐約市長選舉:馬姆達尼擊敗前州長科莫勝選Mamdani has been elected mayor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中國發布「十五五」規劃,強調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雄心Ahead of Trump-Xi Meeting, China Doubles Down on Tech Ambitions

    習近平繼續清洗軍方最高層,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落馬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紐約的選民今日突然犯賤

    中國公布「吉林一號」台灣衛星照之評析

    COP30登場:美國缺席 中國補位?

    史無前例:中國剛剛在太空烹煮了新鮮雞肉

    中國安全部門的AI願景:利用人工智慧完善對社會的監控China’s Security State Sells an A.I. Dream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紐約的選民今日突然犯賤

    中國公布「吉林一號」台灣衛星照之評析

    紐約首位穆斯林市長?「馬姆達尼時刻」的深遠政治意義

    如何面對產業轉型與升級的綠電需求

    紐約市長選舉:馬姆達尼擊敗前州長科莫勝選Mamdani has been elected mayor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舌戰寒風中的良知與自由——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在海德公園「演講者之角」募捐

    紀念第106個「10月17日」——蹭網發推之一二七

    陰雲之下的紀念:倫敦與曼城聯合紀念「四通橋事件」三周年

    國慶非慶,實為國殤 —— 暴政七十六年,吾輩當為自由民主而呼聲 釋放所以政治犯

    荷蘭十一國殤集會:號召全民反抗運動 荷蘭華人聯合譴責中共暴政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COP30登場:美國缺席 中國補位?

    史無前例:中國剛剛在太空烹煮了新鮮雞肉

    中國安全部門的AI願景:利用人工智慧完善對社會的監控China’s Security State Sells an A.I. Dream

    巴黎開業首日 Shein深陷輿論風暴

    真相的代價──當Google撤守 誰守護事實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巴黎開業首日 Shein深陷輿論風暴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三:對啟蒙觀念的警覺

    中國人製造的「Made In Italy」如何改變普拉托?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獲得

    與審查者同行 中國出版業近十年的變遷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自由即奴役,父權是好的權力:《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序

    發動戰爭者反成美國貴客 普京已經贏了?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CHINA UND WIR · Ein riskantes Spiel

    為信仰與理想奮鬥一生——劉曉波逝世 8 周年紀念會

    台灣,怎麽了?

    看九州:關注中國的婦女權利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嚴家祺新著
    • 嚴家祺新著
    • 老魏論天下
    • 六四專欄
    • 追思萬潤南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中國安全部門的AI願景:利用人工智慧完善對社會的監控China’s Security State Sells an A.I. Dream

    紐約市長選舉:馬姆達尼擊敗前州長科莫勝選Mamdani has been elected mayor

    「習川會」誰是贏家?中國運用籌碼贏得關鍵讓步 The Art of Letting Trump Claim a Win, While Walking Away Stronger

    中國發布「十五五」規劃,強調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雄心Ahead of Trump-Xi Meeting, China Doubles Down on Tech Ambitions

    習近平繼續清洗軍方最高層,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落馬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English

Remembering Tiananmen – A Call for Memory, Resistance, and Compassion

Tenzyn Zöchbauer文 /Tenzyn Zöchbauer
2025-06-06
在 English, 六四專欄, 關注熱點
Remembering Tiananmen – A Call for Memory, Resistance, and Compassion

Tenzyn Zöchbauer, Head of the Tibet Initiative in Germany, Picture: Meetingpoints Potsdam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Editor’s note: Sino Euro Voices e.V., The Federation for a Democratic China, and China Democratic Party UK Headquarters have held an international zoom conference on June 2nd to commemorate the 36. anniversary of the June Fourth massacre. We publish the speeches of the invited guests here. 編者按:歐洲之聲、民主中國陣線和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於6月2日聯合舉辦「六四」36週年全球網絡視頻紀念會議——【紀念八九民運 創建憲政民主】,本站將陸續發表與會者的發言稿。)

推薦新聞

紐約的選民今日突然犯賤

紐約的選民今日突然犯賤

2025-11-07
中國公布「吉林一號」台灣衛星照之評析

中國公布「吉林一號」台灣衛星照之評析

2025-11-07

Tashi Delek everyone, 

It is a profound honor to join this call today, united in remembrance and resistance. We gather here to remember one of the darkest chapters in recent history — the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of 1989. A moment etched into our collective memory. A moment the world must never forget.

June 4th is more than a date. It is a symbol of courage — of Chinese citizens who, armed only with their ideals and dreams for a better future, stood up against the violent machinery of the state. They demanded freedom. They demanded reform and many paid the ultimate price for daring to believe in democracy.

When I think of Tiananmen, I am reminded not only of those brave students and workers in Beijing, but also of the countless Tibetans who have long resisted the authoritarian grip of the CCP. Tibetans were already calling for change – Long before the world witnessed tanks roll into Tiananmen Square.

In 1987,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who will turn 90th by this year, proposed the “Five-Point Peace Plan” — a peaceful vision for genuine autonomy for the Tibetan people. Inspired by this call, Tibetans took to the streets in Lhasa. They waved Tibetan flags, chanted for independence, and demanded the return of their official leader.

Between 1987 and 1989, the Tibetan capital saw waves of demonstrations. In March 1989, just weeks before the uprising in Beijing, thousands of Tibetans filled the streets again. The response was brutal: after three days of peaceful protests, the Chinese Army opened fire on unarmed civilians. Martial law was imposed, foreign journalists were expelled, and an estimated 60,000 troops and police flooded into Lhasa.

That bloodshed in Tibet was a harrowing prelude to the massacre in Beijing. The same tactics. The same violence. The same silence.

Lhasa remained under martial law for thirteen months. Hundreds were killed. Thousands were imprisoned. And yet, the spirit of resistance — in Tibet, in China, and beyond — refused to die.

Today, 36 years later, the repression has not ended.
Tibetan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under attack.
Children are forcibly removed from their families and placed into colonial-style boarding schools.
Monasteries are destroyed.
Surveillance is omnipresent.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is criminalized.

And whil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ttempts to erase this history, rewrite the truth, and export its authoritarian ideology abroad, we are here to say: We remember. We resist. We will not be silent.

The Tiananmen Massacre was not just a tragedy for China. It was a warning to the world. A warning of what happens when authoritarian regimes go unchallenged.

In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globally — when loud, well-funded forces promote lies, manipulate the truth, and suppress dissent — it is more urgent than ever to stand up for human rights and for justice.

For me, this day is not only one of remembrance — it is a day of commitment. A day to recommit ourselves to the values that the Tiananmen protesters stood for. A day to defend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wherever they are under attack — from Hong Kong to East Turkestan, from Tibet to Ukraine, from Myanmar to Iran.

Thank you.

札西德勒各位朋友,

我非常榮幸今天能加入這次號召,團結起來,共同紀念和反抗。我們聚集在這裡,緬懷近代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這一刻深深銘刻在我們的集體記憶中。這是世界永遠不會忘記的時刻。

6 月 4 日不僅僅是一個日期。它是勇氣的象徵——中國公民僅憑對美好未來的理想和夢想,勇敢反抗國家機器的暴力。他們要求自由要求改革,許多人因為敢於相信民主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當我想到天安門事件時,我不但想起了北京那些勇敢的學生和工人,也想起了無數長期反抗中共專制統治的西藏人。早在世界目睹坦克車開進天安門廣場之前,西藏人就已經開始呼籲改變。

1987年,今年將年滿90歲的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提出了「五點和平計畫」──為西藏人民實現真正自治的和平願景。在這項號召的鼓舞下,拉薩的藏人走上了街頭。他們揮舞著西藏旗幟,高喊獨立口號,並要求西藏官方領導人回國。

1987年至1989年間,西藏首府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示威遊行。 1989年3月,就在北京爆發抗議起義的幾週前,數千名藏人再次走上街頭。回應是殘酷的:經過三天的和平抗議,中國軍隊向手無寸鐵的平民開火。當局實施戒嚴,驅逐外國記者,約6萬名軍警湧入拉薩。

西藏的血腥屠殺是北京大屠殺的悲慘前奏。同樣的戰術。同樣的暴力。同樣的沉默。

拉薩戒嚴持續了十三個月。數百人被殺害。數千人被監禁。然而,反抗精神──在西藏、在中國以及其他地方──卻不肯消亡。

如今,36年過去了,鎮壓仍未結束。藏語和藏文化正遭受攻擊。孩子們被強行帶離家庭,送入殖民風格的寄宿學校。修道院被毀。監視無處不在。宗教和文化表達被視為犯罪。

當中國政府試圖抹去這段歷史、改寫真相、並將其威權主義意識形態輸出到國外時,我們在此說:我們記得。我們抵抗。我們不會保持沉默。

天安門大屠殺不僅是中國的一場悲劇。這是對世界的警告。這是一個警告,當獨裁政權不受挑戰時會發生什麼。

當全球民主受到威脅時——當喧囂且資金雄厚的勢力散播謊言、操縱真相、壓制異議時——捍衛人權和正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

對我來說,這一天不僅是紀念的一天,更是承諾的一天。這一天,我們要重新致力於天安門抗議者所代表的價值。這一天,我們要捍衛民主和人權,無論它們在何處受到侵犯——從香港到東突厥斯坦,從西藏到烏克蘭,從緬甸到伊朗。

謝謝。

標籤: 36. Tiananmen commemorationSino Euro VoicesTenzyn Zöchbauer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六四專欄】記憶燈火終將匯聚成照亮未來的光明

下一篇文章

China und Russland arbeiten militärisch zusammen

Tenzyn Zöchbauer

Tenzyn Zöchbauer

相關文章

紐約的選民今日突然犯賤
政經論壇

紐約的選民今日突然犯賤

2025-11-07
中國公布「吉林一號」台灣衛星照之評析
政經論壇

中國公布「吉林一號」台灣衛星照之評析

2025-11-07
COP30登場:美國缺席 中國補位?
人文天下

COP30登場:美國缺席 中國補位?

2025-11-07
史無前例:中國剛剛在太空烹煮了新鮮雞肉
人文天下

史無前例:中國剛剛在太空烹煮了新鮮雞肉

2025-11-07
中國安全部門的AI願景:利用人工智慧完善對社會的監控China’s Security State Sells an A.I. Dream
English

中國安全部門的AI願景:利用人工智慧完善對社會的監控China’s Security State Sells an A.I. Dream

2025-11-06
紐約首位穆斯林市長?「馬姆達尼時刻」的深遠政治意義
政經論壇

紐約首位穆斯林市長?「馬姆達尼時刻」的深遠政治意義

2025-11-06
下一篇文章
China und Russland arbeiten militärisch zusammen

China und Russland arbeiten militärisch zusammen

A military aggression by China against Taiwan is growing

A military aggression by China against Taiwan is growing

Die einzige politische Lebensform ist Demokratie

Die einzige politische Lebensform ist Demokratie

熱門文章

時隔六年見川普 習近平:美中不應陷報復循環

時隔六年見川普 習近平:美中不應陷報復循環

2025-10-30
【追思萬潤南】自由與科技同樣偉大,因為它們都讓人類得以飛翔

【追思萬潤南】自由與科技同樣偉大,因為它們都讓人類得以飛翔

2025-10-27
「10•13」又一次嵌入中國歷史——蹭網發推之一二六

「10•13」又一次嵌入中國歷史——蹭網發推之一二六

2025-10-17
哀悼去國懷鄉心繫天下的萬潤南

哀悼去國懷鄉心繫天下的萬潤南

2025-10-14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2025-10-17
稀土禁售令:中美科技戰「核爆」臨界點

稀土禁售令:中美科技戰「核爆」臨界點

2025-10-16
紐約的選民今日突然犯賤

紐約的選民今日突然犯賤

2025-11-07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六四專欄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嚴家祺新著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老魏論天下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追思萬潤南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巴黎開業首日 Shein深陷輿論風暴

巴黎開業首日 Shein深陷輿論風暴

2025-11-06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2025-08-26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