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秋,徐唯辛《烏克蘭·每一天》畫作已達1298幅,我的配畫小詩也500首了。
雖從未到過烏克蘭,但我們每日觀看新聞、研究並感受戰爭,以繪畫與詩歌遠距離地參與戰爭,陪伴陷入烽火泥沼的烏克蘭人,表達我們未在場者的真情共鳴。
這是對戰爭的藝術記錄,也是情感的陪伴,如微光照進戰爭的裂縫中。
(一)
以詩配畫453
那俄羅斯女人用手掌輕輕遮面,
手指塗了指甲油,淡粉顏色淺。
她的眉毛上揚,帶著驚愕的弧度,
恐懼如影,眼瞼顫抖淚水漣漣。
也許曾在莫斯科的紅場歡呼普京,
高歌帝國的榮光,挺戰如同烈焰。
如今戰爭的鐮刀歸來,收割狂熱。
因果輪回,烏克蘭無人機頭頂盤旋。

2025年5月28日
(二)
以詩配畫455
火舌如狂野舞者纏繞著四座機場,
一場神秘的敵後奇襲創造了輝煌。
代號“蜘蛛網”的行動如特洛伊木馬,
從卡車腹中升起,無人機雄鷹飛翔。
烏克蘭特工借助人工智能的導航,
令超四十架俄戰機化為廢鐵渣鋼。
俄羅斯空軍的雄心在烈焰中昏厥,
失敗陰影逼近,壓垮普京的胸膛。

2025年6月2日
(三)
以詩配畫462
蒼穹燃起戰火,俄機慘被擊落。
烏克蘭F16與瑞典鷹獅流星交錯。
空中的交鋒是一幕無聲的戲劇,
人類意志與科技之力瞬間聚合。
藍黃色印記的瑞典鷹獅翺翔其間,
為F16指引方向,如影隨形。
帶著北歐最先進科技的靈魂,
鷹獅以優雅姿態護翼,瀟灑輕盈。

2025年6月15日
(四)
以詩配畫464
他們瞬間相峙,如靜默一個世紀。
G7會上,展現文明與野蠻的對立。
山中之松直挺,梅爾茨字字鏗鏘:
“我們不能以這個方式與戰犯同席!”
金髮淩亂特朗普,一個滑稽劇醜角。
為侵略者喊冤,愚蠢而荒謬的邏輯。
像莎翁筆下的理查三世走進真人秀,
他只有最卑鄙的私欲與赤裸的算計。

2025年6月18日
(五)
以詩配畫468
他走下舷梯,風掠過軍綠色的外衣。
空氣中彌漫著與死亡擦肩的的低語。
一次抵達,一次暗殺陰謀的粉碎。
如肅穆的朝聖,他拖著沈重步履。
年輕的總統肩扛千山與萬壑,
扛著烏克蘭無數墓地的沈默。
身後,是一個仍在燃燒的國度,
他冒險叩響世界,在呼喊中穿梭。

2025年6月26日
(六)
以詩配畫471
畫中怪物被粗暴塗抹,面目猙獰,
一個國家形象崩塌後扭曲的回聲。
畸形的俄羅斯套娃,瞳孔如黑洞,
畫家的筆觸沈痛決絕,撕開傷痕。
曾經,孩子們驚喜地將她捧在掌心,
一層層打開那里面藏著的溫柔生命。
那紅裙與紗巾,是祖母親切的微笑,
如今她被挾裹,走向深淵般的命運。

2025年6月29日
(七)
以詩配畫488
從泥土里浮出一張俄軍士兵的臉,
視頻中,一聲從深淵迸裂出的質疑:
為什麽,普京需要這場該死的戰爭,
讓我們在陌生的土地上被撕成血泥?
這士兵的控訴不僅是針對普京個人,
也質問一個國家侵略殺戮有何意義。
為什麽帝國要用士兵的骨頭拓展疆界?
誰的母親,伏在兒子墓碑前淚河注地?

2025年8月5日
(八)
以詩配畫489
八月,卡緬斯克的罌粟花低下了頭。
安葬日,戴安娜的手溫柔地覆在腹上。
一枚導彈,中止了達米爾的出生,
亂世中離去的母子,永不分開的形狀。
請安睡吧,戴安娜和達米爾!
天堂里,有永不雕零的花為你們盛放。
風,帶著和平的呢喃輕拂過墓碑,
小雨沙沙落下,洗凈他們身上的創傷。

2025年8月8日
(九)
以詩配畫494
如同古老壁畫里互相搏殺的神祇,
戰鼓擂響,節拍急促而高昂。
那赤紅身影如火焰,撲向深藍,
血液與力道交融,掀起情感狂瀾。
魯德涅夫的拳頭痛擊俄國對手,
拳拳承載著憤怒、被欺淩的悲愴。
此刻,他的拳擊是烏克蘭的心跳,
淚水淬煉金牌,點燃民族的脊梁。

2025年8月17日
(十)
以詩配畫498
赫爾松的田野,麥穗吐露金黃芬芳。
夕陽下佇立一農夫,如同一座雕像。
俄羅斯的無人機在天空低鳴騷擾,
守護家園的孤勇者,手里握著獵槍。
以質樸的火力對抗冷冽的鋼鐵翅膀,
那拖拉機和莊稼,是他用汗水澆灌。
大地寬廣,黃褐青綠交織成粗糲畫布,
在風塵與暮色間,鐫刻出不屈與頑強。

202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