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15日,在公司兩周年的慶典上,我回顧了四通的歷程:
在這兩年當中,我們從成立時的十幾個人,發展到了近二百人;從中關村的一個點,發展為八個獨立的經濟實體;從開始借四季青鄉兩萬元開辦費起家,在兩年當中累計銷售五千萬元,創利五百萬元,納稅七百萬元。
1984年,我們初試啼聲,開發了M-2024打印機的驅動軟件,在計算機用戶中形成了2024熱,1984年成為我們的2024年。
1985年,我們又提供了性能價格比更好的1570彩色打印機。我們不僅研制了1570的漢字軟件,還自己生產了1570漢卡,以更高的速度、更多的色彩,贏得了用戶。 1985年成為我們的1570年。
1986年,將是我們的2400年。
在中關村一條街上,我們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打印機「專業戶」。
四通成立兩周年前夕,1986年5月10日,海澱區政府會議決定:「成立四通集團公司(簡稱:四通集團),為區屬處級企業,由區政府直接領導,歸口區計委管理,經濟性質為區屬城市大集體企業。」
「處級企業」?現在的人們聽起來可能感覺怪怪的。但在官本位的中國,卻是當年的現實。有一件頗為反諷的事:當年沈國鈞是因為在科學院升「處」的仕途被阻斷,心有不甘,才下海的。現在,他早就無意於官場了,卻從天上掉下來一個副處級。
我還說:沒有改革和開放,就沒有四通的事業。改革和開放,正把我們的視線引向現代化、引向世界、引向未來。開拓精神、創造活力、競爭意識、趕超追求,正日益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
我們提倡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效率,靠犧牲效率來換取的公平並不公平。我們講平等,但不是結果平等,而是機會的平等!大家從同一個起跑線出發,一旦跑起來,就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激烈的競爭中,把跑在前面的人拉回來,這不是平等,而是倒退。
趙總理最近談到:「明後年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為企業創造在同等機會和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的環境」,我們認為這實在是當前改革中需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
廣大用戶是我們的後臺。我們認為,當一個企業不得不為自己的生存發展而竭力奮鬥時,它對於違反經濟規律的行政幹預的抵制,對於企業自主權的捍衛,將會堅決無比。這不僅可以保證局部地區經濟改革的形勢不發生逆轉,而且將會進一步推動政治體制的改革。
胡總書記在最近的一次談話中說,「治國之道,富民為始」。我們相信,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是黨中央倡導的新政策,也是有利於改革的正確的政策。不比風險,不比貢獻,不比付出的勞動,單單攀比收入的差距是一種小農平均主義的社會意識;我們要照顧左鄰右舍,要共同富裕,但把共同富裕理解為所有的人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實現同等程度的富裕,是形而上學的。把社會公平看成絕對平均,只能導致共同貧困。
我們認為,改革就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新事情,要鼓勵探索,要允許我們在探索中出點差錯。我們希望:允許改革犯錯誤,但不允許不改革;不要把有人鉆改革的空子、搞不正之風也說成是改革出的亂子,由此而非議改革,這既不公平也不準確。
我們主張,要改革,要有開拓精神。要開拓就要冒尖,即使冒尖要成為招風的樹、挨槍子的鳥、先爛的椽子,我們還是要堅持改革,因為不改革就沒有出路。
最近有領導問我們需要什麽支持,我回答說:「承認我們,讓我們幹下去,這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會上,日本三井的朋友評論,「這才是真正的講話!」有人向他們介紹李玉,他們打趣道:「啊!這才是真正的總經理!」是的,據說有這樣一條定理:在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站著一個女人。但逆定理不成立,因為一位成功的女明星說,在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站著一群男人……
在這次慶祝會上,我還提出了公司今後三年的銷售目標:今年(1986年),預計銷售五千萬元;明年(1987年),爭取銷售七千萬元;後年(1988年),希望能突破一個億。
事實上我大大的保守了。當年(1986年),四通的銷售就達到了一個億,1987年超過了三個億,1988年突破了十個億。四通創造了奇跡。在奇跡後面,是全體四通人的共同努力;也是因為逢天時、得地利;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
拳頭產品如何進入市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挑戰。當年四通打了一套讓人耳目一新的組合拳。其中有許多可點可圈之處。在下一章,我會把這點點圈圈都寫出來,希望留給後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