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老陳時評】星雲大師不了生死

    中國永別高增長,不僅僅因為人口減少

    土耳其敘利亞強震遇難人數增至7300人

    布林肯推遲訪陸,「相見不如不見」?

    中國現代女權運動–「從上往下」與「從下往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中國永別高增長,不僅僅因為人口減少

    土耳其敘利亞強震遇難人數增至7300人

    布林肯推遲訪陸,「相見不如不見」?

    國安法案開審 47民主派被控顛覆 16人拒認罪

    中國「間諜氣球」──美中關係進入準戰爭狀態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全球聯動紀念「李文亮醫生逝世三周年」活動

    樹上縊吊的不是胡鑫宇

    【老陳時評】:罪惡中的罪惡活摘器官何時了!

    秋後算帳範圍擴大 白紙運動示威者擔保人傳「被消失」

    反抗壓迫、新年除習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中國現代女權運動–「從上往下」與「從下往上」

    人類共識的終極認同 一一《神諭聖經憲法揭秘》

    【老陳時評】:臺灣之舞

    【淇園漫步】走出聖經到「米兔」的蘇珊娜 ——記科隆瓦爾拉夫博物館特展

    我在等你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走出聖經到「米兔」的蘇珊娜 ——記科隆瓦爾拉夫博物館特展

    「算香」義大利麵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毛澤東和習近平在2015(警世話劇)

    【香江寄語】:毛澤東在成都的行宮金牛壩

    我在等你

    謝志偉的「和平蛋糕」

    家國之事不敢不問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EU lines up 70 projects to rival China’s Belt and Road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無國界記者強烈要求當局釋放病痛纏身的調查記者黃琦RSF urges for release of ailing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Huang Qi

    北京的影響力工程的目標與論述

    北京的全球媒體影響力:威權擴充和民主的復原力量Authoritarian Expansion and the Power of Democratic Resilience

    Beijing’s Global Media Influence 2022北京的全球媒體影響力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老陳時評】星雲大師不了生死

    中國永別高增長,不僅僅因為人口減少

    土耳其敘利亞強震遇難人數增至7300人

    布林肯推遲訪陸,「相見不如不見」?

    中國現代女權運動–「從上往下」與「從下往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中國永別高增長,不僅僅因為人口減少

    土耳其敘利亞強震遇難人數增至7300人

    布林肯推遲訪陸,「相見不如不見」?

    國安法案開審 47民主派被控顛覆 16人拒認罪

    中國「間諜氣球」──美中關係進入準戰爭狀態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全球聯動紀念「李文亮醫生逝世三周年」活動

    樹上縊吊的不是胡鑫宇

    【老陳時評】:罪惡中的罪惡活摘器官何時了!

    秋後算帳範圍擴大 白紙運動示威者擔保人傳「被消失」

    反抗壓迫、新年除習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中國現代女權運動–「從上往下」與「從下往上」

    人類共識的終極認同 一一《神諭聖經憲法揭秘》

    【老陳時評】:臺灣之舞

    【淇園漫步】走出聖經到「米兔」的蘇珊娜 ——記科隆瓦爾拉夫博物館特展

    我在等你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走出聖經到「米兔」的蘇珊娜 ——記科隆瓦爾拉夫博物館特展

    「算香」義大利麵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毛澤東和習近平在2015(警世話劇)

    【香江寄語】:毛澤東在成都的行宮金牛壩

    我在等你

    謝志偉的「和平蛋糕」

    家國之事不敢不問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EU lines up 70 projects to rival China’s Belt and Road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無國界記者強烈要求當局釋放病痛纏身的調查記者黃琦RSF urges for release of ailing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Huang Qi

    北京的影響力工程的目標與論述

    北京的全球媒體影響力:威權擴充和民主的復原力量Authoritarian Expansion and the Power of Democratic Resilience

    Beijing’s Global Media Influence 2022北京的全球媒體影響力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專文

【胡平論政】:反思文革、反思共運的新課題——從《五七指示》談起

胡平文 /胡平
2021 年 5 月 8 日
在 專文, 胡平論政
【胡平論政】:反思文革、反思共運的新課題——從《五七指示》談起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編者按:

推薦新聞

【老陳時評】星雲大師不了生死

【老陳時評】星雲大師不了生死

2023 年 2 月 8 日
【比爾曼自傳】第二十章 骯髒的繃帶下傷口無法癒合

【比爾曼自傳】第二十章 骯髒的繃帶下傷口無法癒合

2023 年 2 月 5 日

今天是毛澤東在「文革」中發表的《五七指示》55周年,「文革」對中國人來說,是噩夢,也是國恥。俗語道: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本文是胡平先生在2015年撰寫的文稿,把历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把歷史上的這一重大事件,從一個側面、一個片斷詳盡描述。值得一讀。

歐洲之聲

剛剛過了5月7日。我註意到,幾乎沒有人對這個日子給予特別的關註。

5月7日是什麽日子?5月7日這一天有什麽特別的意義?估計大多數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都不知道這個日子有什麽特別之處。不過上年紀的人,我是說,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人,或許會想起《五七指示》——對,《五七指示》,毛澤東的《五七指示》,我說的就是這件事。

1966年5月6日,林彪給毛澤東送去中央軍委總後勤部的《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毛澤東借題發揮,在5月7日給林彪寫了封信,全文如下:

林彪同志:

  你在五月六日寄來總後勤部的報告,收到了,我看這個計劃是很好的。是否可以將這個報告發到各軍區,請他們召集軍、師兩級幹部在一起討論一下,以其意見上告軍委,然後報告中央取得同意,再向全軍做出適當的指示。請你酌定。只要在沒有發生世界大戰的條件下,軍隊應該是一個大學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條件下,很可能也成為一個這樣的大學校,除打仗以外,還可做各種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八年中,各個抗日根據地,我們不是這樣做了嗎?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創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幹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教四清運動,四清完了,隨時都有群眾工作可以做,使軍民永遠打成一片。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這樣,軍學、軍農、軍工、軍民這幾項都可以兼起來。但要調配適當,要有主有從,農、工、民三項,一個部隊只能兼一項或兩項,不能同時都兼起來。這樣,幾百萬軍隊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同樣,工人也是這樣,以工為主,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參加批判資產階級。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要從事農副業生產,例如大慶油田那樣。

  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也要批判資產階級。

  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商業、服務行業、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凡有條件的,也要這樣做。

  以上所說,已經不是什麽新鮮意見、創造發明、多年以來,很多人已經是這樣做了,不過還沒有普及。至於軍隊,已經這樣做了幾十年,不過現在更要有所發展罷了。

  毛澤東

  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

「文革」初期,毛澤東與林彪接見紅衛兵。圖/網絡截屏

2013年12月,原中央文革小組成員戚本禹發表文章《親聆毛主席講五七指示--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章寫到,1966年5月13日,毛澤東在上海召見陳伯達、楊成武和戚本禹,征求他們對五七指示的意見(在座的還有江青)。

根據戚本禹的回憶,毛澤東說,從遠古以來,人類一直沒有什麽社會發展的長遠計劃,人類社會發展應該有個遠景計劃,這才是人類文明。我們講的人類文明,是共產主義。它是馬克思根據現代生產力發展情況設想的,馬克思在批評哥達綱領等書中講了一些關於共產主義的具體的設想。只有共產主義社會,才是文明社會。我以前談過張魯,張魯是東漢末年的農民領袖,與黃巾一黨,他也有些共產主義想法,這些想法大概來源於古書上講的大同世界,只是古書上那個大同世界講得很模糊,因為那時沒有新的生產力,對將來的大同世界無法具體化。張魯的時代社會進步了點,所以張魯的大同世界就比以前具體化。在張魯那裏治病不要錢,吃飯也不要錢,但不能亂吃,吃飽就可以了。有的人,例如一些貴族豪富,吃那麽多,浪費那麽大,總不好!主席說,我們現在找到比張魯更好的辦法了,解放軍總後勤部總結的這個經驗,就是一個共產主義社會未來的萌芽,每個人分工不是那麽刻板,一業為主,全面發展。解放軍戰士除了軍事,可以做工,務農,又能學習文化知識,發展藝術才能。勞動者的勞動不要那麽緊張,不要一天到晚幹活,要勞動與學習相結合,有分工、有合作。做領導的也要勞動,定期勞動一下,和大家打成一片。分配上要允許有點差別,但不要太大,不要搞特殊,成為一個特殊階層。

接下來,陳伯達、楊成武和戚本禹都對《五七指示》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隨後,經過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五七指示》作為重要文件正式下發。文件稱《五七指示》「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劃時代的新發展」。

陳伯達、楊成武和戚本禹都對《五七指示》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並經過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五七指示》作為重要文件正式下發。圖/歐洲之聲組合

戚本禹說,但因為《五一六通知》發出以後,北京又發生了一連串的政治事件,大家的註意力都轉到其他事情上去了。1966年7月,陳伯達向戚本禹提出,寫一篇關於《五七指示》的社論,以引起全黨和廣大群眾的重視。在起草社論綱要時,陳伯達提出了《五七指示》是「共產主義藍圖」這個概念。陳伯達說,以前的空想社會主義都沒有具體的規劃,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則是一個具體規劃,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一個宏偉藍圖。

8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都應該成為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九周年》,其中摘要公布了《五七指示》。社論寫道:

「毛澤東同志這個光輝的思想,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各行各業都要辦成亦工亦農,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學校的思想,就是我們的綱領。按照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去做,就可以大大提高我國人民的無產階級意識,促進人們的思想革命化,……就可以促進逐步縮小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差別,……就可以培養出有高度政治覺悟的、全面發展的億萬共產主義新人。……就可以實現全民皆兵,……按照毛澤東同志說的去做,我國七億人民就都會成為舊世界的批判者,新世界的建設者和保衛者。他們拿起錘子就能做工,拿起鋤頭犁耙就能種田,拿起槍桿子就能打敵人,拿起筆桿子就能寫文章。這樣,全國就都是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都是共產主義的大學校。」

《人民日報》這篇社論有「共產主義大學校」的提法,但沒有「共產主義藍圖」的提法。不過戚本禹說,他多次回想,仍清晰記得當時陳伯達確實向他說過「共產主義藍圖」這句話。戚本禹還寫到,他當初對《五七指示》的重要性理解得還很不夠,沒有想到《五七指示》和文革的關系;「後來才認識到,主席在文革一開始的時候,就設想了文革後要構建一個怎樣的社會,他給我們講《五七指示》,講共產主義,實際上是向我們展示文革的前景」。

應該說,在整個毛澤東思想體系中,《五七指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說《五一六通知》是毛澤東關於文化大革命「破」的綱領,那麽,《五七指示》就是「立」的綱領。無產階級革命導師號召人民為共產主義而奮鬥,可是,共產主義究竟是什麽樣子?馬恩列斯都大而化之,語焉不詳。他們只是給出了幾條抽象的原則,如「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如「每個人的自由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由人的聯合體」,或者是「共產主義等於蘇維埃政權加電氣化」,等等。按照當時的說法,唯有毛澤東,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第一次對人類的理想社會做出了具體的規劃;毛澤東親手描繪出共產主義宏偉藍圖,向我們展現了無比美好的人間天堂。

請讀者們認真地讀一讀《五七指示》,你是不是認為它無比崇高、無比美好?是不是感到特別激動、特別振奮?是不是滿懷激情、衷心神往?

我敢說,絕大部分讀者都不會產生那種強烈的認識和感受。我還要說的是,其實,當年人們的認識和感受多半也沒那麽強烈。

關於在毛時代,尤其是文革中,國人--特別是青少年--對毛的狂熱崇拜與信仰,那種激情澎湃,熱血沸騰,那種對理想的強烈追求和熱烈想象,我們已經講得夠多、寫得夠多了,還有許許多多的照片和影像。可是相比之下,對《五七指示》這個偉大領袖親手描繪的共產主義藍圖,人們給予的關註和熱情,卻少得很不相稱。

如前所說,《五七指示》首次公諸於世,是在1966年8月1日《人民日報》社論,當時只是公布了它的內容,還沒有稱之為《五七指示》。在那時,文革正處在「破四舊」的高潮,一般人的註意力都沒有放在《五七指示》上,直到1967年10月,中央號召大中學生「復課鬧革命」,又提出《五七指示》;可那時學生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打派仗或批判當權派,基本上連「課」都沒有「復」,註意力依然沒有放在《五七指示》上。1968年5月,黑龍江省革委會在慶安縣柳河辦了一個為機關幹部勞動鍛煉的農場,取名五七幹校。同年10月,《人民日報》發表長篇報道,稱「柳河‘五七幹校’為機關革命化提供了新經驗」,並引用毛澤東最新指示:「廣大幹部下放勞動,這對於幹部是一種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除老弱病殘者外都應該這樣做。」此後全國各地都紛紛辦起了五七幹校。五七幹校雖然是以「五七」命名,但實際上不過是給當時大多數靠邊站、即不在領導職位上或原來工作崗位上的幹部們下放勞動、改造思想的農場,因此和《五七指示》的本意不一樣,不是一回事了。

翻一翻這麽多年來各色人等關於文化大革命的記述和回憶文字,查一查文革期間影響較大的文章和大字報,看一看當年革命小將們寫的日記,我們可以發現,提到《五七指示》的很少,大多數對《五七指示》提都沒提。當時有口號「五七指示永放光芒」,但那只是口號而已。

文革後,《五七指示》也受到批判;毛澤東親手描繪的這一共產主義宏偉藍圖早已被當局放棄。我這裏要說的是,就是在最狂熱的年代,就是在它發布的當時,《五七指示》其實也沒有顯示出多麽令人心醉神迷的巨大魅力。

現在,人們在反思共產主義運動時常常說:共產主義運動之所以帶來那麽多暴行和罪惡,就是因為它許諾了一個無比美好的理想社會;正因為目的是如此美好,以至於人們認為可以為之不擇手段;為了建立人間天堂,所以才修建起古拉格。可是在實際上,那個由偉大領袖親手描繪的共產主義宏偉藍圖,當它以具體的規劃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卻並不曾激起過我們的無限的向往和狂熱。這就為我們反思文革、反思共產主義運動,提出了一個重大的新課題。

——《中國人權雙周刊》 第157期 2015年5月15日—2015年5月28日

標籤: 五七指示反思文革胡平胡平論政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德國疫情肆虐回潮

下一篇文章

【胡平論政】:毛澤東為何從不回延安

胡平

胡平

長平筆談/長平,本名張平,著名記者、作家與異議人士,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參與創辦及主編多份報紙、雜誌及電子媒體,曾獲「華人百大公共知識分子」、「加拿大國際新聞自由獎」等多項榮譽。

相關文章

【老陳時評】星雲大師不了生死
老陳時評

【老陳時評】星雲大師不了生死

2023 年 2 月 8 日
【比爾曼自傳】第二十章 骯髒的繃帶下傷口無法癒合
比爾曼自傳

【比爾曼自傳】第二十章 骯髒的繃帶下傷口無法癒合

2023 年 2 月 5 日
ChatGPT其實沒有多厲害?圖靈獎得主為何說「現在的人工智慧還不如一隻貓」
專文

ChatGPT其實沒有多厲害?圖靈獎得主為何說「現在的人工智慧還不如一隻貓」

2023 年 2 月 3 日
【香江寄語】:中國能否走出歷史的治亂怪圈——從周朝享有800年國祚談起
專文

【香江寄語】:中國能否走出歷史的治亂怪圈——從周朝享有800年國祚談起

2023 年 2 月 2 日
【田牧筆談】戰爭:兔年最大的憂慮與隱患
政經論壇

【田牧筆談】戰爭:兔年最大的憂慮與隱患

2023 年 2 月 1 日
【老陳時評】:罪惡中的罪惡活摘器官何時了!
人權觀察

【老陳時評】:罪惡中的罪惡活摘器官何時了!

2023 年 2 月 1 日
下一篇文章
【胡平論政】:毛澤東為何從不回延安

【胡平論政】:毛澤東為何從不回延安

【香江寄語】:黑暗歷史的見證和控訴——讀劉文忠及其難友的白茅嶺勞改農場回憶錄

【香江寄語】:黑暗歷史的見證和控訴——讀劉文忠及其難友的白茅嶺勞改農場回憶錄

【四通故事】:第九章 商海博弈(60)一片驚呼

【四通故事】:第九章 商海博弈(60)一片驚呼

熱門文章

【胡平論政】:反思文革、反思共運的新課題——從《五七指示》談起

【胡平論政】:反思文革、反思共運的新課題——從《五七指示》談起

2021 年 5 月 8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習近平的弱點-狂妄與偏執如何威脅中國的未來

習近平的弱點-狂妄與偏執如何威脅中國的未來

2022 年 9 月 7 日
反抗壓迫、新年除習

反抗壓迫、新年除習

2023 年 1 月 22 日
樹上縊吊的不是胡鑫宇

樹上縊吊的不是胡鑫宇

2023 年 2 月 5 日
【香江寄語】:毛澤東在成都的行宮金牛壩

【香江寄語】:毛澤東在成都的行宮金牛壩

2023 年 1 月 18 日
堅決攔截新一輪病毒肆虐世界一一致世界各國政府的公開信

堅決攔截新一輪病毒肆虐世界一一致世界各國政府的公開信

2023 年 1 月 8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走出聖經到「米兔」的蘇珊娜 ——記科隆瓦爾拉夫博物館特展

【淇園漫步】走出聖經到「米兔」的蘇珊娜 ——記科隆瓦爾拉夫博物館特展

2023 年 1 月 26 日
「算香」義大利麵

「算香」義大利麵

2023 年 1 月 8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