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大台北對話:中共軍演後 台灣的戰略需要與改變

    德國高速軍機飛往印太參與數國聯合軍演

    《台灣白皮書》的暗示──統一後台灣由中共和解放軍控管

    【比爾曼自傳】第十章 坐火車泅過高牆(四)

    為何他們不再願意被稱為「華人」?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大台北對話:中共軍演後 台灣的戰略需要與改變

    德國高速軍機飛往印太參與數國聯合軍演

    美國通過軍對軍計劃所進行的改造人民解放軍的努力(U.S. Efforts to Transform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rough Military-to-Military Program)

    【老陳時評】:夏立言訪中必將玩殘國民黨

    成都宣言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良心律師高智晟失蹤5年整 江蘇異議人士徐秦女士獄中癱瘓

    成都宣言

    纪念李蔚先生——向那一代的良知致敬

    聯合國呼籲香港應廢除國安法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香江寄語】:布萊德湖畔的鐵托行宮——從南斯拉夫解體看極端民族對和平的威脅

    【香江寄語】:想像中的俄羅斯

    【胡平論政】:推薦陳奎德博士《自由中國譜系》

    【淇園漫步】:劉曉波的甘地主義精神——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談傳國璽印文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人人學劉曉波,做他這樣的人——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美國通過軍對軍計劃所進行的改造人民解放軍的努力(U.S. Efforts to Transform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rough Military-to-Military Program)

    《民主中國的國防政策和軍隊轉型》——研討會會議紀要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How jailed Hong Kong protesters are subjected to ‘thought work’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大台北對話:中共軍演後 台灣的戰略需要與改變

    德國高速軍機飛往印太參與數國聯合軍演

    《台灣白皮書》的暗示──統一後台灣由中共和解放軍控管

    【比爾曼自傳】第十章 坐火車泅過高牆(四)

    為何他們不再願意被稱為「華人」?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大台北對話:中共軍演後 台灣的戰略需要與改變

    德國高速軍機飛往印太參與數國聯合軍演

    美國通過軍對軍計劃所進行的改造人民解放軍的努力(U.S. Efforts to Transform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rough Military-to-Military Program)

    【老陳時評】:夏立言訪中必將玩殘國民黨

    成都宣言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良心律師高智晟失蹤5年整 江蘇異議人士徐秦女士獄中癱瘓

    成都宣言

    纪念李蔚先生——向那一代的良知致敬

    聯合國呼籲香港應廢除國安法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香江寄語】:布萊德湖畔的鐵托行宮——從南斯拉夫解體看極端民族對和平的威脅

    【香江寄語】:想像中的俄羅斯

    【胡平論政】:推薦陳奎德博士《自由中國譜系》

    【淇園漫步】:劉曉波的甘地主義精神——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談傳國璽印文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人人學劉曉波,做他這樣的人——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美國通過軍對軍計劃所進行的改造人民解放軍的努力(U.S. Efforts to Transform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rough Military-to-Military Program)

    《民主中國的國防政策和軍隊轉型》——研討會會議紀要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issues findings on Hong Kong, Macao, Georgia, Ireland, Luxembourg and Uruguay

    How jailed Hong Kong protesters are subjected to ‘thought work’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專文

【胡平論政】:司馬璐為何脫離共產黨?——讀司馬璐《鬥爭十八年》

胡平文 /胡平
2021 年 5 月 29 日
在 專文, 胡平論政
【胡平論政】:司馬璐為何脫離共產黨?——讀司馬璐《鬥爭十八年》

有句名言說:20歲以前不信共產主義是沒良心,30歲以後還信共產主義是沒頭腦。司馬璐不到20歲就加入了共產黨,不到30歲就離開了共產黨。司馬璐正是這句名言的例證。圖/網絡截屏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著名中共黨史專家司馬璐先生3月28日於紐約逝世,享年102歲。司馬璐留下了寶貴的思想遺產。這裏我談談他那本《鬥爭十八年》。

推薦新聞

大台北對話:中共軍演後  台灣的戰略需要與改變

大台北對話:中共軍演後 台灣的戰略需要與改變

2022 年 8 月 17 日
《台灣白皮書》的暗示──統一後台灣由中共和解放軍控管

《台灣白皮書》的暗示──統一後台灣由中共和解放軍控管

2022 年 8 月 15 日

有句名言(這句名言有好幾種版本)說:20歲以前不信共產主義是沒良心,30歲以後還信共產主義是沒頭腦。

司馬璐不到20歲就加入了共產黨,不到30歲就離開了共產黨。司馬璐正是這句名言的例證。

那麽,司馬璐是怎樣完成這個轉變的呢?司馬璐為何早早地就脫離了共產黨呢?他的《鬥爭十八年》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司馬璐出生於1919年,1935年加入共青團,1937年加入共產黨,1942年脫離中共,1949年離開大陸去香港。1952年,司馬璐在香港出版了《鬥爭十八年》。在序言裏,司馬璐寫到:「從1935年我參加中共的工作開始、到現在為止,我整整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鬥爭了十八年!」

司馬璐著作《鬥爭十八年》講了很多中共高層的故事,令人感慨,啟人深思。圖/網絡截屏

在《鬥爭十八年》裏,司馬璐告訴了我們一個真實的延安:表面上標榜平等,實際上等級森嚴;共產黨號稱為人民服務,自稱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實際上延安的老鄉們一提起共產黨就很反感,如此等等。《鬥爭十八年》講到很多故事,令人感慨,啟人深思。這裏我只講三件事。

1、殘酷的清洗

斯大林說過:黨是靠清洗自己隊伍中的機會主義分子而鞏固起來的。

1941年初皖南事變後,司馬璐奉組織之命到安徽展開地下工作。他的頂頭上司叫柳英,人稱「老頭子」。有一次,「老頭子」向司馬璐講述了當年江西蘇區屠殺AB團(是一個接近社會民主黨性質的組織,江西蘇區時代,在中共黨內有極大影響)的故事:

 「那時候,我自己的眼睛也看花了,今天看著一批同志審判別人,明天又看到那些昨天審判別人的人,又在被另一批同志審判,一批批一批批綁出去殺了。我敢說這中間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冤枉的,但是我也敢保證黨的政策是絕對正確的。」

這就怪了,既然明知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冤枉的,怎麽還說黨的政策是絕對正確的呢?「老頭子」居然有他的一套說法。

 「老頭子」說,假如你不是反黨份子,當黨指你是AB團的時候,黨對你說,你一經承認就可以無事了,一個意志薄弱的共產黨員,往往因為受不了刑,立刻屈服下來,那麽你這種人就該殺,因為這說明你意志薄弱,容易動搖,要是給敵人抓去,一定當叛徒,所以該殺。而另一些人,則因為黨寃屈了他,激起他的不滿,對黨抱怨。也該殺。這說明你對黨的忠誠不夠,你這種人很容易叛黨,所以也該殺。這兩種人都隨時易於成為叛黨份子,殺了幹凈。「老頭子」補充說,另外還有一些亂用AB團的罪名殺人的幹部,當然黨也是一並殺了……。

「老頭子」滿口殺殺殺,說得滿不在乎,唾沫好幾次噴到司馬璐的臉上,他也毫不覺得,又繼續說下去:「同志,這次清洗我們的黨,是十分必要的呀,假如不是那一次殺掉那些小資產階級意識的機會主義者,我們的黨,今天還成個什麽樣子呀!」

最後,「老頭子」得意忘形的用了一句話算是作了結論:「至於我,自然也是從那次鬥爭中考驗過來的。」「老頭子」講起自己被審查的情景:「赤衛隊先把我綁起來,主持審判我的一個幹部不斷的灌我辣椒水,一定要我在一張承認自己是AB團員的自白書上簽字,我至死也不承認這回事。然而我卻不斷呼號著說:『黨對於反革命份子的嚴峻處置是對的,我始終忠實於黨忠實於共產主義的信仰,我的生命早巳貢獻於黨,你們怎樣處置我,我都沒有話說。』幾天以後,另一個黨的高級幹部,來處理我們的問題,我就被釋放了。而那個灌我辣椒水的幹部,卻以AB團的罪名被殺了。」

 「老頭子」講得眉飛色舞,司馬璐聽得毛骨悚然。司馬璐寫到,說實話,我對這樣的組織生活已經厭倦了。經過自己的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原來那份聖潔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已經吹去大半。

2、卑鄙的殺人滅口

《鬥爭十八年》還講到一件事。那時,司馬璐已經脫離了共產黨,來到重慶。一天下午,司馬璐坐在茶室飲茶,巧遇在延安棗園「敵工培訓班」的同學陳健民。陳健民知道司馬璐已經脫黨後,告訴了他一個駭人的故事。

陳健民來自昆明,本是昆明國府後勤機關工作人員,中共地下黨員。一天,黨命令他逮捕某人並立即處決,事後再向政府公布此人為圖謀不軌的共黨分子。當陳健民遵命將此人逮捕,一看,原來也是棗園同學——身體結實、會唱山歌的矮個子李毓茲。經過交談才知道,原來是昆明中共組織經費十分困難,李毓茲奉命搶劫昆明大商號源昌公司。殊不知這家公司有「雲南王」龍雲的三公子的股份,龍雲聞訊大怒,追緝甚力,限期破案。昆明中共地下組織這下慌了神,因為中共在西南的活動全靠龍雲掩護,現在搶了人家公子的公司,一旦破獲,如何得了?到這時,陳健民才恍然大悟,黨命令他殺李毓茲,原來是為了滅口!陳健民把自己的「任務」告訴老同學,兩人相擁而泣。最後,陳健民送了一點路費給李毓茲,囑他走得越遠越好。陳健民自己則提了一只小箱,悄悄逃至重慶。

陳健民對司馬璐說:「我現在真的對政治完全灰心了。」「這一行真不是我們這種人幹的,媽的,什麽革命。」

這就是共產黨。這就是共產黨革命。一個標榜高調的理想主義,並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理想主義者的共產黨,怎麽能搞成這個樣子?

問題恰恰就在這裏:共產黨的意識形態是一種極其高調的理想主義,共產黨立志要一勞永逸地結束世上一切苦難與罪惡,在人間建成天堂。因此共產黨就認為,既然他們的目的是如此崇高美好,還有什麽手段是不可以采用的呢?因此,共產黨可以一方面對所謂舊社會舊製度發動極其苛刻的道義討伐,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行為中罔顧最起碼的道德約束。在最美好的旗幟下,共產黨就做起了最惡劣的壞事;在建立人間天堂的名義下,把人間變成了地獄。

3、不完美的社會與言論自由

想當年,有不少國統區的青年,因不滿國民黨的腐敗而投奔延安。他們之中的很多人也在延安遭受到種種猜疑與迫害,也對共產黨產生了這樣那樣的反感。但是脫離延安的人卻並不多。一個原因是他們仍然無法掙脫共產主義理念那個精神牢籠的束縛,另一個原因是他們不能給自己脫離延安,重新回到他們曾經與之決裂的國統區找到一個充足的理由。那麽,司馬璐是怎樣解釋他的回歸呢?

司馬璐寫到:「我收拾起我的破碎的心,按著我的遍體鱗傷的身軀,終於勇敢的,不顧一叨的,從這個囚籠中掙紮出來」。「剛從一個共產黨人的牢籠中飛出,我發現到,在這地球上,除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小天地之外,還有一個廣大遼闊的世界,我慚愧和譏笑自己過去是多麽無知和淺薄,我們過去被關在那樣一個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小天地中,對於這個真實的世界,竟是這麽茫然。我們在共產黨內,受的是偏見、武斷和仇恨的訓練,他們把這個世界說得如何的醜惡,但是卻把我們帶入一個更醜惡的行為範疇中去」。

司馬璐記敘了他和一位國民黨的朋友郭春濤的對話。

司馬璐說:「無疑的,這個現實的世界也是醜惡的,但在兩種醜惡之間,我倒覺得這個現實的世界還可愛得多了,因為它至少還有一半的光明面。」

 「你說的光明面指的是什麽?」郭春濤問。

司馬璐說:「至少,我覺得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上,空氣是不必化錢買的。而在另一個共產黨的小天地中,連空氣也被專有和統製起來了。」

郭春濤沈著臉,半天沒有回答司馬璐的話。

 「你不要誤會,我絕不是為這個不合理的社會辯護。」司馬璐接上去說:「我繼續在尋找革命的道路,中國和世界都要換個樣子的,但是總要先集中力量打走日本人。中國今天需要怎樣的政府呢?第一要肅清貪汙無能的官僚,第二要顧念民生疾苦,第三要有百年之計的打算,第四要有世界眼光,第五要給人民以更多的自由……。」

 「什麽,更多的自由,這個政府一點自由也沒有給我們,這完全是個獨裁的政府。」郭春濤激怒的說。

「郭先生,我以為你不必這樣動肝火,意氣用事,你有很久的革命素養,當然看問題要比我深刻得多。」司馬璐用高帽子先把郭春濤的氣平了下來,又繼續說下去:「但是,我要提醒你註意一件事,你身為一個國民黨員,還在國民黨的統治下可以高談闊論的大罵國民黨,你能說國民黨獨裁嗎?如果國民黨真有一套獨裁的本領,你的腦袋早就搬家了。」

郭春濤微笑的點了點頭,好像還同意司馬璐的說法,又聽司馬璐繼續說下去:

「其實我呢,我個人與國民黨只有怨,沒有一點緣分,但是,我們說一句話總得對國家對人民負責,那麽我可以說,如果你指責國民黨的政府人員無能則是天公地道,要說他們獨裁,他們就太不夠資格了。」

這段對話很值得玩味。正如司馬璐在序言裏所說:「在本書中,我反復的說,我絕不為這個不合理的舊社會辯護。但是,我要公道的說一句,一個人當在一個比較自由的社會,往往並不覺得自由的可貴,等到連這一點自由也喪失以後,才發現到自由的價值。」

這使人想起儲安平那句名言——」老實說,在國民黨統治下,這個自由還是一個『多』與『少』的問題。假如共產黨執政了,這個自由就變成了『有』與『無』的問題了。」

南斯拉夫的吉拉斯在出版了那本《新階級》之後,還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叫《不完美的社會》。在我看來,這部《不完美的社會》更重要。吉拉斯在書中指出,以為社會可以實現完美這種觀念是共產主義者犯的最大錯誤。追求完美的製度、完美的社會反而會誤導人們。吉拉斯強調,人類社會是不可能完美的,但盡管如此,人類還是可以有夢想有理想,這樣社會才會有改革有進步。我們要接受社會是不完美的現實,同時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改進,而不要沈溺於完美社會的觀念。

司馬璐先生(左)與本文作者胡平。圖/網絡截屏歐洲之聲編輯

其實,亞里士多德早就指出,要把製度的問題和人的問題區分開來,人類社會的種種弊病,有的是製度造成的,有的是人造成的。由於人性本身的不完美,因此,不論什麽製度都不可能使人類社會達到完美。波蘭的米奇尼克說,民主就是「永遠的不完美,民主就是惡棍小人加正人君子加唱猴戲的大雜燴」。米奇尼克說,只有民主製才具有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能力,專製是禁止對自身懷疑和批判的。這就是說,我們必須學會接受社會的不完美,最重要的是,一個社會必須允許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簡言之,必須要有言論自由。

這就是我們閱讀司馬璐《鬥爭十八年》的體會。

光傳媒首發

標籤: 司馬璐胡平胡平論政鬥爭十八年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老陳時評】:紐西蘭兩個華裔議員的辭職與兩位民運人士車禍身亡

下一篇文章

RSF呼籲聯合國采取行動讓《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獲釋

胡平

胡平

長平筆談/長平,本名張平,著名記者、作家與異議人士,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參與創辦及主編多份報紙、雜誌及電子媒體,曾獲「華人百大公共知識分子」、「加拿大國際新聞自由獎」等多項榮譽。

相關文章

大台北對話:中共軍演後  台灣的戰略需要與改變
專文

大台北對話:中共軍演後 台灣的戰略需要與改變

2022 年 8 月 17 日
《台灣白皮書》的暗示──統一後台灣由中共和解放軍控管
專文

《台灣白皮書》的暗示──統一後台灣由中共和解放軍控管

2022 年 8 月 15 日
【比爾曼自傳】第十章 坐火車泅過高牆(四)
比爾曼自傳

【比爾曼自傳】第十章 坐火車泅過高牆(四)

2022 年 8 月 14 日
【老陳時評】:夏立言訪中必將玩殘國民黨
專文

【老陳時評】:夏立言訪中必將玩殘國民黨

2022 年 8 月 12 日
為何他們不再願意被稱為「華人」?
專文

為何他們不再願意被稱為「華人」?

2022 年 8 月 11 日
美中台危機觀察與思考
專文

美中台危機觀察與思考

2022 年 8 月 10 日
下一篇文章
RSF呼籲聯合國采取行動讓《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獲釋

RSF呼籲聯合國采取行動讓《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獲釋

日本東京紀念八九天安門事件32周年網絡會議

日本東京紀念八九天安門事件32周年網絡會議

【胡平論政】:投入結束中共專制的終極之戰——紀念「六四」32周年

【胡平論政】:投入結束中共專制的終極之戰——紀念「六四」32周年

熱門文章

【胡平論政】:司馬璐為何脫離共產黨?——讀司馬璐《鬥爭十八年》

【胡平論政】:司馬璐為何脫離共產黨?——讀司馬璐《鬥爭十八年》

2021 年 5 月 29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成都宣言

成都宣言

2022 年 8 月 10 日
流亡中的民運——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

流亡中的民運——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

2022 年 7 月 31 日
遠人不服  則修文德以來之

遠人不服  則修文德以來之

2022 年 8 月 8 日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側記(下)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側記(下)

2022 年 7 月 19 日
北明:反用典故,習罪己詔?

北明:反用典故,習罪己詔?

2022 年 7 月 24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2022 年 6 月 16 日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