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二)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普丁被打臉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共當局閉門庭審許志永「顛覆」案,被斥為荒唐「騙局」

    《蘋果日報》關閉一年後仍有七人遭拘押 / Hong Kong: One year after Apple Daily shutdown, seven still detained

    【老陳時評】:徐州鐵鏈女唐山打女人成為中共處理公共事件的流程

    八九六四,一座流動的紀念碑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2022 年第 15 屆推動中國進步獎公告(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香江寄語】:龍鼓灘頭說惶恐——香港的文天祥傳說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Roland Kühne:為六四和所有暴力受害者點燃蠟燭

    Adhere to the June 4th Spirit and Promote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Global Commemoration of the 33rd Anniversary of “June Fourth”

    彼提科夫一家言 烏克蘭與台灣

    Statement by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Michelle Bachelet after official visit to China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二)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普丁被打臉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共當局閉門庭審許志永「顛覆」案,被斥為荒唐「騙局」

    《蘋果日報》關閉一年後仍有七人遭拘押 / Hong Kong: One year after Apple Daily shutdown, seven still detained

    【老陳時評】:徐州鐵鏈女唐山打女人成為中共處理公共事件的流程

    八九六四,一座流動的紀念碑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2022 年第 15 屆推動中國進步獎公告(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香江寄語】:龍鼓灘頭說惶恐——香港的文天祥傳說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Roland Kühne:為六四和所有暴力受害者點燃蠟燭

    Adhere to the June 4th Spirit and Promote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Global Commemoration of the 33rd Anniversary of “June Fourth”

    彼提科夫一家言 烏克蘭與台灣

    Statement by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Michelle Bachelet after official visit to China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人文天下

阿富汗的布卡 /2008

禤素萊文 /禤素萊
2021 年 8 月 18 日
在 人文天下, 關注熱點
阿富汗的布卡 /2008

阿富汗女性慣常穿著罩袍「布卡」(Burka) ,這是一塊天藍色的布,形同監獄般地卡住了女性的人身自由與自主意識,一種完全違反人性,踐踏女性尊嚴的著裝。圖:volksblatt.at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編者按:感謝作者惠賜這篇2008年的舊作,作者曾任職北約,擔任翻譯,派駐過海外。在阿富汗落入塔利班手中的今天,這篇描敘布卡的文章,間接反映了這個伊斯蘭國度,在新統治者的淫威之下,可能面臨的生活常態。將佔人口一半的女性,封鎖在布製的「牢獄」裡,我們能期待什麼呢?

推薦新聞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2022 年 7 月 1 日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2022 年 7 月 1 日

我靜靜坐在工作崗位上,全身籠罩在阿富汗女性慣常穿著的罩袍「布卡」(Burka) 里。我把罩袍干脆直譯為「布卡」,因為就是這樣一塊天藍色的布,形同監獄般地卡住了女性的人身自由與自主意識,一種完全違反人性,踐踏女性尊嚴的著裝。有所謂文化學者辯稱那是宗教習俗、民族傳統,所以必須給予尊重之類的高調,話說得輕鬆,他自身當然不曾有過穿著布卡過日子的經歷,他肯定未曾聆聽過阿富汗女性心里真正的聲音。

第一天穿上天藍色布卡,我就如同其他幾個慣常穿著T恤牛仔褲的同伴那樣,沒跨幾步就因為動作太大,踩到衣角,一把撲倒在砂礫地。從前出門時候總是健步如飛,身披布卡以後,才發現布卡會形成視覺障礙,讓人無法分辨路面高低,也無法準確揣測距離,就算將眼睛聚焦得幾成鬥雞眼來視察路況,也只心生「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感嘆,而不得不把腳步給改成姍姍蓮步。學習披著布卡走動,真是比嬰兒學走路還具挑戰性,嬰兒學步還有人在旁守護,隨時準備伸手攙扶,而幾個布卡大齡女青年在路上不慎絆倒了,卻得自己跌倒自己爬。

布卡下呼吸五分鐘後,我開始感到呼吸困難。我生性自由不喜束縛,本來就有點幽閉恐懼症,這個把全身連眼睛都遮蔽起來的牢籠,實在叫人窒息,我很害怕自己會突然暈倒在地而完成不了任務。以布卡為衣裝的適應過程中,觸感神經往往還反射性配合視覺神經的訊息傳遞,會忘了兩個訊息的連接,現在需要耗上一丁點時間,各個感官跟外界畢竟隔了層布。比如鼻子突然癢起來,伸手去抓,才發現是隔布搔癢,急急把手探千層糕似的探入布卡里去找鼻子,雖然就幾秒鐘時間,卻讓人癢得快發瘋。而當同伴遞給我一包飲料時,我接過來很自然就張嘴準備就著吸管喝,結果當然是喝上滿口布的質感。那必須就著杯口啜飲的熱咖啡或熱茶,想都別想了,要如何一邊掀裙䙓一邊把熱杯子捧進布卡里去呢?

布卡這一大塊藍布罩在身上,雖然是聚酯纖維面料,卻還是感覺有點沈重,讓它穩穩地穿在身上而不滑掉的關鍵,就在於較為緊縮的上端,頭套一樣,緊緊箍在頭上,穿戴一天下來,會令人頭痛。圖:stern.de

布卡這一大塊藍布罩在身上,雖然是聚酯纖維面料,卻還是感覺有點沈重,讓它穩穩地穿在身上而不滑掉的關鍵,就在於較為緊縮的上端,頭套一樣,緊緊箍在頭上,穿戴一天下來,會令人頭痛。緊貼眼簾的地方,使眼睫毛不得不撐起布卡,雖然只是微妙的「重量」,但每次眨眼都叫人感到刺痛。如果天氣炎熱,身體簡直就在布卡下燃燒,呼吸的濕氣加上汗流浹背,布卡簡直就是個流動蒸汽浴。

試想想這樣的情況,生為女性,你不許獨自上街,除非你家男性願意陪你,而且你還必須跟在他身後,亦步亦趨,你的行動能力因此牢牢掌控在男性手里。你不能在公開場合露出面孔,所以自然地,你根本不可能在餐廳用餐,萬一真有機會上餐館,你也只能餓著肚皮隔著布卡紗窗,坐看你家男性老少在你面前狼吞虎咽。因著布卡的耷拉,出門在外,你將無法上洗手間,所以你一定要學會憋尿,萬一你還真的憋不住了,要上洗手間去方便了,你也要學會忍受寬大的裙擺橫掃地上所有污穢的無奈。此外,女性嚴禁在公眾場合說話,你當然就不可能跟自己女性朋友約在咖啡館去見個“面”聊天。在你家男性陪同下,你可以上街買菜,可是,你的雙手會因為布卡的累贅,而無法拎太多東西,男性是不會主動伸手幫助你的,即使那是你年幼的兒子。當你勉為其難拎上幾袋東西後,你要嘛變成一團蹣跚移動的肉球,要嘛因為撐開的布卡讓你走光而招罪,雖然走光的不過是布卡下的裙擺或衣袖。街上那隨時揮鞭趕女人如趕驢子的警察,你不能掉以輕心,警察勢力之大,連部隊人員都得讓他三分。

在公共場所幹什麽事都不方便的情況下,最後,不必你家男性要求,你也會寧願呆在室內盡量不出門。誰要戴著副布制的牢籠出去當具幽靈在街上無聲無息地走動?誰要在寬廣的天空下仍舊被牢牢地束縛著人身自由?雖然習慣是個適應程度的問題,阿富汗女性當然都習慣穿著布卡,然而不便到底也還是不便,它並不因為習慣而成為方便。

在穿上布卡後所有匪夷所思的處境里,對我形成最大沖擊的是作為一個獨立個體,而卻在個人特征上被極度簡化。在阿富汗,女性本來就是個附屬於男性的存在,不談原本就不允許女性持有的身份證,就談布卡,這個塔利班政府曾經加諸女性的約束,它讓所有女性都面目模糊成一片片流動的布海,而布海下僅剩腳上一雙鞋,勉為其難擔負起身份識別的作用。中文詞匯里,「見個面」在這個地方對於女性是沒有意義的,「見個鞋」才是符合情境的形容。

在伊朗,婦女雖穿布卡,但是可以露出臉孔,這已經算是「偉大」的革新了。何時伊斯蘭的女性能將這些布製的枷鎖丟入垃圾桶裡,那才算是「解放」。圖:tagesspiegel.de

對布卡縱然再不習慣,為了完成任務,幾個「喬裝」的人也只得硬著頭皮,過上那被布卡卡住的人生。過上個把月,女翻譯們就找到了在布卡下自娛娛人的方式,我好幾次換了鞋子穿,就把同伴搞得暈頭轉向,認不出來人到底是誰?在冗長的會議里,我頭倚著墻在布卡下閉眼睡上十分鐘,卻沒有半個人發現。我嚼口香糖嚼得凜牙冽齒也不必顧及儀態,為悅己者容的化妝問題,當然也不復存在。

其實,布卡雖說是為了不讓男性見到所謂會引人犯罪的女性面孔及身段,卻成就了女性在布卡下肆無忌彈盯著男性瞧的方便。我們盯著目標人物,而目標人物卻絲毫沒有察覺已經被盯梢。莫妮卡有次喜滋滋地,說她一天之內,眼睛飽嘗不少美色,阿富汗當然也有俊男。

塔利班政權用布卡束縛女性的身體,卻大概沒料到它反而加激解放那些叛逆的靈魂。阿富汗的年輕女性大概沒有不痛恨布卡的,偏遠地方的婦女還穿著布卡,是因為塔利班頑強分子恫言要取不穿戴布卡的女性的性命。如果有一天契機到來,阿富汗女性的解放,肯定是伊斯蘭世界最為徹底的,沒有人比她們更了解在性別上飽受壓迫的滋味。到那個時候,不難想象,阿富汗女性將脫下那代表她們身份辨識的鞋子,用力往偏激分子們扔去。在西亞,我們都知道,扔鞋代表了個人最激烈的鄙視與反擊!

標籤: 布卡禤素萊阿富汗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淇園漫步】中國急需建立「記憶文化」

下一篇文章

【老陳時評】美國狼狽撤出阿富汗形像一落千丈

禤素萊

禤素萊

相關文章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專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2022 年 7 月 1 日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專文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四)

2022 年 7 月 1 日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專文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2022 年 6 月 30 日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人文天下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2022 年 6 月 29 日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人文天下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2022 年 6 月 29 日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人文天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2022 年 6 月 29 日
下一篇文章
【老陳時評】美國狼狽撤出阿富汗形像一落千丈

【老陳時評】美國狼狽撤出阿富汗形像一落千丈

中國當代社會諸問題——余英時先生與中國部分流亡知識分子座談錄(上)

中國當代社會諸問題——余英時先生與中國部分流亡知識分子座談錄(上)

中國當代社會諸問題——余英時先生與中國部分流亡知識分子座談錄(下)

中國當代社會諸問題——余英時先生與中國部分流亡知識分子座談錄(下)

熱門文章

阿富汗的布卡 /2008

阿富汗的布卡 /2008

2021 年 8 月 18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北明:讓自由之火從血泊中升起來!

北明:讓自由之火從血泊中升起來!

2022 年 6 月 6 日
1989-2022 從自由的勝利到專制的反撲

1989-2022 從自由的勝利到專制的反撲

2022 年 6 月 27 日
牧野聖修: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發表談話

牧野聖修: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發表談話

2022 年 6 月 14 日
【老陳時評】:國民黨自新反共親美

【老陳時評】:國民黨自新反共親美

2022 年 6 月 10 日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2022 年 5 月 25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2022 年 6 月 16 日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