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三人行】:萬潤南、廖天琪、田牧
文/田牧(整理與編輯)
俄烏戰爭背後的利弊分析
廖天琪:關於這個主題,如果沒有其它更多的說法,我們就進入下一個主題,就是說這個戰爭現在正在進行之中,它對我們整個世界的影響凸現出來,從能源方面,從金融方面,從物價方面,從各個方面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情況。剛才說到油價爆升等,關於這個話題怎麽來看?未來的影響會怎麽樣?從經濟角度,從政治的角度,從其他各方面角度來討論。
萬潤南:我認為這個影響應該說是非常大的。這麽說吧,影響最大的是烏克蘭,畢竟烏克蘭是戰場,所有正常的和平活動,不得不終止,而且還有犧牲,還有破壞,核電站也差一點出問題。第二慘的是俄羅斯,它的盧布跌到地板了,是對俄羅斯的制裁造成的後果,而且打仗是很吃錢的,包括它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損失等等。第三慘的呢?是歐洲了,我看到德國議會選擇黨(AfD)聯邦議員、該黨團主席愛麗絲•韋德爾(Alice Elisabeth Weidel)的演講,講得很好。她說金融制裁對俄羅斯造成了傷害,但是對歐洲、對德國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講得很有道理,講得也很雄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們也直接感受到了,物價升、歐元跌、燃油暴漲。
現在不是兩敗俱傷,是三敗俱傷。比較不太受影響的、甚至還得到了一點好處的是中國。但是得到最大好處的,我們從得到的利益來講,比方說得利的是紅色,失利的是綠色,那麽烏克蘭、俄羅斯、歐洲屬於綠色區域,是虧的。再底下是中國,泛紅了。但是深紅的大紅大紫的是美國,無論從哪方面來講,它都是利益獲得者。
你看美國又是正義民主自由的保衛者,發了聲;而且美國料事如神,提出了各種警告;還有所有的資金都往美國跑了,歐洲戰爭,熱錢總是往安全區域跑,哪裡最安全,自然是美國。再則美國的燃氣價格暴漲,人家還必須買它的,為什麽呢?俄羅斯禁運呀。犯罪學在尋找兇手的時候,有一個推理的方法,就是尋找誰是得最大利益的獲得者。比方說某個人突然死亡了,誰有這個動機呢?他的死對誰是最有利呢?如果使用這種推論,發生在烏克蘭的這場戰爭,最大的推手、就不說罪魁禍首,毫無疑問是那個得到最大利益的美國。而且還有一點注意到沒有?美國也很受譴責,它一定要表明不會派出軍隊。縱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告訴全世界,我這裡是安全的,這場戰爭再大,我也不會捲入,很聰敏的把自己隔開了。然後呢,英國的那一邊只是咋呼,所以從頭至尾,英國只是啦啦隊而已。
前美國國會議員圖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指出:拜登只要保證不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就可結束此次俄烏危機,阻止爆發戰爭,但他們不這樣做。一是因為一旦俄烏爆發戰爭,美國將有明確的藉口向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二是因為控制著拜登政府的軍工復合體將賺得盆滿缽滿。
世界超級「寇」是怎樣養成的
廖天琪:這點說得太棒了,原來美國說不派兵的道理是這樣。
萬潤南:我剛才說,對俄羅斯應該圍城必闕,你不能堵得人家沒路走。普丁現在也很委屈,包括他要加入北約不被接受,他與日本前首相安倍聊天的時候都講過,安倍現在出來證實,俄羅斯當時確實很委屈,很憋屈。
在烏克蘭衝突加劇的情況下,2月27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做客富士電視台節目,談及普丁出兵烏克蘭。在採訪中安倍引述了此前普丁對他透露的想法,也夾雜了自己的分析。安倍稱,普丁曾多次對我說北約不守承諾。安倍認為,作為普丁來說,「他沒有對領土的野心,而是基於防衛俄羅斯、確保安全的角度采取的行動。」他還稱,普丁曾多次私下跟他說,「北約不守承諾」,安倍說,「普丁的這種看法很強烈」。
美國這套手法,我們用12個字來概括:首先叫「逼良為寇」,俄羅斯這個寇啊,本來它是要從良的,但是你逼著它成了寇;第二叫「挾寇自重」,對歐洲來說,他們現在的情緒,俄羅斯對歐洲如此虎視眈眈、心懷覬覦,歐洲更需要美國的存在,而且是必須的;第三叫「養寇自肥」,中共這個寇,也是培養出來的,對不對?中國怎麽能夠發展的?沒有美國的科技、政策、市場、資金等支持,中國不可能有今天。
我們再回過頭去觀察和回顧,當代世界上幾個著名的寇,薩達姆·海珊算一個吧?賓拉登也算一個吧?我們可以查一下歷史,他們都是美國政府、CIA培養和馴化出來的,薩達姆·海珊是為了對付伊朗,賓拉登是為了對付前蘇聯,當年蘇聯占領阿富汗需要配合阿富汗。所以我們看到,它首先是養寇,狹天子以令諸侯,它是挾寇以令天下。
從現在的狀況來看,圍城必闕是第一個問題。接下來是「逼良為寇」,「挾寇自重」,「養寇自肥」。跟東歐的關係就是典型的「養寇自肥」,現在再來審視俄烏戰爭,是不是另類的收割成果?就說中國吧,中國確實發展起來了,但是獲得最大利益的還是華爾街啊。中國也很委屈,一部蘋果機(iPhone)在中國市場,美國賺500塊,中國賺5塊錢,中國的生產,中國的管理,中國的市場,中國的營運,盈利卻是美國的百分之一。這就是「養寇自肥」的道理,委屈有什麽用?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嘛。
戰爭災難殃及人類
廖天琪:老萬說得好!現在看來離結束戰爭還遙遙無期,但是戰爭製造的人道災難,目睹戰火中成批顛沛流離的難民,心情很是壓抑與難受,戰爭的野蠻、淒慘與冷酷,這種破壞性、傷害性、摧毀性……令人瞠目結舌、不寒而慄。
更何況一場戰爭造成經濟建設癱瘓、崩潰與遲滯,這與我們每一個人都休戚相關,首當其衝就是造成德國、歐洲的經濟萎縮與衰竭。俄羅斯、烏克蘭是歐洲的糧倉,我們從德國市場上已經看到,汽油柴油價格翻倍,德國出現新一輪的恐慌性囤貨潮,麵粉、麵條、食油等售馨售空。殊不知這樣狀況會持續多久?二年抑或是三、五年才能恢復?戰爭造成的社會災難和後遺症,看來將會成為未來數年嘮叨不完的市民話題。
現在我們來展望和預估一下,戰事會有怎麽樣的演變?是否能讓人們看到盡頭?千萬不能像阿富汗戰爭那樣持續20年,倘若是這樣的困局和結局,歐洲豈不是又回到了血腥的征服戰爭歲月?如此歐洲的前途在哪裡?剛才老萬說,最大的受害者是烏克蘭,接著是俄羅斯自己,然後就是歐洲。這場災難會演變成怎麽樣?整個世界的「均勢」已被打破,原來的世界多少是相對平衡的,這個平衡一旦被打破,將會出現什麽狀況呢?
前一陣我們還覺得伊斯蘭文化、伊斯蘭恐怖活動很讓我們受不了,但是眼下這些問題暫時被擱置在一邊,這些隱憂與困局依然還存在,現在又出現了新問題,會如何改變整個文明世界?如何改變我們的正常生活呢?尤為重要的是,會不會引發核戰爭?那樣的狀況會更慘,人類將走向滅亡。我自己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想法,我實在想不出,我又覺得不會引發核戰爭,除非普丁瘋了……
剛才老萬說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圍城必闕」,這個闕確實非常重要,我們一定得想辦法給發動戰爭的普丁留一條生路,要讓他有一個台階下。不管原因在哪裡,美國在後面搖鵝毛扇,煽風點火這個那個,發動戰爭的畢竟是前台的普丁。
但給普丁下台階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因為不單單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政府的決定,要大家都同意給他一條生路,我現在不知道應該說什麽?也看不到什麽前途?或者可預測的未來前景……
法德未能把握「止戰」的機會
田牧:現在的狀況很艱難,最著急的應該是歐洲了。俄侵略,烏抵抗,雙方陷入你死我活的交戰中,這場戰爭的前景和未來難卜難測。
無論誰勝誰敗,倒霉的輸家總歸是交戰的雙方,烏克蘭與俄羅斯,當然還殃及歐洲。德國將俄羅斯排除在swift金融結算體系之外,對自己很不利,因為德國與俄羅斯的貿易捆綁過於緊密,比如:德國是俄羅斯第二大進口國(中國第一),又是俄羅斯第三大出口國(中國第一、荷蘭第二),德國進口原油的三分之一來自俄國,德國在俄羅斯有3651家企業,共有28萬名雇員等等。如此緊密的經濟交織,想來是撐不了幾個星期的。倘若反彈回來,德國的金融體系首先要遭遇破局和困境,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德國已經公開提出了這個問題,它無法長期維持這樣的制裁。
我們還看到這麽兩個場景,2月2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記者表示:烏克蘭是「我們(歐盟)中的一員」。3月1日,馮德萊恩再談烏克蘭加入歐盟一事時,顯然降低了熱情,她表示:「首先必須結束戰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回應,歐盟將會認真對待烏克蘭這一「極具象徵意義的、合理的政治請求」,但同時承認入盟過程將很艱難。
另一個場景,3月3日,德國總理蕭茲在接受德國電視二台採訪時表述:「現在不是考慮烏克蘭加入歐盟事宜的時候。」當務之急是防止當前衝突繼續升級。顯然是在為前幾天歐洲政治大佬們的熱情澆冷水,將此路堵死,估計這一採訪也是刻意為這句話安排的。
戰前,2月14〜15日,蕭茲訪問俄烏展開斡旋,澤倫斯基同意了勸說,法德俄烏約在巴黎相聚,共同構建歐洲和平,共同簽署一個文件:「烏克蘭不加入北約」,歐洲的事,歐洲人自己來解決,殊不知澤倫斯基第2天就反悔了。
我在揣測蕭茲為什麽如此糊塗,沒有把握好機會,這是蕭茲犯下的很大錯誤。蕭茲和馬克宏可以直接給普丁一個保證:絕對不讓烏克蘭進入北約,或者簽署一個文件,幾個大國先簽署一個意向性文件。那麽普丁就心定了,就不會再出問題了,從而避免了這場戰爭。中國五代史就有這樣的說法「……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現在普丁開出價碼更高,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投入得越多,死亡也越多,那麽普丁需要得到的回報也就水漲船高,現在看來後面的談判更為艱巨。
不可預估的戰爭結局
田牧:古羅馬有一種說法:發動一場戰爭容易,但結束一場戰爭卻十分困難,因為發動戰爭和結束戰爭並不取決於同一個人。眼下俄烏戰爭就面臨這一難局。戰爭持續與拖延下去,是否會出現更為悲壯和慘烈的局面?比如北約被拖入戰場?甚至最終爆發毀滅人類的核戰爭。就像普丁曾經的狂言:「俄羅斯都沒有了,還要世界幹什麽!」
對於戰爭的未來,我想人們不敢輕視,但又有什麽辦法呢?俄羅斯開啟了核威懾「特殊戰備狀態」。美國雖然表示「沒有改變核力量的戰備等級」,但是美國空軍的防核彈「末日飛機」,被發現從內布拉斯加州的空軍基地起飛,去執行「訓練任務」。
福斯新聞女嘉賓圖爾西•加巴德被採訪時表示:「拜登早就說明了,利用經濟核武器制裁俄羅斯,同樣有效。現在美國的目的全部達到了,股票上漲,匯率增長,通脹率降低,歐元開始縮水,還有成功轉移了民意低下的問題。這是美國挑起這場戰爭最希望看到的。」
美國和北約真應該站出來,美國、中國、德國、法國,幾個大國就像處理伊朗危機一樣,坐下來與俄烏商談簽約,早日結束俄烏戰爭。(待續)
台灣《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