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13日,各地都會舉行劉曉波逝世祭奠儀式,為什麽要紀念劉曉波?是為了傳播劉曉波精神,為了告慰在天之靈的民運先烈,為了激勵和鞭策活著的人們,永不忘卻、永不停息,不忘中國民運使 ...
謝志偉(台灣駐德代表) 2017年7月13日,劉曉波與世長辭,距今滿六週年。我雖無緣與他親自認識,但我知道,自由民主的台灣之安危亦是他生前所掛念的。 我與他同生於1955年,他年底 ...
2006年3月,劉曉波寫了一篇文章,想解釋一件傷腦筋的事情:外國人遇見中國官僚,為什麽就是看不懂?他寫道,不懂古代中國,是“因為帝制中國的古老和封閉,因而顯得怪怪奇奇、神秘莫測”。 ...
作者:流芳 7月13日,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五周年之際,海外的民主志士在全球多座城市舉辦了悼念劉曉波的活動。國際筆會總部所在地-倫敦更迎來一批熱心支持中國民主運動的各方人 ...
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主席魏京生,一生都在與中共鬥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談了與劉曉波的一次相聚,討論了若西方采取「綏靖政策」,其實是慫恿專制政權,為虎作倀。 老魏說道:最近美國 ...
曉波離開我們五年了。面對眼下的中國局勢,今天紀念劉曉波更具有特別的意義。 這種特別的意義表現在兩方面:第一,劉曉波作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獄中罹患重病但得不到積極治療,一直到生命的 ...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是劉曉波的生前好友,他在紀念活動上發言道:「今天我們紀念我的朋友劉曉波,對這個世界許多人來說,劉曉波是一個大理石般的化石,在他身上閃耀著許多能夠穿透 ...
2017年7月13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被肝癌在獄中去世。從此,7月13日就成為一個文化與歷史的符號,成為世人每年紀念劉曉波的祭日。每到這一天,我們就要聚集一起,緬懷劉曉波的 ...
劉曉波是一個無所畏懼的作家。他一生都在記下他所見、所聞和所讀的東西。他冷靜地分析,沒有任何政治上的謹慎,沒有自我審查,陳述了中國社會所有不公正的事情。 他入獄4次,最後一次沒能活下 ...
12月隆冬歲末之際,我手中拿著這本小小的頗有浪漫氛圍的書,封面上方是幅寫意的彩畫,一對青年男女,背景襯著綠樹,書名是《萊茵斯堡,給戀人的畫冊》(Rheinsberg Ein B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