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人們不忘「六四」?為什麽它是中國人永遠的記憶?
在專制獨裁的國度里,自由、民主與人權在暴力淫威下,永遠不見天日,沒有出路。中國人始終未擺脫千年鐵鎖的「家天下」與「黨天下」,得以步入開明陽光的「民天下」。魏京生在1979年提出「政治民主化」,是昨天今天明天中國人追求的方向;1989年的「六四」精神,是中國夢、中國魂的起點,永遠流淌在中華民族血液中的希冀與動力。
「六四」33周年,又一個紀念日即將到來,堅持如一的中國民運人,是理性與堅定的追求者,中國海外民運33年來,成為一支「旗幟不倒,隊伍不散,聲音不斷,壓力不減」的有生力量。
中國問題很多,淩駕於香港《基本法》之上的《國安法》,嚴重破壞了香港的自由法制秩序。中國海、空軍不時出動大批戰艦軍機,環繞台灣島巡弋和軍演,嚴重威脅與騷擾台灣的社會秩序和安危,影響與侵擾了台灣人民的正常生活。西藏的人權迫害依然非常嚴重,近年來中共在西藏境內的打壓變本加厲,抓捕、關押、判刑、毆打致殘、甚至殺害藏人不計其數,對西藏的語言、文化、宗教的趨「中國化」強制行為,日益嚴重。
新疆維吾爾的人權迫害同樣還在持續,上百萬的維族人被關押在所謂的「再教育營」,其實就是集中營,這被許多國家定性為「種族滅絕」。在南蒙古,民族矛盾與沖突不時發生。為了維護蒙古語言、傳統文化、民風民俗的生活方式等,蒙古民族為之數十年來不屈不撓地奮鬥。總而言之,中共不倒,中國憲政民主制度不建立,人民被壓在獨裁體制之下,喘不過氣來,擡不起頭來,沒有思想的自由,沒有表達的自由,沒有選擇的自由……。
今年,是全球民運舉行第三次「六四」紀念網絡視頻大會。「六四精神」是集結號,是動力,每年的紀念活動,也是民運人自我鑒定與堅定信仰與步伐,只有團結、堅持與合作,一起努力推翻中共專制體制,我們大家才會有希望有明天有未來!
參加今年紀念活動的有: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主席魏京生(美國)、八九民運的學生領袖王丹(美國)、台灣駐德國大使謝志偉(德國)、西藏人民議會議員次仁娜姆(印度)、民運界著名理論家胡平(美國)、國際筆會和平委員會副主席廖天琪(德國)、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美國)、法國漢學家瑪麗•侯芷明(Marie Holzman法國)、牧師羅蘭德•庫納(Roland Kühne,德國)、日本政治家、前日本經濟產業副大臣、日本支持西藏聯合總會會長牧野聖修、德國綠黨前聯邦議員瑪格麗特·鮑斯(Margarete Bause,德國)。
前台灣政大教授李酉潭、台灣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理事長曾建元、內蒙古人民黨主席席海明、原香港《開放》雜誌主編蔡詠梅(香港)、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秘書長黃慈萍(美國)、手脅迫組織協會主席羅曼·庫恩(Roman Kühn, 柏林)藏人行政中央宣傳部西藏之頁主編蔣揚次仁(Tsering Jamyang 印度)、藏人行政中央駐美華人聯絡官慈誠嘉措(Tsecheng Gyatso華盛頓)、民主無疆界主席安德列斯·布梅爾(Andreas Bummel,德國)、維吾爾代表伊利夏提(Ilshat Hasen,華盛頓)、八九民運學生李恒青(美國)、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陳立群(美國)、光傳媒董事長王安娜(美國)、著名水利專家王維洛、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長平(德國)、北京之春主編陳維健(新西蘭)、民主中國陣線總部召集人王國興(荷蘭)、梁友燦(澳大利亞)、王進忠(日本)、墨爾本民運聯盟負責人高健(澳大利亞)。
中國民主黨海外黨部副主席劉偉民(法國)、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顧問黃華(英國)、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主席王冠儒(英國)、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漢學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美西)、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副秘書長劉剛(丹麥)、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秘書長姜福禎(荷蘭)、民主中國陣線美國總部主席顏荔(美國)、民主中國陣線美國總部秘書長翟江濤(美國)、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副秘書長相林(日本)、歐洲之聲主編潘永忠(德國)等等,本次紀念活動不以組織名義舉辦。
2022年全球紀念「六四」33周年網絡視屏大會
1、時間:2022年6月4日(星期六),全球各地的具體時間是:
紐約時間:8:00,
美西時間:5:00,
柏林時間:14:00,
香港與台北時間:20:00,
日本時間:21:00,
澳洲時間:5日1:00,
新西蘭時間:5日2:00。
2、會議地址:Zoom網絡
使用Zoom網絡會場,大約舉行2個半小時的紀念大會。5月30日(周一)提供會議鏈接。周六會議期間同時安排實況轉播,不發言的與會朋友,屆時可通過會議實況與會。
會議主持人:廖天琪、李恒青
會場技術支持:zoom會議軟件
會場網絡技術管理:光傳媒
會議籌備人:黃慈萍、李恒青、陳立群、王安娜、潘永忠
媒體宣傳與聯絡:潘永忠、王安娜、蔣揚次仁
會議聯絡人:
美國陳立群:qunli99@gmail.com
歐洲潘永忠:tianmu2050@gmail.com
台灣《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