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時日,網絡和LINE上流傳一則消息:「11月1日,一行近300人搭乘中華航空班機飛往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美國已經開始連根拔起台積電的資金、設備、人才……全部轉移到美國。 台灣政府根本沒有反應。」
這種針對海外華人的五毛帶風向的宣傳,馬上洗腦一竿子自認深曉「民族大義」的大陸地區以外的華人,引起他們的共鳴,由他們來口誅筆伐台積電和台灣政府。
如果台灣政府的反應是反對台積電的舉動,這些人豈不又要欲加之罪地指責政府「剝奪台灣企業家的自由」?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合約製造商,其大部分生產都集中在台灣。 但自從冠狀肺炎疫情爆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中共戰機對台海戰爭的威脅以來,台積電正考慮在美洲、歐洲和日本建廠。這原是自由世界「市場經濟」的完全正常的投資考量。世界所有的企業不也都找便宜的地方生產?同時也考慮到銷售市場。例如:德國的「國民」汽車,「朋馳」汽車到大陸設廠,不僅因為當地人工便宜,還因為當地是很好的銷售市場。只是自從冠狀肺炎疫情後,晶片短缺,使得晶片更形重要,被視為戰略物資。
台灣難得有個世界排名第一的企業,為了不受戰爭威脅,自然考慮將產能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首選當然是安全的美國、歐洲和日本——當然不會是俄羅斯、中國或朝鮮,在這些國家,技術專利並不安全,隨時可能被徵用。——條件包括東道國政府的補助。
結果如下:
-已商定在日本設廠的投資項目:2022年開始在日本九州熊本縣建廠,初步規劃以22/28奈米特殊製程為主,日本政府將補助一半費用。將於2024年量產。

-同意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立新廠: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2020年無異議通過台積電開發協議。2024年進入量產。鳳凰城則將由市府資金提撥2.05億美元,用於改善道路及水源等基礎建設。

-赴德國設廠一事,在德國進行了漫長的談判,但最後德國綠黨的經濟部長出於環保原因或其他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反工業?)反對而破局。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中華民國參加本年在泰國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經濟領袖會議,他於11/19會議落幕後在泰國曼谷舉行國際記者會時,當被問及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擴建面臨的挑戰時,他回答說:他知道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至少比台灣高出50%,但他並不排斥將一部分產能移到美國。而且移到美國去的,是美國企業最需要的最先進的產能。對美國也是非常重要的。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中華民國參加本年在泰國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經濟領袖會議,他於11/19會議落幕後在泰國曼谷舉行國際記者會時,當被問及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擴建面臨的挑戰時,他回答說:他知道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至少比台灣高出50%,但他並不排斥將一部分產能移到美國。而且移到美國去的,是美國企業最需要的最先進的產能。對美國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Digitimes的資料顯示,2021年台積電前十大客戶中,美國廠商就佔了八家,其中蘋果一家即佔據了台積電超過1/4的營收。為了「供應鏈的安全」,美國自然希望台積電到美國設廠。
到自由民主國家投資設廠,台積電至少不用擔心,技術被偷或被抄襲,工廠不至於被收歸國有。雖然生產成本會提高許多。中共抬出「民族主義」來說事,說「台灣護國神山正在被掏空」!顯得心虛無助。
既然無法說服台積電在大陸設廠,中共自然希望台積電留在台灣。 他們的盤算不難理解:如果找到吞併台灣的辦法,共產黨就可以按照「國進民退」的政策將台積電收歸國有,從而中國半導體技術得到最快速的升級,而所有仰賴台積電晶片的歐美國家都會遭到它予取予求的勒索。普丁不也試圖通過切斷天然氣供應來勒索歐洲?
11月21日是烏克蘭的「尊嚴與自由日」,為紀念「2013 年 11 月 21 日烏克蘭獨立廣場抗議活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表視頻談話,他說:「我們可以沒有錢,沒有煤氣,沒有熱水,沒有亮光,但不能沒有自由。」他繼續談到:「雖然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最重要的沒有變,因為最重要的不是外在,而是內在的,沒有改變。這就是我們將堅持不懈的原因。未來,烏克蘭人將聚集在基輔,慶祝烏克蘭勝利,在和平的基輔,在和平的烏克蘭。」

是的,當失去了自由,才會體會到自由的可貴。
許多台灣人往往「無視」自己的民主,並不珍惜。而對於大陸的威權獨裁麻痹無知,讚嘆大陸的基建,以致嚮往。人們不知不覺被大陸的「民族主義」宣傳洗腦,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