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Harold James)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及國際關係教授
強生(Simon Johnson)麻省理工學院(MIT)史隆管理學院教授
羅奇(Stephen S. Roach)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
羅格夫(Kenneth Rogoff )哈佛大學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
美國史上規模第二大、2008年來最大的銀行倒閉事件爆發,使整個美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都受到質疑。儘管目前的情況與15年前全球金融海嘯初期有明顯的差異,卻也有令人憂慮的相似處。
在這期「大哉問」(Big Question)意見調查,我們請詹姆斯、強生、羅奇和羅格夫預測美國及全球金融體系的展望如何,以下是他們的回應。
詹姆斯(Harold James)
矽谷銀行(SVB)倒閉及其引發巨大傳染效應,看來像是典型的銀行擠兌。這種型態在19世紀很常見,在「大蕭條」時期亦然,但自1933年以降就變得罕見,直到2007年這種威脅又重現了。同樣看來似曾相識的是美國財政部和聯準會(Fed)的反應––套用19世紀英國經濟學家白芝浩(Walter Bagehot)的原則,亦即必須有個最後放款者才能遏止恐慌。
但這回有兩個新發展,都是上一波全球金融海嘯遺緒。首先,2008那年,唯恐銀行業崩潰的憂慮很強烈,以至於略去白芝浩邏輯的一個要素,亦即唯獨有償債能力(但流動性不足)的銀行,才是「最後放款者」應當拯救的對象。同樣地,在SVB的案例,債券持有人和股東將蒙受資產損失,但所有的儲戶(無論存款有沒有保險)都可獲全額擔保。不這麼做的話,擠兌蔓延的威脅將大到無法收拾:如果放手讓任一家中型銀行倒閉,儲戶會迅速把存款轉到大型銀行,進而助長市場集中。藉此,美國形同擔保了整個國內銀行體系。但此舉卻也落入許多批評者的口實,將保險原則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營運視若無物, 也藐視作為資本主義制度核心的責任原則。
第二個與2008年情況相似點,是美國和中國等大國有能力撐起各自的銀行體系,但小國就力有未逮,尤其是銀行體系非常龐大且營運遍布國際的國家。冰島和愛爾蘭在2008年就嚐到苦頭。當年大銀行資產額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好幾倍的瑞士,驚險且幸運地躲過一劫。但現在,瑞士必須嚴肅正視一家資產與負債總額約等同全國GDP的銀行可能倒閉的景象。那是可控的情況嗎?
SVB震撼將導致雙重後果。一,銀行紓困將引發社會分裂,如同2008年的情形,這可能觸動一股民意反彈,既反金融體系,也抗議政府把紓困負擔移轉給納稅人,或許會給川普式的民粹主義注入新生命。二,在其他國家,對美國紓困本國金融體系的質疑與憎恨將越演越烈,可能挑起反美情緒,正值華府主導在烏克蘭捍衛以規則為準的國際秩序之時。俄羅斯總統普丁見狀,或許正撫掌而笑。
強生(Simon Johnson)
我們突然發覺自己置身於新一波金融危機之中,最近的銀行倒閉漣漪效應正在世界各地餘波盪漾。一如2008年,美國、歐洲和別國當局發現自己陷入兩害相權的處境。
這類危機的第一階段是資產負債表弱的銀行遭到擠兌,意味著潛在損失相對於股本來說可能非常龐大。就SVB案例而言,這種恐懼驅使存款未受保的儲戶以空前速度撤資,拼命趕在銀行可能倒閉之前奪門而出。緊接著,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承受壓力,是來自更廣大、缺乏保障的債權人,但都是基於十分類似的顧慮。
當前這波危機的下一階段將在歐洲上演。歐元區當局將展示,他們對面臨市場信心危機的銀行願意提供多大程度的支持。目前的跡象,包括歐洲當局發言批評美國為SVB未投保儲戶提供全額擔保,以及歐洲央行(ECB)按既定計畫提高利率0.5個百分點,都有理由令人擔心。
這波危機的第二階段將聚焦於信用品質隨利率升高而惡化的顧慮。確切的斷層線在哪裡還不明,仍有時間能預先制止危機擴散。
美國方面已採取果決行動,防止SVB和Signature Bank傳染效應擴大。Fed已開設慷慨的信用機制,以及設計周延的擴大存款保險(大型儲戶將支付保費),應該大有助益。歐元區終究會需要採取類似的措施,問題是還需要費時多久?途中還會遭遇什麼政策錯誤?
羅奇(Stephen S. Roach)
每一場金融危機爆發前,通常都有清楚的警訊。1990年代末期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前,資本外逃是前兆。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裂前夕,網路相關股票投機炒作暴增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來襲前,次級貸款泡沫先爆破了。SVB意外倒閉,可不可能指向另一波危機?
每一場危機都獨一無二,但都無可避免反映出貪婪、恐懼和政策失誤的交互作用。今天的情況也是如此。無庸置疑的是,一家大型金融機構的貪婪,不願接受Fed從幾近零利率退場的風險。犯此錯誤的不僅止於SVB一家銀行。跡象顯示,連帶傷害擴散的跡象已顯而易見,遭殃的不只是國內機構(例如Signature Bank和First Republic Bank),也波及國際機構(例如瑞信)。正如同在重大危機中典型的情景,防火牆結果證明比預期漏洞百出,無法阻止傳染效應蔓延。
然而,今天另有一種新的、重大的風險是前幾波危機所無的:通膨復熾。自1990年代末迄今,金融危機都發生在通膨急遽下滑且長期低迷的年代:1997年至2020年,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通膨率平均只有2.1%。這讓以穩定通膨為目標的央行在危機發生時,能有充分餘裕打開流動性水龍頭並把利率降到0%,藉此因應危機。今日情況大不相同:通膨不但黏得揮之不去,還大幅超標 ,政策利率也還太低,不足以解決問題。
倘若央行果如金融市場此刻所料,對繼續升息抗通膨打退堂鼓,那麼恢復物價穩定勢必功虧一簣。如此一來,終將需要更多的貨幣緊縮才能控制住通膨。這聽起來是否似曾相識?
SVB很可能變成傳說中的礦坑裡的金絲雀。
羅格夫(Kenneth Rogoff )
ECB照樣升息0.5個百分點,背後的邏輯是,投射出一切照常的態度,將有助於重拾市場對歐洲銀行的信心。ECB升息循環起步太遲,的確有必要公開、明白地承認通膨是個問題。在債券持有人慘遭灼傷之後,ECB若想重新錨定低通膨預期,必須說服市場相信,ECB不惜付出一些痛苦代價,也要達成任務。
但別誤會了,今後可能轉向一段漫長的高實質利率時代,而在轉變的過程中,無可避免會遭遇更多的金融壓力,歐洲如果陷入衰退尤然。實質利率為零,一直是多年來維繫歐元區的黏著劑,除非歐洲治理方式進一步改革,否則零實質利率時代的終結,必將帶來令義大利等國頭痛的大麻煩。對美國而言,Fed和財政部大動作採取行動,暫時已止住恐慌蔓延。不幸的是,金融危機幾乎總是一波接一波,更多動盪可能接踵而至。
(翻譯:余雅薇,責任編輯:楊淑華)
轉載自《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