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伏季休漁期在8月中16日結束,中國海事旋即統籌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的海事部門,協助12萬艘以上的漁船進入臺灣與南海地區進行漁業活動。僅在解禁首日,便派出3艘大型海巡船、178艘中小型海巡船、2架海事直升機、29架無人機、983名執法人員。伴隨漁業活動開啟而來的是作為解放軍輔助職能的海上民兵也混跡其中,並且將中國在南海採取的軍民混合模式沿用於臺灣周邊海域,試圖以經濟活動和執法事件挑戰我國可實際管轄的海域。
中國於南海的混合模式日益成熟
菲律賓在7月底才達成補給馬德雷山號補給協議後不久,很快的於8月份再起衝突,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在8月11日譴責解放軍空軍越界行動。日本防衛省的消息也指出,8月12號,山東艦航母戰鬥群出現宮古島以南420公里的菲律賓海域,隨行艦艇包括055型、052D型驅逐艦,以及054A型護衛艦。8月19日,中菲兩國船隻在爭議水域再次發生擦撞,雙方的緊張氣氛再度升高。
中國在周邊海域發起衝突是以人民戰爭的軍事哲學,結合傳統戰略文化的移民實邊和屯田,以現代科技展現的行動模式。一方面有著能機動出擊的海上民兵,同時也以及填海造陸擴大島礁移民居住做為「海上長城」,並且以經濟和執法活動展現實際控制能力。
過去15年內,中國在南海地區的島嶼建立了20多個軍事據點,其中最重要的是美濟礁、永暑礁和渚碧礁,從原先的簡易跑道逐漸發展,現在已能進駐殲-11BSH等先進戰機,以及防空雷達和紅旗-9防空飛彈,逐漸由點而面的覆蓋周圍空域,逐漸壓縮美國與盟邦的活動空間,成為一種有效的「超軍事手段」。
中國複製軍民混合模式於中印邊境
在南海之外,相似的模式也出現於中印邊境地區,近十年內也迅速出現大型空軍基地與地下設施,並且伴隨基地設置邊境村,與中國古代北界的長城和哨所並無二致。由於中印之間邊界長達 3,800 公里,人文環境與地形複雜,仍有許多未能形成固定聚落的地區,有利於灰色地帶戰略的應用。
由於中國有著西藏高原的地理條件,印度方面較難越過高山大舉入境,而且距離中國的精華區相對遙遠,無法造成中國有意義的損害。反觀印度的首都新德里距離西藏僅有300公里左右,遠程火箭、短程戰術飛彈,或是採取機場空襲,對於中國而言並不費力,而且可以造成印度地區的重大傷害,如果中國持續往邊境推進據點和聚落,不只能實現以非軍事的方式蠶食邊界,看似守勢的佈署也可轉為發起威懾或攻擊的前線。
2020年5月的中印衝突之後,加速在中印邊界建立地下基地和大型機場。今年8 月9日,新疆的庫爾勒機場進駐了三架殲-20 戰機和六架轟-6K 轟炸機。西藏的班公湖周圍也新建師級單位基地,而支撐這些邊境基地的基礎來自於邊境「小康村」的建設,其模式來自於2012年6月設置的三沙市。
中國以軍民混合模式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
如今以南海島礁為基礎的三沙市也已有人口2,300餘,中印邊境地區即使自然環境惡劣,但是基於陸地的自然條件更容易進行基礎建設的擴張,聚落的人口的發展也會比島礁更為快速,從2016年政策提出至今已形成約600個村莊,將原先邊境的牧地轉化為軍民混合的聚落,可作為補給點或是防守的駐地。
中國採用經濟與政策獎勵作為移民的誘因,並且以至少200人為單位批次性完成建設,其目的就是避免武裝衝突的方式擴大實質的控制範圍,因為軍隊不能貿然對平民進行攻擊或驅逐。相對於印度在達旺等東段地區擁有較好的地理位置優勢,中國則是沿著藏南和阿克賽欽等地區進行建設,逐漸形成相互聯通綿密的交通路網,以及監聽與監控數位網路,在地理條件與科技的相輔相成下快速形成中印邊境的長城。
根據斯皮克曼(Nicholas J. Spykman)的邊緣地帶論(Rimland Theory),控制歐亞大陸沿海邊緣地帶便能控制全球,因為邊緣地帶連接歐亞內陸和海洋,是攸關資源、人口和戰略利益的區域。中國以軍民混和模式在南海地區與中印邊境地區進行移民與據點建設,有助於維護其境內的穩定,尤其是較為動盪的新疆與西藏地區。中國還能通過在巴基斯坦和緬甸的影響力,進一步在陸地對印度形成戰略包圍,在南海地區則是與柬埔寨和寮國包圍越南,使得越南秉持的「竹子外交」逐漸失去搖擺的地緣空間。
混合模式逐漸出現臺灣周邊海域
在臺灣海峽與福建沿海周邊地區的岩岸地形不利於填海造陸,但是以非軍事的經濟或民間活動為先,軍事實力為支撐的活動也出現在臺灣周邊海域。近期中國大量漁船越界進入臺灣海域,甚至傳出冒充臺灣漁船的自動識別系統訊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將南海的海上民兵模式沿用於台海。今年上半年開始疏濬小金門、大二膽島間的劉五店航道,並且增派漁船和海警往海峽中線活動,試圖以海事衝突為名行使執法權,今年7月份已有金門漁船遭受中國海警扣押。
8月17日至18日,中國交通運輸部展開為期兩天的「2024年台灣海峽海上巡航執法行動」,歷時30.5小時,巡航總里程413海里,到達台灣海峽中部以東2海里範圍內,最南經到達台灣淺灘。8月23日凌晨,在富貴角西北44海浬處又發生雙方漁船擦撞事件,中國藉由漁業活動和海巡執法範圍的擴大,試圖營造臺灣海峽內海化的敘事,中國船隻已常態性的在此進行民生活動。
即使西方國家關注 我國也要採取主動
中國沿用在南海與中印邊境的混合模式在台灣周邊海域活動,也已受到美國與其盟國的重視,並且以自由航行權進行反制。8月初有加拿大護衛艦由北向南穿越台灣海峽,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Ralph Johnson,DDG 114)也於22日通過。而今德國海軍執行全球行任務的艦隊也在等待指令,並且表態執行任務是為展現「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西方國家的關注或能暫時緩解中國的壓力,但是我國仍需與美日和其他友好國家以人道救援為名,討論臺灣海峽的活動準則,並且在美國的基礎上逐一與各國開展海巡工作備忘錄的簽署工作。另一方面,我國應主動建構臺灣海峽與周邊海域的海洋活動敘事能力,以混合模式反制中國的活動常態化,避免逐漸失去有效控制海域。
轉載自《上報》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東協經濟貿易文化發展協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