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俄國無人機侵入波蘭領空,時逢法國總理交接,德國執政團隊民調低迷,有著測試歐盟防衛能力,以及對外政策承諾的連貫性的意味。 作為歐盟核心的德國與法國即使持續表態,無...
近期德國媒體報導指出,「黑月」(Black Moon)駭客組織公布了一份機密合同,宣稱莫斯科與北京簽訂代號「劍208」的協議,內容涉及俄國協助中國建立空降部隊並提供運輸機、裝甲車、...
2024至2025年間,台灣、韓國和日本相繼出現政局動盪事件,包括台灣史無前例的立委「大罷免」、南韓總統尹錫悅快閃式的戒嚴宣告,以及日本執政聯盟在國會選舉中的慘敗。表面看來,這些事...
2025年3月中旬,時值營造俄烏停火條件之際,台海上空與周邊海域的軍事對峙卻是不減反增。我國在提出「國安17條」措施之後,隨即啟動代號「立即戰備操演」的無預警軍事操演,並且與解放軍...
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飛速躍進,正重新定義全球科技競爭和地緣政治格局。外界曾以「人民戰爭」的理論探討中國依靠大量人口與集體動員的舉國模式,但今日的現實已遠不止於此。作為一款可與 Ch...
2024年12月,被確認為阿拉伯裔的醫生駕車衝撞馬德堡市(Magdeburg)著名的聖誕市集,造成5人身亡、200餘人受傷。儘管事件尚無證據顯示其與恐怖主義有關,歐洲各國的極右派立...
024年12月3日深夜,韓國總統尹錫悅以「保護自由的韓國,抵禦朝鮮共產勢力的威脅」為名,宣布全國進入戒嚴狀態,這也是韓國第六共和國成立以來歷史上首次戒嚴。雖然在12月4日4時30分...
中國的伏季休漁期在8月中16日結束,中國海事旋即統籌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的海事部門,協助12萬艘以上的漁船進入臺灣與南海地區進行漁業活動。僅在解禁首日,便派出3艘大型海巡船、...
2023年10月7日爆發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正在改變原先破碎的地緣政治格局,藉由調停衝突的外交穿梭,中國對於伊朗、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影響力正在增加,逐漸化解中東原有的矛...
2021年9月15日,當時的美國總統的拜登、英國首相強森(Alexander Boris de Pfeffel Johnson)以及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John Mor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