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世紀精神的轉變——九〇年代柏林牆的倒塌和互聯網的興起,都預示著世紀精神的大轉變,21世紀是資訊革命的世紀,也是偉大的美國世紀。
②競選美國總統的總綱領——創造美國新共和、創造美國新經濟、創造美國新世紀。
③創造史觀:創造種子論——人類歷史是由掌握歷史走向的英雄或「梟雄」創造的。
④意識形態(ideology)——意識形態與科學、宗教的關係、與理性、情感的關係:科學包含人類的最高理性、宗教反映人類的最深情感。科學不是信仰,宗教包含著人類的信仰。宗教衝突會導致所謂的「文明衝突」、引發戰爭。政治意識形態(PI, Political ideology)不僅包含理性,也充滿了情感和信仰。當憤怒的情緒主導政治生活時,理性無法控制情緒,就會發生暴力衝突。在兩個國家之間、兩個敵對政權之間,會導致戰爭。在一個國家內部,也可能引起暴力衝突。在民主政治的國家,傑出的政治家目光遠大、胸懷開闊,用理性的精神代替憤怒情感。
⑤本書提出「三個世界理論」——物質世界和觀念世界組成現實世界,在現實世界外,還存在一個客觀的、不依賴人的超驗世界(Transcendental World),「文庫技術」是探索超驗世界的一種工具。
本書也是一本⑥「廣義行為學」和分析人類社會世紀精神演變的「元歷史」(MetaHistory)著作。
從「⑦元歷史」看,21世紀就是資訊革命的世紀,也是「資訊革命」最有力的推動者美國的世紀。

《創造偉大美國世紀》附錄
信息革命時代的55條論綱:
1、人類物質文明有三大要素:物質、能量、信息。人類物質文明進步有三大進程,第一是從石器時代到鐵器的廣泛使用,第二是18世紀以來的能源革命,包括後來電能、核能、氫能的使用,第三次是21世紀開始的信息革命。瓦特蒸汽機的發明,創造了全人類能源利用的大革命,引發了英國的工業革命,18世紀是能源革命的世紀,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世紀。20世紀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共產主義的興衰,使20世紀成為戰爭和革命的世紀。九十年代柏林墻的倒塌和互聯網的興起預示著世紀精神的大轉變,21世紀是信息革命的偉大世紀。信息革命是繼18世紀能源革命後,在科學、技術、經濟、社會多方面的第三次大變革。現在的美國處於信息革命的全球中心。2024、2028、2032年美國總統的競選,美國需要的是,熱愛美國、懷抱著創造偉大的「美國世紀」的目標、目光遠大、胸懷開闊、品格高尚、能力卓著的美國公民,起來參加這次和未來美國總統的競選,創造美國新共和、創造美國新經濟、創造美國新世紀,使21世紀成為「美國世紀」。五月花號精神、美國獨立宣言精神、華盛頓總統、傑斐遜總統的偉大精神、美國的自然環境、美國的思想自由、美國科技領先、美國的偉大胸懷,美國的全球責任,必將使21世紀成偉大「美國世紀」。
2、最高法院需設立「AI司法審查局」 :最高法院有9名大法官組成,是解釋美國憲法的最高權威,重要的責任是裁決涉及憲法解釋問題的案件,判定某項法律或政府行動是否違憲,但最高法院並不享有判定政治問題的權力,這種權力被稱為違憲審查(constitutional review)、司法審查( judicial review)權力,當9名大法官多數人認為聯邦或州的某一法律與憲法相沖突時,就可以否決聯邦或州的這一法律。事實上,總統的公職行為影響全國,影響歷史的走向、影響國家的未來,總統的公職行為負有永恒的責任。2024年7月1日,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川普在公職行為上享有總統豁免權 ,這一裁決不僅越出了最高法院違憲審查和司法審查的權力範圍,直接干預美國政治,干預正在進行的總統競選,而且這一裁決違反了美國憲法精神——政府的權力來源於人民,政府的權力受到憲法和法律的限制,人民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障,有必要通過修憲對最高法院進行改革,撤銷廣泛的總統豁免權。美國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聯邦最高法院是美國司法部門解釋憲法的最高權威。從憲政根本原則來說,這是把最高法院看作為一種不帶任何情感的純粹理性的司法審查機構。9位大法官與我們每一個人一樣,有左腦和右腦,他們的政治意識形態、價值觀、世界觀可能有許多相同,也有不同。按憲政根本原則來說,9位大法官在進行「違憲審查」時,應當象最好的「AI」一樣。必須運用他們不帶任何情感的「純粹理性」來作出判斷,但現在看來,部分大法官還是更多地受到他們情感的驅動。部分大法官的決定跨出了最高法院的權力範圍。創造美國新共和,其中一項目標是在最高法院的違憲審查、司法審查方面,充分運用人工智能的成就,設立「AI司法審查局」,協助9名大法官更準確地作出有效的裁決。
3、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目光遠大、胸懷開闊,是全世界民主政治的堡壘。美國東邊是廣闊的大西洋,西邊是浩瀚的太平洋,夏威夷在太平洋的中心,阿拉斯加正在迎接幾個世紀後北冰洋暖化的高度繁榮時代。美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更重要的是,美國有高度的民主自由,每一個人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創造新科技、新藝術、新思想、新財富。
4、國家是由百萬、千萬、數億、數十億人口聚集在一塊領土上,有各種組織機構、有決策中心、有行為能力的巨大生命體。國家是「地緣性政治動物」,國際關系不同於人際關系。人具有「三性」:①動物性;②人的理性;追求真理、正義、完美的「神性」。從國家在地球上產生以來,國家表現出來的,既有人類理性,又有動物性。人類有文字記錄的歷史,就發生了幾萬次戰爭,這就是國家動物性的典型表現。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充分表露了國家的動物性。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崛起,反映了美國更多地具有人性、人的理性和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
5、歷史事件中充滿了無窮偶然性,而許多重大歷史走向,是一個人的強烈信念創造的。
6、動物、人類和國家個體,可以形成群體。國家群體,就是國與國組成的聯盟。沒有共同目標的群體,如同南極群聚的企鵝、大海中魚群、原始人群,不能創造歷史。集體創造,需要協調、配合、前後一貫。烏合之眾的運動,實際上是人類個體的「布朗運動」,不能有理性地、前後一貫地作出行為,不能創造。歷史是由掌握歷史走向的英雄或「梟雄」創造的,有三個因素——權力、財富、傑出的智慧和偉大的精神,可以按預定目的創造國家和人類的歷史。

7、人類的一切創造,都是思想自由的產物。
8、歷史是人類理性和社會情感共同作用的產物,是各種力量交互作用的結果。「社會情感」往往是無意中突然爆發的,一些力量的「合力」,也會「無意中」創造歷史。在世界歷史上,無意中「創造歷史」的現象不可勝數。
9、有三個因素——權力、財富和偉大的精神,可以按預定目的創造國家和人類的歷史。首腦人物憑借權力,大企業家憑借財富,摩西、孔子、釋迦牟尼、基督耶穌、穆罕默德、馬丁•路德、哥倫布、華盛頓、傑斐遜、愛因斯坦,依靠他們偉大精神和傑出智慧,創造歷史。一個一個「心因」,不足以創造歷史,需要包含有社會情感、能夠產生巨大動力的「心因」,才能創造歷史。個人情感心因,創造個人歷史,符合社會潮流的社會情感心因,創造國家和人類歷史。
10、人類最近5000年歷史,「創造新文明的種子」最重要的是五個半人,這就是摩西、釋迦牟尼、孔子、基督和穆罕默德。「半個人」是馬丁•路德。文明是比國家、民族還要大的單位,是一個人的最大的社會認同,與宗教、價值觀、社會情感、人生目標相連。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人生價值體系。沒有孔子,就沒有儒家文明。沒有基督,就沒有基督教文明。沒有釋迦牟尼,就沒有佛教文明。沒有穆罕默德,就沒有伊斯蘭文明。人生中總有苦難,不同宗教對人生苦難作不同分類,並為人設定不同的人生目標。為人設定人生目標的種子,他們就不只是創造歷史了,而是創造長期持續的不同文明。政治經濟是各種文明的隨著歷史變化的制度結構。政治十年一變、經濟百年一變,文明千年長存。
11、儒家不是有神論,「仁」是人際關係的完美化,當把儒家思想運用到政治領域中時,儒家成了專制政治的基礎。動物也有理性,但完全沒有想象力。創造力建立在豐富的想像力基礎上,而且能夠把想象「物化」。幻想家有想象力,沒有「物化」能力,所以不具有創造力。比較不同的文明,儒家文明超越「有神論文明」之處,在於儒家追求人際關系的完美化,重視現世生活,在全球化過程中,儒家需要在「非政治化」的情況下,才能成為各種文明友好溝通、和平共存的橋梁。
12、中國專制社會反覆的王朝循環,與孔老夫子的「仁政」思想密切相關。孔老夫子「仁政」思想,一方面讓統治者知道,「暴政」將引發王朝的滅亡,另一方面,「仁政」與「暴政」一樣扼殺了「自由」。
13、人類的偉大事業,都是從一個人或少數人發起的。
14、宇宙中的四種力,包括造成分子運動、細胞運動、心臟脈動、信息在生物體內通過神經線路的傳輸、動物世界的運動,都是自然的力量,總稱為「宇力」。人力是推動人的有意識行為而形成的力,是由人身體細胞中與化學鍵相聯系的電磁力、人有意識利用的自然力量形成的。人依靠食物中的能量生存,而食物中的能量來源是地球上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結果。全人類人力的主要來源是太陽輻射能。人雖然能夠利用地熱能、原子核能和引力產生的潮汐能,但人身體產生的體力的直接來源是太陽輻射能中被綠色植物吸收的一小部分。所以,人力——推動人的有意識行為而形成的力,也是自然力量的一部分。
15、在整個宇宙中,除了地球上存在生命外,至今還沒有發現宇宙中其他星球上有地球上生物一樣的生命體存在。地球上出現人類後,經過7000年,由於人類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創造了自然界沒有的形形色色物品,創造了各種各樣的人工環境,創造了人類文明,改變了地球面貌。我們把「人為力量」從廣義的「自然力量」劃分出來,稱為「人為力量」。「人為力量」以外的「自然力量」,就是狹義的「自然力量」。
16、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人類把一部分「自然力量」轉化為「人為力量」,人類社會的財富,就是「人為力量」的標志。一個人財富愈多,他能夠利用的「人為力量」愈大。金融財富,或金融資產,就是一個人或一個經濟體可利用的「人為力量」大小的標志。所以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增長,不是自然現象,而是人的有意行為的結果。(參見嚴家祺:《全球財富論》第180頁)這一點,對於了解經濟發展、經濟衰退和金融風暴的發生,尤其重要。

17、人類行為和人類文明建立在情感和理性兩大基礎之上,理性計算的利益決定人的行為,情感和情感形成的信仰決定行為的方向和道路。人用大腦想一想,等於電腦搜索、計算一下,這是人的左腦的功能,情感、信仰不是通過計算得來的,是右腦產生的。人類社會中科學技術的進步,使人類控制和利用宇力的能力愈來愈大,這是人類理性力量和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而這種愈來愈大的人的能力,在宇力面前永遠微不足道,有限的人力與無限的宇力之比,永遠為0,這是人類社會信仰的力量和宗教永遠存在的根源。
18、人類和群聚的動物都由自己的歷史,都有經濟史、政治史。動物社會有經濟現象,一些物種的動物能夠採集和存儲,有採集產業、有畜牧業、有農業。螞蟻社會有社會分工,有戰爭和政治、有利他主義,除了蟻後,剩下的「大眾」各有其職業,有的餵養幼蟻,有的修建道路,有的加入專業的軍隊,在這個過程中還產生了交易市場。一種螞蟻會飼養或養殖以汁液為食的「同翅目」昆蟲,如蚜蟲(aphids),這些昆蟲從植物中獲取自己的食物,並將其中一些作為高營養的花蜜或蜜露傳遞給螞蟻,螞蟻會剪掉蚜蟲的翅膀來收集汁液,這在螞蟻的經濟學中,是一種「生產勞動」。動物在三個方面無法與人類相比,一是理性能力,動物不能形成宏觀和微觀、宇觀和細觀、形成Meta視界,不能形成自由和法治觀念、不能形成「物權」和「債權」概念;二是動物沒有人類的想象力;三是動物沒有信仰,沒有追求真善美的能力。
19、人類的國家史與動物的群體史的根本區別是,同一種物種動物的群體行為,是動物的自然行為,大同小異;而只有人類,會由一個或幾個人提出一種由理性或信仰形成的不同目標,帶領人群為這一目標而共同行動,歷史事件中充滿了無窮偶然性,而許多重大歷史走向,是一個人的強烈信念創造的。輪船在海洋中航行,想要轉變方向,不能由乘客決定、只能由船長一個人決定。人類歷史的走向,受到各種偶然因素影響,但一個人或幾個人的意志可以決定歷史的走向。就像蒸汽機、飛機和芯片不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人類歷史的重大變革,也是一個人或少數人創導的。16世紀歐洲的新教革命,是馬丁•路德一個人發起的。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號公約》(Mayflower Compact)是前往北美洲新英格蘭殖民地的102名英國清教徒在上岸之前,在五月花號上簽訂的政治聲明,同意創建並服從一個政府。這一締造美國的公約是由一個人想出、41人簽名提出的。1958年戴高樂(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1970)登上法國國家權力頂峰,與一個月前完全沒有政治權力的戴高樂在處理阿爾及爾事件中發揮的作用直接相關。法國第5共和的產生,完全是戴高樂一人深思熟慮的產物。共產主義在19世紀的傳播,出自馬克思、恩格斯兩人,鄧小平通過「六四」埋葬了共產主義。
20、權力(power)與權利(right)是兩個不同概念。權利是一種自由選擇,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所以,權利與自由密切相關。在有些情況下,權利的行使依賴於他人,如本人的財物不受他人侵犯的權利、行使索取他人欠債的權利、免於武斷監禁的自由。權利往往會受到他人的侵犯,所以,權利需要保障。權利可以靠權力相互制衡和國家權力來保障 。「法律保障權利」,法律保障,就要依靠國家權力的行使。國家權力的範圍是有限制的,基本人權,就是國家權力不能進入的領域。國家職位的設置都與行使權力、保障權利有密切關係。
21、從物理學角度看,「蘋果落地」與「地球繞太陽旋轉」都是萬有引力造成的現象,可以說是同一回事。金星以八年為一個周期,繞太陽運動的空間軌跡,形成一個「五角星圖形」,這與每一個蘋果中「垂直於軸線的平面」有一個「五角星圖形」,兩種完全不同情況下形成同一幾何圖形有著相同的物理化學機制,也可以看作為一回事。從物理學角度看,「蘋果落地」與「地球繞太陽旋轉」都是萬有引力造成的現象,可以說是同一回事。金星以八年為一個周期,繞太陽運動的空間軌跡,形成一個「五角星圖形」,這與每一個蘋果中「垂直於軸線的平面」有一個「五角星圖形」,兩種完全不同情況下形成同一幾何圖形有著相同的物理化學機制,也可以看作為一回事。
22、二十一世紀是信息革命的世紀,從外星或太空中看人類社會,看不到誰在競選總統,也很難弄清楚地球上的什麽「權力制衡」,只是把地球上的一個一個國家都看作為單獨的生命體。在外星上觀察地球表面的生命體,對最近以來的地球生命體,外星的觀察者會說,2024年地球上的四場正在發生的狹義戰爭和廣義戰爭,出現了「廣義生命體」的一種新現象,這就是「左腦和右腦的戰爭」,或「情感和理性的戰爭」。這四場戰爭是:俄羅斯烏克蘭戰爭、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台灣海峽潛在戰爭和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隱含的廣義戰爭。從「人工智能」或在太空中看,這與地球上稱為「國家」的生命體之間的、一場左腦和右腦的戰爭、情感與理性的戰爭,是同一回事。每一個蘋果與「軸線」垂直的平面有一個「五角星」,這與「金星在8年周期中的運動軌跡——五角星花瓣」是同一會事,這也與艾薩克•牛頓把「地球繞太陽運動」看作與「蘋果落地」是同一回事一樣。
23、由意識形態、宗教信仰造成的國家行為的變化,是一種自然力量推動的變化;正義的力量也是一種自然力量。一個關系到一個國家的重大事件,當權者長期掩蓋真相,正義就會受到壓制。正義力量的爆發,就會改變國家的歷史進程。
24、意識形態是理性和情感的組合。
25、一個家庭,當夫妻兩人在一起就發生爭吵時,這個家庭就很難共同做事,但夫妻兩人可以離婚而不再發生爭吵。而一個國家的議會不能因意識形態分歧而「離婚」分為兩個議會,憤怒情緒會引發暴力沖突,一些分歧只能在一起通過互相理解、互相妥協和投票方式達成共識。但在一些意識形態問題上……美國的議會從未發生這種現象,但憤怒情緒和「否決政治」起著阻礙議會正常運作。
26、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生命體在自然環境中,歷經千萬年,適應環境過程中的「基因變化論」。有什麽環境,就有什麽樣的生物。
27、信仰是一種情感。信仰有多種,宗教、意識形態、世界觀、迷信都是信仰。信仰愈虔誠,人就愈堅持。科學包含人類最高的理性,宗教反映人類最深的情感。信仰的分歧無法依靠理性的解釋來消除,意識形態、世界觀把理性和情感結合在一起,不同意識形態的人、或不同世界觀的人,就處理同一事件發生意見分歧後,只有相互寬容,才能使爭論、爭吵停止下來。宗教也需要提倡寬容。否決政治就是在宗教信仰、意識形態或世界觀不同的人群、又互不寬容情況下的政治。
28、廣義行為學研究物理物體行為、信使體行為(Messenger body)和生命體行為。從廣義行為學看人類行為時,人類行為受到人的兩種不同因素推動,一是理性,二是情感。人類的大腦分為左右兩部分,左腦的功能偏重於理性,右腦偏重情感,理性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控制情感的表達,對一個人來說,左腦與右腦是密切相連的,當一個人狂怒時,理性就不能控制情感了,就會出現各種暴力現象。國家是一個生命體,國家的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機構,這些機構是人設置的,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改進,遠遠沒有達到一個「單一生命體」經過幾萬萬年進化出來的螞蟻個體的大腦水平,兩個國家之間發生戰爭,與兩個螞蟻群體之間發生戰爭的「行為學原理」相同的。所以,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戰爭,台海兩岸兩個敵對政權之間潛在的戰爭是動物性的戰爭,但在一個有現代最好民主政體的美國,總統與國會之間、國會兩黨之間、最高法院內部,是有人性的人類社會中的正常分歧,就完全能以人類智慧、以妥善的方式處理由於意識形態不同形成的各種分歧。2024年的總統大選,應是兩個「總統候選人」展望美國未來4年前景的辯論,不是「互相揭露對方「弊端」的爭吵。創造美國新共和,就是為了從根本上改變現在美國立法、行政、司法權力之間的愈來愈嚴重的不協調現象。
29、在地球和整個宇宙中,生命體和非生命體之間有一個非常開闊是「中間帶」,這就是信使體(Messenger,Messenger body)。(參見嚴家祺:《金融產品是一種信使體》,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2023年7月7日)
30、對經濟學來說,在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邊上,宇觀經濟學(Spacescopic Economics)正在誕生。正如牛頓把地球繞太陽運動與「樹上的蘋果落地」看作是同一種現象一樣,從宇觀經濟學來看,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與金融風暴也是同一種現象。(參見:嚴家祺《「新冠大流行」後的兩大趨勢——從宇觀經濟學看全球經濟的未來》,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2020年7月21日)
31、美國的新共和是美國兩黨 ,或加上當時有重大影響力的政黨或人物,在對美國長遠發展的前景有共同目標基礎上的共和,是把美國長遠發展置於個人短期任期內目標的共和,是盡力用理性控制憤怒情感 、互相妥協、合作的共和 。
32、全世界的所有金融風暴,都是金融空資產蒸發的公開宣告。
33、生命體根本特征是Metabolism。企業、各種經濟體、國家經濟體、全球社會與自然界的生命體一樣,都有Metabolism。廣義生命體是能夠對外界環境產生應激反應的、通過代謝來維持生存生長、覆制發展的個體。
金融產品內部包含信息,純粹的金融企業不發生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金融產品沒有生命,純粹的金融企業也不是經濟生命體。金屬貨幣、紙幣與數字貨幣不同,它們的原料生產和印制過程,都是新陳代謝過程。實體貨幣的制幣廠,屬於經濟生命體。(參見嚴家祺:《人工智能和金融發展的前景》,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2023年9月11日)
34、人為复制和自然复制——是不是受一個人或一個機構控制,是人為複製與自然複製的根本區別。核爆炸是自然的核裂變反應,現在的核能發電,就是人工控制的核裂變反應。2022年12月5日,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LNL)首次實現能量凈收益的可控核聚變。氫彈爆炸是不可控的核聚變反應,用可控核聚變來發電,就是核聚變反應的一種「人為複製」。所有金融品都是「貨幣的廣義衍生品」,但與貨幣不同,金融品的價值不斷波動,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無法用來對商品進行計價。在今天,貨幣的發行受國家中央銀行以及作為國家聯合體的中央銀行的控制,是一種「人為行為」。
35、全球金融恒等式——全球經濟體的總資產 = 全球總實體資產 + 全球總金融資產 – 全球總金融負債 = 全球總實體資產,全球總金融資產 – 全球總金融負債 = 0(參見嚴家祺:《全球化時代的「金融沖擊力」》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2022-7-22)
36、美國國債20多年來逐年的快速上升,克林頓在2001年離職時,美國國債是5.6萬億美元,2024年的今天已增加到34萬億。21世紀是信息革命世紀,每一個美國總統候選人,都要對美國經濟與金融的關係、全球經濟與金融的關係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不僅要了解金融風暴的成因,而且要知道怎樣人工控制金融風暴。美國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走在全世界前面的AI科技,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對從事於金融事業的人來說,在不遠的將來,就像「可控核聚變」一樣,可以實現「人工控制金融風暴」 。
37、美國國債問題,與移民問題、全球氣候問題、太空探索問題、人工智能的社會影響問題,這些跨多任總統任期的長遠問題,美國有必要建立一個不受總統換屆影響的、有連續性的政府部門來統一管理。
38、從心理學、智能科學來看,未來的宗教與未來的科學將象人的右腦與左腦一樣,連接在一起,宗教中談論的「靈」和「靈魂」,就是人工智能中可以作出系統自主行為的「信息集合」。
39、「元宇宙」Meta主要有兩種不同含義,一是作為互聯網「虛擬世界」技術的「元宇宙」,二是作為一種「世界觀」的「元宇宙」。元宇宙(Metaverse)是由Meta和Verse兩個單詞組成,Meta表示超驗,Verse代表宇宙(universe),合起來即為「超驗世界」的概念。「元宇宙」的本來意義,就是「超驗世界」,這是「現實世界」外的另一個存在的世界。
40、互聯網技術的「虛擬世界」,雖然是「虛擬」的,但可以為人所感知,所以作為互聯網技術的「元宇宙」,今天存在在人的觀念世界中,而人的觀念世界,不是「現實世界」外的另一個世界。每一個人有一個自己的觀念世界,觀念世界成千上萬,都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中,而在Meta 本來意義上的「元宇宙」——「超驗世界」,則是「現實世界」外的另一個世界。Meta世界,連接生命的是另一個Meta,是Metabolism ,中文稱為新陳代謝。連接人類的是Metahistory,即元歷史。
41、當代化學和生物學中的「文庫技術」(Library Technology),可以說是在承認一個不依賴於人、客觀的「超驗世界」存在的前提下發展起來的。若干單元通過排列、組合都可以形成巨大數量的個體,這些個體在高一級層次上又可以排列、組合,形成高一層次的新的、巨大數量的個體。不同元素的原子可以組成分子,小分子可以組成大分子。20種氨基酸可以組成數量巨大的、形形色色的蛋白質分子。各種分子的可能組合,構成「分子文庫」。各種組成蛋白質分子的可能組合,構成「蛋白質文庫」。同樣可以形成核酸文庫、細菌文庫、抗菌素文庫、糖文庫、酵母文庫、微生物文庫和疫苗文庫。這些文庫中的對象,有些早在自然界中存在,更多的在自然界中從未存在。用文庫合成方法,就可以制造出這些在自然界中從未存在的物質、微生物、疫苗。Meta世界中的「存在」,並不是任意的。只有在數學上可能的「空間構像」,它的「原型」才是Meta世界中的「存在」,才可能在「物質世界」中「物化」。這種方法今天已在制藥工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這就是說,那些在自然界中沒有的化合物、生物大分子、形形色色的微生物、抗菌素、疫苗,它們的結構都可以通過科學分析把它設計出來,即在「超驗世界」中找到它們,然後用「文庫技術」把它們一一合成出來,使它們一一「物化」,從「超驗世界」進入「現實世界」中來。
42、在數學中,在任意小的尺度上都能有精細的結構、具有自相似形式的圖形。這種圖形,稱為「分形」(fractal)。維基百科說,「分形也被稱為擴展對稱或展開對稱。如果在每次放大後,形狀的重覆是完全相同的,這被稱為自相似。自相似的一個例子是門格海綿。分形在不同的縮放級別上可以是近似相似的。曼德博集合的放大圖像中顯示了這種模式。分形也包有圖像的細節重覆自身的意味。……作為一個數學函數,分形通常是處處不可微的。無窮分形曲線可以理解為一條一維的曲線在空間中繞行。」分形的圖案有無窮多種,現在人們已經知道的有千百萬種,那些今天全人類都不知道、不了解的「分形」圖案,在物質世界和人類的觀念世界中都不存在,實際上,無窮多個「分形」是一種存在於現實世界外的「另一個世界」——超驗世界中的存在。「分形」的存在說明,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是一種偏狹的世界觀。
43、任何事物的意義都是由人的精神決定的 。
44、大爆炸起源學說帶有神學性質,以神學信仰和科學假說的方式敘述了我們所知的部分宇宙的起源。
45、人類歷史是披著事件外衣的精神創造的歷史。
46、牛頓和愛因斯坦一生從事科學研究,在晚年,他們確信,科學探索、揭示、發現宇宙中不可改變的事物的規範和規律性,而這些規範和規律性的以特定形式、方式存在,其根源就是在現實的物質世界和人類的觀念世界外,還存在著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當馬克·紮克伯格把「元宇宙」從狹小的洞穴中釋放出來後,人們才慢慢知道,本來意義上的「元宇宙」,就是物質世界的宇宙以及所有現象、所有形態、所有規範、所有規律的總根源。物質世界的宇宙的一切,只是「元宇宙」在具體環境中,與偶然情景的結合,人類的全部歷史,也只是「元歷史」與偶然情景的結合。
47、政治學是研究政治行為和人類社會非政治化的科學,政治是通過對話、協商、妥協而避免戰爭和沖突的藝術。一個國家問題愈多、愈嚴重,這個國家關心政治的人就愈多。愈多的人不關心政治的國家就是愈好的國家。國家富強的四大要素是:第一,人的思想、言論、信仰自由,第二,人權和私人財產權的法律保障,第三,對無助者的社會關懷,第四,國家強大的軍力。在這四大要素具備的大環境下,將會有愈來愈多的人遠離政治,可以按他的目標實現他的理想、可以產生越來越多的發明家、科學家、藝術家、企業家。
48、傑出的政治家是大海航行中的舵手,是大航天時代宇宙飛船的駕駛員。政治講妥協、法律講是非,美國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三軍統帥,行使憲法賦予的行政權,政治家不等於國家行政事務的管理員,傑出的政治家有偉大寬厚博愛的胸懷,「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4-8)傑出的政治家有能力消除國內大規模的暴力沖突、結束和消除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締造全球的持久和平。
49、人類的一切創造,都是思想自由的產物。
50、人類物質文明有三大「根源」,即物質、能量和信息。在這三大「根源」中,任何一個「根源」的變動,都會形成人類物質文明的大飛躍。
51、人類史上最牢不可破的力量,還是民族、宗教及其形成的不同文明、國界會變動,國家也會消失,但民族及其文化卻千年長存。
52、全球化是一個分階段的和平的、漸進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國界消失階段。21世紀的全球化是「初級階段」,在全球化的「中級階段」,將在幾個大洲形成「大洲聯邦」和「大洲邦聯」。過速的大量移民、過速的國家聯合,造成了許多社會經濟問題。這在今天的德國、美國表現尤其明顯,民族主義和所謂民粹主義的強化,是一種自然反應。
53、理性和情感、科學和神學並駕齊驅,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的進步。
54、第三千紀是信息革命和人工智能的千紀,也是大航天的千紀。
55、到第三千紀中葉,人類對太空探索的範圍將越出太陽系,在太陽系外也發現了一個適合人類生存和居住的星球。當人類踏入外星殖民時代,地球上人類民族、宗教、文明的界線將最後消失,也許到第四千紀,人類才能富有成效地開展外星殖民。當有一天我們從外星返回地球時,才發現,什麽國界、什麽領海、什麽專屬經濟區,都沒有意義,地球上的沙漠海洋、崇山峻嶺、北極南極、高空懸艇,都是人類宜居處,地球是人類最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