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聲編者按:兩國交戰,坐下來談判,當然是雙方代表出面,這次白宮的鬧劇, 卻只是交戰一方的澤連斯基出面,坐在他對面的是美國總統川普。打仗輸了的一方,割地求和,它的賠償也是賠給對手。如今出現的場景卻令人跌破眼鏡,作爲第三方的美國,在戰爭期間,雖然對烏方進行了援助,但它自身的軍工企業卻也發了筆戰爭財,嚐到甜頭,賺得彭滿缽滿。如今川普竟然代表侵略者俄國出來,指責澤連斯基是獨裁者,挑起戰爭,並對受侵略的烏克蘭大敲竹槓,要它割地給俄國,賠錢給「偉大」的美利堅。一言不合,還極盡侮辱之能事,這真是天下奇聞。文明世界的道德規範和正義尺度被如此踐踏,令人心疼憤怒。對於滿腦子只認錢的總統川普,台灣應當汲取教訓,不要奢望能逃過他的魔掌,他要錢,要芯片、要技術,卻並不會提供軍事保護,因為他會同時跟中共那邊做買賣,哪邊利大,就取哪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前往美國白宮與川普總統會晤,準備簽署礦產協議,結果出乎意料地在會前記者會就鬧得不歡而散。對台灣來說,很多人可能感覺到一覺醒來,世界局勢又往前翻了好幾翻,這場會談準備要改寫所有的國際關係教科書,堪稱歷史級的大事件。
首先我們要提醒大家,整場會議有五十分鐘,請大家要看完再評論,不要只看剪接版。這場記者會進行至 40 分左右,一切氣氛都很好,大部份時間是由川普發言,他不斷強調與誇耀自己可以「達成協議」的能力,而澤倫斯基也有很多發言的空間,可以表達烏克蘭的困境。重點在於澤倫斯基一開頭就表達了對美國人的感謝,大力感謝美國人對烏克蘭的支持,也感謝川普政府促成和平談判的各種努力,並不像副總統范斯(JD Vance) 指控的「不懂感恩」。如果看完整場就可以發現范斯如何跳出來引戰,惹怒川普和澤倫斯基,可以說副總統就是整場的引爆點。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副總統可以在這種場合插嘴說話,不過我們可以確定,范斯插嘴說話是場面失控的開始,這點基本的事實必須要先確定。范斯說要用外交手段解決戰爭,而澤倫斯基提醒他,先前曾經與俄國簽署很多的外交協定,例如明斯克協定,而且那些烏克蘭與俄羅斯簽訂的停火協議已經是各方共同見證的結果,烏克也已經試過了與所有國家的外交手段,但普丁還是破壞了協定。澤倫斯基提醒說,普丁沒有信用可言,各方不能把外交協定當成最終手段。
范斯並沒有回應俄國根本不會遵守協議這件事,反而開始指責澤倫斯基態度不好、沒有禮貌、不夠謙卑、不夠感恩,還質問他說有沒有跟美國道謝,而澤倫斯基說我表達過很多次了,范斯追問「今天!在這裡!你說了嗎?」澤倫斯基當場再說一遍感謝美國的話,接著范斯越講越大聲,澤倫斯基提醒說不要大聲,川普打斷澤說范斯沒有大聲講話,接下來場面就是徹底毀了。
川普與范斯指責烏克蘭:「帶大家步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賭局」、「你手上無牌可打」、「態度不尊重」,甚至還指責他「沒有穿西裝」。
我們要特別再提醒大家幾件事:戰爭的侵略者是俄國,威脅者是俄國。談第三次世界大戰,很顯然就是俄國威脅使用核武以及各種大外宣的結果,美國今天講出這種話,等同於宣告天下說俄國的威脅是真實有效的。接下來的後果可能會很嚴重,就是俄國和北韓這些國家,不時就會拿核武出來威脅大家,因為這真的很有效。
還有,我們必須要很堅定地確認一個事實:烏克蘭不是打牌的一方,他們是被侵略者,是被迫上戰場的一方。
川普指責烏克蘭「不在乎人命損失」,這也是怪錯了對象。不在乎人命損失的,是發動戰爭的俄國總統普丁。烏克蘭人並沒有「不在乎人命損失」,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是因為他們必須要誓死保衛家園,而他們也確實成功捍衛了整個國家沒有被俄國併吞。對防禦的一方來說,「不在乎人命損失」意思是「置個人生死於度外」,而侵略方「不在乎人命損失」則是像俄國一樣徵召全國年輕人一起去侵略他國,這叫做「草菅人命」。誓死保衛家園的是烏克蘭,發起侵略造成無數生命財產損失的是俄國,這樣的基本事實沒有任何混淆的空間。
我們要再次強調,美國基於國家利益而不願無限支出資源去打仗,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過去也是如此。然而,美國的態度和各種說辭,都會影響其形象以及領導者的角色,現在這樣的戲碼,是讓俄國與中國的大外宣再次贏慘了。
其實美國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對歐亞大陸上的戰爭也是用消極的態度去面對。蔣宋美齡是珍珠港後訪美,才能雍容華貴地在國會演說秀她的跨大西洋腔英文,不然歐戰開打時,邱吉爾和羅斯福說的話,只怕也不會比澤倫斯基禮貌到哪去。(已經有很多部描述邱吉爾的電影演出來給大家看了,例如《最黑暗的時刻》、《邱吉爾》。當時美國也是很不情願幫忙,直到戰爭開始波及美國自身。)
美國直到炸彈掉到自己頭上才會認真面對威脅,這就是澤倫斯基今天在白宮對川普和范斯暗示的點。對川普而言,這無疑是情緒勒索兼嚇唬,但是作為被侵略的那方,本來就沒什麼耐性聽你美國人質問為什麼到白宮不穿西裝這種事不關己的問題。
澤倫斯基回應說:當戰爭結束後,我會再次穿上「戲服」,意思就是說,當下戰爭還在進行,穿西裝這種事情有這麼重要嗎?你們這些人在這裡演戲,可曾關心過戰爭?他也提到范斯沒去過烏克蘭這件事,問說他是否真的了解烏克蘭面對的狀況。但很顯然范斯沒有要回應的意思。
2019年河內川金會,川普和金正恩談崩就拂袖而去,從很多事件當中就看得出「個人外交」的侷限了。不過川普很享受當談判大師的感覺,卻忘了透過外交官作為緩衝、事前協調分歧是人類幾千年來發展出的生存智慧。今天白宮發生的事就足以為誡,搞到現在連國務卿與國安顧問都只能搞政治效忠表態卻半點沒有外交手腕。和平締造者真的締造了和平嗎?還是事情搞砸了就玩起了推卸責任的辱罵遊戲?
川普、范斯和澤倫斯基吵架時,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就坐在旁邊不發一語,彷彿靈魂離開身體。我們看到網路上有媒體釋出照片,拍到盧比歐看著范斯,露出驚恐且不可思議的眼神。他甚至只能在事後和國安顧問瓦爾茲(Michael Waltz)對烏克蘭代表團下逐客令離開白宮,然後蒼白無力地在推特上感謝川普讓「美國優先」。這充份告訴我們在重大外交問題上,美國政府最高層的權力

對台灣的啟示
川普競選期間就已經表態要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現在只是在實現他的競選諾言,這可能並不意外。然而重點是這樣的態度與民意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必須要全心投入對於中共認知作戰與資訊操作的防堵。根據曾柏瑜(黑熊學院共同發起人、曾任台灣民主實驗室副執行長)的文章指出:
quote:俄羅斯並未僅依靠軍事侵略,而是長期透過社交媒體、政治人物與媒體操作輿論,影響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如今,「烏克蘭應該知足」、「美國不該一直埋單」的敘事已經滲透美國內部,影響了決策層。這是透過兩大機制在進行。 1、社群媒體滲透:大量俄羅斯操控的帳號在 X(原 Twitter)、Facebook 散播「烏克蘭貪婪」、「美國不該再援助」等論點,讓輿論逐步轉向不支持烏克蘭。 2、政治人物與媒體助攻:右翼媒體放大「援助烏克蘭浪費美國納稅人的錢」,共和黨內部開始出現反對軍援的聲音,影響政策走向。
這與中國對台灣的操作如出一轍。中國長期塑造「台灣是麻煩製造者」、「台灣不值得美國為其開戰」的敘事,試圖動搖國際對台灣的支持。
更值得警惕的是,當美國領導人開始將「維護和平」與「撤回支持」畫上等號,並把盟友的抵抗視為「不知感恩」,這將是台灣極大的風險。俄烏戰爭的每個變數,都將成為中國評估未來犯台時美國反應的參考。
川普或許真的在下好大一盤棋,但是每一個外交語言和他講出來的話,都會有其效果。日前他批評澤倫斯基說他是獨裁者、不該發起戰爭,事後他又說「我真的講過這樣的話嗎?我不相信」。
把戰爭的過錯怪給烏克蘭,本身就是俄國大外宣的重大勝利。美國的形象跌到谷底,過往做為自由世界老大哥的形象,也已經成為比拳頭大小和講話大聲的黑幫談判模樣。國際政治講究硬實力也講究軟實力(道德、形象、非軍事方面的各種作為影響力),但美國大力拆解了自己的軟實力,還把實踐的機構全部拆光光(包括科學研究,USAID等支撐民間社會對抗獨裁政權的組織),接下來我們將面對一個全然不同的國際政治格局。
今天我們看到的白宮記者會大戲,本質上傳達出來的訊息就是:川普想要達成一個協議,等同於是要強壓這個美國版本的和平協議在烏克蘭以及澤倫斯基身上。川普似乎認定澤倫斯基沒有籌碼、一切都要依靠美國,所以無力反抗,一定只能簽署。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這等同於要求烏克蘭放棄武裝而向俄國投降了。
這讓我們想到當年史達林在德國攻打波蘭後跳出來說要當和平使者的樣子,我們認為川普的團隊成員,例如盧比歐與華茲都不會認同這種做法,但現在美國政治就是MAGA當道。我們先前就有討論過,范斯所代表的國際政治方向,事實上就跟孤立主義是一樣的,而現在看起來他確實就是主導美國當前外交政策的主要人物之一。「國際派」的人物似乎沒有什麼說話的餘地。
台灣在這樣的美國政府之下,最重要的教訓或許就在於,我們必須快速調整對美的路線和說詞。
現在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期待川普願意跟你一起談夥伴關係、追求雙贏的路線,而是每個國家要各自累積籌碼,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想辦法加入民主夥伴之間的積極合作網絡。賴清德總統先前宣告對美國的政策作為時,除了針對美國部份提出直接投資等政策「大禮包」,還特別喊話說要成立民主國家的供應鏈網絡,其實就是這個意思。川普政府不會在意什麼民主同盟網絡,所以賴總統的這番話就是喊話給民主同盟夥伴國家們聽的。
回到俄烏戰爭這件事情上面,身為台灣人,我們要再次提醒大家,我們必須要很堅定地站在被侵略者的一方,全力支持抵抗帝國的入侵。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立場、必要性,去指責防禦的一方,因為,我們將來就是最可能陷入這樣腳色的一方。唯有民主國家陣線共同面對,才有可能抵抗獨裁者的侵略。同時我們要不斷強調,不可能跟獨裁者「達成協議」以換取和平,因為獨裁者根本就不可能會遵守協議。各種要求烏克蘭趕快簽協議的論點,本質上就是錯誤,因為烏克蘭早已簽署過很多的協議,但每次都成為了獨裁者破壞協議的犧牲者。
從正面角度想,美國從全球事務抽身、放棄世界領袖角色,會讓各國都必須要加緊腳步自立自強。但從反面來看,疑美論(談美國不是真心對待台灣、一定會放棄台灣)已經定於一尊,無法挽救,接下來在台灣我們將面對更強大的抵抗無用論、沒有人要幫忙台灣、美國只想要淘空台灣、台灣只能夠對中國投降這類的論述,正如同中國與俄國在美國所進行的大外宣一樣,持續破壞人們的自我防衛決心
政府和公民社會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要趕緊加強各方面的自我防衛能力吧!
轉載自《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