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我們期待川普轉移歐洲資源集中注入亞太,以對抗中國這一全球真正的敵人,並幫助台灣抵禦中共。但是可能在這種期待尚未實現之前,川普在所謂「俄烏和平」問題上,已經不是「使美國再次偉大」(MAGA),而是「讓俄羅斯再次偉大」(MRGA)!
川澤爭吵,吵得好,吵得妙
這次川澤在白宮的爭吵,不是撕破臉,而是露真相:撕開並揭露彼此的真實面目;這場世紀鬥嘴,吵得非常好、非常妙,它扯下了偽善的政治菁英久帶發臭的假面具,它讓世人看到一群餓狼撲虎的「西裝政客」欺凌一隻待宰的羔羊,讓世人看見強權政治難看的吃相,看到了一個英勇民族-烏克蘭人的委屈與壓抑。我們看到了川普極力在為「美烏礦產協議」塗抹和平顏料和迷人魅力,以「普丁式」的詞彙和嘴臉欺凌弱小的烏克蘭,以及一個已經衰敗的美國在遮羞不成之後的惱羞成怒!
在川澤大吵中,美國副總統萬斯(J. D. Vance)指責澤倫斯基沒有感謝美國,實際上,自戰爭爆發以來,澤倫斯基已經感謝美國33次以上,只是這些感謝只獻給了拜登總統,因此不算數!與此同時,川普嚴詞訓誡澤倫斯基:「要嘛簽署(礦產協議),要嘛我們退出」;這像似一個黑幫老大在訓斥一個敗事有餘的小弟。這既是美式驕傲,也暴露了川普「近俄遠烏」的立場。
川普準備倒向專制陣營?
在2月26日的聯合國大會上,川普治下的美國投票反對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決議案。這一票,美國自我顛覆了長期以來艱苦塑造的「國際正義」的形象。實際上,疏遠烏克蘭等於美國自我疏離全世界,疏離盟友會讓盟友各行其道;在關稅壓力下,加拿大不就立刻與德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不久即可看到,不是美國主動脫身於歐洲,而是歐洲反過來孤立美國。
美國反對「譴俄」議案的理由有二,一是不接受俄羅斯是發動俄烏戰爭的元凶,也就是不認為普丁是侵略者;二是不承諾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因為這是歐洲人的事。而與美國一起投下反對票的還有朝鮮、白俄羅斯、敘利亞和蘇丹。這些曾經被視為專制極權且受到美國制裁的流氓政權,川普不是與之敵對,而是站在同一陣線。
這一票,叫「投名狀」,或為俄羅斯這匹野獸解開鎖鏈、開柵出籠。人們常說川普在「重塑」世界,不,他只是在扶持俄羅斯。

川普一向對普丁充滿毫無理由的信心並炫耀與之私交良好,以「肌肉男」的姿態與普丁共演「健美先生」(Mr. bodybuilder)的舞台秀。他自以為可以「拴圈」或「嚴控」普丁的言行,實際上是「順遂」和「宴饗」普丁的野心,因為他從不指責普丁的侵略行為,無意於確保烏克蘭的安全,也無視於西方盟友質疑與批判的眼光;他以羞辱和壓迫烏克蘭的方式,把歐盟一腳踢開的雄姿,向普丁承歡膝下、朝覲納貢。這形同一舉摧毀了戰後以來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瓦解了俄烏戰爭以來西方的自由聯盟。
當黑色幫規取代北約章程
儘管川澤大吵之後並未撕毀兩國關係,甚至各自保留轉圜餘地,但明眼人皆可看出傷害已經造成。川普在烏克蘭最艱難的時刻,在烏克蘭殷殷求援之下收回援手,俗話說,這叫「落井下石」。或許,「道義」一字從來就不是川普算盤上的一顆珠子,「盟友」只是川普用來擤鼻涕的衛生紙。注意,就在川澤大吵之後隔天,俄羅斯立即對烏克蘭的札波羅熱發動無人機攻擊,在第一時間為川普霸凌澤倫斯基釋放慶祝煙火!
當然啦!有人說不可否定川普在推動俄烏和平所做的努力,過去我也認為,美烏之間建立資源共享體制,或許基於「利益共生」而有利於烏克蘭。過去我也認為,川普膽敢推動別人不願觸及的俄烏停戰議題,確實值得稱讚,但是這種滿足普丁所有停火條件並且逼迫烏克蘭棄械投降的「努力」,只能叫做「逼和」。一項只求digging, digging, digging烏克蘭礦產資源卻閃避安全承諾的協議,逼迫烏克蘭沒有安全保障就要接受礦產流失的恥辱協議,只能是城下之盟,而非公正的和平。我甚至擔憂,把普丁拉入西方陣營,是否意味川普準備把北約改造成「寡頭俱樂部」;在這個俱樂部中,普丁是「頂級會員」,是川普的「創業夥伴」。引狼入室的結果是,黑色幫規取代北約章程,「凌弱暴寡」成了實現和平最廉價的手段。
也許,被譽為談判高手的川普,對普丁採取的是「誘談」策略,所以避免公開抨擊普丁,一則營造談判氣氛,一則卸下普丁的心防。但是這種不算高明的策略,並非不能被普丁所洞悉,川澤白宮吵架一幕,也被俄羅斯視為「演戲給普丁看」。實際上,俄羅斯已經提前提出停火四條件,包括:烏克蘭軍隊投降、基輔完全或部分地讓出5個地區(烏東四州加敖德薩)、烏克蘭宣布不再加入北約、烏克蘭成立一個主張「去納粹化」的新政權。我不認為,普丁會在四個條件上全部讓步,而川普若全數應允,等於烏克蘭亡國滅種,那就是俄烏和平的失敗,普丁將確保所有戰果,滿載而歸。
當川普已成為美國的普丁
究竟是「美歐疏離」還是「美俄牽手」?已成為川普外交政策的「變化球」,讓西方聯盟紛紛揮棒落空。川普那張嘴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例如他說,「如果當時他是總統,(俄羅斯)的入侵就不會發生」,這如同在說:如果他是當年的羅斯福總統,日本偷襲珍珠港就不會發生,納粹也不會發動歐戰!他又說,「自戰爭開始以來,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援助是歐洲的三倍」,實際上,歐洲付出了1380億美元,美國只撥款1190億美元,中間的差距將近200億美元。儘管歐洲多於美國的付出依然遠遠不夠,「出錢不出兵」無法擊敗俄羅斯。川普又說:「澤倫斯基的支持率只有4%」,實際上澤連斯基的支持率是57%,比川普的支持率高出甚多。他又說:「澤倫斯基是一個未經選舉的獨裁者」,實際上,普丁才是一個比獨裁者更加暴虐的「戰爭罪犯」。但很顯然,川普給了普丁一次關鍵性的喘息和整補的機會。
當美國已經不再是美國
新任白宮新聞發言人卡洛琳.利維特(Karoline Leavitt),尖牙利齒、能言善道,堪稱獲得川普巧言善辯的真傳,屬於川普「忠誠內閣」的一員。人們容易被她的金髮碧眼所吸引,實際上她是川普的「鐵甲武士」,專門替川普抵擋來自媒體的子彈;有時候,順便修理一下不聽話的記者。
2月25日,白宮宣佈今後由政府決定哪些媒體可以加入白宮記者團(當然包括哪些不可以),而這項權利一直屬於獨立的「白宮記者協會」(WHCA),負責管理這個記者團隊的輪換或替補,並負責報導總統在華盛頓及出訪期間的活動。現在,川普將這項權力收回,理由如利維特所言:「採訪總統是一種『榮譽』,而不是民主國家記者的基本權利」;她甚至補充道:給予記者進入白宮採訪,是總統賦與媒體的「特權」,不是義務。換言之,在媒體採訪這件事,美國不必遵守民主國家的規則來行事。
由總統決定誰來採訪他,以避免對總統的質疑和挑戰;媒體只能歌功頌德,不准批判和反對,這就是這次川普新聞政策的「題中之意」。實際上,川普已經在美國建立一個不准異議的「獨裁新聞體制」。也許是川普自認脾氣不好,容易與記者吵架,所以採取如此下策。但上策呢?川普正在壟斷美國媒體的話語權,以及人民獲知真相的權利。
從新聞自由的角度而言,美國已經不再是美國!
世界將面臨「川普陷阱」
當川普肥胖的身軀裝搭載著普丁的靈魂,當川普那張皺臉掛帶著普丁的面具,或者更激進地說,當川普已成為「美國的普丁」,那麼普丁將同時擁有支配兩個世界-自由與專制-的偉大機遇,結果是川普「賠了夫人又折兵」。在這種「美國開始衰弱/俄羅斯再次崛起」的情境之下,世界將進入「金德伯格陷阱」(Kindleberger’s Trap),意思是在舊的世界秩序已經瓦解而新的國際秩序尚未建立之前,世界將進入混亂、動蕩與不安的時期,一如當時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我把這一概念改寫為「川普陷阱」(Trump’s Trap),它正在翻轉既定的價值體系,顛倒自由與專制的天平。一句話,不是使美國再次偉大,而是讓俄羅斯再次偉大!
當前世界正處於「川普陷阱」的危機之中。
轉載自《上報》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中國問題與國際戰略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