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賴清德3月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正式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專責處理現役軍人涉叛亂、泄密、利敵等重大案件。與此同時,首次在官方場合明確將中國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強調中共正透過各種手段削弱台灣國防安全,甚至在台發展武裝組織。
「共諜」一詞在台灣是非常敏感的一個名詞。他與當年台灣的白色恐怖相連。每年台灣「二二八」紀念日,都會讓人想到那個「小心!共諜就在你身邊」的時代,當時的台灣大街小都刷滿了這樣的標語。人人自危,談諜色變。當時立案的共諜到底有多少?據台灣「促轉會」2019年公布資料顯示,總計已撤銷相關有罪判決共3831人與「共諜」案有關。
當年國民黨敗於中共退守台灣,蔣介石痛定思痛,究其重要原因是中共的間諜在國民黨各個部門得到準確的情報,通過情報離間,策反,軍事打擊而獲勝。因此,推行嚴厲的反共政策,進行大規模的「清共」行動,期間以軍事法庭審判「共諜」。行動期間發生了擴大化及不公開審判等問題,一些有紅色思想,同情與支持中共的青年也成了共諜,有的被處決有的被送到「綠島」進行思想改造。而這些青年與當今為中共搖旗吶喊,統一兩岸,台灣省回家的一些「粉紅」、「陸配」大致相當。在共諜早已成為歷史名詞,淡出人們的視線多年後的今天,民進黨政府也提出共諜就在你身邊,恢復對共諜的軍事審判。真是,時過境遷,物轉星移。
賴清德引述台灣國安局最新報告,指出台灣軍方遭中共滲透的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2024年因共諜案起訴人數共64人,是2021年的三倍之多;其中統促黨、復康聯盟黨、台灣軍政府等為中國發展叛國組織,布建武裝力量的案例。台灣共諜案逐年上升如此之多,主要原因當然是中共的策劃,但與台灣對共諜案的判決量刑過輕有關。最高刑期是5年以下,甚至10個月的觀察。雖然近年來對情節特別嚴重的增加了刑期,但還是沒有起到阻嚇作用。因此需要恢復軍事審查制度,以軍事法案來代替民事法案。當然今天民進黨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與當年國民黨對共諜案的審判不同,它是在一個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框架下進行的,有著在野黨與媒體監督的環境。當然軍事審判有著他的獨特性,審理過程會與民事審判有所不同,註重保護軍事秘密等。意在保護國家安全和對抗外部的敵對勢力。
台灣民進黨政府恢復曾經為他們指責的共諜軍事審判,想來也體會到了當年老蔣清共有他不得已的苦衷。雖然擴大化了,存在著假案錯案,但其出發點還是為了護佑台灣不讓中共侵台,而不是意在對台灣人實行白色恐怖。歷史造化弄人,在台灣政治光譜中最該繼承老蔣反共事業的本應是國民黨,但不但沒有繼承反而成了投共的大多數,民進黨歪打正著,到是繼承了老蔣反共,重拾了對共諜的軍事審查。